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笑纳七星剑,反手送孟德一份“大礼”!-《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

  正堂之内,空气仿佛被那柄出鞘的青铜剑锋划开,凝滞了一瞬。

  满宠的目光,如同一只盘旋的鹰,紧紧锁定着李玄的脸,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他奉命前来,送礼是其次,探查这位新晋诸侯的虚实,才是曹操真正的目的。此人是虎是狼,是能拉拢的臂助,还是未来必须铲除的心腹大患,或许从他对这份“礼物”的反应中,便能窥得一二。

  然而,他看到的,是一张因惊喜而涨红的年轻脸庞。

  李玄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于崇拜的光芒,那是一种少年英雄见到传说中神兵利器时,最纯粹、最不加掩饰的兴奋。他小心翼翼地将剑身抽出,一道清冷的寒光在堂内流转,映得他双眸熠熠生辉。

  “好剑!好剑啊!”

  李玄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手指轻轻抚过剑脊上古朴的云纹。他甚至没有去看来使,整个人都沉浸在了对这柄宝剑的欣赏之中,仿佛一个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此剑入手沉稳,重心恰到好处,剑刃寒气逼人,吹毛断发!曹州牧竟将如此宝物赠我,李玄……李玄何德何能!”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到微微的颤抖,这番表现,落在满宠眼中,堪称完美。

  一个武人,对神兵利器的喜爱是发自骨子里的。这份喜爱,冲淡了礼物背后可能存在的政治意味,让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满宠心中悄然松了口气,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看来,这位李将军虽然勇则勇矣,但在心机城府上,终究还是个年轻人。勇猛,却少了些沉稳;豪迈,却缺了些多疑。这样的人,正好可以作为主公北方的屏障,用来消耗袁绍的实力。

  “将军言重了。”满宠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拱手道:“宝剑赠英雄,此剑也唯有在将军这等英雄手中,方能不负其锋芒。我家主公说了,将军孤身对抗袁绍,便是我大汉的忠臣,他日若有需要,将军但凭一纸书信,兖州必不坐视。”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亲近,又没留下任何实质性的承诺。

  “有曹州牧这句话,我李玄就放心了!”李玄“激动”地还剑入鞘,对着满宠重重一抱拳,“先生有所不知,我自起兵以来,东挡西杀,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如今又对上了袁绍这个庞然大物,说实话,我这心里,天天都跟打鼓似的,就怕哪天一觉醒来,城头已经换了袁家的大旗。”

  他这番半真半假的“诉苦”,让满宠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一个会示弱的盟友,总比一个处处要强的敌人要好得多。

  “将军过谦了,颜良之勇,天下闻名,尚且折于将军之手。袁本初外宽内忌,色厉内荏,绝非将军的对手。”满宠出言安慰,心中对李玄的评估,又悄然加上了“可堪一用”四个字。

  “唉,侥幸,纯属侥幸而已。”李玄摆了摆手,一脸“往事不堪回首”的表情,随即话锋一转,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先生远来是客,曹州牧赠我如此厚礼,我若无半点表示,岂不让天下人笑我李玄不懂礼数?”

  他转头对身旁的亲卫吩咐道:“去,将我书房里那方‘温玉镇纸’取来。”

  亲卫领命而去。

  满宠连忙推辞:“将军不可,我家主公赠礼,乃是出于对将军的欣赏,岂能……”

  “先生此言差矣!”李玄义正言辞地打断了他,“礼尚往来,人之常情。我与曹州牧虽未曾谋面,但神交已久。今日先生为使,便是你我两家情谊的见证。区区一方镇纸,不成敬意,还望先生务必代我转交,否则,便是不将我李玄当朋友!”

