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风起青萍-《系统首富》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五日,星期日。本应是休息的日子,但远航贸易的办公室内却气氛凝重。

  周伟华拿着一件刚从东莞送来的羽绒服样品,脸色难看地递给萧远和马婷婷。“远哥,婷婷,你们看,这就是他们做出来的第一批样品!”

  萧远接过样品,入手的第一感觉就分量偏轻。他用力揉搓了一下面料,再展开仔细查看缝线处。马婷婷则更细致地检查着标签和内部的填充物。

  “充绒量绝对不够,”马婷婷用手指捏起一撮从缝线缝隙里漏出的绒毛,语气肯定,“合同上要求的是80%白鸭绒,20%羽片,我看这个连50%都够呛。而且绒朵的质量也不行,杂质多。”

  萧远将衣服对着灯光照了照,发现有些地方绒分布不均匀,甚至能看到大块的羽梗。他又用手指沾了点水,滴在面料上,水珠没有如预期般滚落,而是慢慢渗开了。“防水涂层也没做到位。”他沉声道。

  这完全不符合伊万提出的,用于应对苏联寒冷天气的保暖和防雪要求。

  “那边厂子的刘厂长怎么说?”萧远问周伟华。

  “他说工期紧,原材料价格涨了,按合同价做下来要亏本,所以就……”周伟华有些气愤,“这不是坑人吗!还好我们坚持先看样品再量产!”

  【系统提示(LV10):检测到供应商履约风险。关联分析:近期国内羽绒原材料价格确有波动,但幅度在合同预留空间内。该供应商存在故意降低标准以维持利润的意图。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C 。建议:启动备选供应商预案。】

  系统的分析证实了萧远的判断。这不是能力问题,是诚信问题。

  “不能再指望这家厂子保质保量了。”萧远当机立断,“伟华,你立刻联系我们之前考察过的另外两家备选厂,把样品要求和紧急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在24小时内报价并提供小样。婷婷,你核算一下,如果启用备选供应商,成本会增加多少,对我们的利润空间影响有多大。”

  “我马上去办!”周伟华拿起电话本。

  “成本增加是肯定的,但必须保证质量。我尽快算出来。”马婷婷立刻坐到计算器前。

  安排完应急措施,萧远沉思片刻,对两人说:“我明天亲自去一趟东莞,见见这个刘厂长。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弄清楚原因,避免以后再踩类似的坑。”

  “我跟你一起去。”马婷婷抬起头,“财务和合同细节我更清楚。”

  萧远点点头:“好。”

  次日,三月十六日,星期一。萧远和马婷婷驱车前往东莞。一路上,两人都在讨论着如何应对。萧远凭借前世的知识,知道未来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绝不能受制于单一的、不诚信的供应商。

  在东莞那家羽绒服厂的厂长办公室,刘厂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面对萧远和马婷婷,脸上堆着无奈的笑容。

  “萧老板,马会计,不是我不讲信用,实在是成本涨得太厉害了啊!你们要求的绒子比例高,防水面料也贵,按原来的价格,我真是做一件亏一件。”刘厂长诉苦道。

  马婷婷直接拿出合同和近期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数据,条理清晰地反驳:“刘厂长,合同价格是综合考虑了市场波动的。根据我们的数据,涨幅完全在合理范围内。您这样擅自降低标准,是严重的违约行为。”

  萧远没有在价格上过多纠缠,而是拿起那件不合格的样品,指出了几个具体的技术缺陷,甚至提到了刘厂长自己可能都没太在意的一些工艺细节,比如绗线距离对保暖性的影响、涂层的均匀度标准等。他说的这些,部分来自系统的“基础信息查询”,部分来自他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

  刘厂长听着听着,额头开始冒汗。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老板如此懂行,不仅懂商业,连生产工艺的细节都门清。

  “萧老板,您……您真是行家!”刘厂长的态度恭敬了许多,“那您看这事……”

  “这批订单,你们厂如果还想做,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标准来。价格我们可以适当上浮3%,作为原材料波动的补偿,但这是底线。”萧远给出方案,“而且,我们需要派驻质检人员,全程监督生产流程。”

  刘厂长犹豫了一下,最终咬牙答应:“成!就按萧老板说的办!我马上安排返工!”

  离开东莞的车上,马婷婷对萧远投去钦佩的目光:“没想到你对服装生产也这么了解。”

  萧远笑了笑:“要做这一行,总得多学点。不过,靠人监督不是长久之计。我在想,未来我们得建立自己的供应链标准和认证体系,甚至投资控股一些关键环节的优质工厂。”

  马婷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刚刚处理完羽绒服的危机,回到深圳的办公室,另一个电话带来了好消息。是香港的李文杰。

  “萧生!好消息!”李文杰的声音透着兴奋,“你们远风厂打样的那几件工装裤和衬衫,我发给欧洲和中东的客户看了,反响很好!特别是对工艺细节和面料的选择,评价很高!荷兰那个客户已经初步意向下单五千条工装裤,中东客户对衬衫的花色很满意,要我们先做一千件试单!”

  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意味着远风服饰厂的技术改造和样品试制取得了初步成功,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太好了!李生,感谢您的推荐和支持!”萧远难掩喜悦。

  “是你们自己做得好!”李文杰笑道,“萧生,我有个想法。看到你们厂子的潜力,我觉得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合作。我想投入一笔资金,和你们共同成立一个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引进香港和海外的设计人才,专门开发针对国际市场的产品。你看怎么样?”

  这是一个将合作从贸易层面提升到技术和资本层面的提议,意义重大。萧远心中一动,这正好契合了他想打造自有供应链和品牌的想法。

  “李生,这个提议非常有建设性!我们需要详细谈谈股权结构、投入和分工。等我这边处理好苏联订单的紧急事务,我们尽快面谈详聊!”

  “好!我等你消息!”

  挂断电话,萧远将好消息分享给马婷婷和周伟华。工厂那边传来的积极进展,冲淡了羽绒服事件带来的阴霾,让团队士气为之一振。

  然而,就在此时,萧远眼前的系统界面再次闪烁起来,这次的信息让他眉头微蹙。

  【系统提示(LV10):资讯简报重点提醒。根据多方信息交叉验证,苏联部分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白俄罗斯)近期出现对贸易结算款项的支付延迟现象,延迟周期约15-30天。原因疑似地方与中央财政协调问题。风险等级:黄色预警。建议:对后续大额贸易,加强付款条件约束(如提高预付款比例),并密切关注政局动态。】

  风险预警来了。虽然只是黄色级别,但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苏联这艘大船内部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最基础的商业活动了。

  萧远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日渐繁华的深圳街景,心中波澜起伏。国内业务刚见起色,国际机遇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