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的门禁森严,黑色的桑塔纳轿车在门口被警卫拦下,一丝不苟地查验证件。
刘镇长坐在后排,闭目养神,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但那双放在膝盖上、保养得极好的手,指节却微微有些发白。
从青石镇到县城的路,他走了不下百遍,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带着一种奔赴刑场般的悲壮,和即将行刑般的快感。
那封信,像一根鱼刺,精准地卡在了他的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写信的人,那个叫陈默的年轻人,就像一个躲在暗处的鬼魅,逼着他不得不走上这条唯一的生路。
借刀杀人。
刀,是县委周书记。人,是马德才。
而他刘镇长,就是那个递刀的人。
可递刀也是一门艺术。递得太急,会显得自己用心险恶;递得太慢,又怕夜长梦多。必须恰到好处,既要表现出自己的忠诚与担当,又要将自己从这摊浑水里摘得干干净净。
车子在县委办公楼前停稳。刘镇长整理了一下衣领,推门下车。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抬头看了一眼这栋象征着全县权力中心的大楼,心中那点残存的紧张,瞬间被一股更为炽热的野心所取代。
马德才,别怪我。要怪,就怪你挡了别人的路,也脏了我的鞋。
县委书记办公室在三楼。周书记的秘书姓王,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也是县委大院里出了名的“门神”。
见到刘镇长,王秘书立刻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刘镇长,您来了。书记正在看一份文件,您稍坐,我去通报一下。”
“不急不急,王主任你先忙,别打扰书记工作。”刘镇长笑呵呵地递上一根烟,姿态放得很低。
王秘书笑着摆手拒了,转身进了里屋。
刘镇长坐在外间的会客沙发上,沙发是真皮的,很软,但他却坐得笔直,像一尊即将上台表演的木偶,正在调整自己最后的姿势。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将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演出。演砸了,万劫不复。演好了,海阔天空。
几分钟后,王秘书出来,做了个“请”的手势:“刘镇长,书记请您进去。”
刘镇长深吸一口气,脸上立刻堆起一副沉重又恳切的表情,迈步走进了那间决定着全县干部命运的办公室。
周书记的办公室陈设简单,甚至有些朴素。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是一整面墙的书柜,塞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墙上挂着一幅“为人民服务”的题字,笔力遒劲。
周书记约莫五十出头,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他没有起身,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镇长来了,坐。”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严。
“书记,没打扰您工作吧?”刘镇长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只坐了三分之一,腰杆挺得笔直。
“说吧,什么事这么急着要当面汇报?”周书记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腹部,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
刘镇长没有立刻切入正题,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他先是拿出笔记本,有条不紊地汇报了青石镇近期的几项重点工作,从秦雪公司的投资项目落地,到扶贫工作的进展,再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说得条理清晰,数据详实。
周书记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既不夸奖,也不批评。
汇报了足足二十分钟,刘镇长才“偶然”地合上笔记本,脸上露出一丝“犹豫”和“挣扎”的神色,仿佛接下来的话,让他难以启齿。
“书记,其实……今天来,除了汇报工作,还有一件事情,我思来想去,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周书记的眉毛轻轻一挑,锐利的目光落在了刘镇长的脸上:“哦?什么事让你这么为难?”
来了!
刘镇长心中一定,脸上却更显沉痛,他甚至还痛心疾首地叹了口气。
“书记,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只是些道听途说的风言风语,没有真凭实据。但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青石镇的负责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向您反映我的担忧!”
他先给自己戴上了一顶“负责任”的高帽子,将自己摆在了纯粹出于公心的位置上。
“最近,镇里和县里都有些不好的传闻,是关于我们县教育局的马德才同志的。”
他说出“马德才”三个字时,刻意加重了语气,并死死地盯着周书记的眼睛,观察着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周书记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眼神微微一凝:“马德才?他怎么了?”
