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旧档馆里的尘埃,一根名为“希望”的蛛丝-《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第168章:旧档馆里的尘埃,一根名为“希望”的蛛丝

  次日清晨,周默被窗外巷弄里传来的第一声叫卖唤醒。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一句中气十足的“卖豆腐脑——”。

  他睁开眼,天花板是陌生的灰白色。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他几乎要以为自己还在榕城县那个压抑的宿舍里,下一秒就要去单位面对王镇长那张虚伪的脸。

  但很快,鼻腔里属于凤凰市的,混杂着潮湿水汽和早餐油烟味的空气,将他彻底拉回了现实。

  他是周默。

  一个昨晚才抵达这座城市,兜里揣着二十万“赞助费”和一份崭新人生的待业青年。

  他没有立刻起床,而是躺在床上,将脑海中的【人情账本】翻开。王斌的名字已经变成了暗淡的灰色,那个高达两万五的恐惧值,像一个熄灭的灯泡,不再刺眼,只代表着一个被彻底玩坏的过去。秦雅的名字依旧闪烁着温暖的金色,那份“生死相随”的人情值,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锚点。

  然后,是那个神秘老人,和那张黑白照片。

  【警告:无法解析目标。权限不足。】

  【未知目标,特殊标记:天命之人(残缺)】

  周默坐起身,从枕头下拿出那张照片。女孩倔强的眼神穿透了数十年的光阴,直视着他。老人说,这是他未来棋局里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大海捞针,也要先知道海在哪里。

  洗漱,换上一身在路边摊买的,最普通不过的T恤和牛仔裤。镜子里的青年,眉眼还是那副眉眼,但眼神里的锋芒已经被刻意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初入大城市的,带着些许迷茫和探寻的平和。

  他走出公寓楼,巷口的“老街牛杂面”已经开门了。老板赵卫国正在灶台后忙碌,看见周默,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

  “小伙子,今天来这么早?”

  “嗯,来碗面。”

  赵青青端着一碗豆浆从里屋出来,看到周默,也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她的脸上倦意未消,但比昨晚多了几分少女的生气。

  【赵卫国,对您人情值:15(一个可能成为回头客的年轻人)】

  【赵青青,对您人情值:2(父亲认可的顾客)】

  人情的变化,细微,却真实。

  周默吃完面,付了钱,没有多做停留。他沿着玉兰巷往外走,在路口买了一份最新的凤凰市地图。阳光穿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地图上洒下斑驳的光点。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个个陌生的地名,最后,落在一个不起眼的方块上。

  凤凰市档案馆。

  作为一个在档案局干了数年的“前科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座城市所有的秘密,无论光鲜还是肮脏,最终都会变成一卷卷冰冷的案宗,沉睡在那种地方。

  去档案馆的路,他选择了最慢的交通方式——公交车。

  摇摇晃晃的车厢,像一个移动的微缩社会。周默靠在窗边,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脑海中的账本却在无声地运转。

  他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头顶的“焦虑值”高达三百,手机屏幕上是老板的催促信息。他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脸上带着疲惫,但看着怀里熟睡的婴儿时,“幸福值”的金色光芒几乎要溢出来。他还看到一个大爷因为年轻人没让座,头顶的“仇怨值”瞬间飙升了二十点,嘴里骂骂咧咧,但账本同时显示,这位大爷的“健康值”比车上大部分年轻人都要高。

  众生百态,皆在数据之中。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榕城时,账本是他的刀,每一条数据都指向一个敌人或是一个目标。而现在,账本成了他的眼睛,让他以一种近乎上帝的视角,洞察着这座城市的呼吸与脉搏。

  档案馆是一栋灰色的苏式建筑,庄严肃穆,门口蹲着两只褪了色的石狮子。周默走进去,一股浓重的旧纸张和樟脑丸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他走向咨询台,台后坐着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女人,烫着一头时髦的卷发,正对着一面小镜子,仔细地描着眉毛,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您好,我想查一些资料。”周默的声音很客气。

  “查什么?”女人头也不抬,手里的眉笔稳如泰山。

  “我想查一下,大概三十到四十年前,本市一些旧城区的照片,或者和居民相关的影像资料。”

  眉笔停住了。女人终于抬起眼,像看外星人一样上下打量着周默:“小伙子,你当这里是照相馆啊?查照片?你有名头吗?有单位介绍信吗?有项目课题号吗?”

