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纪委?”
这三个字像三颗冰雹,狠狠砸进沸腾的油锅里,瞬间炸得所有人都懵了。
前一秒还响彻云霄的欢呼与鞭炮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掐住了喉咙,戛然而止。整个村口,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数百双眼睛,齐刷刷地从那道象征着希望的清泉,转向了那个表情严肃、气场冰冷的中年男人。
村民们脸上的喜悦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茫然、错愕,以及一丝丝从心底里冒出来的寒意。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纪委”这两个字,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就意味着“抓官的”,意味着出事了。
周海东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几乎是本能地上前一步,将陆远不着痕迹地护在了身后,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度:“我是青阳镇镇长周海东。同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
那中年男人从口袋里掏出证件,亮了一下:“县纪委监察二室主任,钱立。我们接到群众举报,需要向陆远同志了解一些关于红旗村扶贫项目资金的问题。”
群众举报!资金问题!
这八个字,像是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不可能!”老刘头第一个急了,他拄着拐杖冲上前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我们陆镇长清清白白,每一分钱都用在了水渠上!你们凭啥抓好人!”
“就是!钱都是我们盯着花的,账本都在村委会放着呢!”
“谁敢诬告我们陆镇长,我们跟他拼了!”
刚刚还沉浸在幸福中的村民们,此刻像是被激怒的蜂群,瞬间将陆远和那名纪委主任围在了中间,群情激奋。刘二蛋和王铁柱更是直接挡在了陆远身前,像两尊门神,虎视眈眈地盯着钱立,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架势。
县电视台的摄像师都看傻了,镜头下意识地在陆远、纪委主任和愤怒的村民之间来回切换,这戏剧性的转折,比任何事先设计的脚本都更加震撼。
“胡闹!都退下!”周海东厉声喝道,他知道,事情一旦闹大,有理也变成没理了。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直沉默的陆远,却轻轻推开了挡在身前的刘二蛋和王铁柱,走到了最前面。
他的脸上没有众人预想中的惊慌失措,反而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钱主任是吧?”陆远冲着钱立点了点头,语气不卑不亢,“我就是陆远。既然有群众举报,我理应配合组织调查。只是,这里人多嘴杂,也不是谈话的地方。不如,我们去村委会办公室谈,您看可以吗?”
他的镇定,像一股清流,瞬间让周围的嘈杂都矮了三分。
钱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中要沉得住气得多。他点了点头:“可以。”
“乡亲们,”陆远转过身,面对着一张张为他担忧的脸,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咱们红旗村的人,要讲道理,更要信组织。钱主任是来查清问题的,不是来抓人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大家放心,都散了吧,别耽误了记者同志们拍摄咱们村通水的大喜事。”
他指了指那依旧在欢快流淌的渠水:“水,才是今天的主角。”
周海东看着陆远,心中暗自点头,这小子,有大将之风。几句话,既表明了态度,安抚了群众,还顺便给纪委戴了顶“信组织”的高帽,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村民们虽然依旧不忿,但在老刘头的劝说下,终究还是让开了一条路。
村委会办公室里。
钱立坐在主位,他的秘书负责记录,气氛严肃得像是法庭。周海东和县宣传部的王副部长也跟了进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神情凝重。
“陆远同志,”钱立开门见山,声音没有任何温度,“据举报材料称,你在红旗村引水渠项目中,利用职权,与承建方和捐款企业存在不正当经济往来,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对此,你有什么要解释的?”
这话一出,连周海东的眼皮都跳了一下。这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
陆远却依旧平静,他没有急着辩解,而是转向门口:“刘大爷,麻烦您和监督组的几位叔伯,把咱们的账本拿进来。”
很快,老刘头带着几个老人,抬着一个大木箱子走了进来。箱子打开,里面是十几本厚厚的账册,和一大摞用夹子夹好的单据。
“钱主任,”陆远指着箱子,“这是我们红旗村水渠项目的所有账目。从钱总捐款一百五十万到账的那天起,每一笔支出,都由我们村的‘水渠建设监督组’共同签字、审核。这是总账,这是分账,这是材料采购单,这是工人工资表……所有的原始票据,都在这里。”
老刘头把一本总账递到钱立面前,那账本的封皮都磨出了毛边。他拍着胸脯,声音洪亮:“钱主任,这账,是我们十几个老头子一笔一笔对出来的!陆镇长自己,为了给工人师傅们买点烟酒解乏,还往里垫了千把块钱!谁要是说他贪了一分钱,我老刘头第一个把唾沫星子啐他脸上!”
钱立没有说话,只是拿起账本,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他的表情很专注,看得非常仔细。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钱立的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他不仅看了账本,还随机抽出了几张大额的采购单,询问细节。
“这笔五万块的管道采购,为什么比市场价低了近一成?”
陆远回答:“这是我带着刘二蛋和王铁柱,跑了三家供应商,一家家磨下来的价格。我们告诉对方,这是给贫困村修救命渠,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最后那家老板也是个实在人,给我们按出厂价走的。”
“这笔两千块的饭费支出是怎么回事?”
旁边一个监督组的老人抢着说:“这是陆镇长请县水利局的老工程师来现场指导,人家分文不取,忙活了一整天,陆镇长自掏腰包请人家在镇上吃了顿便饭,我们几个老家伙非说要走公账,他才同意的!”