刘镇长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脸上却更显“痛心疾首”。
“传闻说……说他个人作风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是历史遗留问题。甚至……甚至还可能涉及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他用词极为谨慎,全是“传闻”、“可能”这种模棱两可的词汇。
“书记,您知道,我刚到青石镇的时候,马德才同志还是镇中学的校长,我们算是在一个班子里共事过。按理说,我不该在背后议论老同事。但是,正因为有过接触,我才对这些传闻感到震惊和不安!”
这一手,叫以退为进。他主动点出自己和马德才的旧交情,不是为了撇清,反而是为了增加自己“汇报”的正当性——我连老同事都敢揭发,足见我之大公无私!
“教育,是我们县的百年大计!教师队伍的纯洁性,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我们的教育局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那将是对我们全县教育事业的巨大打击,更是对我们党和政府形象的严重抹黑!”
刘镇长越说越激动,甚至微微挺直了身体,仿佛化身成了正义的使者。
“这些天我寝食难安,一方面担心这些传闻是假的,会伤害一位勤勤恳恳的同志;另一方面,又怕万一是真的,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那就是我们组织上的失职!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特别是,传闻中提到的那件作风问题,就发生在我们青石镇,发生在我任职期间!虽然当时我分管工作与此无关,但事情出在我的地盘上,我作为当时的副镇长,现在的代理镇长,感到脸上无光,心中有愧啊!”
他恰到好处地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脸上满是“羞愧”和“自责”。
这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情真意切。
他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只是转述“传闻”。
他没有直接攻击马德才,而是表达“担忧”。
他没有要求组织立刻调查,而是倾诉自己的“矛盾”和“愧疚”。
他把自己从一个“告密者”,塑造成了一个忧心忡忡、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好干部。
整个汇报,就像一场完美的戏剧,起承转合,情绪饱满,无懈可击。
周书记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刘镇长表演。直到刘镇长说完,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掩饰自己因为激动而有些发干的嘴唇时,周书记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镇长,你说的这些‘传闻’,具体是指什么事?”
刘镇长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最关键的考验来了。说得太具体,就暴露了自己有内幕消息;说得太模糊,又显得自己捕风捉影。
他沉吟片刻,用一种极为痛惜的语气说:“传闻是十年前,马德才同志还在青石镇中学当校长时,涉嫌利用职权,罗织罪名,开除了一位姓秦的女教师。据说……据说背后起因,是这位女教师拒绝了他的……个人要求。”
他没有说“骚扰”,而是用了更委婉的“个人要求”,既点到了要害,又保留了分寸。
“至于经济问题,传闻就更杂了,有说他插手学校工程建设的,也有说他利用招生权力寻租的……这些,我就更不敢妄言了,毕竟都只是风声,当不得真。”
他把皮球又踢了回去,该说的都说了,信不信,查不查,就是你周书记的事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墙上挂钟的秒针,嘀嗒,嘀嗒,每一下都像是敲在刘镇长的心上。他能感觉到,周书记那锐利的目光,像手术刀一样,正在自己的脸上、心里来回地刮。
许久,周书记才收回目光,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
“我知道了。”
他只说了这三个字。
没有愤怒,没有震惊,甚至没有一丝情绪波动,仿佛只是在听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刘镇长的心,却猛地沉了下去。他最怕的,就是这种深不见底的平静。这说明,周书记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只是他不想让自己看出来。
“书记,您看这事……”刘镇长试探着问。
“空穴不来风。”周书记放下茶杯,淡淡地说道,“你今天能来向我反映这个情况,说明你党性强,有大局观。这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同志负责。”
一句轻飘飘的肯定,却让刘镇长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回去吧。”周书记摆了摆手,“做好镇里的工作,特别是秦老板的投资项目,一定要服务好,不能出任何纰漏。至于你反映的这些问题,组织上,会有考虑的。”
“是!我明白了!谢谢书记!”刘镇长如蒙大赦,立刻站起身,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然后才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办公室。
当办公室的门在他身后关上的那一刻,他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透。
办公室里,周书记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
“让纪委的同志,和公安的同志,来我这里一趟。”
他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寒气逼人。
ps:刘镇长自以为演得天衣无缝,你觉得周书记真的完全相信他了吗?还是另有打算?