  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带着标准程式化的不耐烦。

  周默的账本上,女人的数据清晰地浮现出来。

  【李雪梅,对您人情值:-10(一个来添麻烦的闲人)】

  【当前状态:烦躁(原因:儿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刚被老师电话约谈)】

  周默笑了笑,没有被对方的态度激怒。他看到了对方桌角摆着的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叶片有点发蔫。

  “没有单位,就是个人兴趣。”他语气诚恳,“我爷爷以前是凤凰市的老居民,前阵子过世了,留下张老照片,就想找找照片上的地方,算是个念想。”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足以打消大部分的戒备。

  李雪梅的脸色稍缓,但依旧没好气:“念想?念想来我们这儿找?我们这是国家单位,不是给你家开的纪念馆。没手续,查不了。”

  “姐,您看,我就随便翻翻,不给您添麻烦。”周默从背包里拿出一瓶包装精美的菊花茶,轻轻放在台子上,“天热,您润润嗓子。我听人说,这家的菊花茶清肝明目,对眼睛最好。您这工作天天对着电脑,最费眼睛了。”

  李雪梅愣了一下,目光落在那盒菊花茶上。那正是她常喝的牌子,但包装是最新款的,比她自己买的要精致不少。

  【叮!您对“李雪梅”进行了一次精准人情投资(一盒菊花茶 一次恰到好处的关心),消耗人情值:0.5。】

  【预计回报率:300%。】

  周默没有看账本,他只是看着李雪梅的眼睛。他注意到对方描眉时,眼睛微微眯着,显然有些视疲劳。

  “你这小伙子,还挺会说话。”李雪梅的态度明显松动了,但还是摆了摆手,“东西你拿回去,规定就是规定。”

  嘴上这么说,人却没有动。

  周默也不坚持,他把菊花茶往里推了推,压低声音说:“姐,您桌上这盆‘白牡丹’,最近是不是没精神?这可不能总浇水,得多晒太阳,但又不能暴晒,最好是隔着玻璃晒。您看它这叶子都往下耷拉了,是缺光了。”

  这一下,是真切地戳到了李雪-梅的心坎里。她这盆宝贝多肉,养了好久,最近确实状态不好,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她狐疑地看着周默:“你还懂这个?”

  “以前在老家,帮人打理过花圃。”周默随口胡诌,脸上却是一副专家的笃定。

  李雪梅的眼神彻底变了。从审视,变成了好奇。她拿起那盒菊花茶,塞进抽屉,动作自然得仿佛那东西本来就属于她。

  【李雪梅,对您人情值:30(一个懂事且有点意思的年轻人)】

  “你要查的年代太久远了,纸质照片档案都在库房里,没手续谁也进不去。”她敲了敲桌子,压低声音,“不过……前几年搞数字化,市里几家老报社的图片库都移交过来了。你去三楼的电子阅览室,找一个叫‘凤凰旧影’的数据库,八五年以前的报纸照片基本都在里面。自己拿身份证刷卡进去,别说是我让你去的。”

  “谢谢姐!”周默的眼睛一亮。

  “谢什么谢,赶紧去,别在这儿杵着。”李雪梅挥挥手,重新拿起小镜子,但这一次,她没有继续描眉,而是对着镜子,拨了拨自己的卷发。

  周默转身走向楼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人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的买卖,而是精准的情绪按摩。

