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地产试水-《系统首富》

  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六日的深圳,春寒料峭,但位于市中心的国土局土地交易中心拍卖大厅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厅里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香烟、皮革和一种名为“野心”的躁动气息。穿着各色西装、夹克的男男女女们,或低声交谈,或凝神翻看着手中的资料,目光不时扫向主席台后方悬挂的巨大深圳地图和投影屏幕。这里是财富与机遇的角力场,每一块土地的落槌,都可能意味着一个财富传奇的开启或转折。

  萧远和马婷婷坐在中间偏后的位置,尽量不引人注目。萧远依旧是一身沉稳的深色西装,马婷婷则换上了更显正式的藏青色套裙,两人都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更符合这种场合的气质。他们身边,坐着一位提前联系好的地产中介刘经理,此人消息灵通,对深圳各区地块和潜在买家都有所了解,是萧远特意请来的“向导”和参谋。

  “萧总,马总监,看今天这阵势,竞争恐怕不会小。”刘经理凑近低声说,指了指前排几个方向,“瞧见没,那边是XX实业的人,国企背景,资金雄厚;左边那几位,是潮汕来的老板,抱团取暖,经常一起拿地;还有那边,应该是香港某家公司的代表,最近他们对深圳关内的地块兴趣很大。”

  萧远顺着刘经理的指点望去,将那些或倨傲、或精明的面孔记在心里。他表面平静,但内心并非毫无波澜。这是远航贸易,或者说他萧远个人,第一次正式涉足房地产市场。虽然之前通过系统资讯和资料研究,对地产有了理论上的认识,但亲身置于这真金白银、瞬息万变的拍卖现场,感受截然不同。这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本博弈。

  马婷婷更是紧张得手心微微出汗。她面前摆着今天要拍卖的几宗土地的详细资料,其中用红笔圈出的,正是他们此行的目标——福田中心区边缘的一块编号为“福田-93-08”的商住用地。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米,规划容积率2.5,起拍价一千两百万元。

  一千两百万!这个数字对马婷婷的冲击是巨大的。虽然公司账上现在躺着数千万元的现金,但一想到要一次性投入如此巨款去换一块眼下还长着野草的空地,她的财务本能就感到一阵心悸。这和她熟悉的贸易生意完全不同,贸易是流水,有进有出,周转快。而地产,像是把巨额资金沉入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需要漫长的等待才能看到回报,期间变数太多。

  “远哥,这价格……真的划算吗?”马婷婷忍不住再次低声询问,尽管在来之前他们已经讨论过多次。

  萧远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安心。他闭上眼睛,看似在养神,实则意识沉入了系统界面。

  【系统,对目标地块‘福田-93-08’进行风险与价值评估。】萧远下达指令。

  系统界面流光一闪,【风险预警】功能启动,结合【资讯简报】中提取的深圳城市规划信息、周边基础设施(道路、学校、医院)规划图、以及近期类似地块的成交数据,开始进行快速分析。几秒钟后,结果以进度条和简要文字的形式呈现:

  【目标:福田-93-08地块】

  【区位价值评估:B (位于未来城市中心拓展方向,但当前配套缺乏,需等待3-5年成熟期)】

  【规划契合度:A-(符合深圳整体向福田中心区发展的战略)】

  【短期现金流压力:高(土地出让金需短期内付清,后续开发资金需求巨大)】

  【政策风险:中(需关注可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

  【周边潜在利好:检测到地铁一号线规划线路(内部讨论稿)距地块约800米,概率65%(系统根据公开信息推断,非确认信息)】

  【综合建议: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但需充足资金准备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竞拍心理上限:1800万元。超过此价格,风险收益比下降。】

  “地铁规划?”萧远心中一动。这个信息连刘经理都未曾提及,显然是极为初期的内部讨论。如果成真,这块地的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但系统也明确标注了是“概率65%”,并非确定性事件。这增加了决策的变数。

  他睁开眼,对马婷婷低声道:“系统评估,地块有潜力,但价格不能过高。我设了底线,一千八百万。超过这个数,我们就放弃。”

  马婷婷听到“系统评估”,心下稍安,点了点头。她对萧远的判断,尤其是结合了系统辅助后的判断,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虽然对投入巨额资金仍感不安,但至少有了明确的界限。

  这时,拍卖师走上了主席台,敲了敲木槌,大厅顿时安静下来。

  “各位来宾,上午好!深圳市一九九三年度第二批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会现在开始!今天首先拍卖的是编号为‘福田-93-08’的地块……”

  拍卖师熟练地介绍了地块的基本情况和拍卖规则。随着“起拍价一千两百万元,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五十万元”的话音落下,竞拍正式开始。

  “一千两百五十万!”立刻有人举牌。

  “一千三百万!”

  “一千三百五十万!”

