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太清证道-《洪荒:斩仙七象伞,再无芭蕉扇》

  “昆仑山众生,凡已化形亦或诞生灵智者,皆可至玉虚宫听道!”

  通天清越之声,瞬间传遍东昆仑。

  刹那间,万灵呼应!

  无数飞禽走兽、初化形的天仙、金仙之流,无不从洞府巢穴中奔涌而出,朝着玉虚宫方向疾驰汇聚。

  聆听大能讲道,胜过自身万年摸索,此等机缘,旷世难逢!

  太清老子立于殿前,只见宫外亿万生灵井然有序,静默以待,不由捻须微露嘉许。

  “三位道友。”

  青寰目光扫过三清,唇角含笑

  “此番论道,便由吾先行抛砖引玉,望能对三位道友有所裨益。”

  时机已至,该布下他的棋局了。

  “善!”

  三清肃然稽首。

  太清老子心潮微动,郑重道:

  “正所谓达者为师,青寰道友愿与吾兄弟论道解惑,此恩此情,三清铭记于心。”

  青寰此举是为助他突破,大道在前,当勇猛精进,不必迂回。

  “太清道友言重了。”

  青寰神态洒脱。

  “同为聆听道祖教诲的先天神圣,吾不过先行半步而已。”

  “善!”

  三清齐声,面上皆现和煦笑意。

  元始天尊望着青寰,只觉其光风霁月,坦荡无私,这是值得深交之道友。

  青寰足下清辉流转,十二品净世白莲悠然绽放,托其端坐虚空,直面玉虚宫内外亿万生灵。

  缓缓开口,道音初启:

  ?“元始炁化生真空,心镜悬照破鸿蒙。不执万法万法归,未染自然自然明。”?

  言出法随!顷刻间,昆仑之上——

  紫气浩荡亿万里,祥云垂落化金桥!

  道韵天音彻寰宇,地涌金莲散奇馨!

  ?“五色纷纭盲道瞳,塞耳闭目见青龙。草木荣枯演劫数,星斗明灭转璇穹。”?

  ?“行道不择虎兕径,涉川岂避浊浪汹?荆棘丛中玉树发,业火海里金莲生!”?

  太清老子身躯剧震!

  一股源自阴阳大道本源的悸动骤然席卷元神,玄之又玄,似有万古迷障将破未破!

  元始、通天早已闭目凝神,沉浸于那直指本源的道韵之中,如痴如醉。

  宫外亿万生灵更是神魂摇曳,沉浸道境,物我两忘。

  ?“念动北溟鲲化羽,神寂南山斗移宫。眉间道痕深复浅,足下云纹灭又隆。”?

  ?“散形混沌飓风烈,聚神宇宙玄弦鸣。吐纳千界潮汐涌,瞑目十方光暗同!”?

  ?“天道锁链触成粉,原是自然筋骨呈。非圣非凡亦非道,即露即电即虚空!”?

  ?“魔尊遇吾见永夜,道祖逢我睹鸿蒙。盘古斧落劈真寂,造化玉碎衍无穷!”?

  ?“婴儿握刃顺心走,弱水载舟逆天崩。莫救必死违命数,休沉情海溺真灵!”?

  ?“自然非是无序舞,顺心岂是纵欲行?无为之火焚诸圣,真空之风卷神庭!万法归元归一炁,元炁寂灭道方成!”?

  道音如黄钟大吕,响彻整个昆仑山。

  太清老子周身清气勃发,头顶庆云翻腾,三花摇曳,那困扰他无数元会的准圣关隘,于这蕴含阴阳至理与万法归元玄妙的经文冲刷下,轰然松动!

  一缕前所未有的明悟之光,照亮了他的道途迷障。

  玉虚宫中,道韵未散。青寰、元始、通天三人目光齐聚于太清老子身上,见他沉浸于大道感悟之中,皆屏息凝神,未敢出声惊扰。

  “果然如此。”

  青寰心中了然。

  三清之中,终究是太清老子底蕴最为深厚。

  至于通天那非四圣不可破的诛仙剑阵?在太清面前亦非无解。

  那一气化三清的神通显化,便是四位圣人同临……

  “吾道成矣!”

  太清老子双眸蓦然睁开,精光内蕴。

  手中太乙拂尘轻扬,玄光流转间,一位身着橙黄道袍、面容慈和的老者自其体内分化而出,稽首道:

  “吾太上老君,见过本尊。”

  太清老子含笑回礼:

  “道友与本尊本为一体,何须见外?

  还请暂归吾身。”

  此次所斩出的,正是善念之尸——太上老君,未来那天庭丹房之中的常客。

  破入准圣之境,太清瞬息间洞悉了此境的玄奥。

  法力较之大罗金仙时澎湃何止十倍?举手投足间,已有天道规则之力隐现流转。

  “恭贺大兄证得准圣道果!”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皆是面露由衷喜色,齐声祝贺。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清原本是一家,手足情谊溢于言表。

  太清老子转向青寰,郑重一揖:

  “此番能如此迅速勘破关隘,全赖青寰道友讲道之功。

  非仅证道准圣,贫道于阴阳大道之上,亦是感悟颇深,收获匪浅。”

  言罢,掌心一摊,那枚光华内蕴的先天极品葫芦灵宝便浮现在青寰面前。“

  贫道虽距准圣仅差一线契机,然此番能借道友感悟演化己道,这是天大机缘。

  此份因果恩情,愿以此先天灵葫相偿,还请道友万勿推辞。”

  青寰目光扫过那光华流转的宝葫,却是含笑摆手:

  “道友此言差矣,此乃道友根基深厚,水到渠成,吾只不过些许感悟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更何况,昔日贫道化形艰厄,身受雷劫重创,若非太清道友慷慨赠予三转金丹疗愈,恐伤及本源。

  这份恩情,吾始终铭记于心。

  今日能略尽绵力,助道友登临准圣,亦是偿还了心中夙愿,聊慰此心,此葫,贫道吾断不能受。”

  太清老子能从他讲述的元经感悟中得到启发,寻到契合自身的道途,这份缘法已深植于太清未来的道法根基之中,无论其日后如何推陈出新,皆难以彻底剥离元经的烙印。

  青寰所求,岂是一件先天灵宝便能轻易了结的因果?太清显然洞察了此中深意,才执意以此葫了断。

  “青寰道友高义,实在令吾等钦佩。”

  一旁的元始天尊抚须赞道。

  “非也非也!”

  太清老子神色坚决。

  “区区丹药,焉能与道友倾囊相授的证道感悟相提并论?

  此葫道友务必收下,否则贫道道心难安,此因果今日必须了结。”

  通天亦上前一步,朗声道:

  “青寰道友,大兄所言甚是。此因果若不偿清,吾兄弟三人心中亦难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