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贞皇帝的《罪己诏》,承认封禁乡村城镇的“翮翥学堂”不对,不让老百姓孩子读书是错误的。
一下子让商会在老百姓中的恩德和威望,变的至高无上无以复加。
这比什么宣传力度都大,但凡老百姓家中有青壮的,巴不得送去做商兵。
蓝烟的商兵规模,短短半年时间,增加了近一半。
渐渐的,商会把物流做到大隋所有行业,只要有需要,任何物资和服务,物美价廉,商会都可以做到上门服务。
商会的商兵无孔不入,悄无声息的就渗透进大隋所有经济领域。
眼看着商会若一旦停摆,大隋朝廷的商贸活动也得跟着停摆。
群臣却没任何办法解决。
“纵容,妥协,这下你们满意了吧!朕早说过,商人逐利,贪婪成性,本性至恶,尘清眠的商会就是大隋的一颗大毒瘤,不切除掉,迟早大隋会毁在曲曲商会手上。”
面对元贞皇帝的愤怒,大臣谁也不敢吱声。
因为元贞皇帝说的是他们的心声,他们反驳不了,也不敢反驳,他们私底下都与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可以说,大臣们谁家生计都离不开商会。
商会不制造物资,却控制了物资流通渠道,这招太狠了。
现在的西都,对外流通物资几全都控制在商会手里,他们愿意和谁做生意就和谁做生意,你只要愿意,你需要的物资就会有人递到你手里,你不需要的物资,又可以经过商会倒腾出去,你不需要花任何力气,一笔生意就做成了,利润比以前任何时侯都高。
如果觉得不合算了,你可以去找其他人交易,可遇到的十有八九还是商会的商兵,说来可笑,折腾来折腾去,就是把西都的瓦市坊市都转变了,到头来交易的价格还是一样。
这种情况,西都家家户户都正在经历。
没多久人们就明白,离开商会真玩不转。
甚至家里下锅的米都没地方去买。
要知道大隋朝廷发俸的是银子不是大米。有一阵,皇帝也开仓放粮过,可官员们领到的是一水的陈粮,新粮一粒都没有。
商会已经像空气一般,成为每个人都依赖的对象。
只有元贞皇帝不需操心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想吃肉,自会有人为他送来。
苦的是那些为元贞皇帝办差的。
买不到好的东西,达不到元贞皇帝满意,轻则罢免,重则掉脑袋。
为了生存,他们也只能与商会合作。
谁都无法否认,正是商会,让西都的繁华更胜从前。
西都稳定了,元贞皇帝却感到气不顺。朝堂上只要涉及商会,群臣就装做鸵鸟,一言不发。
每每这个时候,元贞皇帝就不由气不打一处来,朝会也不开了,袖子一甩,起身便走。
最近总是这样,只要元贞皇帝在朝堂上提出惩治尘清眠及商会的话题,众臣就装鸵鸟。
元贞皇帝暗自发狠,不再和大臣们商量,决定来次秘密行动。
养虎为患,再不动手,就真的晚了。
再说蓝烟,她已经彻底控制了黄金水道和沿海航道,即使大隋朝廷水师的船,也不敢轻易下水。
元贞皇帝派人传给蜀中水师总督和江南水师总督的密旨,还没到这两大水师总督的手里,就被商会的商兵劫获了。
蓝烟看一眼,照旧放行。
困兽犹斗,生死存亡,任何皇位上的人,都会最后一搏。
不敢入水的蜀中水师和江南水师,就像老虎没有了利牙,看着威风,其实对商会没任何威胁。
元贞皇帝的密旨传到两大水师总督手里,他们其实有苦难言。
上次大隋四大戍边镇军平叛不成,反被湮灭,元贞皇帝就曾秘密征调过两大水师,只可惜没协调好。
而现在,只要两大水师载人或货物的船入水,必然会莫名被炸沉。
有人分别悄悄递给他们过一封信。
信上言明,若大隋水师敢入水,不介意让两大水师一条船都没有。
两大水师总督都不信不行,下级已经把入水损失船的数量报了上来。无他,水师不管什么船,入水必沉。
元贞皇帝接到两大水师总督的密信,气的浑身发冷。
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本来元贞皇帝已经让西都的五万禁军和东都的三万禁军密密汇师,若再加上两大水师,就能形成钳形攻势,来个突然袭击,一举肃清西起西关与东到齐州之间广阔地区的商人。
