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改变行军路线-《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

  掷地有声的话语,让高行蛟、李胜、李越明都不由一怔,接着三人面面相觑,知道这话中意思。

  与清军死磕到底。

  原本虚脱的李胜从雪地上翻爬起来。

  “哥,你的意思是改变行军路线,死死咬住这支清军?”

  李平轻轻点头:“没错!”

  “太好了,他娘的,仇就必须现在报,老子一定要将这支清军杀绝种,将他们脑壳砍下来当球踢。”李胜咬牙切齿道。

  李越明皱了皱眉:“平哥,可后勤这一块…如果改变行军路线,大明朝廷肯定会不给补给,我们吃什么?”

  李平冷笑:“不给?不给老子就抢,谁有钱老子抢谁。”

  “对,就他娘的该这样,与其顾头顾尾,还不如无所顾忌。”李胜立刻附和,十分赞同这个说法。

  高行蛟自我认为资历尚浅,这时也不好发表意见,只觉得李平和李胜不愧是亲兄弟,一唱一和。

  李越明咂吧咂吧嘴:“也行。”

  大雪似乎不会停一样,悄无声息的下着。

  累得虚脱的士兵们,也慢慢缓过劲来,相互搀扶着从雪地里爬起来,有说有笑,似乎在庆祝自己死里逃生。

  见大家休息的差不多了,李平随即下令回程,一路上慢慢悠悠,虽然风雪很大,但现在心中那份炽热温暖全身。

  队伍很乱,走得很慢,丢弃的盔甲被士兵们重新穿回身上。

  不知不觉间。

  李平领着队伍回到临时营地。

  “二哥,怎么会这样?”

  看着三三两两搀扶的士兵,李易内心大受震撼,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毫不夸张的说。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二哥如此狼狈。

  李平摆了摆手:“中埋伏了,先让人熬热粥,再熬点感风寒的药,每一个人喝几碗,防止出现大规模感染风寒。”

  “我这就去。”

  一旁的赵路川立刻行动起来。

  王承恩闻讯李平中埋伏,顿时心下大骇,风风火火冲出营帐,比皇帝驾崩还焦急。

  没办法。

  李平要是倒下,辽西走廊怎么办?

  虎视眈眈的皇太极谁去挡?

  一进李平营帐,王承恩就快步上前,瞅见其安然无恙,顿时长松一口气,悬着的心这才缓缓放下来。

  “侯爷,您没事就好。”

  李平笑了笑:“王公公,请坐,我正有事情要找你商量。”

  李易立刻拿来凳子。

  王承恩往凳子上一坐,抬眸看向李平,似乎很好奇是什么事情,需要找自己商量,毕竟以往都是直接通知。

  李平此刻已经脱掉盔甲,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看上去没有因为被埋伏而消沉,或许愤怒。

  反而面色如常,心境平和。

  “王公公,我打算先歼灭伏击我这支清军,你看…这后勤……”

  李平将话说到一半,他相信,王承恩是个聪明人,一定能心领神会。

  果然。

  王承恩微微皱了皱眉。

  作为纵横权力博弈中心紫禁城的内相,李平的话,对于他而言,不是打哑迷,而是直言相告。

  意思很简单:

  我接下来不会按照既定路线行军,要去干死埋伏我的清军,你们朝廷管不管后勤,不管我就自己想办法。

  沉默了一会儿,王公公轻轻一笑:“是朝廷和皇上请侯爷入关,目的就是消灭清军,现在侯爷去追击清军,后勤朝廷当然管,不会少一粒大米,侯爷尽管放心。”

  听到这话,李平深深看了他一眼。

  说实话,他被王承恩的大局观惊到了,自己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也只是沉默片刻便答应下来。

  魄力可不小。

  要知道,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应下一句话这么简单,后面的粮草调动,各衙门的协调配合,都是一个巨大的难关。

  而且明朝现在体系臃肿,很多时候命令根本无法执行到位。

  其中会不会有人贪污?会不会有人从中作梗?

  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好解决。

  明白其中难处,李平也不由拱手道谢:

  “王公公真是忠君爱国,谢谢了。”

  王承恩连连摆手:“哪敢哪敢,分内之事之事罢了,侯爷入关就是为了消灭清军,现在侯爷主动出击,我想朝廷和皇上肯定能理解,我还要谢谢侯爷,为了关内百姓,千里迢迢入关。”

  李平哈哈一笑,如果王承恩不死忠于崇祯,他说什么也得和其拜个把子,成为八拜之交的异姓兄弟。

  可惜…两人站在彼此对立面。

  “王公公此言甚合我心。”

  两人又商业互吹几句之后,王承恩便主动站起身来,告辞离开。

  因为他知道,李平接下来肯定要和手下大将商讨战略,自己一个外人在场不合适。

  显然。

  在王承恩离开之后,火堆旁围了一圈人。

  其中李胜最为亢奋。

  虽然刚经历一场大战,精疲力竭,但胜在年轻,缓解一路,又喝了热粥去寒,精神状态恢复不少。

  当然,没有平时那般精神抖擞。

  “哥,说出你的计划,这个仇老…我必须报,不然心里不痛快,念头不通达,晚上肯定会辗转难眠。”

  李平嘴角抽动,忍不住瞥了他一眼,接着目光扫过众人:

  “现在我们在临榆,这支清军一定会向青山口关方向移动,这里也是清军离开关内返回北方的唯二关口之一。”

  “但当下,这支清军会向深河堡靠近,沿途继续伏击我们,或者干扰我们,我们的目的就是紧咬住它,露头就打。”

  “不过,在这之前,得先堵死青山口关,防止这支清军跑掉,来个瓮中之鳖,直到彻底将其消灭干净。”

  众人纷纷点头,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见众人无异议,李平看向封常德和赵路川,吩咐道:“你二人带领一千五百人去青山口关,消灭负责接应的清军,然后驻守青山口关,有没有异议?”

  “没有!”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李平点点头:“放心,我会让王承恩派几名锦衣卫跟你们去,这样可以避免不少问题。”

  接着,李平看向其余人等:“你们跟着我追击清军,务必将其全部消灭。”

  “是!”

  众人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