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沈朝歌,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传递给她:
“我知道你的目的是复仇。你与陛下之间,隔着血海深仇,在你看来,早已是死路一条。我不允你伤害他,就如同你不允旁人伤害你在意的人一样,这份心情,我想你能理解。”
沈朝歌沉默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刺绣,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她确实想复仇,但经历了萧彻的坦白,她的心,早已乱了。
德妃看着她冰冷的侧脸,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可是,沈朝歌,若有一天,你发现你所以为的真相,与你所知的截然不同,甚至南辕北辙,你会……放下仇恨吗?”
沈朝歌猛地抬眸,眼中锐光乍现,如同出鞘的利剑,直刺德妃:
“你什么意思?!你知道些什么?”
德妃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她的目光越过沈朝歌,望向窗外那片湛蓝的天空,仿佛看向了遥远的过去,声音飘忽而悠远:
“王氏如今内部分裂已成定局,一派被谢蕴巧言蛊惑,利欲熏心,甘为他人手中刀。我心里比谁都清楚,与谢蕴这等狼子野心之辈合谋,无异于与虎谋皮,王氏危矣!覆灭是迟早的事!”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沈朝歌,眼中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神色,语气也变得急切起来:
“王华今日来,并非为王家开脱,亦非为自己辩解。我只求你一事。”
“说。”
沈朝歌言简意赅,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在此多事之秋,无论你心中有多少恨,对陛下有多少怨,请你暂时不要伤害他。”
德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异常坚定,仿佛在立下一个神圣的誓言,
“相信我,伤害他之后,你定会后悔。我可以对天起誓!”
沈朝歌心中巨震!
德妃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为何如此笃定自己会后悔?
难道她知道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内情?
是与萧彻有关?还是与当年南梁覆灭的真相有关?
无数个疑问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德妃没有给她追问的机会,她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语速极快,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仿佛抛出了最后的筹码:
“作为交换,若你能助本宫平安诞下腹中皇子,并助王氏摆脱谢蕴的操控,清除族中败类,保全王家根基。待事成之后,我会将我所知道的、关于当年的所有真相,全部告知于你!毫无保留!”
这个条件,如同九天惊雷,在沈朝歌耳边轰然炸响!
沈朝歌死死盯着德妃,试图从她眼中找出一丝欺骗或玩笑的痕迹,但德妃的眼中只有一片坦然的决绝和一种深沉的、难以伪装的复杂情感,那是破釜沉舟的勇气。
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张力。
两个身份对立、彼此算计、各怀目的的女人,在这一刻,因为各自想要守护的东西和共同的敌人,又一次达成了一个脆弱而危险的临时同盟的边缘。
沈朝歌的心跳如擂鼓,几乎要蹦出胸腔。
仇恨的火焰驱使她不顾一切地向前,毁灭一切,包括萧彻。
但真相,那个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的真相,却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让她无法抗拒。
良久,她缓缓开口,声音因激动和犹豫而显得有些干涩:
“我如何信你?”
德妃惨然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和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
“公主,除了相信我,你还有更快得知真相的途径吗?谢蕴老奸巨猾,宇文泰野心勃勃,陛下……他有他的帝王权衡。而我,王华,此刻能给你的,是一个承诺,一个关于真相的承诺。更何况,保住陛下,对你未必是坏事。届时,是战是和,是恩是仇,真相大白之后,由你自己判断。”
沈朝歌沉默了。
她知道,德妃说得对。
这是一场豪赌,赌德妃所言非虚,赌那真相值得她暂时压下滔天的仇恨。
她需要时间,需要思考,需要评估这其中的利弊与风险。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情绪,清冷的琉璃目中,最终沉淀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蕴藏着无尽的算计与决心。
“我明日回你。”
她吐出这五个字,重若千钧,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这是她能给出的,最审慎的回答。
一夜的时间,足够她权衡,也足够她看清自己内心深处,究竟是复仇的火焰更盛,还是对真相的渴望更迫切。
德妃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轻叹:
“好,我等公主的答复。”
她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王华离去后,朝华宫内重归寂静,唯有更漏声声,敲打在沈朝歌的心上。
她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微烫的手背,那里方才被茶水溅到,留下一点微红的痕迹,却远不及她内心翻涌浪潮的万分之一。
德妃的话,如同在她原本只有黑白二色的复仇画卷上,泼下了一团浓重而诡异的色彩。
这交易,险恶又诱人。
她细细权衡着利弊。
王华暗示的“真相”会是什么?
任何一种可能,都足以让她苦心经营的复仇计划天翻地覆。
王华身为王氏嫡女,她母亲又曾是母后的闺中好友,她确实有可能接触到某些被刻意掩盖的宫廷秘辛。
王氏内部分裂,她自身处境艰难,腹中空虚,又面临谢蕴的操控和家族内部的压力,不似作伪。
王彦今日在朝堂上发难,时机如此巧妙,罪名如此狠毒精准,若无人背后指点串联,精心策划,实难想象。
谢蕴的身影,几乎已经呼之欲出。
德妃选择与她合作,恐怕真是被逼到了墙角,需要借她这颗陛下眼中的“钉子”之力,或是借陛下可能因她而产生的某种微妙影响,来稳固自身和腹中皇子的地位,清理门户,摆脱谢蕴的钳制。
“我知道你的目的是复仇。你与陛下之间,隔着血海深仇,在你看来,早已是死路一条。我不允你伤害他,就如同你不允旁人伤害你在意的人一样,这份心情,我想你能理解。”
沈朝歌沉默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刺绣,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她确实想复仇,但经历了萧彻的坦白,她的心,早已乱了。
德妃看着她冰冷的侧脸,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可是,沈朝歌,若有一天,你发现你所以为的真相,与你所知的截然不同,甚至南辕北辙,你会……放下仇恨吗?”
