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旅馆的窗外,几声野猫的叫春声划破了寂静的夜。
陈默坐在床沿,台灯昏黄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没有立刻翻动那本日记,而是先给自己点了根烟。
烟雾缭绕中,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心脏的跳动,沉稳而有力。他知道,手里这本散发着霉味的笔记本,不是纸,而是一个县教育局长的催命符。
他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然后才翻开了日记本,直接定位到十年前的那个六月。
老门卫钱卫国的字迹算不上好看,歪歪斜斜,像是一群受了惊的蚂蚁,但记录得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小人物特有的朴素和真实。
【六月十四日,晴。下午马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塞给我两包好烟,让我晚上把传达室的备用钥匙给他,说是有要事。我问啥事,他笑笑没说,那眼神,让我心里发毛。】
【六月十五日,阴。看见马校长跟初二的那个穷学生李三儿说话,还给他爹发烟,拍着肩膀,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李三儿那孩子,吓得头都不敢抬。】
【六月十六日,小雨。办公楼那边传来吵架声,是秦老师的声音,很响,像是在骂人。没多久,就看见秦老师哭着跑了出来,妆都花了。过了一会儿,马校长才慢悠悠地出来,整理了一下衣领,往地上啐了一口。我假装扫地,没敢看他。】
【六月十七日,阴转晴。出事了。马校长和教导主任“正好”推门进去,抓了个“现行”。我当时在楼道拐角拖地,看得清清楚楚。是李三儿那小子突然抱住秦老师,秦老师一巴掌把他推开了,可相机就响了那么一下,拍的正是抱住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堵得慌,这事儿,太黑了。】
【六月二十日,大晴天。处理决定下来了,秦老师被开除了。学校里都在传她作风不好,只有我知道,她比谁都干净。我把这些写下来,是怕自己忘了,又怕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就是个看大门的,我能怎么办呢?他孙子,以后还要在镇上读书呢……】
日记到这里,字迹变得异常潦草,最后几笔甚至划破了纸张。
陈默合上日记本,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人证(钱卫国的日记、学生的录音)、物证(秦雪保留的资料),再加上马德才这些年贪腐的线索,一条完整得不能再完整的证据链,已经牢牢地锁死了。
马德才,你的末日到了。
陈默的心中没有太多伸张正义的激昂,反而是一种棋手落子前的绝对冷静。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扳倒马德才,而是如何用最稳妥、最高效、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直接把所有证据打包,匿名寄给县纪委?
这个念头只在陈默脑中闪现了一秒,就被他否决了。
太直接,也太粗暴了。马德才在县里经营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谁能保证纪委里没有他的眼线?一旦打草惊蛇,他完全有时间销毁其他证据,动用关系网把事情压下来。到时候,自己这个“举报人”反而可能被顺藤摸瓜地揪出来,引火烧身。
风险太大,收益却不确定。这不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陈默的脑海中,那张【人情网络】可视化地图缓缓展开。以他为中心,无数条代表着人情和仇怨的线索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他很快就找到了马德才的节点,然后顺着节点往外延伸。
突然,他目光一凝。
在代理镇长刘镇长和马德才之间,有一条淡淡的、代表着“合作”的灰色线条。账本的标注很有意思:【合作关系,存在利益交换,关系脆弱】。
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想起来了,刘镇长刚来青石镇当副镇长的时候,马德才正是镇中学的校长,两人同在一个班子共事过。刘镇长这种八面玲珑的笑面虎,为了在镇里站稳脚跟,和马德才这种地头蛇有所往来,甚至在某些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正常不过。
这层关系,平时是他们的保护伞,但现在,却成了马德才最致命的软肋。
一个绝妙的计划,在陈默的脑中迅速成型——借刀杀人。
而刘镇长,就是那把最好用的刀。
刘镇长怕什么?他怕的不是马德才倒台,而是怕马德才倒台的时候,把自己也给牵连进去。一个“识人不明”、“监管不力”的帽子扣下来,他的仕途就算完了。
所以,一旦他意识到马德才这艘船马上就要沉了,他会比任何人都更积极地跳船,甚至会亲手在这艘船上再凿几个洞,让它沉得更快、更彻底!
