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山庄的正堂,此刻静得能听见香炉里檀香寸寸燃尽的细微哔剥声。何晓惠端坐主位,一身绛紫锦袍衬得她面色愈发沉凝,手中一盏上好的雨前龙井早已失了热气,碧绿的茶汤凝在杯底,如同结了冰。方尚书坐在她身侧,官袍未换,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叩着紫檀木的扶手,那“笃、笃”的轻响,在过分安静的厅堂里,敲得人心头发紧。
堂下,方多病直挺挺地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他今日穿了身簇新的宝蓝箭袖袍,本是鲜亮精神,此刻却因主人的垂头丧气而失了颜色。他梗着脖子,眼神飘忽,就是不敢往主位上瞧。
“说。”何晓惠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针,精准地扎进这凝滞的空气里,“婉瑜那丫头,是什么时候——”她刻意顿了顿,每个字都咬得极重,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被李相夷那小子,拐走的?”
“拐走”二字,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方多病耳朵里。他肩膀一缩,脸上阵红阵白,嘴唇嗫嚅着:“娘……不是拐……李相夷他……”
“他什么他!”何晓惠猛地将手中茶盏往旁边小几上一顿,发出“哐当”一声脆响,茶水溅出,“我养了十几年的姑娘!水灵灵一颗小白菜!悄无声儿的就跟人跑了!连个招呼都不打!方多病!你这哥哥是怎么当的?眼皮子底下都看不住?还是说”她凌厉的眼风扫过去,“你也跟着一起瞒天过海,胳膊肘往外拐?!”
“夫人息怒,”方尚书适时开口,声音沉稳些,但眼底的探究与不悦同样清晰,“小宝,你母亲问话,如实回答便是。李门主虽于你有半师之谊,于朝廷亦有功,但此事关乎婉瑜终身,关乎我方家颜面,不可儿戏。他何时与婉瑜……嗯?” 那未尽的尾音,比直接质问更让人心头发毛。
方多病只觉得头皮发麻,额头几乎要冒出冷汗。他张了张嘴,想说李相夷并非强取豪夺,想说婉瑜是心甘情愿,想说他们一路历经生死……可看着爹娘那山雨欲来的脸色,这些话堵在喉咙口,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鹌鹑,只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僵持得几乎要滴出水来的,山庄大门的方向,遥遥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
先是守门弟子带着惊疑的通报声隐约飘来:“李…李门主?您这是……?”
紧接着,是沉稳而清晰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疾不徐,踏碎了正堂令人窒息的死寂。那脚步声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每一步都踏在人心坎上。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洞开的正厅大门。
逆着门外明亮的天光,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率先踏入。
青衫磊落,风姿卓然,正是李相夷。他脸上并无惯常的疏离或锋芒,反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温和。他微微侧身,手臂虚扶,引着一位头发花白、身形瘦小却腰杆笔直的老妇人缓缓步入。
那老妇人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清亮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正是李相夷的师母岑婆。她穿着一身浆洗得有些发白的深青色布衣,步履沉稳,神态从容,目光平静地扫过堂上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落在主位的方尚书与何晓惠身上,微微颔首致意。
然而,这还不是最引人注目的。
真正让厅堂内所有人,包括跪在地上的方多病,都瞬间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的,是跟在岑婆和李相夷身后,鱼贯而入的景象——
一抬!
两抬!
三抬!
…… 整整十八名精壮利落的四顾门弟子,两人一组,稳稳当当地抬着九口沉甸甸、扎着大红绸花的紫檀木大箱!
那箱子用料考究,漆色沉厚,在门外透进来的天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口箱子都系着碗口大小的喜庆红绸花,绸缎鲜亮夺目,映得整个略显肃穆的正堂都染上了一层暖意。箱子落地时发出沉实的闷响,昭示着内里物件的不凡分量。它们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正厅中央开阔处,红绸耀眼,檀木生香,瞬间将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冲击得七零八落。
九口大箱,如同九块沉甸甸、红彤彤的巨石,轰然砸在所有人的心湖上,激起的不是水花,是滔天巨浪!
何晓惠脸上的怒容瞬间凝固,化为一片空白的惊愕,手中的帕子无意识地攥紧。方尚书叩击扶手的手指也僵在半空,忘了落下,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错愕,连官场沉浮练就的镇定都险些破功。
跪在地上的方多病更是彻底懵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脑子里一片浆糊:李相夷?聘礼?九抬?!他这是……要干什么?!
