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的办公室很大,也很空。
一张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几排顶到天花板的书柜,一套待客的沙发,除此之外,再无他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的味道,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咔哒”声。
这声音,此刻在江澈听来,如同他那颗“躺平道心”走向毁灭的倒计时。
“坐。”周国华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自己则绕到桌后坐下,身体舒适地靠进宽大的椅背里。
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端起桌上的茶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然后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江澈身上,实则像一台高精度的扫描仪,从江澈的发梢,到他那双因紧张而微微蜷缩在膝盖上的手,无一处逃过他的审视。
江澈如坐针毡。
他知道,真正的面试,已经开始了。每一秒的沉默,都是一道考题。
他必须行动起来,必须执行那个刚刚在脑海中成型的【自污计划】。他不能再被动地等待,他要主动出击,亲手在这张完美的“履历”上,涂满污点。
“书记,您找我。”江澈先开了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安静。他的语气,刻意放得平淡,甚至带上了一丝不合时宜的茫然,仿佛一个搞不清状况、被临时抓来的壮丁。
周国华放下茶杯,十指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那双深邃的眼睛终于聚焦在了江澈的脸上。
“小江,刚才档案室的事,处理得不错。”他开口了,声音温和,像是在夸奖一个子侄辈。
来了,第一道送命题。
江澈的心猛地一沉,脸上却挤出一丝受宠若惊的惶恐:“不敢当,书记。我……我就是运气好,打了电话,档案室的同志业务熟练,一下就找到了。主要功劳是他们的。”
【自污计划第一条:否认能力,归功于运气和同事。】
他将自己的作用,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打了个电话”,把一切都推给了虚无缥缈的“运气”和档案室的“功劳”。一个优秀的干部,应该是敢于担当,敢于亮剑。而他,则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只会摇电话、毫无主观能动性的传声筒。
周国华听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在他看来,这年轻人不居功,不冒进,在领导面前懂得谦虚,知道把功劳分给别人,这是成熟,是情商。
“我听钱秘书说,你连办公室的门都没出?”周国华换了个角度,继续发问。
江澈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更关键的问题来了。他索性心一横,破罐子破摔。
“是。”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甚至还挠了挠头,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憨厚的愣头青,“那个……书记,您别笑话我。主要是三楼到一楼,再从一楼到三楼,跑上跑下的,挺累人。我就想着,能打电话先问问,省点力气。”
【自污计划第二条:坦诚自己的“懒”,将效率问题庸俗化为体力问题。】
他几乎是把“我懒得动”这四个字,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在县委办这种人均“卷王”的地方,一个把“懒”挂在嘴边的干部,简直是异类中的异类,是组织队伍里的“害群之马”。
他甚至已经准备好迎接周国华那失望,乃至是鄙夷的目光。
然而,周国华非但没有露出任何不悦,反而哈哈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爽朗。
“你这个年轻人,有意思,很坦诚嘛!”周国华指了指江澈,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不过,坦诚归坦诚,事情办得确实漂亮。这不叫懒,这叫懂得抓主要矛盾,懂得优化工作流程。用最小的成本,办成了最急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大本事。”
江澈:“……”
他脸上的憨笑僵住了。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周国华那套堪称“迪化”的逻辑,无情地碾压、重塑。
懒,等于优化流程?
怕累,等于抓主要矛盾?
这他妈是什么神仙解读?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跟县委书记对话,而是在跟一个顶级的PUA大师过招。无论他怎么贬低自己,对方总能找到一个清奇的角度,把他夸上天。
周国华的内心,此刻确实对江澈的欣赏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见过的年轻人太多了。削尖了脑袋表现自己的,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把三分功劳说成十分的……数不胜数。像江澈这样,办成了事,却轻描淡写,甚至用“懒”来掩饰自己过人能力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孩子心性沉稳,不浮夸,不邀功。更重要的是,他足够聪明,却又不耍小聪明。这种品质,在机关里,比金子还珍贵。
“在青龙镇的时候,工作很出色嘛。”周国华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聊起了家常,“那个‘一桥双景’的方案,我听说了,县设计院的老专家都赞不绝口。是你提出来的?”