刘镇长坐在后排,闭目养神,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但那双放在膝盖上、保养得极好的手,指节却微微有些发白。
从青石镇到县城的路,他走了不下百遍,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带着一种奔赴刑场般的悲壮,和即将行刑般的快感。
那封信,像一根鱼刺,精准地卡在了他的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写信的人,那个叫陈默的年轻人,就像一个躲在暗处的鬼魅,逼着他不得不走上这条唯一的生路。
借刀杀人。
刀,是县委周书记。人,是马德才。
而他刘镇长,就是那个递刀的人。
可递刀也是一门艺术。递得太急,会显得自己用心险恶;递得太慢,又怕夜长梦多。必须恰到好处,既要表现出自己的忠诚与担当,又要将自己从这摊浑水里摘得干干净净。
车子在县委办公楼前停稳。刘镇长整理了一下衣领,推门下车。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抬头看了一眼这栋象征着全县权力中心的大楼,心中那点残存的紧张,瞬间被一股更为炽热的野心所取代。
马德才,别怪我。要怪,就怪你挡了别人的路,也脏了我的鞋。
县委书记办公室在三楼。周书记的秘书姓王,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也是县委大院里出了名的“门神”。
见到刘镇长,王秘书立刻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刘镇长,您来了。书记正在看一份文件,您稍坐,我去通报一下。”
“不急不急,王主任你先忙,别打扰书记工作。”刘镇长笑呵呵地递上一根烟,姿态放得很低。
王秘书笑着摆手拒了,转身进了里屋。
刘镇长坐在外间的会客沙发上,沙发是真皮的,很软,但他却坐得笔直,像一尊即将上台表演的木偶,正在调整自己最后的姿势。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将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演出。演砸了,万劫不复。演好了,海阔天空。
几分钟后,王秘书出来,做了个“请”的手势:“刘镇长,书记请您进去。”
刘镇长深吸一口气,脸上立刻堆起一副沉重又恳切的表情,迈步走进了那间决定着全县干部命运的办公室。
周书记的办公室陈设简单,甚至有些朴素。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是一整面墙的书柜,塞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墙上挂着一幅“为人民服务”的题字,笔力遒劲。
周书记约莫五十出头,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他没有起身,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镇长来了,坐。”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严。
“书记,没打扰您工作吧?”刘镇长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只坐了三分之一,腰杆挺得笔直。
“说吧,什么事这么急着要当面汇报?”周书记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腹部,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
刘镇长没有立刻切入正题,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他先是拿出笔记本,有条不紊地汇报了青石镇近期的几项重点工作,从秦雪公司的投资项目落地,到扶贫工作的进展,再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说得条理清晰,数据详实。
周书记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既不夸奖,也不批评。
汇报了足足二十分钟,刘镇长才“偶然”地合上笔记本,脸上露出一丝“犹豫”和“挣扎”的神色,仿佛接下来的话,让他难以启齿。
“书记,其实……今天来,除了汇报工作,还有一件事情,我思来想去,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周书记的眉毛轻轻一挑,锐利的目光落在了刘镇长的脸上:“哦?什么事让你这么为难?”
来了!
刘镇长心中一定,脸上却更显沉痛,他甚至还痛心疾首地叹了口气。
“书记,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只是些道听途说的风言风语,没有真凭实据。但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青石镇的负责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向您反映我的担忧!”
他先给自己戴上了一顶“负责任”的高帽子,将自己摆在了纯粹出于公心的位置上。
“最近,镇里和县里都有些不好的传闻,是关于我们县教育局的马德才同志的。”
他说出“马德才”三个字时,刻意加重了语气,并死死地盯着周书记的眼睛,观察着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周书记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眼神微微一凝:“马德才?他怎么了?”