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这把刀,悄悄地递到刘镇长手里,再轻轻地推他一把。
主意已定,陈默立刻开始行动。
他没有用旅馆的纸笔,而是穿上外套,走出了这家破旧的小旅馆。午夜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在尽职地站岗。他找到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网吧,里面烟雾缭绕,全是通宵打游戏的年轻人。
陈默开了一台最角落的机器,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反复斟酌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封信,既要透露出足够的信息让刘镇长感到恐慌,又不能留下任何指向自己的线索。
措辞必须模糊,姿态必须高深。
几十分钟后,一篇不足三百字的匿名信,出现在屏幕上。
“刘镇长:
闻听故人旧事,不胜唏嘘。青石镇中学十年前一桩冤案,近日已有苦主携铁证准备上告,其背后牵扯之人,正是如今风光无限的马局长。
据闻,证据中不仅涉及当年陷害女教师之劣迹,更有其后多年利用职权中饱私囊之铁证。此事一旦捅破,恐非一个教育局长能够承担。
当年之事,发生在青石镇,您时任副镇长,想必亦有耳闻。如今马某即将船翻,若火烧至本镇,恐将波及无辜。届时,上级追查下来,一个‘失察’之责,怕是免不了的。
言尽于此,是主动清理门户,还是被动牵连下水,全在您一念之间。
一个关心青石镇未来的知情人”
写完后,陈默又通读了三遍,确定没有任何漏洞。他用网吧的公共打印机将信打印出来,放进一个最普通的牛皮纸信封,然后将电脑上的所有记录彻底删除。
做完这一切,他离开了网吧,像一个幽灵,消失在青石镇的夜色中。
第二天一早,陈默没有急着回县城,而是像个普通游客一样,在镇上闲逛。他路过邮局,将那封没有署名、也没有寄信地址的信,投进了绿色的邮筒。
当信封落入邮筒发出那一声轻微的“哐当”声时,陈默知道,棋局已经开始。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镇政府大楼的方向,刘镇长那张笑眯眯的脸仿佛就在眼前。
刘镇长,我把刀递给你了,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ps:你觉得刘镇长这只老狐狸,会乖乖入套吗?
陈默坐在床沿,台灯昏黄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没有立刻翻动那本日记,而是先给自己点了根烟。
烟雾缭绕中,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心脏的跳动,沉稳而有力。他知道,手里这本散发着霉味的笔记本,不是纸,而是一个县教育局长的催命符。
他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然后才翻开了日记本,直接定位到十年前的那个六月。
老门卫钱卫国的字迹算不上好看,歪歪斜斜,像是一群受了惊的蚂蚁,但记录得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小人物特有的朴素和真实。
【六月十四日,晴。下午马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塞给我两包好烟,让我晚上把传达室的备用钥匙给他,说是有要事。我问啥事,他笑笑没说,那眼神,让我心里发毛。】
【六月十五日,阴。看见马校长跟初二的那个穷学生李三儿说话,还给他爹发烟,拍着肩膀,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李三儿那孩子,吓得头都不敢抬。】
【六月十六日,小雨。办公楼那边传来吵架声,是秦老师的声音,很响,像是在骂人。没多久,就看见秦老师哭着跑了出来,妆都花了。过了一会儿,马校长才慢悠悠地出来,整理了一下衣领,往地上啐了一口。我假装扫地,没敢看他。】
【六月十七日,阴转晴。出事了。马校长和教导主任“正好”推门进去,抓了个“现行”。我当时在楼道拐角拖地,看得清清楚楚。是李三儿那小子突然抱住秦老师,秦老师一巴掌把他推开了,可相机就响了那么一下,拍的正是抱住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堵得慌,这事儿,太黑了。】
【六月二十日,大晴天。处理决定下来了,秦老师被开除了。学校里都在传她作风不好,只有我知道,她比谁都干净。我把这些写下来,是怕自己忘了,又怕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就是个看大门的,我能怎么办呢?他孙子,以后还要在镇上读书呢……】
日记到这里,字迹变得异常潦草,最后几笔甚至划破了纸张。
陈默合上日记本,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人证(钱卫国的日记、学生的录音)、物证(秦雪保留的资料),再加上马德才这些年贪腐的线索,一条完整得不能再完整的证据链,已经牢牢地锁死了。
马德才,你的末日到了。
陈默的心中没有太多伸张正义的激昂,反而是一种棋手落子前的绝对冷静。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扳倒马德才,而是如何用最稳妥、最高效、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直接把所有证据打包,匿名寄给县纪委?
