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赠药方,背疽可治。-《炮灰成团宠,哥哥太多,撩不完!》

  “我才没跑!”

  从后门探出半颗脑袋,说完又咻地缩了回去。

  铁柱斜靠在柜台上:“您这整日义诊,每日做着赔钱的买卖,真不怕你这国安堂关门?”

  田大夫毫不在意,只温和一笑,“医馆萧条衰败,意味着天下风调雨顺,民康物阜,乃老夫心愿,关门又何妨?”

  这才是医馆取名国安堂的真正意义——国泰民安。

  同为医者,安心自认无此胸怀,不由心生敬佩。

  “先生大义!”

  田大夫看着眼前的娇娃娃,声音更软了几分,“姑娘谬赞。”

  安定与铁柱之所以来他家拿药,一是因为价格公道,药效好,二来也是因为敬佩他的为人,想着照顾他的生意。

  “这次是包扎还是拿药?”

  田大夫放下药箱,看向安定二人。

  安定礼貌回应:“不是我们,是舍妹。”

  田大夫帮安心检查了伤口,伤口已经开始愈合,没有发炎感染,也无头晕恶心症状,告知无需治疗。

  安定这才放下心来。

  “大夫,帮我拿副药。”安心想到铁柱娘,直接报出药材名称:“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

  用来给铁柱娘治疗气血亏损。

  安心报完药材名称,田大夫眼前一亮,面上带着殷切激动,忙问:“姑娘,你这药方从何而来?”

  “可是有不妥之处?”

  “非也,非也。”田大夫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这个药方乃是温补气血的良方,对气血两虚者有良效,不瞒姑娘,老夫也曾研究过滋补方,但效果总差了那么一点,今日姑娘方子中的那味肉桂和酒炒白芍让老夫醍醐灌顶。”

  说完竟向安心躬身行了一礼:“老夫受教了。”

  这是后世很常见的十全大补丸的药方,算是千古名方。

  但如今方子的配比是经过了几千年的不断实践,调整与修改,药材不贵,效果却已是最佳。

  谦虚,好学,对医学严谨,安心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您过谦了。”安心微微侧身,欠了欠身回礼,“方子不是我钻研的,乃家师所授。”

  田大夫询问她师父的名讳,想要上门拜访,探讨医术。

  安心直言师父乃是游医,行踪飘忽不定。

  田大夫面带遗憾,后又有些难以启齿般,踌躇开口:“姑娘,这方子老夫能否借用?”

  怕安心不同意,接着补充道:“你放心,每开出一副药,我都会给你留一分利。”

  他想买下方子,但他囊中羞涩,只能厚着脸皮开口。

  安心莞尔一笑,“药方本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家师教导医者仁心,这方子我就当借花献佛,转赠与您,以您的医术与胸襟定能救助更多百姓,也算我尊了师训。”

  田大夫感动的热泪盈眶,说话都开始语无伦次了,“这……这……恐不妥,家师的心血,老夫若占为己用,与巧取豪夺何异。”

  医者终其一生都在潜精研思,只盼能钻研出名方,不但治病救人更能名垂后世,万人敬仰。

  “家师不在意,您就当替她行医积善了。”

  最后,给铁柱娘的药老大夫坚决不要钱,还说只要他们来,诊费,药材都打对折。

  看病不要钱的她见过,看病打折的,她还是第一次听到。

  她本还想着替侯婆婆拿些中药,治病的同时还是滋补肺阴,现在也不好再开口。

  这田大夫实在是太穷了。

  医馆的板凳腿,颜色都不一样,好像后接上去的。

  算了,回去后从实验室拿些西药给侯婆婆吧。

  回去的路上,铁柱一如既往地叽叽喳喳。

  不是夸安心厉害,就是赞田大夫人好。

  他跟安定哥才开始做暗捕的时候,拿的钱不多,却经常受伤,他们去国安堂买金疮药,虽然比别的地方便宜许多,但还是需要二两银子一瓶。

  每次买都跟割肉似的,但药确实真材实料,比别家医馆的药见效快,疗程短。

  许是看到他们的窘迫,田大夫主动提出赊账,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

  铁柱不无可惜的说:“田大夫就是太过心善,以至于连个好点的铺子都租不起,在那个犄角旮旯,富人不会去,温饱人家看他穷酸模样,不相信他,看不起病的上门他又是赊账又是免费,我看呐,国安堂早晚得关门。”

  好大夫,以后能帮就帮一把。

  安心如是想着。

  “哥哥,在陈家可查到什么?”

  安心问起下午的事。

  提及此安定面色一沉,顿了片刻,“暂时未查到。”

  他寻了路子,打听了陈家的情况。

  得到的消息与刘春梅所说相差无几,那陈小公子确实时日无多。

  陈家书香门第,知礼守法,对刘春梅登门退亲之事很是理解并欣然接受。

  他潜到陈家,从下人口中探听了些东西,可时间太短,很多细枝末节无法顾及。

  近日陈家京城来了娇客,防卫森严,他不敢多待,匆匆回来。

  所以陈家的嫌疑还无法排除。

  安定怕她担心害怕,保证道:“心儿放心,哥哥这几日定将陈家查清楚。”

  安心却摇了摇头,陈家本就是官宦人家,且如今有京城贵客,安保定做的万全,哥哥若是擅闯,被捉了只怕不好收场,在哥哥从军的档口,不能出任何差池。

  “哥哥可知陈家小公子得的什么病?”

  “背疽!”

  “啊?”安心忍不住喊出声,“一个背疽就要死了?”

  安定震惊:“心儿,难道……你能治。”

  安心:“当然啦,治疗起来连手术都算不上。”

  安定眸心剧颤,一时无言。

  疽发背,三尺童子亦知为膏盲之疾!

  心儿竟然能治!

  她的自信让安定生疑。

  两天真能学这么多吗?

  安心暗骂死嘴,让你嘴快,找补道:“沈婆婆给我医书上有类似的病例记载,并详细记录了治病原理,只是无人敢试。”

  良久,安定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再次重申,“心儿,背疽乃不治之症。”

  安心想起历史上确实很多名人死于此症,楚霸王项羽的谋士范增,朱元璋的亲家徐达,唐代大诗人孟浩然。

  南宋李迅《集验背疽方·察疽发有内外之别》云:初发疽时,不拘小大,身体无热,自觉倦怠,生疽处亦不热……破后,肉紫黑色,此为内发。有此证者,未发见之先,脏府已先溃烂,百人百不救,虽有神仙药,亦付之无可奈何。

  古代没有x光,不知道细菌,他们本能认为背疽病发时,那些毒疮处肉腐烂的状态就是内脏坏掉的症状,这先入为主的想法,就能吓死一部分人。

  其实背疽病属于发生在背部的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

  大多数是由于受到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局部皮肤有破损的原因而引起的感染情况。在治疗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局部药物治疗,切开减张,引流治疗,同时,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如病人发生脓毒性休克、脏器功能损伤,应采取抗休克、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措施。

  安心眼神坚定:“哥哥,我想试试。”

  安定:“所以你是想……

  “陈家混不进去,那就光明正大的进。”

  俗语说的好,“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害她之人不管是不是陈家,若救了陈小公子,于她而言,都利大于弊。

  有矛盾化解矛盾,没矛盾攀个交情。

  哥哥的仕途也多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