第196章 年度盛宴-《系统首富》

  一九九三年的日历即将翻过最后一页,深圳的冬夜虽寒,但晶都酒店最大的宴会厅“锦绣厅”内却是一片沸腾的热浪,暖意融融。今晚,这里属于远航集团。

  下午六点刚过,员工们便陆续抵达。脱下平日里的工装,换上精心准备的衣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待。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这是他们职业生涯中参加的第一次如此盛大、正式的公司年会。巨大的水晶吊灯将厅内映照得如同白昼,铺着雪白桌布的巨大圆桌整齐排列,每张桌上都摆放着精致的席位卡、新鲜的果盘和寓意吉祥的生肖装饰(即将到来的狗年)。舞台背景板上,“远航集团1993年度盛典暨迎新晚会”的字样在霓虹灯勾勒下格外醒目,旁边是远航集团新设计的Logo——一艘抽象化的帆船,正乘风破浪,寓意清晰而昂扬。音响里播放着喜庆欢快的迎宾乐曲,整个会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这场年会的总策划是苏芷晴。她深知,在资产突破1.5亿、团队规模扩张、业务板块多元化的背景下,这次年会不仅仅是吃顿饭、发发奖,更是凝聚人心、塑造企业文化、向内外展示公司形象的关键一环。从会场选择、流程设计、节目安排到细节装饰,她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六点三十分,伴随着一段激昂有力的开场音乐,灯光聚焦舞台,两位经过内部选拔、形象气质俱佳的年轻员工作为主持人登场,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宣布远航集团年度盛典正式开始。

  首先,是集团董事长萧远致辞。

  在热烈的掌声中,萧远稳步走上舞台。他今天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定制西装,没有打领带,显得既正式又不失亲和。他站在话筒前,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熟悉或略显陌生的、充满朝气的面孔。这里有从广西老家就跟着他、经历过被骗低谷的元老,有在苏联贸易中冲锋陷阵的业务骨干,有今年刚刚加入的应届毕业生,也有研发中心那些不修边幅却眼神专注的技术天才,还有后勤、行政、财务等各个岗位默默奉献的同事。正是这近两百人组成的团队,创造了资产从五百万到一亿五千万的奇迹。

  掌声渐歇,萧远没有拿讲稿,他的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传遍宴会厅的每个角落:

  “各位远航的战友们,各位家属朋友们,晚上好!”

  开场简单而有力,一句“战友们”瞬间拉近了距离。

  “站在这里,看着大家,我内心非常激动,也充满了感激。”萧远的语气真挚而富有感染力,“回想三年前,我刚刚来到深圳的时候,兜里只剩下几块钱,住在漏雨的出租屋里,身边只有婷婷一个人。”

  他的目光与台下主桌的马婷婷交汇,马婷婷回以温柔而坚定的微笑。许多老员工回想起那段岁月,也不禁感慨万千。

  “那时候,我们不敢想象,三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坐在这公豪华的酒店里,举办我们自己的年度盛典!我们能拥有超过一亿五千万的资产!我们能从一个摆地摊的小团队,发展成为拥有贸易、地产、研发多个板块的集团公司!”

  萧远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自豪:“这一切,是靠什么实现的?是靠运气吗?或许有一点。但更重要的是,靠在座的每一位!是靠我们不怕吃苦、敢打敢拼的精神!是靠我们团结一心、互相扶持的团队力量!是靠我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追求!”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许多员工激动地拍红了手掌。萧远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1993年,我们走得很快,也很稳。”萧远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巩固了贸易主业,虽然利润增速放缓,但根基更牢;我们大胆进入了地产领域,在宝安埋下了未来的种子;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是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这意味着,我们远航,不再只是一个赚钱的公司,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芯’,有了走向更远未来的底气!”

  他特别望向研发团队所在的几桌,张工和团队成员们都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

  “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尝试了一些不太成功的领域。”萧远话锋一转,并不避讳问题,“但这没关系!探索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明确了方向!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战略复盘会上,我们确定了1994年的目标:深化贸易、稳健地产、全力研发、重点布局北京上海!”

  他描绘的蓝图让员工们热血沸腾。

  “公司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未来的路也会更有挑战。但无论走到哪里,走到哪一步,我萧远在这里向大家保证两件事!”萧远伸出两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第一,远航绝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公司的发展成果,必将与大家共享!第二,远航将尽力为每一位有理想、有能力的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在这里,只要你努力,就有无限可能!”

  这番话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最后,”萧远举起侍者适时递上的酒杯,全场员工也纷纷起立举杯,“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第一杯,敬我们共同奋斗的1993年,感谢每一位的辛勤付出!第二杯,敬我们充满希望的1994年,愿我们的远航之船,乘风破浪,再创辉煌!干杯!”

