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永寿宫偏殿已是一片井然有序的忙碌。何玉蓉端坐镜前,喜儿小心翼翼地为她梳拢发髻,巧儿则在打开的衣箱前仔细挑选。
“小主,今日初次去长春宫请安,定要穿得鲜亮些,可不能让人小瞧了去。”巧儿拿起一件湖绿色绣缠枝莲的旗装,跃跃欲试。
何玉蓉目光扫过那件略显跳脱的衣裳,轻轻摇头:“不必。取那件藕荷色暗云纹的,再配那支素银嵌珍珠的簪子即可。”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小主……”巧儿有些不解,“这也太素净了些。”
喜儿却已明白了主子的心思,一边灵巧地绾好一个简单的小两把头,只簪上那支珠簪,一边低声道:“小主思虑得是。今日主角不是咱们,越低调越好,符合‘静’字封号,也免得招人眼热,落了话柄。”
何玉蓉颔首。前世多少教训,皆因一时张扬而起。如今她位份低微,根基浅薄,藏拙守静才是上策。最终,镜中映出的女子,一身藕荷色旗装,料子普通,颜色低调,只在领口和袖口绣着不起眼的云纹,通身上下唯一的亮色便是那几点米粒大小的珍珠,衬得她容颜清秀,气质温婉沉静,恰如一朵雨中初绽的芙蕖,不夺目,却自有一番风致。
踏入长春宫正殿,一股混合着各种名贵脂粉香气的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已是珠环翠绕,莺声燕语。何玉蓉深吸一口气,垂下眼睑,规行矩步地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稳稳地跪地行礼,声音清柔却不卑不亢:“臣妾答应何氏,恭请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富察皇后端坐凤椅之上,仪态万方,笑容温和得体:“静答应来了,起来吧。赐座。”
“谢皇后娘娘。”何玉蓉起身,依着指引走向自己的座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的位置,恰好就在那位新晋得宠、风头正劲的玫答应白蕊姬旁边。
白蕊姬今日穿了一身娇艳的桃红色旗装,头上簪着新鲜的红绒花并几支金钗,明艳照人,与何玉蓉的素雅形成鲜明对比。她斜睨了何玉蓉一眼,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何玉蓉恍若未见,只依着礼数,对着这位“邻居”微微颔首,便安然落座,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低眉顺目的温顺模样。然而,她那低垂的眼睫下,余光却如最精细的梳子,悄然无声地扫过殿内每一位嫔妃。
上首的富察皇后,雍容华贵,笑容慈和,眼神深处却藏着属于中宫之主的精明与考量。下手边的高贵妃,服饰华丽,容貌娇艳,眉宇间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骄纵与戾气,看人时下巴微抬,透着不屑。再往下,几位嫔、贵人……神色各异。
就在这时,一道娇柔婉转的声音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打破了殿内看似和谐的氛围。正是嘉贵人金玉妍。
“静答应不愧是江南书香世家出来的女儿,”金玉妍笑吟吟地看向何玉蓉,目光看似赞赏,“这一身温婉气度,瞧着就令人心生欢喜。想必也是自幼饱读诗书,才情了得吧?”她话锋一转,视线轻飘飘地落在一旁的白蕊姬身上,“玫答应,你们二人如今同为答应,年纪又相仿,正该多多亲近交流才是。静答应这般知书达理,妹妹你可要多学着点。”
这番话,明着是捧何玉蓉,暗地里却是将她架在火上烤。既点了她“书香门第”的出身来讽刺白蕊姬的“乐伎”底子,又刻意将两人拉在一起比较,煽风点火,挑动白蕊姬的嫉恨之心。
殿内瞬间安静了几分,不少目光都聚焦在这边,等着看这场好戏。
白蕊姬的脸色果然瞬间难看了几分,捏着帕子的手紧了紧,看向何玉蓉的眼神更加不善。
何玉蓉心中冷笑,这嘉贵人果然如她所料,是个爱兴风作浪、煽风点火的。只是这手段,比起前世皇后和甄嬛那些杀人不见血的算计,显得急切又直白,段位还是低了些。
她抬起眼,迎着金玉妍看似和善的目光,脸上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略带羞涩的笑容,声音温软,不疾不徐:“嘉贵人姐姐过誉了。妹妹愚钝,不过识得几个字,哪里敢当‘才情’二字。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各位姐姐们更是各有千秋,都是玉蓉学习的楷模。”她轻轻巧巧地把高帽给所有人戴上,旋即转向白蕊姬方向,语气更加柔和,“至于交流亲近,玉蓉不敢奢求。只是永寿宫的门虽偏,却一直为各位姐姐打开。若是哪位姐姐闷了,不嫌弃玉蓉愚笨,肯来坐坐说说话,玉蓉必定扫榻相迎,奉上清茶,一同为皇后娘娘解闷分忧。”
她这话,既谦卑地回应了金玉妍的“夸奖”,又巧妙地把姿态放到最低,表明自己无意争锋,只想安分守己,侍奉皇后,与各位姐妹和睦相处。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接金玉妍挑事的茬,也没得罪白蕊姬,反而显得格外识大体、顾大局。
金玉妍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看着何玉蓉那副温婉纯良、仿佛完全听不懂她弦外之音的模样,心里不由得嘀咕:这静答应,是真这般木头疙瘩,与世无争?还是……心思深沉,格外能装?