满堂死寂。连檀香燃烧的哔剥声都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那九口扎着刺目红绸的紫檀木箱上,仿佛看到了世上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李相夷扶着师母岑婆在主位下首站定。岑婆眼观鼻鼻观心,如同定海神针。李相夷则上前一步,对着主位上神色变幻莫测的方尚书与何晓惠,端端正正地躬身,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晚辈之礼。声音清朗,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清晰地回荡在落针可闻的正堂:
“晚辈李相夷,奉家师漆木山遗命,承师母岑婆亲临见证,特备薄礼,向方尚书、方夫人求娶府上千金,婉瑜姑娘为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九口沉甸甸的聘礼,语气诚挚而坦荡,“此心昭昭,天地可鉴。望二位长辈成全。”
话音落下,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
何晓惠倒抽一口冷气,手指紧紧抓住扶手,指节泛白。方尚书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眼神复杂地在李相夷、那九口红得刺眼的箱子、以及依旧跪在地上、目瞪口呆的儿子方多病脸上来回扫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满堂的目光焦点中,唯有李相夷身侧,不知何时悄然多了一道纤细的身影。婉瑜不知何时已从李相夷身后挪出半步,微微垂着头,脸颊飞起两抹无法掩饰的、如同朝霞般明艳的红晕。她悄悄伸出两根手指,极轻、极快地,揪住了李相夷垂在身侧的一小片衣角,像是抓住了一根定海神针,也泄露了心底那点羞怯与笃定。
方多病跪在地上,仰着头,看看那九口大箱,看看李相夷,再看看自家妹妹那副小女儿情态,最后目光落到爹娘那震惊到失语的表情上,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在疯狂刷屏:
完了完了!这下真完了!李相夷这哪里是来下聘?这分明是带着师母和九口“红炮弹”来炸山门的啊!爹娘的脸……都快绿了!
满堂寂静,唯有那九口扎着红绸的紫檀木箱,无声地散发着喜庆又霸道的气息,映得每个人脸上都仿佛罩了一层红光。天机山庄的正堂,从未如此热闹过。
夫妻二人经不住晚瑜的撒娇只能同意,再看李相夷年少成名,品行端正,这门亲事还不错。
天机山庄的喜宴,喧腾得能掀翻屋顶。红绸从檐角直挂到回廊尽头,灯笼映得夜色暖融融一片。觥筹交错,人声鼎沸,道贺声、笑闹声、丝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世俗又无比鲜活的海洋。
在这片喧腾的海洋之上,主屋那高高的、覆着青瓦的屋檐一角,却自成一方孤寂天地。
笛飞声斜倚着冰冷的屋脊,一条腿随意曲起,玄衣几乎融进沉沉的夜色里。他手中拎着一只小小的酒坛,坛口泥封已开,目光穿透下方庭院里攒动的人头、缭绕的烟气、明亮的灯火,精准地落在那被众人簇拥着的新郎官身上。
李相夷今日难得地脱下了惯常的青衫,换上了一身织金暗纹的绯红喜服。牵着同样红衣的婉瑜,那鲜亮的红色衬得他眉目愈发清朗,唇角噙着毫不掩饰的笑意,正端着酒杯,从容不迫地应对着四面八方涌来的敬贺。那笑容舒展,眼底眉梢都流淌着一种近乎实质的、春风化雨般的暖意和满足。他不再是那个孤峰绝顶的剑神,倒像是真正坠入了这十丈软红,心甘情愿地被这尘世的烟火气包裹、浸润。
“呵。”一声极轻的嗤笑从笛飞声唇边溢出。他晃了晃手中的喜酒酒坛,对着下方那个春风得意、红得刺眼的身影,嗤笑一声,吐出两个字:
“招摇。”声音低得只有夜风能听见
四年光阴,弹指即过。
又是一个春日午后,天机山庄后园。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刚抽出嫩芽的草地上,几树桃花开得正盛,粉霞堆叠。然而,这片本该宁静的春光里,却充斥着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极具穿透力的魔音贯耳!
“呜哇——哇——!飞!爹爹飞——!”