  电子阅览室里人不多,很安静。周默刷了“周默”的身份证,找了个角落的电脑坐下。他熟练地找到了那个名为“凤凰旧影”的数据库,一个简陋的搜索界面弹了出来。

  没有关键词,没有具体年份,只有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

  他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一张一张地翻。

  时间在指尖的点击中悄然流逝。屏幕上,一张张黑白照片闪过,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工厂的烟囱,拥挤的街道,人们脸上质朴的笑容……

  周默的眼睛快速地扫过每一张照片的背景,寻找着那个熟悉的石门坎。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眼睛开始酸涩,但他没有停下。

  就在他快要翻完七十年代末的所有照片时,一张照片让他猛地停住了鼠标。

  那是一张新闻图片,拍摄的是一个工厂的技术表彰大会。照片的主体是几个戴着大红花的劳模,但他们的身后,背景的一角,赫然就是那个石门坎!虽然只露出了三分之一,但那独特的石料和雕刻纹路,与他手中的照片分毫不差。

  周默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立刻放大图片,仔细查看照片下的文字说明。

  【图为1978年,我市红星机械厂举行年度劳模表彰大会,厂领导为技术革新标兵颁奖……】

  红星机械厂!

  找到了!

  周默强压住内心的激动,立刻以“红星机械厂”为关键词,重新进行搜索。

  这一次,跳出来的结果多了很多。他快速浏览着,寻找着任何与厂区家属院相关的照片。终于,在一篇关于改善职工居住环境的报道里,他看到了一张家属院大门的照片。

  那扇石门坎,完整地呈现在照片中央。大门上方的石匾上,刻着四个大字——红星东苑。

  找到了。

  周默将这张照片和相关的报道全部保存下来。他靠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几个小时的高度专注,让他感到一阵疲惫,但更多的,是拨云见日的兴奋。

  然而,当他继续往下翻阅关于“红星机械厂”的资料时,一篇发表于九十年代末的报道,让他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浇上了一盆冷水。

  报道的标题是——【告别旧时代:红星机械厂完成破产改制,原厂区地块将用于商业开发】。

  报道里提到,随着工厂的破产,整个厂区连同几个家属院,都在九八年被夷为平地,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如今在凤凰市赫赫有名的大型购物中心——万象城。

  地方找到了,但又消失了。

  周默坐在电脑前,久久没有动弹。他看着那张“红星东苑”的老照片,又看了看地图上“万象城”所在的位置。

  人海茫茫,一个存在于二十多年前,早已被拆除的家属院,一个只在照片上留下倔强眼神的小女孩。

  线索,似乎在这里又断了。

  他关掉电脑,走出档案馆。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没有直接回玉兰巷,而是在路边拦了辆出租车。

  “师傅,去万象城。”

  他要去看看,那个抹去了“红星东苑”所有痕迹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车上,司机是个健谈的中年人,听周默的口音是外地人,便热情地介绍起来:“小伙子,去万象城逛街啊?那可是咱们凤凰市最繁华的地方,宏发集团开发的,气派得很!吃喝玩乐什么都有!”

  宏发集团。

  这个名字,第二次钻进了周默的耳朵。

  他看着窗外,城市的霓虹开始亮起,万象城那巨大的LED屏幕在远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像一只俯瞰全城的巨眼。

  周默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那片繁华,看到了底下被掩埋的,名为“红星东苑”的尘埃。

  他忽然开口问司机:“师傅,您知道宏发集团的老板是谁吗?”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这你可问对人了。明面上,老板叫王启宏,搞房地产的。但咱们凤凰市谁不知道,他哥,可是咱们市里管着钱袋子的常务副市长,王启年!”

  周默的瞳孔,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微微缩了一下。

  他脑海中的【人情账本】,无声地翻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一个名为“王启年”的名字,被系统自动记录了下来,后面跟着一个灰色的标签:【潜在关联人物】。

  车子在万象城门口停下。周默付了钱,站在人潮汹涌的广场上,抬头仰望着这座商业帝国。

  线索没有断。

  它只是,指向了一个更深,更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