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空气,粘稠得像凝固前的沥青。
江澈感觉自己被这股粘稠的空气包裹着,动弹不得,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他刚刚奋力甩出去的那口惊天巨锅,不仅飞了回来,还自动升级成了带高压阀和定时器的豪华版,严严实实地扣在了他自己头上。
焊死了,还带抛光。
王建业那句“我给你授权”的余音,仍在会议室里盘旋,像一只无形的秃鹫,在他头顶上空打着转,随时准备俯冲下来,叼走他最后一点摸鱼的残魂。
督导检查的职责?随时调阅文件?随时约谈任何人?
这哪里是授权,这分明是递过来一把尚方宝剑,然后指着前方最密集、最凶险的雷区说:“小同志,为了组织的信任,冲吧!”
冲个锤子啊!
江澈的内心在咆哮,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一副“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表情。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嘴角在微微抽搐,那不是激动,那是神经末梢在濒死前的最后挣扎。
整个会场,除了江澈自己,所有人都被王建业这番雷厉风行的决断给镇住了。
孙大海脸上的肌肉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微微颤抖。他看着江澈,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件亲手发掘出来、并被国家级鉴定专家当场认证为稀世国宝的文物。
成了!成了!
他内心狂喜。他原本只是想让江澈出来露个脸,展现一下青龙镇的人才储备,没想到江澈直接把天给捅了个窟窿,而县委副书记王建业,不仅没发火,反而亲手给他递了把梯子,让他往更高处捅!
看看,什么叫格局?什么叫手笔?
江澈提出的那两个请求,在孙大海听来,简直是神来之笔。他把一个镇里的难题,巧妙地变成了全县的重点工作,把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变成了争取上级政策和资源的绝佳筹码。
这已经不是“乾坤大挪移”了,这是“斗转星移”!他根本不是在甩锅,他是在借力打力!借县委的力,借市里的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手腕,这城府,别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是在座这些在官场里浸淫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有几个能想得到,又有几个敢这么干?
孙大海此时此刻,对江澈的敬畏之心,已经攀升到了顶峰。他甚至产生了一种荒谬的错觉:自己不是江澈的领导,而是江澈这艘巨轮旁边,一条负责摇旗呐喊的护航小舢板。
而坐在他旁边的李卫国,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他呆呆地看着江澈,又看看意气风发的王建业,脑子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他听懂了江澈的每一个字,也听懂了王书记的每一句话,但当这些话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他只知道,江澈又一次,用一种他完全看不懂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不,是把问题,变成了一个天大的机遇。
这就是高人吗?一言可为天下法,一笑可为百世师。李卫国觉得自己以前在小说里看到的这些话,今天总算见到了活的。
与青龙镇两位领导的激动和敬畏不同,会议桌另一侧,那些县直部门的一把手们,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财政局的局长,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斯文男人,此刻镜片后的眼神却锐利得像刀子。他刚才还在盘算,这次水泥厂改制,县财政最多能挤出多少钱来兜底,怎么才能花最少的钱,平最大的事。
结果江澈几句话,王书记一拍板,这事儿就从“花钱消灾”变成了“政治任务”和“全县试点”。性质一变,财政的责任就从“兜底”变成了“全力保障”。这中间的差距,何止是几百万上千万?更要命的是,还要派一个常务副局长去那个什么“政策研究办公室”,实体化办公,共同签字画押。
这等于把财政局的一条胳膊,直接绑在了水泥厂这辆摇摇欲坠的破车上。要是最后搞砸了,板子打下来,谁也跑不掉。
人社局的局长,一个面色黝黑的壮实汉子,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烟盒,又硬生生忍住了。他的处境和财政局长差不多。工人安置,是这次改制最核心的矛盾点。原本他可以按照条条框框的政策来,该给多少补偿,该怎么办手续,一清二楚。现在好了,成了“民生保障试点”,那就要讲“政治”,讲“良心”,不能简单地用钱来衡量了。几百号工人,几百个家庭,每一个都得照顾到情绪,考虑到长远。这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直接翻了十倍不止。
还有国土局、税务局、法制办……凡是被江澈点到名的单位,领导们的表情都像是刚吃了一只苍蝇,有苦说不出。
他们看向江澈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忌惮,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怨恨。
这个年轻人,太狠了。
他根本不是在解决问题,他是在绑架!他用一个“政治正确”的宏大叙事,把在座的所有人都绑上了他的战车。谁敢反对?谁反对,谁就是政治站位不高,谁就是没有大局观,谁就是没有良心。
这顶帽子太大了,谁也戴不起。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建业书记,用最欣赏的语气,说着最让他们肝疼的话。
“江澈同志的这个思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王建业的声音依旧洪亮,他环视全场,目光在那些脸色发青的局长脸上一一扫过,“同志们,不要觉得这是在给你们增加负担。恰恰相反,这是在给你们提供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水泥厂改制这块硬骨头,以前谁都不想啃,都怕崩了牙。为什么?因为力量太分散,责任不明确!现在,我们把全县最精锐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拧成一股绳,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我把话放在这里,这个‘政策研究办公室’,就是我们联合工作组的‘参谋部’和‘尖刀连’!各单位派驻的人员,必须是最强的业务骨干!谁要是敢派个老弱病残来滥竽充数,别怪我王建业不讲情面!”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知道,王书记这是动真格的了。
江澈站在那里,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推上神坛的祭品。他听着王建业对自己的高度赞扬,听着那些即将被赋予他的、沉重得能压垮一头牛的权力和责任,他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的人生规划里,只有“喝茶”、“看报”、“钓鱼”、“准点下班”这几个关键词。
可现在,他的未来,似乎只剩下了“开会”、“调研”、“写报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会议终于在一种诡异而激昂的气氛中结束了。
王建业临走前,还特意又走到江澈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江,担子给你了,放手去干!不要怕犯错误,有县委给你撑腰!”
