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暗尘明月楼》

  说是两年,其实是一年。

  听到尘清眠敢夸口让刚建成的盛佳粮仓半满,这不是有多自信,而是已经膨胀了啊。

  盛京粮仓是“猴子”比照大隋内地中原的洛嘉仓规模建造的,满仓可供西域所有人口吃三年。

  大隋境内,即便是土地肥沃的中原产粮地区,也不敢说三年能让洛嘉仓半满。

  “难,太难了!”

  蓝烟听了尘清眠的打算,不由自主发出感叹。

  她是不得不泼凉水。

  今年之前,西域还是大隋的放弃之地,徒自拥有大隋最广阔的平原黄土地,却因为没水灌溉产不出一粒粮食,提起西域,人们的脑海里,直接与荒凉、不毛之地挂钩。

  “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说着,尘清眠把蓝烟搂在怀里,双目互对,眼是心灵的窗口,他们好像在重新认识对方。

  “很难,你不管怎么做,都解决不了水源问题。我仔细看过了,挑水耕地,古之未见。今年虽然丰收,可是亩产并不高,就是因为挑水灌溉的局限性,农作物依然缺水。这个瓶颈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蓝烟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她与尘清眠有许多共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达成的。

  有情,却不动情。

  动情,却不逾矩。

  他们都在等某一天的到来。

  “哈哈,为了早点得到你,我拼r也要解决水的问题。看着吧,我已有良方,就在今年西域冬灌之时解决。”

  “夫君,打算怎么办?”

  蓝烟一下子激动了,在尘清眠的怀里坐了起来,一双妙目死死盯着他。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句诗蓝烟明白,可从尘清眠嘴里说出来,蓝烟就不懂了。

  “嗯嗯嗯”

  尘清眠也不解释,大嘴却堵了上去,两人吻了个昏天黑地,在擦枪走火的瞬间强自分开。

  “嘴唇都肿了,咋见人啊。”

  “桃花逊你三分白,你比桃花艳三分,只要看见你的人,谁还看你的唇啊?”

  “嘻嘻”

  不说一定有不说的道理,总之一定会出人意料。

  蓝烟已习以为常,知道问也白问。

  不过,有一点很明确,尘清眠又加快步伐了,原本计划三年西域“仓廪实而知礼仪”,现在提前到二年了。

  看来,大隋那边的布局也要加快了。

  但,现在商会不缺商兵而缺骨干,真让人伤脑筋。

  “不必烦恼人的问题,做加法从来都是最简单的。我们过去重商兵不重骨干,是因为我们准备打天下。现在不同了,一旦西城成功,成为天下样板,就要准备治理天下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从哪里来?”两人心意相通,尘清眠开导蓝烟。

  “我们的新式书院?”一说,蓝烟就懂了。

  “对,只有新式书院这种净土,才能培养与我们理念相同的人才。

  不过,我们不是要建书院,而是要选拔翮翥会商兵渗透进书院去发展我们的理念,吸收人才。等天下大定,我们自下而上建立的学堂,人才梯队早己有了,人才更不是问题。”

  “夫君,你觉得可行?”

  “当然,拭目以待,画饼有什么意思,我是在建灶支锅。等着吧,再有三个月,西域将会天翻地覆。”

  “啊…”

  蓝烟没想到尘清眠会这么形容三个月后的西域。

  三个月以后“天翻地覆”,那现在的西域算什么?无中生有的发展出农业,难道还不够天翻地覆吗?

  蓝烟痴痴地伸手摸了喜爱尘清眠的脸颊,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到尘清眠时的无感,名为“儒将”,其实难负。

  第二次见,却是惊艳心动,年纪那么大却敢不惜命的,她第一次见。

  就是从那时开始,蓝烟对尘清眠已是倾心。

  尘清眠是只想不做,她是做他所想的,无往而不利。

  “好,三个月后,我将调动全大隋的商兵来西域见证夫君伟业。”

  “好,只是,到时别吓着你们了。”

  “嘻嘻,妾身是吓大的。”

  蓝烟其实很忙,商会的事几乎全部由她在主导和推动。

  见面更相思,但她心安了。

  这次她走,尘清眠让钱老师徒三人全跟着走了,论安全,天下没有比他更安全的人了。

  相反,身在大隋腹地的蓝烟更需要人保护和做事。

  安排好了六个老头的衣食住行,尘清眠又特意交待“猴子”不要打扰老头们,让他们想干啥干啥,想怎么浪由着他们,千万不能跟踪盯梢。若想跟人,一定要明说,不然人没了,都不知道怎么没的。

  然后,尘清眠开始指导酿洒工人提纯“酒精”。

  说是“酒精”,其实比穿越前的真正酒精差远了,因为没有专业设备,用土办法多次蒸馏而得,最多只能达到54度。

  但这已经比这个世界最烈的洒,度数高了近三倍。

  老头们已彻底离不开“酒精”了。

  不过,对于蒸馏酒用的专用设备,尘清眠已给“狗仔”说了个大概,他是这方面的行家,正在想办法。

  10月刚过,西域天气突然变冷。

  这时候从大隋陆陆续续贩货而来的商兵,已逾三十万人,西域三座新城加上原州城,屯集的物资之丰富,已足可供西域备用一年之用。

  而这三十万商会的商兵,几乎是商会的商兵总和。全都是来见证西域“天翻地覆”奇迹的。

  在没见证到西域“天翻地覆”奇迹之前,他们也没闲着,化整为零四处贩卖物资,已经敏锐的感受到了西域四城的活力。

  聚集在城里,是西域总督府要求的,包括所有西域农户,牧民,还有无家可归者,被强制要求全部进城了。

  因为“猴子”早期的规划,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新城没城墙,却建有四通八达的宽敞驿道,这些人进城后,全部在驿道和空旷处搭建临时设施居住,商会的商兵负责吃食连带治安,城里秩序井井有条,一点不乱。

  也有那些不愿意进城的,赵三派治安部队强行赶进城。

  10月17日,易祭祀,易动土。忌水,忌火,天灾。

  大早上,天气还好好的,到了日正中,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黑压压的,天地几乎要连为一体,四城地下突然传出巨响,大地像是要塌陷了。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商会的人开始兴奋大叫。

  “什么来了,是地龙翻身吗?”

  老百姓茫然又害怕,吓的抱头躲在屋角不敢出门。

  只有商会的人,全都感到兴奋的大喊,要不是早已得到警告,差点冲出了城去了。

  就在这时,“哗哗”

  大雨像是从天上泼下来,西域四面八方隐隐传来剧烈爆破声,奇怪的是,如此大雨水,却并没淹入城里,而是环城而过,形成一条条水龙,在向某地汇聚。

  大雨不停,地下响声不绝。

  一场大雨,足足下了一个月。

  四座城里的人虽被惊扰,却安然无恙,甚至城里都没下雨。

  蓝烟和钱老他们居于西宁,尘清眠不见踪迹,三十万商会的商兵,全部分散与四座大城,一方面亲眼见证“天翻地覆”,另一方面却得上层密令,维护四座大城的安全,防止老百姓利用天时哗变闹事。

  一个月后,大雨停歇。

  西域的天,变得和以前一样,蓝天白云,纯净的像一幅画。

  蓝烟觉得如果仅是这场大雨,似乎无法让西域“天翻地覆”。

  但是,当她率领商会的商兵协助老百姓倾城而出,回到他们的村庄,打算组织人重新建设他们的家园时。

  被看到的景象,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