一个约莫三岁多、穿着嫩黄色小袄、扎着两个揪揪的小团子,正站在园中那座造型古朴的八角凉亭顶上!他小脸憋得通红,张开藕节似的小胳膊,一边放声嚎哭,一边奋力地上下蹦跶,试图模仿鸟儿扑腾翅膀的样子。每一次蹦跶,脚下那薄薄的瓦片都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细碎的灰尘簌簌落下。
亭子下方,李相夷素日里那副从容淡定的面具早已碎了一地。他眉头拧成了结,难得地显出几分焦头烂额的狼狈,正仰着头,对着亭顶那个胆大包天的小祖宗放软了声音哄劝:“小宝!乖,下来!那上面危险!爹爹给你买糖画儿,买十个!好不好?”
“不要糖画儿!要飞!”小团子嚎得更起劲了,蹦跶得也更欢实,脚下几片松动的瓦片眼看着就要滑落!
就在这鸡飞狗跳、李相夷几乎要不顾形象提气飞身上亭顶抓人的当口——
一道裹挟着雷霆之怒、足以震落檐上积灰的吼声,如同平地炸雷,轰然从山庄东侧那座独立小院的屋顶上传来:
“李——相——夷——!”
声浪滚滚,震得桃花瓣都扑簌簌往下掉。
笛飞声黑着脸,他吼得杀气腾腾,带着一种“老子今天就要拆了这天机山庄”的狂暴气势。显然,某位精力旺盛、初学轻功便自信膨胀的小祖宗,方才的“飞行训练场”不止于凉亭,还非常“顺便”地光顾了金鸳盟盟主大人刚修好的屋顶!
李相夷被这平地惊雷吼得身形一滞,抬头看向东边屋顶上那个怒发冲冠的身影,再看看自家亭顶上那个还在抽抽噎噎、完全不知大祸临头的儿子,再看看凉亭中小腹微微隆起,一脸看好戏的娘子。
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这臭小子,惹祸的本事真是青出于蓝!
“哎哟我的小祖宗!” 一声清亮的惊呼及时插了进来。只见方多病不知从哪个角落蹿了出来,动作快得像一阵风。他几步就掠到亭子下方,看准位置,足尖在亭柱上一点,身姿潇洒地借力上跃,轻飘飘地落在亭顶边缘。
他脸上堆满了夸张的、哄小孩的灿烂笑容,朝那还在抽噎的小团子伸出手:“小宝!看舅舅!在这儿飞多没意思!舅舅带你去闯荡江湖!骑大马!看大船!抓蝴蝶!比在这破亭子顶上蹦跶好玩一百倍!去不去?”
“闯……闯江湖?”小团子被这新鲜的词儿吸引了注意力,挂着泪珠的大眼睛眨了眨,哭声渐渐小了,好奇地看着方多病,“骑大马?”
“对!骑最高最大的马!”方多病拍着胸脯保证,同时极其自然地、不动声色地挪过去,一把将小外甥捞进怀里,牢牢抱住。
“抓……抓蝴蝶?”
“抓最漂亮的花蝴蝶!”方多病一边应和,一边抱着孩子,施展轻功,利落地从亭顶翩然落下,稳稳站在草地上,动作一气呵成。
双脚刚一沾地,方多病立刻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飞快地捂住了小家伙的耳朵,同时脚下生风,头也不回地朝着山庄侧门的方向疾步溜走,嘴里还煞有介事地大声嚷嚷着:“走咯!闯荡江湖去咯!驾!驾!” 那背影,活脱脱像一只偷了鸡还生怕主人追来的狐狸,溜得飞快,转眼就消失在月洞门后。
李相夷看着那舅甥俩火速消失的背影,又抬头看了看东边屋顶上,笛飞声那依旧黑如锅底、目光如刀般剜过来的视线,再低头看看凉亭顶上那个被自家儿子蹦跶出来的、边缘还掉着碎瓦渣的小小凹坑……
他抬手,有些疲惫地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春风拂过,带来几片粉嫩的桃花瓣,打着旋儿落在他肩头。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里,有为人父的狼狈,有对损友的歉意,更有一种被这鸡飞狗跳、却又无比鲜活的日子填满的,沉甸甸的暖意。
起身飞到妻子身边“第二个孩子可不能这么娇惯了”婉瑜笑的靠在了李相夷身上
江湖路远,刀光剑影似乎已是前尘。眼前这瓦碎鸡飞、熊孩子上房揭瓦的日子,才是带着烟火气的当下。他掸了掸肩头的花瓣,认命地朝着笛飞声那座破了顶的院子走去哄完小的,还得去平这位大的滔天怒火。之后再回去哄娘子。这日子,可真是半点都不比当年决战东海来得轻松。
堂下,方多病直挺挺地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他今日穿了身簇新的宝蓝箭袖袍,本是鲜亮精神,此刻却因主人的垂头丧气而失了颜色。他梗着脖子,眼神飘忽,就是不敢往主位上瞧。
“说。”何晓惠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针,精准地扎进这凝滞的空气里,“婉瑜那丫头,是什么时候——”她刻意顿了顿,每个字都咬得极重,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被李相夷那小子,拐走的?”
