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灵魂摆渡篇是可能写的不是很好哦,不走剧情,有私设。单纯开个小短篇练手(原剧情作者好几年前看过,忘记的差不多了,读者们轻喷)
脑子存放处
———————————————————————
广寒深处,万籁俱寂。一座由整块无瑕寒玉雕琢而成的宫殿,剔透玲珑,静静悬浮在无垠的虚空之中。殿内寒气氤氲,地面光洁如镜,倒映着殿顶镶嵌的亿万点星钻,清冷辉光流转,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朦胧而寂寥的银霜。空气仿佛凝固的冰晶,吸一口,便是彻骨的寒冽与空明。
宫殿中央,一张同样由寒玉打磨的棋枰泛着幽光。一位女子端坐榻前,身着月华凝练而成的流光长裙,那并非凡间绸缎,更像是流动的月光本身,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裙裾流淌着水银般柔和又清冷的辉晕,映衬着她绝世姿容。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凝冰,气质清冷孤高,仿佛这亘古月宫的精魂所化。她正执子自弈,纤纤玉指拈起一枚墨玉棋子,轻叩在冰玉棋盘上,发出“嗒”的一声脆响,在空旷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如同冰珠落玉盘。另一手执着的莹白玉子则在指尖流转,映着她沉静的眸光。她的世界,似乎只有这方寸之间的黑白纵横,与身后那轮庞大、柔和、亘古不变的圆月。
殿门无声滑开,带进一丝微不可察的气流,扰动了殿内近乎凝固的清寒。一位身着素雅宫装的嫦娥仙子垂首敛目,姿态谦卑至极地步入殿中,足下莲步轻移,生怕惊扰了这片凝固的月华。她停在棋枰丈外,深深福礼,声音带着敬畏的轻颤:“小仙拜见月神大人。西王母娘娘法旨垂询,下月瑶池蟠桃盛会,不知月神大人法驾可愿莅临?”
棋枰前的女子,月神常曦,连一丝眼波都未曾偏移。她的目光依旧专注地锁在纵横十九道的棋局之上,仿佛那嫦娥仙子与她的声音,不过是拂过月桂的一缕微尘。片刻,清冷如玉磬的声音才淡淡响起,不带丝毫情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
“回了吧。”
三字落下,再无言语。她指尖的莹白玉子已轻轻落下,点在另一处星位,发出又一声清越的“嗒”。
那嫦娥仙子闻言,头颅垂得更低,大气不敢出,维持着行礼的姿势,小心翼翼地倒退着向殿门移去。每一步都轻盈得像飘落的羽毛,衣袂不敢带起半点风声,直至退出殿外,厚重的寒玉殿门悄然合拢,隔绝了内外,仿佛刚才那一幕从未发生。殿内,又只剩下棋子落枰的脆响和那无边无际的冷清寂静。
半柱香的时光,在月宫仿佛只是弹指一瞬。常曦终于放下了最后一枚棋子。她并未看那胜负已分或未分的残局,广袖轻拂,棋枰上纵横交错的黑白玉子连同棋盘本身,化作两道精纯的流光,没入她的袖中,消失不见。
她缓缓起身,流仙裙摆漾开一片柔和的月晕。莲步轻移,人已飘然升至月宫穹顶,直面那轮浩瀚、圆满、散发着无尽柔和清辉的太阴星本体。她悬停于月心,衣袂无风自动,周身流淌的月华与身后的巨大圆月融为一体。常曦伸出纤指,对着那轮亘古不变的圆月遥遥一点,指尖流淌出无法言喻的古老神纹,那并非是力量的宣泄,而是如同拨动琴弦般自然流畅的意志流露。
无声无息间,宏大的变化发生了。那圆满无缺的玉盘边缘,清辉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收敛、内蕴。明亮的部分如同液态的银汞般流淌、凝聚,最终稳定下来,化作一道优雅而清冷的弧线——一轮光华内敛,下弦月静静悬于虚空。清冷的光辉似乎更加凝聚,带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孤寂。
“该去人间瞧瞧了。”
常曦唇瓣微启,声音依旧清冷,却仿佛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久远岁月沉淀下的微澜。话音未落,她整个人已化作一道纯粹的、清冷至极的月白流光,自那下弦月的弯弧中心倏然射出,如一支离弦的玉箭,撕开清冷的月辉与无边的夜幕,向着下方那灯火点点、烟火氤氲的凡尘人间,悄然坠去。流光划过之处,只留下星轨般淡淡的霜痕,转瞬又被永恒的月色淹没。