  价格节节攀升,举牌者此起彼伏。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激烈。萧远没有急于出手,而是冷静地观察着竞争对手。刘经理在一旁低声点评:“刚才叫价的是那家港资公司……现在举牌的是潮汕帮的人……XX实业还没动静,可能在等后半程。”

  价格很快突破了一千五百万。举牌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参与者也少了下去。只剩下三四家还在胶着。

  “一千六百五十万!”潮汕老板再次举牌,声音沉稳。

  “一千七百万!”港资公司的代表毫不犹豫地跟上。

  现场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这个价格已经不算低了。

  萧远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看了一眼马婷婷,马婷婷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萧远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188号,一千七百五十万!”拍卖师立刻指向萧远的方向。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带着探究和好奇。这个生面孔的年轻人,竟然有实力参与到这个级别的竞争?萧远坦然接受着这些目光,面色平静。

  “一千八百万!”港资代表再次加价,似乎志在必得。

  “188号,一千八百五十万!”萧远再次举牌,直接顶到了他预设的心理底线。

  拍卖师的声音高亢起来:“188号出价一千八百五十万!还有没有更高的?一千八百五十万第一次!”

  港资公司的代表和旁边的人低声交谈了几句,似乎在权衡。

  潮汕老板那边也陷入了沉默。

  现场一片寂静。

  马婷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既希望无人加价能捡漏,又隐隐害怕真的以这个高价拿下。

  然而,就在拍卖师即将喊出第二次的时候,前排一直沉默的XX实业的代表缓缓举起了号牌。

  “一千九百万!”

  这个价格一出,现场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萧远心中也是一凛。果然,国企背景的开发商底蕴深厚。

  他立刻再次沟通系统:【系统,对方出价1900万,超过我们底线。再次评估当前风险。】

  系统界面几乎瞬间刷新:【警告!当前价格已超出安全边际。根据现金流模型,以此价格拿地将严重影响公司后续贸易主业及研发投入。且竞争对手势在必得,继续竞价可能陷入非理性状态。强烈建议放弃。】

  系统的警告清晰而冰冷。萧远瞬间冷静下来。冲动是魔鬼,尤其是在这种场合。这块地虽好,但还没好到让他押上公司短期发展潜力的地步。他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商业帝国,而不是在某一两块地上赌运气。

  他轻轻放下号牌,对马婷婷摇了摇头,示意不再跟进。

  马婷婷见状,虽然有一丝失落,但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一千九百万,实在太吓人了。

  “一千九百万第一次!一千九百万第二次!一千九百万第三次!成交!”拍卖师重重落槌,“恭喜XX实业竞得‘福田-93-08’地块!”

  掌声响起,XX实业的代表面带得色地起身接受祝贺。萧远平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并无多少挫败感。这只是一次试水,一次学习和观察的机会。

  “萧总,可惜了。”刘经理在一旁惋惜道,“那块地位置确实不错。”

  “没关系,刘经理。”萧远淡然一笑,“第一次参与,主要是积累经验。后面还有机会。”

  他注意到,那位港资公司的代表在失败后,脸色不太好看,匆匆离场。而潮汕老板们则聚在一起低声商量,目光不时瞟向接下来的地块资料。

  离开拍卖大厅,坐进车里,马婷婷才彻底放松下来,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刚才价格喊到一千八百万的时候,我感觉心跳都快停了。最后一千九百万……天啊,他们可真敢叫价。”

  萧远发动车子,笑了笑:“这就是房地产市场,资金密集型,玩的就是心跳和实力。今天也算给你和我都上了一课。”

  “嗯,”马婷婷深有感触地点点头,“以前觉得我们公司钱不少了,今天一看,在真正的‘大地主’面前,我们还是个小字辈。光是买地就要投入这么多,后面的开发建设更是无底洞。远哥,我们真的要进入这个行业吗?”

  “当然要。”萧远语气肯定,目光看向窗外飞速发展的城市轮廓,“房地产是未来二十年国内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也是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缺席。但怎么玩,需要策略。像今天这样在公开市场血拼,不是我们的主要方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今天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我们亲身体验了拍卖流程,感受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大致摸清了几类竞争对手的风格。那个刘经理,虽然有点夸夸其谈,但消息确实灵通,可以保持联系。更重要的是,系统提示那块地附近可能有地铁规划,虽然不确定,但说明系统的信息挖掘能力很有价值。未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寻找那些暂时被低估、但具备潜在利好的地块,进行提前布局。”

  马婷婷若有所思:“就像我们做贸易时,提前判断苏联的物资需求一样?”

  “对,原理相通。信息和判断永远是第一位的。”萧远赞赏地看了她一眼,“而且,未必一定要从政府手里直接拿地。参与二手项目转让,或者和拥有土地资源但缺乏开发资金的企业合作,都是可行的路径。关键是控制风险,把握好节奏。”

  回到公司,萧远立刻让秘书调出了深圳特别是福田、南山区域的详细地图和规划文件,结合系统【资讯简报】中不断更新的政策信息,开始更深入地研究起来。这次拍卖试水,虽然无功而返,却像一剂催化剂,让他对地产行业的认知从理论层面迅速向实战层面靠拢,也让他更加明确了未来在该领域的切入点和策略。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看似“失败”的试水,为远航贸易未来在地产领域的纵横捭阖,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萧远知道,他的地产征程,才刚刚开始,而第一次的谨慎与克制,或许是为未来更宏大的布局保存了最关键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