江澈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机械地点着头。
领导们陆续离场,那些县直部门的局长们路过江澈身边时,眼神都格外复杂。有的人刻意避开他的目光,有的人则对他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在说:“年轻人,路走宽了啊。”
江澈感觉自己的双腿有点发软。
“江澈同志!”
孙大海和李卫国快步走了过来,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
“漂亮!太漂亮了!”孙大海一把握住江澈的手,用力地摇晃着,仿佛握住的不是手,而是青龙镇未来的蓝图,“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你这哪是去发言,你这是去给我们青龙镇请了一道‘免死金牌’和一尊‘财神爷’回来啊!”
李卫国也在一旁连连点头,他看着江澈,满眼都是崇拜:“是啊,江澈,哦不,江主任!你刚才那番话,真是……真是振聋发聩!我当时在下面听着,感觉自己的格局都瞬间打开了!”
江澈已经没有力气去解释了。他能说什么?说自己其实只是想把锅甩得远远的,结果用力过猛,甩到了天上,然后天上掉下来一个更大的锅?
他们不会信的。在他们眼里,自己此刻恐怕已经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卧龙凤雏了。
“孙书记,李镇长,我……”江澈有气无力地开口。
“哎,别说了,我们都懂!”孙大海豪迈地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脸上带着一种“你知我知”的神秘笑容,“你放心,镇里就是你的大后方!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全力支持你这个办公室的工作!你只管在县里大展拳脚!”
说着,他看了一眼手表,兴致勃勃地拉起江澈的胳膊。
“走!事不宜迟,王书记的指示要立刻落实!我带你去看看你的新办公室!县政府大院里,最好的位置,我刚才已经跟行管局的同志打过招呼了!”
江澈感觉自己被这股粘稠的空气包裹着,动弹不得,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他刚刚奋力甩出去的那口惊天巨锅,不仅飞了回来,还自动升级成了带高压阀和定时器的豪华版,严严实实地扣在了他自己头上。
焊死了,还带抛光。
王建业那句“我给你授权”的余音,仍在会议室里盘旋,像一只无形的秃鹫,在他头顶上空打着转,随时准备俯冲下来,叼走他最后一点摸鱼的残魂。
督导检查的职责?随时调阅文件?随时约谈任何人?
这哪里是授权,这分明是递过来一把尚方宝剑,然后指着前方最密集、最凶险的雷区说:“小同志,为了组织的信任,冲吧!”
冲个锤子啊!
江澈的内心在咆哮,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一副“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表情。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嘴角在微微抽搐,那不是激动,那是神经末梢在濒死前的最后挣扎。
整个会场,除了江澈自己,所有人都被王建业这番雷厉风行的决断给镇住了。
孙大海脸上的肌肉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微微颤抖。他看着江澈,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件亲手发掘出来、并被国家级鉴定专家当场认证为稀世国宝的文物。
成了!成了!
他内心狂喜。他原本只是想让江澈出来露个脸,展现一下青龙镇的人才储备,没想到江澈直接把天给捅了个窟窿,而县委副书记王建业,不仅没发火,反而亲手给他递了把梯子,让他往更高处捅!
看看,什么叫格局?什么叫手笔?
江澈提出的那两个请求,在孙大海听来,简直是神来之笔。他把一个镇里的难题,巧妙地变成了全县的重点工作,把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变成了争取上级政策和资源的绝佳筹码。
这已经不是“乾坤大挪移”了,这是“斗转星移”!他根本不是在甩锅,他是在借力打力!借县委的力,借市里的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手腕,这城府,别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是在座这些在官场里浸淫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有几个能想得到,又有几个敢这么干?