一场预期的风波,就被何玉蓉这般四两拨千斤地悄然化解了。皇后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接下来的请安,无非是些闲话家常,暗流涌动却不再聚焦于何玉蓉。她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安静地听着,偶尔在被问到时才柔声回一两句,多数时间都在默默观察。
高贵妃的傲慢直接,嘉贵人的笑里藏刀,纯妃苏绿筠的沉默寡言,婉贵人黄绮莹的小心翼翼……甚至一些低位嫔妃的眼神交换,她都一一记在心里。
就是…这个娴妃,看着和后宫格格不入,穿着如当年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那般老成,听说还是皇帝的心上人。如此……
一个早晨下来,何玉蓉心中已大致勾勒出这乾隆后宫的雏形。比起雍正朝那表面平静下的波谲云诡、个个都是人精的局面,这里似乎……等级分明,但手段却略显“直白”和“浮躁”。高贵妃的嚣张近乎愚蠢,嘉贵人的挑拨也欠些火候,连皇后看似贤德,掌控力却似乎并非铁板一块。
走出长春宫,春日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何玉蓉微微眯起眼,心中那份重压竟奇异地松了一丝。
原本以为又是踏入一个血雨腥风、步步杀机的修罗场,如今看来,对手的“质量”……似乎陡然降低了一个等级。
这倒……有趣了。她的唇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冷冽的弧度。
“小主,今日初次去长春宫请安,定要穿得鲜亮些,可不能让人小瞧了去。”巧儿拿起一件湖绿色绣缠枝莲的旗装,跃跃欲试。
何玉蓉目光扫过那件略显跳脱的衣裳,轻轻摇头:“不必。取那件藕荷色暗云纹的,再配那支素银嵌珍珠的簪子即可。”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小主……”巧儿有些不解,“这也太素净了些。”
喜儿却已明白了主子的心思,一边灵巧地绾好一个简单的小两把头,只簪上那支珠簪,一边低声道:“小主思虑得是。今日主角不是咱们,越低调越好,符合‘静’字封号,也免得招人眼热,落了话柄。”
何玉蓉颔首。前世多少教训,皆因一时张扬而起。如今她位份低微,根基浅薄,藏拙守静才是上策。最终,镜中映出的女子,一身藕荷色旗装,料子普通,颜色低调,只在领口和袖口绣着不起眼的云纹,通身上下唯一的亮色便是那几点米粒大小的珍珠,衬得她容颜清秀,气质温婉沉静,恰如一朵雨中初绽的芙蕖,不夺目,却自有一番风致。
踏入长春宫正殿,一股混合着各种名贵脂粉香气的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已是珠环翠绕,莺声燕语。何玉蓉深吸一口气,垂下眼睑,规行矩步地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稳稳地跪地行礼,声音清柔却不卑不亢:“臣妾答应何氏,恭请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富察皇后端坐凤椅之上,仪态万方,笑容温和得体:“静答应来了,起来吧。赐座。”
“谢皇后娘娘。”何玉蓉起身,依着指引走向自己的座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的位置,恰好就在那位新晋得宠、风头正劲的玫答应白蕊姬旁边。
白蕊姬今日穿了一身娇艳的桃红色旗装,头上簪着新鲜的红绒花并几支金钗,明艳照人,与何玉蓉的素雅形成鲜明对比。她斜睨了何玉蓉一眼,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何玉蓉恍若未见,只依着礼数,对着这位“邻居”微微颔首,便安然落座,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低眉顺目的温顺模样。然而,她那低垂的眼睫下,余光却如最精细的梳子,悄然无声地扫过殿内每一位嫔妃。
上首的富察皇后,雍容华贵,笑容慈和,眼神深处却藏着属于中宫之主的精明与考量。下手边的高贵妃,服饰华丽,容貌娇艳,眉宇间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骄纵与戾气,看人时下巴微抬,透着不屑。再往下,几位嫔、贵人……神色各异。
