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都老实了-《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

  李平如同虎啸龙吟的声音,瞬间激发出士兵们的血性。

  他们彼此之间配合娴熟,明军组成的严密军阵,在他们面前犹如纸糊的窗户,一捅就破。

  顷刻间便凿出口子。

  士兵们三两配合,挥舞长刀,借助街道的限制,单方面砍死。

  杀着杀着。

  士兵们惊讶的发现眼前这些明军,虽然装备精良,队列整齐,但作战经验和实战能力,还不如塔山的民兵。

  于是众人不再束手束脚。

  反观过来围杀的明军,此刻却被杀得节节败退。

  明军将领们越发觉得不对,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就像土匪遇见正规军一样,单方面被按着打。

  黄昏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明军,不断向后退去。

  地上尸体遍地,鲜血浸染,路两旁的雪堆一片腥红。

  整个街道充斥着血腥味。

  “他娘的,这些人太猛了。”

  指挥作战的明军将领,此刻心态崩溃,心中只剩一个念头,丢下军队自己先跑路,死道友不死贫道。

  然而,他正准备转身跑路的时候,却见混乱的战场上空,一柄长枪呼啸,枪头不断变大。

  伴随着砰的一声。

  那明军将领被长枪洞穿,钉在街道旁的木墙上。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胸口,盔甲破碎,鲜血涌出,整支枪头贯穿而过,长枪杆还在剧烈颤抖。

  撕扯般的剧痛,让他面目狰狞。

  “开,开什么玩笑,护心镜破了……”

  此刻。

  李平看着被长枪钉死的明军将领,不屑撇撇嘴。

  “来了还想跑?”

  ……

  酒楼里。

  远远望着这一幕的武将勋贵们,面面相觑,不可置信。

  从刚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心惊胆战,现场气氛凝重到极点,房间内死一般的寂静。

  窗外呼呼的寒风,刮入屋内,众人无不打起冷颤。

  红彤彤的炭火,似乎没有一丁点温度。

  “完了,”一名勋贵瘫坐在椅子上,眼睛直勾勾看着火盆:“全完了,我们都得死……”

  他的声音仿佛来自于地狱的魔音,萦绕在众人耳畔,久久回荡。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将会是狂风暴雨,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

  如今,他们如同乘一船,谁先落水,后落水,都不能幸免。

  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各位,现在李平已经抓住我们的把柄,他甚至不需要在去编借口,便可直接带兵上门抄家灭族。”

  一名老勋贵发出哀叹,随后他双手撑住椅子扶手,站了起身来。

  “各位,如今大难临头,能不能保全性命,就看各自本事了。”

  说完,他第一个走出房间。

  其他人见状,纷纷告辞离开。

  原本铁板一块的同盟,顷刻间土崩瓦解。

  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将来能不能活,就得各凭本事。

  死磕到底已经没了意义,毕竟连皇太极都被一箭射翻。

  他们不认为自己比皇太极还厉害。

  另一边。

  张溥和黄道周站在酒楼顶层的窗口处,死死抓着窗户槛。

  两人几乎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

  彼此相视一眼。

  “将所有死士撤回来。”

  张溥朝窗外待命的下人大喊,此刻他呼吸急促,心脏扑通扑通狂跳不止,额头早已冷汗淋漓。

  差那么一点。

  他就做了和武勋一样的蠢事。

  黄道周同样心惊胆战:“怎么办?”

  张溥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像被抽干精气神一样,缓缓走到椅子前,一只手扶着椅子,顺着坐下去。

  黄道周心急如焚:“你倒是说句话啊!”

  张溥恍惚的眼睛被唤回一丝神采,他看向黄道周。

  “黄大人,刺杀李平行不通,不说李平个人勇武,光是那些如同豺狼虎豹的士兵,我们圈养的死士就不是一合之敌。”

  黄道周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

  “破财消灾。”张溥说道。

  黄道周瞬间攥紧拳头:“你的意思是,我们向李平投降,交出所有财富,换取活命的机会?”

  张溥点了点头:“没错,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我们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黄大人。”

  黄道周深吸一口气:“好,不过得快,而且还不能告诉其他人,我们要第一个投降过去,这样李平才会将我们塑造成典型,我们才不会被舍弃。”

  张溥深以为意:“没错,这事宜早不宜迟,现在我们就动身,天亮就去永定门,以捐赠的名义,将钱全交给李平。”

  ……

  此时此刻。

  街道上的厮杀接近尾声。

  随着明军将领一死,明军宛若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被屠杀几百人后,全都丢盔弃甲,不要命的跑。

  “伤亡怎么样?”李平看着逃之夭夭的明军,随口问道。

  封常德爽朗一笑:

  “兄弟们没有出现死亡,就七八人受了点轻伤,相比辫子和关外的明军,这些家伙就是一群酒囊饭袋。”

  李平笑了笑,接着拍了拍他肩膀:“让兄弟们打扫战场,苍蝇再小也是肉,这些盔甲和武器打包回去。”

  “好的。”封常德一口答应,但看着横七竖八的尸体,又为难起来:“大人,这些尸体怎么办?”

  “不用管,锦衣卫会替我们擦屁股。”李平说道。

  果然。

  李平话音刚落。

  锦衣卫就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为首者是一名太监,不是王承恩,而是面容方正,两鬓白发的曹化淳,他穿着紫色黑领的官袍。

  “见过侯爷!”

  曹化淳恭恭敬敬行礼。

  李平看着眼前陌生太监,眉头微微一挑,问道:“不知这位公公怎么称呼?”

  “在下曹化淳。”

  曹化淳,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

  他在任期间,编练勇卫营,这是一支直属于崇祯的御林军,在面对清军和农民军时屡立战功。

  不过……

  在明朝灭亡之后,东林党人在修史时将其责任归咎于曹化淳,并且指责他开城投降,以撇清明亡的责任。

  然而。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曹化淳已告假还乡五年,开门投降更是无稽之谈。

  李平:“……”

  这不是大反派曹公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