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奇兵突袭-《南天门计划》

  威廉姆斯上将的“鹰翼”战术堪称大胆而犀利,美军舰队一分为二,如同两柄锐利的尖刀,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意图刺向“赤龙号”舰队“太极”阵型看似脆弱的两肋。

  然而,就在美军侧翼舰队高速机动,将全部传感器和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前方的中国主力舰队时,他们忽略了一个致命的威胁——来自侧后方,那片原本被认为是安全盲区的、散布着小型天体和战争残骸的空域。

  隐藏的利刃:

  早在战役开始前,甚至在南天门计划初期,中国太空军就极具前瞻性地部署了数艘“幽影级”隐形侦察舰。这些舰船体积相对较小,采用特殊的吸波材料和等离子隐身技术,能极大降低雷达和红外信号。它们长期潜伏在主要航道附近的小行星带或碎片密集区,静默航行,充当着战略级的“眼睛”和隐藏的“拳头”。

  其中一艘代号“潜蛟”的幽影舰,就静静地悬停在当前战场边缘的一块大型岩石状小行星之后,它的传感器早已将整个战场的态势,尤其是美军的调动,尽收眼底。

  动若雷霆:

  当“秃鹫号”的“鹰翼”命令下达,美军侧翼舰队开始脱离本阵,航向确定的那一刻,“潜蛟”舰长接到了来自“赤龙号”的最高指令:“利剑出鞘,攻击其右翼梯队!”

  “潜蛟”舰尾部伪装成小行星表面的装甲板悄然滑开。

  “最大战速!解除所有静默限制!所有武器系统,自由开火!”

  原本几乎不可探测的“潜蛟”舰,瞬间解除了所有隐身限制!它的引擎喷口爆发出耀眼的蓝色等离子火焰,如同从黑暗中扑出的幽灵,以极高的加速度,径直冲向美军右翼包抄舰队的侧后方——那是他们防御最薄弱、最意想不到的方向!

  致命的背刺:

  美军右翼舰队的传感器突然报警,一个高速、高能量信号源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极近的距离上!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敌人?”

  “是隐形舰!中国人的隐形舰!”

  恐慌瞬间在美军右翼舰队中蔓延。他们正处于高速进攻状态,舰首对着前方,侧翼和尾部的护盾强度相对较低,武器射界也大部分指向前方。

  “潜蛟”舰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战机。

  第一波:它首先发射了携带的全部近距离重型反舰导弹。这些导弹几乎不需要多少飞行时间,就从极近的距离上狠狠撞向美军舰队末尾的一艘“星座级”巡洋舰和一艘“伯克-星”级驱逐舰的引擎部位。

  第二波:导弹尚未命中,“潜蛟”舰自身装备的大型激光炮已然开火,持续灼烧另一艘美军战舰的侧面装甲。

  第三波:同时,它释放出所有的电子战无人机,强大的干扰信号瞬间笼罩了美军右翼舰队的通讯和火控系统。

  战果辉煌:

  “轰!轰!”

  那艘倒霉的“星座级”巡洋舰尾部连续中弹,推进系统当场瘫痪,巨大的舰体失去控制开始翻滚。

  那艘“伯克-星”级驱逐舰则被激光炮切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内部发生一连串爆炸,火光四溅。

  整个美军右翼舰队的阵型瞬间大乱!指挥官要么试图转向应对来自侧后的威胁,要么惊慌地呼叫支援,原本流畅的“鹰翼”包抄攻势戛然而止。

  战术逆转:

  这记来自意想不到方向的“奇兵突袭”,效果远超击伤几艘敌舰。

  它彻底打乱了美军整个“鹰翼”战术的节奏和部署。右翼受袭,左翼不得不放缓速度以免孤军深入,坐镇中央的“秃鹫号”也被迫分心关注这个突如其来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振了中方舰队的士气,并证明了指挥官深远的布局和预备队的重要性。

  “潜蛟”舰在完成这雷霆一击后,毫不恋战,立刻凭借其高机动性,拖着长长的尾焰,重新向小行星带深处遁去,试图再次隐藏起来。

  “奇兵突袭”成功!

  中方用一招暗棋,巧妙地化解了美军的凌厉攻势,将战场的主动权,又重新拉回均势,甚至略微向己方倾斜。威廉姆斯上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他的利爪尚未触及对方,自己的翅膀却先被狠狠斩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