这个念头只在陈默脑中闪现了一秒,就被他否决了。
太直接,也太粗暴了。马德才在县里经营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谁能保证纪委里没有他的眼线?一旦打草惊蛇,他完全有时间销毁其他证据,动用关系网把事情压下来。到时候,自己这个“举报人”反而可能被顺藤摸瓜地揪出来,引火烧身。
风险太大,收益却不确定。这不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陈默的脑海中,那张【人情网络】可视化地图缓缓展开。以他为中心,无数条代表着人情和仇怨的线索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他很快就找到了马德才的节点,然后顺着节点往外延伸。
突然,他目光一凝。
在代理镇长刘镇长和马德才之间,有一条淡淡的、代表着“合作”的灰色线条。账本的标注很有意思:【合作关系,存在利益交换,关系脆弱】。
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想起来了,刘镇长刚来青石镇当副镇长的时候,马德才正是镇中学的校长,两人同在一个班子共事过。刘镇长这种八面玲珑的笑面虎,为了在镇里站稳脚跟,和马德才这种地头蛇有所往来,甚至在某些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正常不过。
这层关系,平时是他们的保护伞,但现在,却成了马德才最致命的软肋。
一个绝妙的计划,在陈默的脑中迅速成型——借刀杀人。
而刘镇长,就是那把最好用的刀。
刘镇长怕什么?他怕的不是马德才倒台,而是怕马德才倒台的时候,把自己也给牵连进去。一个“识人不明”、“监管不力”的帽子扣下来,他的仕途就算完了。
所以,一旦他意识到马德才这艘船马上就要沉了,他会比任何人都更积极地跳船,甚至会亲手在这艘船上再凿几个洞,让它沉得更快、更彻底!
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这把刀,悄悄地递到刘镇长手里,再轻轻地推他一把。
主意已定,陈默立刻开始行动。
他没有用旅馆的纸笔,而是穿上外套,走出了这家破旧的小旅馆。午夜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在尽职地站岗。他找到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网吧,里面烟雾缭绕,全是通宵打游戏的年轻人。
陈默开了一台最角落的机器,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反复斟酌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封信,既要透露出足够的信息让刘镇长感到恐慌,又不能留下任何指向自己的线索。
措辞必须模糊,姿态必须高深。
几十分钟后,一篇不足三百字的匿名信,出现在屏幕上。
“刘镇长:
闻听故人旧事,不胜唏嘘。青石镇中学十年前一桩冤案,近日已有苦主携铁证准备上告,其背后牵扯之人,正是如今风光无限的马局长。
据闻,证据中不仅涉及当年陷害女教师之劣迹,更有其后多年利用职权中饱私囊之铁证。此事一旦捅破,恐非一个教育局长能够承担。
当年之事,发生在青石镇,您时任副镇长,想必亦有耳闻。如今马某即将船翻,若火烧至本镇,恐将波及无辜。届时,上级追查下来,一个‘失察’之责,怕是免不了的。
言尽于此,是主动清理门户,还是被动牵连下水,全在您一念之间。
一个关心青石镇未来的知情人”
写完后,陈默又通读了三遍,确定没有任何漏洞。他用网吧的公共打印机将信打印出来,放进一个最普通的牛皮纸信封,然后将电脑上的所有记录彻底删除。
做完这一切,他离开了网吧,像一个幽灵,消失在青石镇的夜色中。
第二天一早,陈默没有急着回县城,而是像个普通游客一样,在镇上闲逛。他路过邮局,将那封没有署名、也没有寄信地址的信,投进了绿色的邮筒。
当信封落入邮筒发出那一声轻微的“哐当”声时,陈默知道,棋局已经开始。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镇政府大楼的方向,刘镇长那张笑眯眯的脸仿佛就在眼前。
刘镇长,我把刀递给你了,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ps:你觉得刘镇长这只老狐狸,会乖乖入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