就在这时,一道娇柔婉转的声音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打破了殿内看似和谐的氛围。正是嘉贵人金玉妍。
“静答应不愧是江南书香世家出来的女儿,”金玉妍笑吟吟地看向何玉蓉,目光看似赞赏,“这一身温婉气度,瞧着就令人心生欢喜。想必也是自幼饱读诗书,才情了得吧?”她话锋一转,视线轻飘飘地落在一旁的白蕊姬身上,“玫答应,你们二人如今同为答应,年纪又相仿,正该多多亲近交流才是。静答应这般知书达理,妹妹你可要多学着点。”
这番话,明着是捧何玉蓉,暗地里却是将她架在火上烤。既点了她“书香门第”的出身来讽刺白蕊姬的“乐伎”底子,又刻意将两人拉在一起比较,煽风点火,挑动白蕊姬的嫉恨之心。
殿内瞬间安静了几分,不少目光都聚焦在这边,等着看这场好戏。
白蕊姬的脸色果然瞬间难看了几分,捏着帕子的手紧了紧,看向何玉蓉的眼神更加不善。
何玉蓉心中冷笑,这嘉贵人果然如她所料,是个爱兴风作浪、煽风点火的。只是这手段,比起前世皇后和甄嬛那些杀人不见血的算计,显得急切又直白,段位还是低了些。
她抬起眼,迎着金玉妍看似和善的目光,脸上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略带羞涩的笑容,声音温软,不疾不徐:“嘉贵人姐姐过誉了。妹妹愚钝,不过识得几个字,哪里敢当‘才情’二字。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各位姐姐们更是各有千秋,都是玉蓉学习的楷模。”她轻轻巧巧地把高帽给所有人戴上,旋即转向白蕊姬方向,语气更加柔和,“至于交流亲近,玉蓉不敢奢求。只是永寿宫的门虽偏,却一直为各位姐姐打开。若是哪位姐姐闷了,不嫌弃玉蓉愚笨,肯来坐坐说说话,玉蓉必定扫榻相迎,奉上清茶,一同为皇后娘娘解闷分忧。”
她这话,既谦卑地回应了金玉妍的“夸奖”,又巧妙地把姿态放到最低,表明自己无意争锋,只想安分守己,侍奉皇后,与各位姐妹和睦相处。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接金玉妍挑事的茬,也没得罪白蕊姬,反而显得格外识大体、顾大局。
金玉妍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看着何玉蓉那副温婉纯良、仿佛完全听不懂她弦外之音的模样,心里不由得嘀咕:这静答应,是真这般木头疙瘩,与世无争?还是……心思深沉,格外能装?
一场预期的风波,就被何玉蓉这般四两拨千斤地悄然化解了。皇后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接下来的请安,无非是些闲话家常,暗流涌动却不再聚焦于何玉蓉。她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安静地听着,偶尔在被问到时才柔声回一两句,多数时间都在默默观察。
高贵妃的傲慢直接,嘉贵人的笑里藏刀,纯妃苏绿筠的沉默寡言,婉贵人黄绮莹的小心翼翼……甚至一些低位嫔妃的眼神交换,她都一一记在心里。
就是…这个娴妃,看着和后宫格格不入,穿着如当年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那般老成,听说还是皇帝的心上人。如此……
一个早晨下来,何玉蓉心中已大致勾勒出这乾隆后宫的雏形。比起雍正朝那表面平静下的波谲云诡、个个都是人精的局面,这里似乎……等级分明,但手段却略显“直白”和“浮躁”。高贵妃的嚣张近乎愚蠢,嘉贵人的挑拨也欠些火候,连皇后看似贤德,掌控力却似乎并非铁板一块。
走出长春宫,春日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何玉蓉微微眯起眼,心中那份重压竟奇异地松了一丝。
原本以为又是踏入一个血雨腥风、步步杀机的修罗场,如今看来,对手的“质量”……似乎陡然降低了一个等级。
这倒……有趣了。她的唇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冷冽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