刘镇长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脸上却更显“痛心疾首”。
“传闻说……说他个人作风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是历史遗留问题。甚至……甚至还可能涉及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他用词极为谨慎,全是“传闻”、“可能”这种模棱两可的词汇。
“书记,您知道,我刚到青石镇的时候,马德才同志还是镇中学的校长,我们算是在一个班子里共事过。按理说,我不该在背后议论老同事。但是,正因为有过接触,我才对这些传闻感到震惊和不安!”
这一手,叫以退为进。他主动点出自己和马德才的旧交情,不是为了撇清,反而是为了增加自己“汇报”的正当性——我连老同事都敢揭发,足见我之大公无私!
“教育,是我们县的百年大计!教师队伍的纯洁性,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我们的教育局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那将是对我们全县教育事业的巨大打击,更是对我们党和政府形象的严重抹黑!”
刘镇长越说越激动,甚至微微挺直了身体,仿佛化身成了正义的使者。
“这些天我寝食难安,一方面担心这些传闻是假的,会伤害一位勤勤恳恳的同志;另一方面,又怕万一是真的,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那就是我们组织上的失职!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特别是,传闻中提到的那件作风问题,就发生在我们青石镇,发生在我任职期间!虽然当时我分管工作与此无关,但事情出在我的地盘上,我作为当时的副镇长,现在的代理镇长,感到脸上无光,心中有愧啊!”
他恰到好处地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脸上满是“羞愧”和“自责”。
这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情真意切。
他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只是转述“传闻”。
他没有直接攻击马德才,而是表达“担忧”。
他没有要求组织立刻调查,而是倾诉自己的“矛盾”和“愧疚”。
他把自己从一个“告密者”,塑造成了一个忧心忡忡、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好干部。
整个汇报,就像一场完美的戏剧,起承转合,情绪饱满,无懈可击。
周书记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刘镇长表演。直到刘镇长说完,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掩饰自己因为激动而有些发干的嘴唇时,周书记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镇长,你说的这些‘传闻’,具体是指什么事?”
刘镇长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最关键的考验来了。说得太具体,就暴露了自己有内幕消息;说得太模糊,又显得自己捕风捉影。
他沉吟片刻,用一种极为痛惜的语气说:“传闻是十年前,马德才同志还在青石镇中学当校长时,涉嫌利用职权,罗织罪名,开除了一位姓秦的女教师。据说……据说背后起因,是这位女教师拒绝了他的……个人要求。”
他没有说“骚扰”,而是用了更委婉的“个人要求”,既点到了要害,又保留了分寸。
“至于经济问题,传闻就更杂了,有说他插手学校工程建设的,也有说他利用招生权力寻租的……这些,我就更不敢妄言了,毕竟都只是风声,当不得真。”
他把皮球又踢了回去,该说的都说了,信不信,查不查,就是你周书记的事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墙上挂钟的秒针,嘀嗒,嘀嗒,每一下都像是敲在刘镇长的心上。他能感觉到,周书记那锐利的目光,像手术刀一样,正在自己的脸上、心里来回地刮。
许久,周书记才收回目光,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
“我知道了。”
他只说了这三个字。
没有愤怒,没有震惊,甚至没有一丝情绪波动,仿佛只是在听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刘镇长的心,却猛地沉了下去。他最怕的,就是这种深不见底的平静。这说明,周书记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只是他不想让自己看出来。
“书记,您看这事……”刘镇长试探着问。
“空穴不来风。”周书记放下茶杯,淡淡地说道,“你今天能来向我反映这个情况,说明你党性强,有大局观。这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同志负责。”
一句轻飘飘的肯定,却让刘镇长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回去吧。”周书记摆了摆手,“做好镇里的工作,特别是秦老板的投资项目,一定要服务好,不能出任何纰漏。至于你反映的这些问题,组织上,会有考虑的。”
“是!我明白了!谢谢书记!”刘镇长如蒙大赦,立刻站起身,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然后才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办公室。
当办公室的门在他身后关上的那一刻,他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透。
办公室里,周书记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
“让纪委的同志,和公安的同志,来我这里一趟。”
他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寒气逼人。
ps:刘镇长自以为演得天衣无缝,你觉得周书记真的完全相信他了吗?还是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