沈朝歌猛地抬眸,眼中锐光乍现,如同出鞘的利剑,直刺德妃:
“你什么意思?!你知道些什么?”
德妃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她的目光越过沈朝歌,望向窗外那片湛蓝的天空,仿佛看向了遥远的过去,声音飘忽而悠远:
“王氏如今内部分裂已成定局,一派被谢蕴巧言蛊惑,利欲熏心,甘为他人手中刀。我心里比谁都清楚,与谢蕴这等狼子野心之辈合谋,无异于与虎谋皮,王氏危矣!覆灭是迟早的事!”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沈朝歌,眼中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神色,语气也变得急切起来:
“王华今日来,并非为王家开脱,亦非为自己辩解。我只求你一事。”
“说。”
沈朝歌言简意赅,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在此多事之秋,无论你心中有多少恨,对陛下有多少怨,请你暂时不要伤害他。”
德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异常坚定,仿佛在立下一个神圣的誓言,
“相信我,伤害他之后,你定会后悔。我可以对天起誓!”
沈朝歌心中巨震!
德妃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为何如此笃定自己会后悔?
难道她知道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内情?
是与萧彻有关?还是与当年南梁覆灭的真相有关?
无数个疑问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德妃没有给她追问的机会,她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语速极快,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仿佛抛出了最后的筹码:
“作为交换,若你能助本宫平安诞下腹中皇子,并助王氏摆脱谢蕴的操控,清除族中败类,保全王家根基。待事成之后,我会将我所知道的、关于当年的所有真相,全部告知于你!毫无保留!”
这个条件,如同九天惊雷,在沈朝歌耳边轰然炸响!
沈朝歌死死盯着德妃,试图从她眼中找出一丝欺骗或玩笑的痕迹,但德妃的眼中只有一片坦然的决绝和一种深沉的、难以伪装的复杂情感,那是破釜沉舟的勇气。
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张力。
两个身份对立、彼此算计、各怀目的的女人,在这一刻,因为各自想要守护的东西和共同的敌人,又一次达成了一个脆弱而危险的临时同盟的边缘。
沈朝歌的心跳如擂鼓,几乎要蹦出胸腔。
仇恨的火焰驱使她不顾一切地向前,毁灭一切,包括萧彻。
但真相,那个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的真相,却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让她无法抗拒。
良久,她缓缓开口,声音因激动和犹豫而显得有些干涩:
“我如何信你?”
德妃惨然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和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
“公主,除了相信我,你还有更快得知真相的途径吗?谢蕴老奸巨猾,宇文泰野心勃勃,陛下……他有他的帝王权衡。而我,王华,此刻能给你的,是一个承诺,一个关于真相的承诺。更何况,保住陛下,对你未必是坏事。届时,是战是和,是恩是仇,真相大白之后,由你自己判断。”
沈朝歌沉默了。
她知道,德妃说得对。
这是一场豪赌,赌德妃所言非虚,赌那真相值得她暂时压下滔天的仇恨。
她需要时间,需要思考,需要评估这其中的利弊与风险。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情绪,清冷的琉璃目中,最终沉淀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蕴藏着无尽的算计与决心。
“我明日回你。”
她吐出这五个字,重若千钧,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这是她能给出的,最审慎的回答。
一夜的时间,足够她权衡,也足够她看清自己内心深处,究竟是复仇的火焰更盛,还是对真相的渴望更迫切。
德妃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轻叹:
“好,我等公主的答复。”
她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王华离去后,朝华宫内重归寂静,唯有更漏声声,敲打在沈朝歌的心上。
她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微烫的手背,那里方才被茶水溅到,留下一点微红的痕迹,却远不及她内心翻涌浪潮的万分之一。
德妃的话,如同在她原本只有黑白二色的复仇画卷上,泼下了一团浓重而诡异的色彩。
这交易,险恶又诱人。
她细细权衡着利弊。
王华暗示的“真相”会是什么?
任何一种可能,都足以让她苦心经营的复仇计划天翻地覆。
王华身为王氏嫡女,她母亲又曾是母后的闺中好友,她确实有可能接触到某些被刻意掩盖的宫廷秘辛。
王氏内部分裂,她自身处境艰难,腹中空虚,又面临谢蕴的操控和家族内部的压力,不似作伪。
王彦今日在朝堂上发难,时机如此巧妙,罪名如此狠毒精准,若无人背后指点串联,精心策划,实难想象。
谢蕴的身影,几乎已经呼之欲出。
德妃选择与她合作,恐怕真是被逼到了墙角,需要借她这颗陛下眼中的“钉子”之力,或是借陛下可能因她而产生的某种微妙影响,来稳固自身和腹中皇子的地位,清理门户,摆脱谢蕴的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