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等离子电视机2-《综影视之不晚》

  但江笙笙没有就此放下。第二天,她趁着课间,主动去了市场管理处。她不像高启强那样有成年人的顾虑,带着点学生气的直接和认真,向相熟的管理员打听情况。很快,她就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市场要重新规划,所有摊位都要打乱重抽签,搬迁费用自理,位置好坏全凭运气。这对根基不稳的小摊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风险和负担。她立刻明白了高启强那天数钱时的沉重从何而来——抽屉里那点积蓄,远远不够应对这场风波。

  回到家,高启强还没收摊。江笙笙走进自己的小隔间,从枕头下拿出那本她视若珍宝的存折。奶奶慈祥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她抚摸着封面上“8679.73”的数字,指尖微微颤抖。这笔钱,是奶奶留给她的最后保障,是压箱底的傍身钱。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她把存折拿出来,放在高家那张旧饭桌上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在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纸条:

  哥

  这笔钱先拿去用,解决眼下的事情要紧。

  —-笙笙

  做完这一切,她像卸下了一个重担,又像是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心里反而踏实了。

  高启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眼就看到了饭桌上那本熟悉的、边缘磨损的存折,以及旁边那张小小的纸条。他的脚步瞬间钉在了原地。纸条上的字迹娟秀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他心上。他拿起存折,翻开,那串“8679.73”的数字在灯光下无比刺眼。这是奶奶用一生省吃俭用攒下的,留给笙笙的血汗钱,是她的保命钱!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滚烫猛地冲上高启强的眼眶。他紧紧攥着手里的存折,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它捏碎。另一只手则死死攥着自己沾着鱼腥味的外套衣角,布料被揉搓得不成样子。他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强忍着不让那汹涌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不是为自己艰难而哭,是为江笙笙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牺牲而心酸,为奶奶留下的这份沉重托付而百感交集。

  晚上吃饭时,气氛有些沉闷。红烧肉炖得软烂入味,但高启强食不知味。他放下碗筷,目光复杂地看向默默吃饭的江笙笙,声音带着压抑的沙哑和浓重的鼻音:

  “笙笙…这钱…” 他指了指桌上的存折,“哥不能动。这是奶奶留给你的,是你的保命钱!”

  江笙笙抬起头,清澈的眼睛直视着高启强泛红的眼眶,没有丝毫犹豫,语气异常平静却充满力量:“哥,我只知道,人是活的,钱是死的。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遇到坎儿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奶奶要是知道这钱能帮家里渡过难关,她也会高兴的。” 她顿了顿,声音更坚定,“这钱放在那里是数字,拿出来用了,才真正是奶奶留给我的‘傍身’。”

  “一家人”三个字,像暖流瞬间击穿了高启强心中所有的壁垒。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毅、仿佛一夜之间又长大了许多的女孩,看着她身上那份源自奶奶的倔强和通透,喉头剧烈地滚动了几下。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像是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好!笙笙,哥知道了!你放心,” 他的目光扫过江笙笙,又看向同样放下碗筷、神情严肃的高启盛和懵懂的高启兰,眼神里燃烧起前所未有的火焰和决心,“哥一定要你们过上好日子!一定”

  这承诺,是对江笙笙的,对弟妹的,更是对他自己肩负的责任的宣战。

  高启强最终没有动用存折里全部的钱。他把自己抽屉里辛苦攒下的几千块拿了出来,又从存折里极其慎重、反复思量后,只取了2000元整。这2000元,对他而言,已经是承受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剩下的钱,他让江笙笙立刻收好。

  他没有把这笔钱直接用在鱼摊搬迁上。旧厂街有旧厂街的生存法则。他深知,光有钱不一定能抽到好位置,甚至不一定能顺利搬迁。他需要打通关节,需要有人“照应”。他拿着这笔钱,加上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做了一件让江笙笙和高启盛都感到意外的事——他咬牙买了一台在当时还算稀罕的彩色电视机。

  电视机被精心包装好。高启强提着它,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混合着无奈、决绝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卑微的神情,走向了唐小龙和唐小虎的家。他知道,这对兄弟在旧厂街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市场这块地头,是绕不开的。为了保住这个家赖以生存的鱼摊,为了弟妹和笙笙的未来,他不得不暂时低下自己骄傲的头颅,用这台昂贵的电视机,去换取一个可能的机会,一份所谓的“关照”。

  当高启强站在唐家门口,抬手准备敲门时,他最后看了一眼手里沉甸甸的电视机盒子,眼神晦暗不明。这一步踏出,或许能解决眼前的困境,但也意味着他离那个曾经只想凭双手老实养家的自己,又远了一步。然而,想到家里那三双依赖着他的眼睛,想到江笙笙那句“我们是一家人”,他深吸一口气,指节终于落在了门板上。为了这个家,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