江澈头皮发麻,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他赶紧摆手,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
“书记,那可真不是我。我就是当时开了个小差,随口胡说了一句,是李镇长他们水平高,举一反三,才搞出了那个方案。跟我……跟我关系真不大。”
【自污计划第三条:全面否认过去的功绩,将所有成绩归功于领导。】
他恨不得把“我就是个废物”这六个字刻在自己脑门上,让周国华看个清楚。
周国华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好啊,太好了。这孩子,不仅不贪眼前的功,连过去的功劳都懂得往外推。他这是在告诉自己,他眼里只有领导,没有他自己。这种心性,这种觉悟,简直是为秘书这个岗位量身定做的!
周国华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感觉今天这茶,格外的香醇。他放下杯子,身体再次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江澈。
“小江,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来县委办,感觉怎么样?跟在乡镇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终于,图穷匕见了。
江澈知道,这是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题。回答得好,他就能彻底打消周国华的念头,回答得不好,他今晚就得开始学着怎么给领导泡茶。
他深吸一口气,酝酿了一下情绪,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发自肺腑的真诚(痛苦)。
“报告书记,说句心里话,我……我还是有点不习惯。”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委屈,“县委办标准太高,要求太严,节奏也太快了。我这人……脑子转得慢,人也比较笨,说实话,压力很大,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里做错了,给领导添麻烦,给集体抹黑。”
他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周国华,眼神里充满了“求放过”的恳切。
“我这人,没什么太大的志向和抱负。”他继续说道,声音里甚至带上了一丝自嘲,“不像别的年轻人,想着建功立业,想着往上走。我就想……找个清闲点的岗位,安安稳稳地把本职工作干好,不出错,不惹事,到了年纪能顺顺利利退休,我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书记……我真的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在县委办工作。尤其是一些需要统筹协调、需要大局观的核心岗位,我怕我能力不够,德不配位,最后把事情搞砸了,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自污计划终极奥义:自陈胸无大志,主动要求躺平,坦言德不配位,暗示不堪大用!】
这一番话,江澈说得情真意切,字字泣血。
这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如此真诚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躺平梦想)。他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领导,听到下属说出这样一番“不求上进”的“躺平宣言”,都会立刻把他从重点培养的名单上划掉,甚至会考虑把他下放到某个清水衙门去“养老”。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说完这番话,他低下了头,像一个等待宣判的犯人,等待着周国华的最终裁决。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挂钟的“咔哒”声,一下,一下,敲在江澈的心上。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经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周国华的声音响起了。
“说完了?”
“……说完了。”江澈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
“抬起头来,看着我。”
江澈心中一凛,不情不愿地抬起了头。
他看到了周国华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他预想中的失望、鄙夷,或者愤怒。
恰恰相反,那里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明亮到近乎炽热的光芒。那是一种发现了绝世珍宝的欣赏,是一种找到了失散多年知音的激动!
周国华看着江澈,内心早已是波涛汹涌,翻江倒海!
他听到了什么?
他听到了一个年轻人最宝贵的品质——清醒!
在这个浮躁的、人人都想往上爬的年代,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人,却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周国华看来是谦虚),能坦然地承认自己“胸无大志”(在周国华看来是淡泊名利),能主动地规避权力的诱惑(在周国华看来是无欲则刚),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他要找的秘书,是什么样的人?
不是一个野心家,不是一个投机者,更不是一个想借着他当跳板往上爬的“小周国华”。
他要找的,就是一个像江澈这样的人!
一个足够聪明,能帮他处理好繁杂的事务;一个足够沉稳,能守住他所有的秘密;最最重要的一点,一个足够“无欲无求”,不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不会背着他搞小动作,能让他百分之百放心的人!
江澈刚才那番“自污”的话,在周国华听来,简直就是一篇完美的“求职宣言”!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戳在了他心坎里最柔软、最需要的地方!
高人!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他不是在拒绝我,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向我展示他最宝贵的、最适合当秘书的品质!