  他这番话说得恳切至极,满宠也不好再推辞,只得应下。

  片刻后,亲卫捧着一个锦盒回来。李玄亲自接过,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方通体洁白,雕工精美的玉石镇纸,正是甄宓送他的那批礼物中的一件。

  李玄将锦盒递到满宠面前,但在递出的一瞬间,他的心神,已经沉入了编辑器之中。

  他没有选择给这方镇纸附加什么攻击性的词条,那太容易暴露。他的目光,在编辑器那琳琅满目的灰色词条库中飞速扫过。

  【霉运缠身】?不行,太明显。

  【心烦意乱】?有点用,但不够致命。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灰色词条上。

  【镜花水月(灰色,一次性)】

  【效果:可预设一道虚假的持有者信息(包含位置、情绪、生命状态),在需要时瞬间激活,持续一个时辰。激活后,该词条消失。】

  【消耗气运点:500点。】

  这个词条,简直是为曹操那柄“子母连心剑”量身定做的!

  就是它了!

  李玄心中默念,消耗了500点气运,一道微不可查的灰光瞬间融入了那方温玉镇纸之中。整个过程,不过一念之间。

  “先生,请。”李玄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将锦盒递了过去。

  满宠接过锦盒,入手温润,他打开看了一眼,只见玉石光泽内敛,确是上品,心中对李玄的“豪爽”与“实诚”又多了几分认可。

  “如此,在下便代我家主公,谢过李将军了。”

  送走满宠一行人,李玄脸上的笑容一直保持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府门之外。

  当他转过身,走回堂内时,那份热情与激动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与平静。

  陈群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廊下,他刚才在偏厅目睹了全过程,此刻脸上满是忧虑。

  “主公,这曹孟德,名为送礼,实为捧杀,其心可诛啊!您为何还要……”

  “为何还要笑脸相迎,甚至回赠厚礼,是吗?”李玄替他说完了后半句。

  他走到那几口大箱子前,随手拿起一锭黄金,在手里掂了掂,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长文,你看这是什么?”

  “黄金。”陈群有些不明所以。

  “不,”李玄摇了摇头,“这是曹操送来的军饷,是送来给我们打造兵器、修缮城墙的钱。他想让我做他北方的挡箭牌,可以。但这盾牌,总得让他出钱来造吧?”

  陈群愣住了。

  “至于这柄剑……”李玄拿起那柄华美的七星宝剑,缓缓抽出半截,剑锋的寒光映着他深邃的眼眸,“他想时时刻刻知道我这块‘盾牌’的状态,也很正常。一个好的棋手,总想看清棋盘上每一颗棋子的动向。”

  “可……这无异于将我军动向,拱手送人啊!”陈群急道。

  “那可未必。”李玄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狐狸般的狡黠,“棋子,有时候也能掀翻棋盘。他送来一只眼睛,我就送回去一片镜子。他想看真假,我就让他看到一场镜花水月。”

  他将那柄剑“锵”的一声插回鞘中,随手抛给了身旁的亲卫。

  “拿去,挂到我书房最显眼的地方。从今天起,我每天都要对着它练剑。”

  亲卫领命而去。

  陈群看着李玄的背影,只觉得这位年轻主公的形象,在这一刻变得愈发高深莫测。他算计人心,仿佛与生俱来。即便是曹操那样的枭雄,似乎也在这场未见面的交锋中,被不着痕迹地摆了一道。

  “曹孟德……”李玄负手而立,望着门外漆黑的夜色,轻声自语,“既然你喜欢下棋,那我就陪你好好玩玩。这盘棋,谁是棋手,谁是棋子,可还说不定呢。”

  就在此时,李风的身影再次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

  “主公,冀州有消息了。”

  李玄眼中的寒芒一闪而过。

  “说。”

  “袁绍,动了。他没有再派兵南下,而是亲率大军,北上了。”

  “北上?”李玄和陈群同时一愣,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袁绍不来报颜良被杀之仇,反而挥师北上?他要打谁?

  李风递上一份加急的情报,沉声道:“他去打公孙瓒了。而且,冀州全境下达了征兵令,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或者……是什么人。”

  李玄接过情报,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瞳孔猛地一缩。

  情报的最后一行写着:据传,袁绍军中有一方士断言,破局关键,不在战场,而在幽州……一个姓“张”的医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