孙大海此时此刻,对江澈的敬畏之心,已经攀升到了顶峰。他甚至产生了一种荒谬的错觉:自己不是江澈的领导,而是江澈这艘巨轮旁边,一条负责摇旗呐喊的护航小舢板。
而坐在他旁边的李卫国,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他呆呆地看着江澈,又看看意气风发的王建业,脑子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他听懂了江澈的每一个字,也听懂了王书记的每一句话,但当这些话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他只知道,江澈又一次,用一种他完全看不懂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不,是把问题,变成了一个天大的机遇。
这就是高人吗?一言可为天下法,一笑可为百世师。李卫国觉得自己以前在小说里看到的这些话,今天总算见到了活的。
与青龙镇两位领导的激动和敬畏不同,会议桌另一侧,那些县直部门的一把手们,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财政局的局长,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斯文男人,此刻镜片后的眼神却锐利得像刀子。他刚才还在盘算,这次水泥厂改制,县财政最多能挤出多少钱来兜底,怎么才能花最少的钱,平最大的事。
结果江澈几句话,王书记一拍板,这事儿就从“花钱消灾”变成了“政治任务”和“全县试点”。性质一变,财政的责任就从“兜底”变成了“全力保障”。这中间的差距,何止是几百万上千万?更要命的是,还要派一个常务副局长去那个什么“政策研究办公室”,实体化办公,共同签字画押。
这等于把财政局的一条胳膊,直接绑在了水泥厂这辆摇摇欲坠的破车上。要是最后搞砸了,板子打下来,谁也跑不掉。
人社局的局长,一个面色黝黑的壮实汉子,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烟盒,又硬生生忍住了。他的处境和财政局长差不多。工人安置,是这次改制最核心的矛盾点。原本他可以按照条条框框的政策来,该给多少补偿,该怎么办手续,一清二楚。现在好了,成了“民生保障试点”,那就要讲“政治”,讲“良心”,不能简单地用钱来衡量了。几百号工人,几百个家庭,每一个都得照顾到情绪,考虑到长远。这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直接翻了十倍不止。
还有国土局、税务局、法制办……凡是被江澈点到名的单位,领导们的表情都像是刚吃了一只苍蝇,有苦说不出。
他们看向江澈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忌惮,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怨恨。
这个年轻人,太狠了。
他根本不是在解决问题,他是在绑架!他用一个“政治正确”的宏大叙事,把在座的所有人都绑上了他的战车。谁敢反对?谁反对,谁就是政治站位不高,谁就是没有大局观,谁就是没有良心。
这顶帽子太大了,谁也戴不起。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建业书记,用最欣赏的语气,说着最让他们肝疼的话。
“江澈同志的这个思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王建业的声音依旧洪亮,他环视全场,目光在那些脸色发青的局长脸上一一扫过,“同志们,不要觉得这是在给你们增加负担。恰恰相反,这是在给你们提供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水泥厂改制这块硬骨头,以前谁都不想啃,都怕崩了牙。为什么?因为力量太分散,责任不明确!现在,我们把全县最精锐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拧成一股绳,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我把话放在这里,这个‘政策研究办公室’,就是我们联合工作组的‘参谋部’和‘尖刀连’!各单位派驻的人员,必须是最强的业务骨干!谁要是敢派个老弱病残来滥竽充数,别怪我王建业不讲情面!”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知道,王书记这是动真格的了。
江澈站在那里,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推上神坛的祭品。他听着王建业对自己的高度赞扬,听着那些即将被赋予他的、沉重得能压垮一头牛的权力和责任,他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的人生规划里,只有“喝茶”、“看报”、“钓鱼”、“准点下班”这几个关键词。
可现在,他的未来,似乎只剩下了“开会”、“调研”、“写报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会议终于在一种诡异而激昂的气氛中结束了。
王建业临走前,还特意又走到江澈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江,担子给你了,放手去干!不要怕犯错误,有县委给你撑腰!”
江澈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机械地点着头。
领导们陆续离场,那些县直部门的局长们路过江澈身边时,眼神都格外复杂。有的人刻意避开他的目光,有的人则对他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在说:“年轻人,路走宽了啊。”
江澈感觉自己的双腿有点发软。
“江澈同志!”
孙大海和李卫国快步走了过来,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
“漂亮!太漂亮了!”孙大海一把握住江澈的手,用力地摇晃着,仿佛握住的不是手,而是青龙镇未来的蓝图,“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你这哪是去发言,你这是去给我们青龙镇请了一道‘免死金牌’和一尊‘财神爷’回来啊!”
李卫国也在一旁连连点头,他看着江澈,满眼都是崇拜:“是啊,江澈,哦不,江主任!你刚才那番话,真是……真是振聋发聩!我当时在下面听着,感觉自己的格局都瞬间打开了!”
江澈已经没有力气去解释了。他能说什么?说自己其实只是想把锅甩得远远的,结果用力过猛,甩到了天上,然后天上掉下来一个更大的锅?
他们不会信的。在他们眼里,自己此刻恐怕已经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卧龙凤雏了。
“孙书记,李镇长,我……”江澈有气无力地开口。
“哎,别说了,我们都懂!”孙大海豪迈地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脸上带着一种“你知我知”的神秘笑容,“你放心,镇里就是你的大后方!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全力支持你这个办公室的工作!你只管在县里大展拳脚!”
说着,他看了一眼手表,兴致勃勃地拉起江澈的胳膊。
“走!事不宜迟,王书记的指示要立刻落实!我带你去看看你的新办公室!县政府大院里,最好的位置,我刚才已经跟行管局的同志打过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