周国华缓缓地站起身,绕过宽大的办公桌,走到了江澈的面前。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江澈的肩膀。
“小江啊……”周国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一丝欣慰,还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你的这些想法,很好,非常好。”
江澈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有自知之明,不被眼前的虚名所累,不被权力的欲望所惑,这说明你是一个心智成熟、政治过硬的好同志。”
江澈的脸,开始发白。
“你说的对,秘书这个岗位,责任重大。正因为如此,我才需要一个像你这样,踏实、稳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同志来担任。”
江澈感觉自己的呼吸,开始变得困难。
周国华的目光,变得无比温和,却又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你不要有顾虑,也不要有压力。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经验,也是可以慢慢积累的。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的品质。”
“至于你说的,想找个清闲的岗位……恐怕,暂时不行了。”
周国华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让江澈感到绝望的、狐狸般的笑容。
“年轻人,还是要多为人民服务嘛。”
说完,他直起身,背着手走回了办公桌后,拿起一份文件,像是想起了什么。
“对了,正好有件事。”周国华看着手里的文件,头也不抬地说道,“县里最大的那个老大难,国有林场的改革,最近又要提上日程了。你刚来,可能对情况不熟。这样吧,你先拿上这份去年的调研报告,回去看看,随便写个几百字的阅后感,谈谈你的初步想法,明天早上,交给我。”
他将一份厚厚的、页脚已经微微卷起的报告,推到了桌子边缘。
江澈的脑子,一片空白。
他完了。
他知道,这是最后的“考察”,也是他最后的机会。
但他更清楚,自己无论交上去一篇什么样的狗屁文章,都会被这位已经“迪化”入脑的书记,解读成一篇蕴含着治国安邦大智慧的《隆中对》。
他的“自污”计划,在他自己的全力以赴和对方的完美配合下,取得了史诗级的、灾难性的……成功。
他机械地站起身,机械地走上前,机械地拿起那份报告。
报告很沉,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沉到了谷底。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那间办公室的。
他只记得,当他关上那扇厚重的木门时,系统那冰冷的、不带一丝感情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缓缓响起。
【叮……】
一张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几排顶到天花板的书柜,一套待客的沙发,除此之外,再无他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的味道,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咔哒”声。
这声音,此刻在江澈听来,如同他那颗“躺平道心”走向毁灭的倒计时。
“坐。”周国华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自己则绕到桌后坐下,身体舒适地靠进宽大的椅背里。
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端起桌上的茶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然后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江澈身上,实则像一台高精度的扫描仪,从江澈的发梢,到他那双因紧张而微微蜷缩在膝盖上的手,无一处逃过他的审视。
江澈如坐针毡。
他知道,真正的面试,已经开始了。每一秒的沉默,都是一道考题。
他必须行动起来,必须执行那个刚刚在脑海中成型的【自污计划】。他不能再被动地等待,他要主动出击,亲手在这张完美的“履历”上,涂满污点。
“书记,您找我。”江澈先开了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安静。他的语气,刻意放得平淡,甚至带上了一丝不合时宜的茫然,仿佛一个搞不清状况、被临时抓来的壮丁。
周国华放下茶杯,十指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那双深邃的眼睛终于聚焦在了江澈的脸上。
“小江,刚才档案室的事,处理得不错。”他开口了,声音温和,像是在夸奖一个子侄辈。
来了,第一道送命题。
江澈的心猛地一沉,脸上却挤出一丝受宠若惊的惶恐:“不敢当,书记。我……我就是运气好,打了电话,档案室的同志业务熟练,一下就找到了。主要功劳是他们的。”
【自污计划第一条:否认能力,归功于运气和同事。】
他将自己的作用,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打了个电话”,把一切都推给了虚无缥缈的“运气”和档案室的“功劳”。一个优秀的干部,应该是敢于担当,敢于亮剑。而他,则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只会摇电话、毫无主观能动性的传声筒。
周国华听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在他看来,这年轻人不居功,不冒进,在领导面前懂得谦虚,知道把功劳分给别人,这是成熟,是情商。
“我听钱秘书说,你连办公室的门都没出?”周国华换了个角度,继续发问。
江澈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更关键的问题来了。他索性心一横,破罐子破摔。
“是。”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甚至还挠了挠头,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憨厚的愣头青,“那个……书记,您别笑话我。主要是三楼到一楼,再从一楼到三楼,跑上跑下的,挺累人。我就想着,能打电话先问问,省点力气。”
【自污计划第二条:坦诚自己的“懒”,将效率问题庸俗化为体力问题。】