“拐走”二字,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方多病耳朵里。他肩膀一缩,脸上阵红阵白,嘴唇嗫嚅着:“娘……不是拐……李相夷他……”
“他什么他!”何晓惠猛地将手中茶盏往旁边小几上一顿,发出“哐当”一声脆响,茶水溅出,“我养了十几年的姑娘!水灵灵一颗小白菜!悄无声儿的就跟人跑了!连个招呼都不打!方多病!你这哥哥是怎么当的?眼皮子底下都看不住?还是说”她凌厉的眼风扫过去,“你也跟着一起瞒天过海,胳膊肘往外拐?!”
“夫人息怒,”方尚书适时开口,声音沉稳些,但眼底的探究与不悦同样清晰,“小宝,你母亲问话,如实回答便是。李门主虽于你有半师之谊,于朝廷亦有功,但此事关乎婉瑜终身,关乎我方家颜面,不可儿戏。他何时与婉瑜……嗯?” 那未尽的尾音,比直接质问更让人心头发毛。
方多病只觉得头皮发麻,额头几乎要冒出冷汗。他张了张嘴,想说李相夷并非强取豪夺,想说婉瑜是心甘情愿,想说他们一路历经生死……可看着爹娘那山雨欲来的脸色,这些话堵在喉咙口,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鹌鹑,只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僵持得几乎要滴出水来的,山庄大门的方向,遥遥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
先是守门弟子带着惊疑的通报声隐约飘来:“李…李门主?您这是……?”
紧接着,是沉稳而清晰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疾不徐,踏碎了正堂令人窒息的死寂。那脚步声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每一步都踏在人心坎上。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洞开的正厅大门。
逆着门外明亮的天光,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率先踏入。
青衫磊落,风姿卓然,正是李相夷。他脸上并无惯常的疏离或锋芒,反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温和。他微微侧身,手臂虚扶,引着一位头发花白、身形瘦小却腰杆笔直的老妇人缓缓步入。
那老妇人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清亮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正是李相夷的师母岑婆。她穿着一身浆洗得有些发白的深青色布衣,步履沉稳,神态从容,目光平静地扫过堂上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落在主位的方尚书与何晓惠身上,微微颔首致意。
然而,这还不是最引人注目的。
真正让厅堂内所有人,包括跪在地上的方多病,都瞬间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的,是跟在岑婆和李相夷身后,鱼贯而入的景象——
一抬!
两抬!
三抬!
…… 整整十八名精壮利落的四顾门弟子,两人一组,稳稳当当地抬着九口沉甸甸、扎着大红绸花的紫檀木大箱!
那箱子用料考究,漆色沉厚,在门外透进来的天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口箱子都系着碗口大小的喜庆红绸花,绸缎鲜亮夺目,映得整个略显肃穆的正堂都染上了一层暖意。箱子落地时发出沉实的闷响,昭示着内里物件的不凡分量。它们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正厅中央开阔处,红绸耀眼,檀木生香,瞬间将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冲击得七零八落。
九口大箱,如同九块沉甸甸、红彤彤的巨石,轰然砸在所有人的心湖上,激起的不是水花,是滔天巨浪!
何晓惠脸上的怒容瞬间凝固,化为一片空白的惊愕,手中的帕子无意识地攥紧。方尚书叩击扶手的手指也僵在半空,忘了落下,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错愕,连官场沉浮练就的镇定都险些破功。
跪在地上的方多病更是彻底懵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脑子里一片浆糊:李相夷?聘礼?九抬?!他这是……要干什么?!
