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河漂疑云与桥梁下的罪恶-《重案六组之李阳》

  重案六组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桌上摊着的尸检报告还带着水边泥土的腥气。法医的结论用红笔圈出:“死者梁晓斌,男,45岁,桥梁工程师,体内检出剧毒成分‘河豚毒素’,死亡时间约72小时前,颈部有锐器伤,系中毒后遭刺杀,尸体被抛入护城河。”

  陶非的手指在“桥梁工程师”几个字上重重敲击,眉头拧成疙瘩:“一个搞工程的,怎么会招惹上杀身之祸?”

  李阳的电脑屏幕早已亮起,十个技术系统如临战的哨兵,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的蓝光扫过梁晓斌的遗物——一件沾着水草的夹克衫,在袖口内侧捕捉到半枚模糊指纹,与数据库中“城建集团新任总监林阳”的指纹初步吻合。

  “启动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李阳指令下达,三维场景瞬间切换到护城河抛尸现场。系统根据水流速度、尸体漂浮轨迹,还原出抛尸时间应在凌晨三点左右,抛尸点位于下游三公里处的废弃码头,岸边的泥沙里还残留着轮胎印——与城建集团名下一辆越野车的轮胎纹路完全匹配。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梁晓斌的骨骼数据和生前照片,还原出他中毒前的最后状态:面部肌肉松弛,瞳孔缩小,符合河豚毒素急性中毒的特征,而他紧握的右手指骨形态,显示死前曾用力攥过什么东西,指甲缝里的纤维经证物扫描系统分析,来自高档羊毛地毯——与林阳办公室的地毯材质一致。

  “追踪之瞳锁定梁晓斌的最后行踪。”李阳指尖滑动,地图上的红点从城建集团总部出发,先到了前妻郝圆圆的公寓楼下(停留15分钟),随后前往城西的“江月茶馆”,最终消失在废弃码头附近。黑客技术破解了茶馆的监控录像,显示梁晓斌与一个戴墨镜的男人见面,两人争执激烈,男人抬手时,袖口露出的劳力士表,正是公司老板徐猛常戴的那款。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画面角落标注:【争执内容含“桥梁质量”“偷工减料”“举报”等关键词】。超动态视力技术放大监控画面,看清男人将一个白色药瓶塞进梁晓斌的茶杯,而梁晓斌推倒茶杯时,溅出的液体在桌面留下的痕迹,经系统分析,含有河豚毒素残留。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传真机突然响起,吐出一张打印纸,上面只有一行字:“梁晓斌死有余辜,下一个就是知情者。”字迹歪扭,却能看出刻意模仿的痕迹——经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比对,与林阳的笔迹有70%相似度,但笔压分布异常,更像是被人胁迫书写。

  “陶队,郝圆圆的行踪有问题。”孟佳拿着刚调取的监控录像冲进办公室,“梁晓斌死后,她三次深夜潜入梁晓斌的老宅,每次都直奔书房,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陶非带着周志斌赶到梁宅时,郝圆圆正跪在书房地板上翻箱倒柜,看到警察,她手里的笔记本“啪”地掉在地上,扉页上写着“桥梁结构缺陷记录”。“我不是凶手!”她哭喊着抓住陶非的胳膊,“晓斌死前给我打电话,说发现公司偷换桥梁钢材,徐猛和林阳要灭口,让我保管好这份记录……我来是想把证据交给你们!”

  证物扫描系统在笔记本的夹层里发现一张照片:梁晓斌与林阳在工地合影,背景中堆放的钢筋上,有明显的规格不符标记。李阳的黑客技术同时破解了林阳的通讯记录,发现他在梁晓斌死后与徐猛的通话频率骤增,最后一通电话时长47秒,声纹分析显示林阳情绪极度恐惧,提到“码头”“钱”“出国”等字眼。

  “林阳失踪了。”王勇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机场监控显示他买了去东南亚的机票,但没登机,车被遗弃在城郊的仓库。”

  陶非看着屏幕上林阳的照片,突然想起什么:“李阳,查林阳的家庭情况。”

  十分钟后,结果出来:林阳的女儿患有罕见病,每月治疗费高达五万,所有费用都由徐猛的私人账户支付。“这就是徐猛拿捏他的把柄。”季洁指着转账记录,“林阳是被胁迫的。”

  此时,城建集团正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徐猛正对着镜头吹嘘“江湾大桥”的工程质量,陶非带着队员直接闯进会场,将梁晓斌的死亡证据一一摆在台上。“徐猛,你以为杀了梁晓斌就能掩盖偷工减料的事实?”陶非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林阳已经交代,是你逼他下毒,再由你补刀抛尸,他现在就在后台,要不要跟他对质?”

  后台的林阳听到这话,浑身一颤,推开保安冲上台,抢过话筒嘶吼:“是徐猛!他说如果我不照做,就让我女儿活不成!梁工发现他用劣质钢材替换高强度钢筋,坚持要举报,他就……”

  徐猛的脸色瞬间惨白,想要逃跑,却被周志斌死死按住。证物扫描系统此时弹出最终证据:梁晓斌藏在老宅墙内的U盘,里面是徐猛与钢材供应商的交易记录,每一笔都标注着“以次充好”,金额高达两千万。

  李阳关闭运行中的系统,屏幕上“案件告破”的字样映着窗外的阳光。十个技术图标缓缓暗下,像在无声叹息——一座本应承载希望的桥梁,却成了滋生罪恶的温床,而那些用数据和真相搭建的正义之桥,终究让罪恶无所遁形。

  郝圆圆抱着梁晓斌的遗像站在发布会场外,阳光落在她含泪的脸上,照片里的梁晓斌笑得温和,仿佛在说:“你看,桥可以塌,但公道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