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护盾过载-《南天门计划》

  “秃鹫”的“利爪”——那上百枚超高速智能动能导弹,已然跨越了中间的空域,进入了最后的死亡冲刺阶段。它们尾部拖出的等离子体尾迹,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上划出了一张绚烂而致命的光网,目标直指中国舰队的心脏。

  最后的拦截:

  中国舰队做出了所有可能的反应。

  激光矩阵超频运转:所有舰艇的激光近防系统(cIwS)功率开到最大,炽热的光束如同密集的雨点般射向来袭的导弹群。不时有导弹被持续照射而熔断、凌空爆炸,化作一团团短暂的火球。但导弹速度太快,机动太诡异,激光摧毁的效率远低于预期。

  动能弹幕拦截:护航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倾泻出最后的拦截导弹和电磁炮弹幕,试图在远处构成一道火力墙。少数“标枪”导弹被幸运地直接命中,在远距离被摧毁。但这对于庞大的导弹群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电子战与诱饵:强大的干扰信号试图瘫痪导弹的导引头,大量的诱饵箔条和热源被释放出来,形成一片混乱的干扰云。部分“标枪”导弹确实被诱骗偏离了目标,但更多的则凭借其先进的AI和多模式导引头,冷酷地识别并忽略了假目标,继续锁定真身。

  命中!

  无法拦截的所有“标枪”导弹,如同冰雹般狠狠砸向中国舰队的护盾!

  砰!砰!砰!砰!砰!

  虽然没有声音,但每一次撞击都在传感器读数和各舰内部转化为剧烈的震动和刺耳的警报声!

  每一枚以20马赫以上速度撞击的动能弹头,都蕴含着恐怖的能量。它们撞在淡蓝色的等离子护盾上,瞬间自身化为炽热的金属等离子体,同时将巨大的动能毫无保留地倾泻到护盾的能量场上。

  护盾的哀鸣:

  中国舰队各舰,尤其是“赤龙号”的护盾发生器瞬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能量读数急剧飙升:护盾系统的能量负荷曲线瞬间突破安全阈值,疯狂向上窜升。

  护盾剧烈闪烁:原本稳定的淡蓝色等离子护盾变得明暗不定,如同风中残烛般剧烈闪烁。被直接命中的区域更是泛起一圈圈巨大的、如同水波般的涟漪,颜色也从蓝色向危险的赤红色转变。

  局部过载崩溃:一些较老的护卫舰,如一艘“衡山级”巡洋舰,其护盾在承受了连续七八枚导弹的集中打击后,终于不堪重负。伴随着一阵剧烈的能量爆发,舰体中部区域的护盾如同破碎的玻璃般瞬间消失!后续而来的几枚导弹直接命中了其裸露的装甲!

  轰! 巨大的爆炸从舰体内部迸发,这艘巡洋舰瞬间断成两截,化为新的太空废墟。

  “赤龙号”的考验:

  作为主要目标,“赤龙号”承受了最密集的打击。超过三十枚“标枪”导弹几乎同时或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命中其护盾。

  庞大的母舰剧烈震颤,仿佛在暴风雨中挣扎的巨轮。

  护盾发生器过载的刺耳警报响彻整个舰桥。

  “护盾强度降至40%!南区发生器过热,即将强制关机!”

  “左舷护盾出现能量漏洞!有导弹穿透!”

  幸运的是,穿透护盾的少数导弹要么被最后的近防激光击毁,要么撞在“赤龙号”极其厚重的复合装甲上,造成严重损伤但未致命。

  美军的代价:

  就在中国舰队承受饱和打击的同时,美军舰队也并未闲着。抓住“赤龙号”主炮充能间歇和舰队阵型因防御而出现混乱的机会,中国剩余的舰艇和从月球基地赶来的增援战机,也向“秃鹫号”舰队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电磁炮弹、激光、以及传统的反舰导弹,同样如同雨点般砸向美军舰队的护盾。

  “秃鹫号”的护盾同样闪烁不定,其周边的一艘“星座级”巡洋舰也被重点集火,护盾过载后连中数弹,冒着浓烟和电火花失去了战斗力,缓缓飘离战场。

  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一刻,战场呈现出一种残酷的对称性。

  双方的主力舰队都在这极致狂暴的互相饱和攻击下,苦苦支撑。

  淡蓝色(中方)和淡金色(美方)的等离子护盾在各艘舰船上疯狂闪烁、明灭不定,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熄灭。

  舰桥内,官兵们紧盯着护盾能量读数的下降曲线和过热警告,手心满是汗水。

  每一次剧烈的震动,都可能是护盾崩溃、舰体直接暴露在无情炮火下的前兆。

  结局未知:

  这场空战变成了最残酷的消耗战,看谁的护盾先撑不住,看谁的能量储备先耗尽,看谁的结构更坚固,看谁的运气更好一点。

  “赤龙”与“秃鹫”,这两头巨兽,都在用自己最锋利的“爪牙”撕扯着对方的“盾甲”,直至鲜血淋漓。

  护盾过载的警报声,成为了这片空域中最主旋律的死亡音符。谁先倒下,或许就在下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