中间即使商会有残部移走,也只能成为过街老鼠通缉犯,在大隋成不了任何事。
然后,元贞皇帝一纸诏书,锁拿威远侯、西域总督,礼部尚书尘清眠归案,让世人明白大隋还是以前的大隋。
这个想法元贞皇帝没向任何人透露。
但这时,元贞皇帝浑身发冷,因为西都和东都合起来超过八万禁军已经秘密出师。
而他预料中的两大水师,一个人都无法出动配合。
这样就不是钳形攻势,而是羊入虎口,四十万戌边镇军的惨祸就在眼前,何况是八万人。
不出意外,这八万禁军如雨入水,没溅起一朵浪花,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失去这八万禁军,大隋军队彻底失去战力。
元贞皇帝知道,他再也没有能力组织有生力量去和那帮商人斗了,因为这次失去的,还有一万神机″部队。
再就是这次八万禁军回不来,贵族子弟就占三成,因他独裁行动,大臣豪族们直接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难道天要亡朕吗?”
绝望比恐惧更让人害怕。
晚上,元贞皇帝独自登上宫内摘星台(西都是大隋立国后,模仿东都建设的,所以真正的摘星台,只有一座,就是东都皇宫里的那座),愤怒的挥臂怒吼。
他不甘心,他竟然输给了一群唯利是图的商人。
历史上就没商人的位置,商人除了有钱啥也不是。
可就是这些被历朝历代所有权贵都看不起的商人,现在居然主宰了整个大隋。
前次为了平息老百姓的怒火,元贞皇帝把所有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发了《罪己诏》。
可是这次呢?
老百姓没要造反,是皇帝自动兴兵。
马上天就亮了,元贞皇帝摸摸脑门,头疼欲裂,天亮了,他还要去见那帮兴师问罪的大臣。
因为这次,他们几乎每家都有子弟丧生。
估计又要劝他退位了。
一下子让商会在老百姓中的恩德和威望,变的至高无上无以复加。
这比什么宣传力度都大,但凡老百姓家中有青壮的,巴不得送去做商兵。
蓝烟的商兵规模,短短半年时间,增加了近一半。
渐渐的,商会把物流做到大隋所有行业,只要有需要,任何物资和服务,物美价廉,商会都可以做到上门服务。
商会的商兵无孔不入,悄无声息的就渗透进大隋所有经济领域。
眼看着商会若一旦停摆,大隋朝廷的商贸活动也得跟着停摆。
群臣却没任何办法解决。
“纵容,妥协,这下你们满意了吧!朕早说过,商人逐利,贪婪成性,本性至恶,尘清眠的商会就是大隋的一颗大毒瘤,不切除掉,迟早大隋会毁在曲曲商会手上。”
面对元贞皇帝的愤怒,大臣谁也不敢吱声。
因为元贞皇帝说的是他们的心声,他们反驳不了,也不敢反驳,他们私底下都与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可以说,大臣们谁家生计都离不开商会。
商会不制造物资,却控制了物资流通渠道,这招太狠了。
现在的西都,对外流通物资几全都控制在商会手里,他们愿意和谁做生意就和谁做生意,你只要愿意,你需要的物资就会有人递到你手里,你不需要的物资,又可以经过商会倒腾出去,你不需要花任何力气,一笔生意就做成了,利润比以前任何时侯都高。
如果觉得不合算了,你可以去找其他人交易,可遇到的十有八九还是商会的商兵,说来可笑,折腾来折腾去,就是把西都的瓦市坊市都转变了,到头来交易的价格还是一样。
这种情况,西都家家户户都正在经历。
没多久人们就明白,离开商会真玩不转。
甚至家里下锅的米都没地方去买。
要知道大隋朝廷发俸的是银子不是大米。有一阵,皇帝也开仓放粮过,可官员们领到的是一水的陈粮,新粮一粒都没有。
商会已经像空气一般,成为每个人都依赖的对象。
只有元贞皇帝不需操心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想吃肉,自会有人为他送来。