他几乎是把“我懒得动”这四个字,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在县委办这种人均“卷王”的地方,一个把“懒”挂在嘴边的干部,简直是异类中的异类,是组织队伍里的“害群之马”。
他甚至已经准备好迎接周国华那失望,乃至是鄙夷的目光。
然而,周国华非但没有露出任何不悦,反而哈哈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爽朗。
“你这个年轻人,有意思,很坦诚嘛!”周国华指了指江澈,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不过,坦诚归坦诚,事情办得确实漂亮。这不叫懒,这叫懂得抓主要矛盾,懂得优化工作流程。用最小的成本,办成了最急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大本事。”
江澈:“……”
他脸上的憨笑僵住了。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周国华那套堪称“迪化”的逻辑,无情地碾压、重塑。
懒,等于优化流程?
怕累,等于抓主要矛盾?
这他妈是什么神仙解读?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跟县委书记对话,而是在跟一个顶级的PUA大师过招。无论他怎么贬低自己,对方总能找到一个清奇的角度,把他夸上天。
周国华的内心,此刻确实对江澈的欣赏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见过的年轻人太多了。削尖了脑袋表现自己的,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把三分功劳说成十分的……数不胜数。像江澈这样,办成了事,却轻描淡写,甚至用“懒”来掩饰自己过人能力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孩子心性沉稳,不浮夸,不邀功。更重要的是,他足够聪明,却又不耍小聪明。这种品质,在机关里,比金子还珍贵。
“在青龙镇的时候,工作很出色嘛。”周国华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聊起了家常,“那个‘一桥双景’的方案,我听说了,县设计院的老专家都赞不绝口。是你提出来的?”
江澈头皮发麻,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他赶紧摆手,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
“书记,那可真不是我。我就是当时开了个小差,随口胡说了一句,是李镇长他们水平高,举一反三,才搞出了那个方案。跟我……跟我关系真不大。”
【自污计划第三条:全面否认过去的功绩,将所有成绩归功于领导。】
他恨不得把“我就是个废物”这六个字刻在自己脑门上,让周国华看个清楚。
周国华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好啊,太好了。这孩子,不仅不贪眼前的功,连过去的功劳都懂得往外推。他这是在告诉自己,他眼里只有领导,没有他自己。这种心性,这种觉悟,简直是为秘书这个岗位量身定做的!
周国华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感觉今天这茶,格外的香醇。他放下杯子,身体再次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江澈。
“小江,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来县委办,感觉怎么样?跟在乡镇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终于,图穷匕见了。
江澈知道,这是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题。回答得好,他就能彻底打消周国华的念头,回答得不好,他今晚就得开始学着怎么给领导泡茶。
他深吸一口气,酝酿了一下情绪,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发自肺腑的真诚(痛苦)。
“报告书记,说句心里话,我……我还是有点不习惯。”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委屈,“县委办标准太高,要求太严,节奏也太快了。我这人……脑子转得慢,人也比较笨,说实话,压力很大,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里做错了,给领导添麻烦,给集体抹黑。”
他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周国华,眼神里充满了“求放过”的恳切。
“我这人,没什么太大的志向和抱负。”他继续说道,声音里甚至带上了一丝自嘲,“不像别的年轻人,想着建功立业,想着往上走。我就想……找个清闲点的岗位,安安稳稳地把本职工作干好,不出错,不惹事,到了年纪能顺顺利利退休,我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书记……我真的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在县委办工作。尤其是一些需要统筹协调、需要大局观的核心岗位,我怕我能力不够,德不配位,最后把事情搞砸了,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自污计划终极奥义:自陈胸无大志,主动要求躺平,坦言德不配位,暗示不堪大用!】
这一番话,江澈说得情真意切,字字泣血。
这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如此真诚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躺平梦想)。他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领导,听到下属说出这样一番“不求上进”的“躺平宣言”,都会立刻把他从重点培养的名单上划掉,甚至会考虑把他下放到某个清水衙门去“养老”。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说完这番话,他低下了头,像一个等待宣判的犯人,等待着周国华的最终裁决。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挂钟的“咔哒”声,一下,一下,敲在江澈的心上。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经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周国华的声音响起了。
“说完了?”
