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善后安民-《从闲散王爷开局》

  天色大亮,黑云寨内的混乱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善后工作。宁王军士们看守着俘虏,分发着粥食,医疗点也排起了长队。周景昭坐镇临时清理出来的聚义厅,听取各方汇报,不断下达指令。

  一名军需官匆匆入内,脸上带着兴奋与些许困惑,躬身禀报:“启禀王爷!属下带人清点匪巢仓库,发现粮秣金银颇丰,远超寻常山匪所能敛聚!正在逐一登记造册。然…然其中发现一物,甚为蹊跷,不敢擅专,特来呈报王爷过目!”

  说着,他双手奉上一件以绸布包裹的物品。

  周景昭示意亲兵接过,打开绸布。只见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的青铜令牌,令牌造型古朴,边缘已有磨损,显然有些年头。令牌正面刻着一种奇异的、并非当下流通文字的篆体,隐约能辨出一个“令”字;背面则刻着一幅九瓣莲花环绕某种异兽的图案,线条诡异,透着一股神秘而阴冷的气息。

  周景昭拿起令牌,入手冰凉沉重。他仔细端详,眉头渐渐锁紧。这种形制的令牌,他从未见过,但其做工精良,图案寓意深远,绝非普通匪类所能拥有。那九瓣莲花…似乎在某些前朝秘闻或邪教记载中见过类似图腾。

  “此物于何处发现?”周景昭沉声问道。

  军需官回道:“藏于一密室暗格之中,与一些贵重珠宝放在一起,似是珍而重之。”

  周景昭心中疑窦丛生。这股土匪,恐怕不仅仅是普通的山贼那么简单。他们囤积大量粮草财物,又藏有如此诡异的信物,其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是否与某些前朝余孽或隐秘组织有所牵连?

  他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将令牌小心收好,对军需官道:“此事你做得很好,记功一次。仓库其他财物继续清点,此物之事,不得对外声张。”

  “是!”军需官退下。

  周景昭沉吟片刻,唤来谢长歌与陆望秋,将令牌示之,并说出自己的猜测。

  谢长歌神色凝重:“王爷所虑极是!此物诡异,非比寻常。若真牵扯前朝秘事或邪教组织,恐其志不小。黑云寨盘踞要道,掳掠人口,囤积粮草,或为某种据点或眼线。”

  陆望秋建议道:“应立即将此事密报长安,呈交陛下与‘澄心斋’。或许薛先生(薛崇俭)能从长安的档案秘卷中查出此令牌来历。”

  周景昭点头:“正该如此。望秋,你即刻起草密报,将令牌图样仔细临摹下来,连同我等猜测,用最快渠道密送长安‘澄心斋’薛先生处,令他全力追查!”

  “是!”陆望秋领命,立刻去办。

  处理完令牌之事,功曹参军李毅捧着厚厚的账簿前来汇报。

  “王爷,此次衙岭之战,所有斩获、功勋已初步统计完毕。”李毅办事极有效率,已然运用了周景昭所教的数字表格法,账目清晰了然。

  “阵斩匪首‘翻山鹞’者,校尉赵烈,记首功一次!”

  “率先破寨门者,旅帅王五等十人,各记大功一次!”

  “潜入山寨、制造混乱、协助开门者,卫风及所属四人,各记上获一次!”

  “操作投石车、发射精准者,墨衡及工匠三名,各记勋劳一次!”

  “劝降喊话,动摇匪心者,记勤事一次…”

  “其余参战将士,皆记微劳一次…”

  李毅一一念来,赏罚分明,毫无遗漏。周景昭仔细听过,点头认可:“甚好。所有功绩,张榜公示于各营,依此前所立赏格,尽快兑现钱帛田亩许诺,不得延误!”

  “遵命!”李毅躬身退下,前去安排赏赐发放。此举极大鼓舞了士气,将士们皆知王爷言出必践,日后作战必将更加奋勇。

  处置俘虏,分级而治

  接下来是关于三百余名俘虏的处置问题。长史谢长歌和录事参军庞清规已将俘虏初步审讯甄别完毕。

  谢长歌呈上名单:“王爷,经审讯核查,三百余俘虏中,有三十七人系惯匪、恶徒,身负多条人命,或为匪首心腹,恶行累累,依军法及律令,当斩!”

  “一百五十五人虽从匪,然多为被裹挟或为生计所迫,虽有劫掠之行,但未伤人命,罪不至死,然亦需惩戒。”

  “剩余近百人入伙时间极短,或未参与行动,罪责较轻。”

  周景昭沉吟片刻,决断道:“罪大恶极之三十七人,明日午时,于寨前明正典刑,悬首示众,以儆效尤!”

  “其余罪不至死者,皆剃发黥面(或刺字),编入‘苦役营’,由邓典之工兵哨看管,随军行动,负责开路、筑营、运输等最苦最累之役!若有异动,格杀勿论!日后若有立功表现,可酌情减免苦役,甚至纳入辅兵序列。”

  “罪责最轻之近百人,打散编入各军,充当杂役、马夫,严加看管,观察后效。”

  如此处置,既严惩了首恶,给了受害者交代,又给了大部分胁从者一条生路和改造的机会,显得宽严相济,合乎法理人情。

  “王爷英明!”谢长歌、庞清规领命而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一千二百余名被救百姓的安置。

  陆望秋带来了详细的统计结果:“王爷,百姓已登记造册。其中,有两百余青壮表示愿加入王爷军中,报效救命之恩!”

  “有近八百人愿随军南下,前往王爷所说的宁州垦荒安家。”

  “剩余两百余人则希望返乡。”

  周景昭闻言,面露欣慰之色,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他下令道:

  “愿参军之青壮,交由王敬将军,编入后军,严格操练,暂为辅兵,日后凭战功转正。”

  “愿南迁之百姓,统一编队,由中军负责护送,沿途供给基本口粮,待抵达宁州,即刻按户分配荒地、粮种、农具,助其安家!”

  “愿返乡之百姓,每人发放五日口粮,另赐路费铜钱五百文,派一队军士护送至官道安全地带。”

  命令传出,百姓们欢声雷动,尤其是那些南迁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许多原本犹豫的百姓,见王爷安排如此周到,也纷纷改变了主意,要求加入南迁队伍。

  至此,黑云寨之事彻底处理完毕。周景昭走出聚义厅,看着寨中逐渐恢复秩序、脸上重现生机的百姓,以及军纪严明、士气高昂的部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不仅拔除了一颗毒瘤,解救了百姓,锻炼了军队,更收获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可能指向更大阴谋的线索。南征之路,虽险阻重重,但他正一步步坚定地向前迈进。

  “传令全军,休整一日,后日清晨,拔营启程!”周景昭下令道。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南方那片广袤而未知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