  “干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彻宴会厅,所有人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致辞结束后,晚宴正式开始。精美的菜肴一道道上来,员工们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兴奋地交流。管理层们也纷纷离开主桌,到各桌敬酒,表示感谢。

  紧接着,是年会的重头戏之一——表彰与颁奖环节。苏芷晴设计了多个奖项:“年度杰出贡献奖”、“年度销售冠军”、“年度技术突破奖”、“最佳新人奖”、“优秀团队奖”等等。每个奖项都配有定制的奖杯、证书和分量不菲的现金红包。获奖者在一片羡慕和祝贺的掌声中上台领奖,发表感言,有的激动得语无伦次,有的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这个环节极大地激励了员工,也清晰地传递了公司鼓励创新、奖励贡献的价值导向。

  然后,是最受期待的环节——年终奖发放公告和员工持股计划试点启动。

  财务总监老陈上台,宣布了本年度的年终奖方案。方案充分体现了“共享”理念,根据职位、绩效和司龄综合评定,整体额度非常可观,远超市场平均水平。台下响起阵阵惊呼和热烈的掌声,员工们的脸上乐开了花。

  接着,萧远再次上台,宣布了一项更具爆炸性和长远意义的决定:“除了年终奖,经过董事会研究决定,我们将在明年,正式启动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此言一出,台下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在1993年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员工持股还是非常超前和稀有的概念。

  萧远详细解释了试点方案:首批将遴选20名核心骨干和技术专家,以象征性的优惠价格认购公司部分股权,成为公司的“合伙人”。“这意味着,你们不仅是远航的员工,更是远航的主人!公司的未来,与你们的利益紧密相连!”萧远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被点到名的潜在对象激动不已,其他员工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奔头。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和归属感。

  表彰和激励环节过后,是员工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歌曲、舞蹈、小品、相声……虽然水准未必专业,但充满了真诚和热情,展现了员工们工作之外的多才多艺和青春活力。苏芷晴还精心设计了多轮抽奖环节,奖品从彩电、冰箱到最新款的BP机,层层升级,悬念迭起,将晚会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萧远和马婷婷坐在主桌,看着台上台下的热闹景象,相视而笑。马婷婷轻声对萧远说:“芷晴这次真的用心了,效果很好。你看大家多开心。”

  萧远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是啊,人心齐,泰山移。这笔钱花得值。”他看到周伟华正搂着一个销售骨干的肩膀,大声说笑着;看到张工和几个年轻技术人员围着奖项证书,认真地讨论着什么;看到赵经理有些拘谨但努力地融入集体,和旁边的人碰杯;看到苏芷晴像只蝴蝶一样穿梭在各桌,确保每个环节顺畅进行……这个团队,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凝聚力,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大家庭”。

  晚会接近尾声,在温馨的乐曲声中,全场灯光暗下,一个巨大的、定制的新年蛋糕被缓缓推上舞台。蛋糕顶端,正是远航集团Logo的帆船造型。萧远、马婷婷和所有管理层一起上台,与员工代表共同切蛋糕,寓意共享成果,共创未来。

  晚上十点,年会在《明天会更好》的大合唱中圆满落幕。员工们依依不舍地离场,许多人脸上带着酒后的红晕和兴奋的笑容,三三两两地讨论着今年的奖金、明年的持股计划,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萧远和马婷婷站在酒店门口,亲自送别重要的嘉宾和部分员工。

  “萧总,马总监,恭喜啊!公司气势如虹,未来不可限量!”李文杰握着萧远的手,真诚地说道。

  “多谢李生吉言,以后还要多合作。”

  “萧总,来年我们再接再厉!”周伟华带着几分醉意,用力地拍着胸脯。

  “好!伟华,明年贸易这块就看你的了!”

  “萧总,我们研发中心一定不负众望!”张工的话语简短却有力。

  “期待你们更好的消息!”

  送走众人,喧嚣散去。萧远和马婷婷坐进回家的车里,窗外是深圳依然璀璨的夜景。

  “累了吧?”萧远握住马婷婷的手,关心地问。

  “有点,但很开心。”马婷婷靠在座椅上,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微笑,“看着公司从无到有,看着大家像一家人一样,这种感觉真好。”

  “嗯,”萧远点点头,望着窗外飞逝的流光,“这只是开始。明年,我们会有一个更大的家。”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归途上,车内的安静与方才宴会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充满了沉甸甸的收获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期盼。这场年度盛宴,如同一场庄严的仪式,既为辉煌的1993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即将启航的1994年,奏响了激昂的序曲。在员工心中,远航不再仅仅是一个雇主,更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共享荣光的共同体。而这一切的缔造者萧远,他的威望和领袖魅力,也在这场盛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