脑子存放处
———————————————————————
广寒深处,万籁俱寂。一座由整块无瑕寒玉雕琢而成的宫殿,剔透玲珑,静静悬浮在无垠的虚空之中。殿内寒气氤氲,地面光洁如镜,倒映着殿顶镶嵌的亿万点星钻,清冷辉光流转,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朦胧而寂寥的银霜。空气仿佛凝固的冰晶,吸一口,便是彻骨的寒冽与空明。
宫殿中央,一张同样由寒玉打磨的棋枰泛着幽光。一位女子端坐榻前,身着月华凝练而成的流光长裙,那并非凡间绸缎,更像是流动的月光本身,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裙裾流淌着水银般柔和又清冷的辉晕,映衬着她绝世姿容。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凝冰,气质清冷孤高,仿佛这亘古月宫的精魂所化。她正执子自弈,纤纤玉指拈起一枚墨玉棋子,轻叩在冰玉棋盘上,发出“嗒”的一声脆响,在空旷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如同冰珠落玉盘。另一手执着的莹白玉子则在指尖流转,映着她沉静的眸光。她的世界,似乎只有这方寸之间的黑白纵横,与身后那轮庞大、柔和、亘古不变的圆月。
殿门无声滑开,带进一丝微不可察的气流,扰动了殿内近乎凝固的清寒。一位身着素雅宫装的嫦娥仙子垂首敛目,姿态谦卑至极地步入殿中,足下莲步轻移,生怕惊扰了这片凝固的月华。她停在棋枰丈外,深深福礼,声音带着敬畏的轻颤:“小仙拜见月神大人。西王母娘娘法旨垂询,下月瑶池蟠桃盛会,不知月神大人法驾可愿莅临?”
棋枰前的女子,月神常曦,连一丝眼波都未曾偏移。她的目光依旧专注地锁在纵横十九道的棋局之上,仿佛那嫦娥仙子与她的声音,不过是拂过月桂的一缕微尘。片刻,清冷如玉磬的声音才淡淡响起,不带丝毫情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
“回了吧。”
三字落下,再无言语。她指尖的莹白玉子已轻轻落下,点在另一处星位,发出又一声清越的“嗒”。
那嫦娥仙子闻言,头颅垂得更低,大气不敢出,维持着行礼的姿势,小心翼翼地倒退着向殿门移去。每一步都轻盈得像飘落的羽毛,衣袂不敢带起半点风声,直至退出殿外,厚重的寒玉殿门悄然合拢,隔绝了内外,仿佛刚才那一幕从未发生。殿内,又只剩下棋子落枰的脆响和那无边无际的冷清寂静。
半柱香的时光,在月宫仿佛只是弹指一瞬。常曦终于放下了最后一枚棋子。她并未看那胜负已分或未分的残局,广袖轻拂,棋枰上纵横交错的黑白玉子连同棋盘本身,化作两道精纯的流光,没入她的袖中,消失不见。
她缓缓起身,流仙裙摆漾开一片柔和的月晕。莲步轻移,人已飘然升至月宫穹顶,直面那轮浩瀚、圆满、散发着无尽柔和清辉的太阴星本体。她悬停于月心,衣袂无风自动,周身流淌的月华与身后的巨大圆月融为一体。常曦伸出纤指,对着那轮亘古不变的圆月遥遥一点,指尖流淌出无法言喻的古老神纹,那并非是力量的宣泄,而是如同拨动琴弦般自然流畅的意志流露。
无声无息间,宏大的变化发生了。那圆满无缺的玉盘边缘,清辉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收敛、内蕴。明亮的部分如同液态的银汞般流淌、凝聚,最终稳定下来,化作一道优雅而清冷的弧线——一轮光华内敛,下弦月静静悬于虚空。清冷的光辉似乎更加凝聚,带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孤寂。
“该去人间瞧瞧了。”
常曦唇瓣微启,声音依旧清冷,却仿佛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久远岁月沉淀下的微澜。话音未落,她整个人已化作一道纯粹的、清冷至极的月白流光,自那下弦月的弯弧中心倏然射出,如一支离弦的玉箭,撕开清冷的月辉与无边的夜幕,向着下方那灯火点点、烟火氤氲的凡尘人间,悄然坠去。流光划过之处,只留下星轨般淡淡的霜痕,转瞬又被永恒的月色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