满堂死寂。连檀香燃烧的哔剥声都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那九口扎着刺目红绸的紫檀木箱上,仿佛看到了世上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李相夷扶着师母岑婆在主位下首站定。岑婆眼观鼻鼻观心,如同定海神针。李相夷则上前一步,对着主位上神色变幻莫测的方尚书与何晓惠,端端正正地躬身,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晚辈之礼。声音清朗,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清晰地回荡在落针可闻的正堂:
“晚辈李相夷,奉家师漆木山遗命,承师母岑婆亲临见证,特备薄礼,向方尚书、方夫人求娶府上千金,婉瑜姑娘为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九口沉甸甸的聘礼,语气诚挚而坦荡,“此心昭昭,天地可鉴。望二位长辈成全。”
话音落下,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
何晓惠倒抽一口冷气,手指紧紧抓住扶手,指节泛白。方尚书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眼神复杂地在李相夷、那九口红得刺眼的箱子、以及依旧跪在地上、目瞪口呆的儿子方多病脸上来回扫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满堂的目光焦点中,唯有李相夷身侧,不知何时悄然多了一道纤细的身影。婉瑜不知何时已从李相夷身后挪出半步,微微垂着头,脸颊飞起两抹无法掩饰的、如同朝霞般明艳的红晕。她悄悄伸出两根手指,极轻、极快地,揪住了李相夷垂在身侧的一小片衣角,像是抓住了一根定海神针,也泄露了心底那点羞怯与笃定。
方多病跪在地上,仰着头,看看那九口大箱,看看李相夷,再看看自家妹妹那副小女儿情态,最后目光落到爹娘那震惊到失语的表情上,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在疯狂刷屏:
完了完了!这下真完了!李相夷这哪里是来下聘?这分明是带着师母和九口“红炮弹”来炸山门的啊!爹娘的脸……都快绿了!
满堂寂静,唯有那九口扎着红绸的紫檀木箱,无声地散发着喜庆又霸道的气息,映得每个人脸上都仿佛罩了一层红光。天机山庄的正堂,从未如此热闹过。
夫妻二人经不住晚瑜的撒娇只能同意,再看李相夷年少成名,品行端正,这门亲事还不错。
天机山庄的喜宴,喧腾得能掀翻屋顶。红绸从檐角直挂到回廊尽头,灯笼映得夜色暖融融一片。觥筹交错,人声鼎沸,道贺声、笑闹声、丝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世俗又无比鲜活的海洋。
在这片喧腾的海洋之上,主屋那高高的、覆着青瓦的屋檐一角,却自成一方孤寂天地。
笛飞声斜倚着冰冷的屋脊,一条腿随意曲起,玄衣几乎融进沉沉的夜色里。他手中拎着一只小小的酒坛,坛口泥封已开,目光穿透下方庭院里攒动的人头、缭绕的烟气、明亮的灯火,精准地落在那被众人簇拥着的新郎官身上。
李相夷今日难得地脱下了惯常的青衫,换上了一身织金暗纹的绯红喜服。牵着同样红衣的婉瑜,那鲜亮的红色衬得他眉目愈发清朗,唇角噙着毫不掩饰的笑意,正端着酒杯,从容不迫地应对着四面八方涌来的敬贺。那笑容舒展,眼底眉梢都流淌着一种近乎实质的、春风化雨般的暖意和满足。他不再是那个孤峰绝顶的剑神,倒像是真正坠入了这十丈软红,心甘情愿地被这尘世的烟火气包裹、浸润。
“呵。”一声极轻的嗤笑从笛飞声唇边溢出。他晃了晃手中的喜酒酒坛,对着下方那个春风得意、红得刺眼的身影,嗤笑一声,吐出两个字:
“招摇。”声音低得只有夜风能听见
四年光阴,弹指即过。
又是一个春日午后,天机山庄后园。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刚抽出嫩芽的草地上,几树桃花开得正盛,粉霞堆叠。然而,这片本该宁静的春光里,却充斥着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极具穿透力的魔音贯耳!
“呜哇——哇——!飞!爹爹飞——!”