“……说完了。”江澈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
“抬起头来,看着我。”
江澈心中一凛,不情不愿地抬起了头。
他看到了周国华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他预想中的失望、鄙夷,或者愤怒。
恰恰相反,那里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明亮到近乎炽热的光芒。那是一种发现了绝世珍宝的欣赏,是一种找到了失散多年知音的激动!
周国华看着江澈,内心早已是波涛汹涌,翻江倒海!
他听到了什么?
他听到了一个年轻人最宝贵的品质——清醒!
在这个浮躁的、人人都想往上爬的年代,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人,却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周国华看来是谦虚),能坦然地承认自己“胸无大志”(在周国华看来是淡泊名利),能主动地规避权力的诱惑(在周国华看来是无欲则刚),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他要找的秘书,是什么样的人?
不是一个野心家,不是一个投机者,更不是一个想借着他当跳板往上爬的“小周国华”。
他要找的,就是一个像江澈这样的人!
一个足够聪明,能帮他处理好繁杂的事务;一个足够沉稳,能守住他所有的秘密;最最重要的一点,一个足够“无欲无求”,不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不会背着他搞小动作,能让他百分之百放心的人!
江澈刚才那番“自污”的话,在周国华听来,简直就是一篇完美的“求职宣言”!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戳在了他心坎里最柔软、最需要的地方!
高人!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他不是在拒绝我,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向我展示他最宝贵的、最适合当秘书的品质!
周国华缓缓地站起身,绕过宽大的办公桌,走到了江澈的面前。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江澈的肩膀。
“小江啊……”周国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一丝欣慰,还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你的这些想法,很好,非常好。”
江澈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有自知之明,不被眼前的虚名所累,不被权力的欲望所惑,这说明你是一个心智成熟、政治过硬的好同志。”
江澈的脸,开始发白。
“你说的对,秘书这个岗位,责任重大。正因为如此,我才需要一个像你这样,踏实、稳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同志来担任。”
江澈感觉自己的呼吸,开始变得困难。
周国华的目光,变得无比温和,却又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你不要有顾虑,也不要有压力。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经验,也是可以慢慢积累的。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的品质。”
“至于你说的,想找个清闲的岗位……恐怕,暂时不行了。”
周国华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让江澈感到绝望的、狐狸般的笑容。
“年轻人,还是要多为人民服务嘛。”
说完,他直起身,背着手走回了办公桌后,拿起一份文件,像是想起了什么。
“对了,正好有件事。”周国华看着手里的文件,头也不抬地说道,“县里最大的那个老大难,国有林场的改革,最近又要提上日程了。你刚来,可能对情况不熟。这样吧,你先拿上这份去年的调研报告,回去看看,随便写个几百字的阅后感,谈谈你的初步想法,明天早上,交给我。”
他将一份厚厚的、页脚已经微微卷起的报告,推到了桌子边缘。
江澈的脑子,一片空白。
他完了。
他知道,这是最后的“考察”,也是他最后的机会。
但他更清楚,自己无论交上去一篇什么样的狗屁文章,都会被这位已经“迪化”入脑的书记,解读成一篇蕴含着治国安邦大智慧的《隆中对》。
他的“自污”计划,在他自己的全力以赴和对方的完美配合下,取得了史诗级的、灾难性的……成功。
他机械地站起身,机械地走上前,机械地拿起那份报告。
报告很沉,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沉到了谷底。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那间办公室的。
他只记得,当他关上那扇厚重的木门时,系统那冰冷的、不带一丝感情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缓缓响起。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