苦的是那些为元贞皇帝办差的。
买不到好的东西,达不到元贞皇帝满意,轻则罢免,重则掉脑袋。
为了生存,他们也只能与商会合作。
谁都无法否认,正是商会,让西都的繁华更胜从前。
西都稳定了,元贞皇帝却感到气不顺。朝堂上只要涉及商会,群臣就装做鸵鸟,一言不发。
每每这个时候,元贞皇帝就不由气不打一处来,朝会也不开了,袖子一甩,起身便走。
最近总是这样,只要元贞皇帝在朝堂上提出惩治尘清眠及商会的话题,众臣就装鸵鸟。
元贞皇帝暗自发狠,不再和大臣们商量,决定来次秘密行动。
养虎为患,再不动手,就真的晚了。
再说蓝烟,她已经彻底控制了黄金水道和沿海航道,即使大隋朝廷水师的船,也不敢轻易下水。
元贞皇帝派人传给蜀中水师总督和江南水师总督的密旨,还没到这两大水师总督的手里,就被商会的商兵劫获了。
蓝烟看一眼,照旧放行。
困兽犹斗,生死存亡,任何皇位上的人,都会最后一搏。
不敢入水的蜀中水师和江南水师,就像老虎没有了利牙,看着威风,其实对商会没任何威胁。
元贞皇帝的密旨传到两大水师总督手里,他们其实有苦难言。
上次大隋四大戍边镇军平叛不成,反被湮灭,元贞皇帝就曾秘密征调过两大水师,只可惜没协调好。
而现在,只要两大水师载人或货物的船入水,必然会莫名被炸沉。
有人分别悄悄递给他们过一封信。
信上言明,若大隋水师敢入水,不介意让两大水师一条船都没有。
两大水师总督都不信不行,下级已经把入水损失船的数量报了上来。无他,水师不管什么船,入水必沉。
元贞皇帝接到两大水师总督的密信,气的浑身发冷。
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本来元贞皇帝已经让西都的五万禁军和东都的三万禁军密密汇师,若再加上两大水师,就能形成钳形攻势,来个突然袭击,一举肃清西起西关与东到齐州之间广阔地区的商人。
中间即使商会有残部移走,也只能成为过街老鼠通缉犯,在大隋成不了任何事。
然后,元贞皇帝一纸诏书,锁拿威远侯、西域总督,礼部尚书尘清眠归案,让世人明白大隋还是以前的大隋。
这个想法元贞皇帝没向任何人透露。
但这时,元贞皇帝浑身发冷,因为西都和东都合起来超过八万禁军已经秘密出师。
而他预料中的两大水师,一个人都无法出动配合。
这样就不是钳形攻势,而是羊入虎口,四十万戌边镇军的惨祸就在眼前,何况是八万人。
不出意外,这八万禁军如雨入水,没溅起一朵浪花,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失去这八万禁军,大隋军队彻底失去战力。
元贞皇帝知道,他再也没有能力组织有生力量去和那帮商人斗了,因为这次失去的,还有一万神机″部队。
再就是这次八万禁军回不来,贵族子弟就占三成,因他独裁行动,大臣豪族们直接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难道天要亡朕吗?”
绝望比恐惧更让人害怕。
晚上,元贞皇帝独自登上宫内摘星台(西都是大隋立国后,模仿东都建设的,所以真正的摘星台,只有一座,就是东都皇宫里的那座),愤怒的挥臂怒吼。
他不甘心,他竟然输给了一群唯利是图的商人。
历史上就没商人的位置,商人除了有钱啥也不是。
可就是这些被历朝历代所有权贵都看不起的商人,现在居然主宰了整个大隋。
前次为了平息老百姓的怒火,元贞皇帝把所有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发了《罪己诏》。
可是这次呢?
老百姓没要造反,是皇帝自动兴兵。
马上天就亮了,元贞皇帝摸摸脑门,头疼欲裂,天亮了,他还要去见那帮兴师问罪的大臣。
因为这次,他们几乎每家都有子弟丧生。
估计又要劝他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