一个约莫三岁多、穿着嫩黄色小袄、扎着两个揪揪的小团子,正站在园中那座造型古朴的八角凉亭顶上!他小脸憋得通红,张开藕节似的小胳膊,一边放声嚎哭,一边奋力地上下蹦跶,试图模仿鸟儿扑腾翅膀的样子。每一次蹦跶,脚下那薄薄的瓦片都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细碎的灰尘簌簌落下。
亭子下方,李相夷素日里那副从容淡定的面具早已碎了一地。他眉头拧成了结,难得地显出几分焦头烂额的狼狈,正仰着头,对着亭顶那个胆大包天的小祖宗放软了声音哄劝:“小宝!乖,下来!那上面危险!爹爹给你买糖画儿,买十个!好不好?”
“不要糖画儿!要飞!”小团子嚎得更起劲了,蹦跶得也更欢实,脚下几片松动的瓦片眼看着就要滑落!
就在这鸡飞狗跳、李相夷几乎要不顾形象提气飞身上亭顶抓人的当口——
一道裹挟着雷霆之怒、足以震落檐上积灰的吼声,如同平地炸雷,轰然从山庄东侧那座独立小院的屋顶上传来:
“李——相——夷——!”
声浪滚滚,震得桃花瓣都扑簌簌往下掉。
笛飞声黑着脸,他吼得杀气腾腾,带着一种“老子今天就要拆了这天机山庄”的狂暴气势。显然,某位精力旺盛、初学轻功便自信膨胀的小祖宗,方才的“飞行训练场”不止于凉亭,还非常“顺便”地光顾了金鸳盟盟主大人刚修好的屋顶!
李相夷被这平地惊雷吼得身形一滞,抬头看向东边屋顶上那个怒发冲冠的身影,再看看自家亭顶上那个还在抽抽噎噎、完全不知大祸临头的儿子,再看看凉亭中小腹微微隆起,一脸看好戏的娘子。
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这臭小子,惹祸的本事真是青出于蓝!
“哎哟我的小祖宗!” 一声清亮的惊呼及时插了进来。只见方多病不知从哪个角落蹿了出来,动作快得像一阵风。他几步就掠到亭子下方,看准位置,足尖在亭柱上一点,身姿潇洒地借力上跃,轻飘飘地落在亭顶边缘。
他脸上堆满了夸张的、哄小孩的灿烂笑容,朝那还在抽噎的小团子伸出手:“小宝!看舅舅!在这儿飞多没意思!舅舅带你去闯荡江湖!骑大马!看大船!抓蝴蝶!比在这破亭子顶上蹦跶好玩一百倍!去不去?”
“闯……闯江湖?”小团子被这新鲜的词儿吸引了注意力,挂着泪珠的大眼睛眨了眨,哭声渐渐小了,好奇地看着方多病,“骑大马?”
“对!骑最高最大的马!”方多病拍着胸脯保证,同时极其自然地、不动声色地挪过去,一把将小外甥捞进怀里,牢牢抱住。
“抓……抓蝴蝶?”
“抓最漂亮的花蝴蝶!”方多病一边应和,一边抱着孩子,施展轻功,利落地从亭顶翩然落下,稳稳站在草地上,动作一气呵成。
双脚刚一沾地,方多病立刻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飞快地捂住了小家伙的耳朵,同时脚下生风,头也不回地朝着山庄侧门的方向疾步溜走,嘴里还煞有介事地大声嚷嚷着:“走咯!闯荡江湖去咯!驾!驾!” 那背影,活脱脱像一只偷了鸡还生怕主人追来的狐狸,溜得飞快,转眼就消失在月洞门后。
李相夷看着那舅甥俩火速消失的背影,又抬头看了看东边屋顶上,笛飞声那依旧黑如锅底、目光如刀般剜过来的视线,再低头看看凉亭顶上那个被自家儿子蹦跶出来的、边缘还掉着碎瓦渣的小小凹坑……
他抬手,有些疲惫地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春风拂过,带来几片粉嫩的桃花瓣,打着旋儿落在他肩头。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里,有为人父的狼狈,有对损友的歉意,更有一种被这鸡飞狗跳、却又无比鲜活的日子填满的,沉甸甸的暖意。
起身飞到妻子身边“第二个孩子可不能这么娇惯了”婉瑜笑的靠在了李相夷身上
江湖路远,刀光剑影似乎已是前尘。眼前这瓦碎鸡飞、熊孩子上房揭瓦的日子,才是带着烟火气的当下。他掸了掸肩头的花瓣,认命地朝着笛飞声那座破了顶的院子走去哄完小的,还得去平这位大的滔天怒火。之后再回去哄娘子。这日子,可真是半点都不比当年决战东海来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