一个问题,一个回答。每一个回答,都不仅仅是陆远一个人在说,旁边总有监督组的老人抢着补充细节。那不是在接受审查,更像是一群朴实的庄稼人,在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家孩子有多争气。
周海东和王副部长在一旁看着,心也从嗓子眼慢慢放回了肚子里。他们看出来了,这账,干净得就像红旗村今天流进来的那股山泉水,清澈见底。
终于,钱立放下了手里的账本,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抬起头,脸上那冰冷的表情不知何时已经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而又欣赏的神色。
他忽然站起身,对着老刘头和几位监督组的老人,微微鞠了一躬:“老人家,辛苦你们了。”
老人们都愣住了。
钱立又转向陆远,眼神彻底变了。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陆远的手:“陆远同志,对不起,我为我刚才的态度,向你道歉。”
这一下,所有人都被搞蒙了。
只听钱立继续说道:“其实,今天我来,是受了县委田书记的委托。红旗村的项目,动静太大了!一个老大难的贫困村,几个月就通了水,还拉来了一百五十万的企业捐款。县里开了几次会,有支持的,也有质疑的。田书记说,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是真是假,得用火炼一炼!”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笑意:“这封所谓的‘举报信’,就是田书记亲自安排的‘火’。他想看看,面对压力,你这个年轻人会不会乱了阵脚。他也想看看,这个项目,到底是真的固若金汤,还是个面子工程。”
“现在,我有答案了。”钱立的目光扫过那些干净的账本,扫过那些义愤填膺又无比自豪的村民,最后落在陆远身上,语气无比郑重,“陆远同志,你不仅为红旗村修了一条生命之渠,你更用行动,为全县所有干部,立起了一座廉洁奉公的丰碑!”
轰!
办公室里的人,脑子里像是炸开了一个响雷。
原来,这是一场考试!一场来自县委最高领导的,终极压力测试!
周海东怔怔地看着陆远,又看了看钱立,心中翻江倒海。他知道陆远这事办得漂亮,却没想到,已经漂亮到了能让县委书记亲自为他“设局”的地步!
宣传部的王副部长更是激动得两手发抖,他手里的笔都快捏断了。我的天!这是什么神仙剧情!“纪委主任现场澄清,县委书记暗中考验,年轻干部德才兼备,清白如许!”这新闻稿发出去,绝对是全县头条,不,全市头条!
【支线任务【红旗村的蝶变】第一阶段:清者自清,已完成!】
【恭喜宿主通过隐藏考验,获得S 级评价!奖励声望点:点!角色卡【坦荡无私的实干家】熟练度大幅提升!】
系统的提示音在陆远脑海中响起,但他此刻的心情,却远比获得奖励更加激荡。他看着钱立,看着周海东,看着窗外那些重新爆发出欢呼声的村民,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钱立没有多留,他婉拒了周海东的宴请,只是在临走前,意味深长地对陆远说了一句:“田书记很欣赏有本事、有担当的年轻人。小陆同志,好好干,前途无量。”
黑色的桑塔纳在村民们复杂的目光中远去,来时如寒冬,去时已是暖春。
当天晚上,县电视台的新闻里,用整整五分钟的时间,浓墨重彩地报道了红旗村引水渠竣工通水的盛况。报道不仅展现了村民们的喜悦和红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巧妙地将“纪委考验”这一幕,以一种侧面烘托的方式融入其中,着重刻画了陆远这位年轻干部在压力面前的从容不迫和项目本身的清正廉洁。
一时间,“陆远”这个名字,随着电波传遍了全县的千家万户,也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县委所有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
青阳镇,镇长办公室。
周海东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县城的方向,久久不语。他手里夹着一支烟,烟灰积了很长一截都没有弹落。
他知道,小小的青阳镇,终究是浅滩。
而陆远,是那条已经露出了峥嵘头角的潜龙。
这浅滩,困不住他了。
周海东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一个许久未曾联系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掐灭了烟,对着话筒,沉声说道:“老领导,我是海东啊……对,我想跟您汇报个事,不,是想给您推荐一个人……”
“县纪委?”
这三个字像三颗冰雹,狠狠砸进沸腾的油锅里,瞬间炸得所有人都懵了。
前一秒还响彻云霄的欢呼与鞭炮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掐住了喉咙,戛然而止。整个村口,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数百双眼睛,齐刷刷地从那道象征着希望的清泉,转向了那个表情严肃、气场冰冷的中年男人。
村民们脸上的喜悦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茫然、错愕,以及一丝丝从心底里冒出来的寒意。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纪委”这两个字,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就意味着“抓官的”,意味着出事了。
周海东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几乎是本能地上前一步,将陆远不着痕迹地护在了身后,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度:“我是青阳镇镇长周海东。同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
那中年男人从口袋里掏出证件,亮了一下:“县纪委监察二室主任,钱立。我们接到群众举报,需要向陆远同志了解一些关于红旗村扶贫项目资金的问题。”
群众举报!资金问题!
这八个字,像是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不可能!”老刘头第一个急了,他拄着拐杖冲上前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我们陆镇长清清白白,每一分钱都用在了水渠上!你们凭啥抓好人!”
“就是!钱都是我们盯着花的,账本都在村委会放着呢!”
“谁敢诬告我们陆镇长,我们跟他拼了!”
刚刚还沉浸在幸福中的村民们,此刻像是被激怒的蜂群,瞬间将陆远和那名纪委主任围在了中间,群情激奋。刘二蛋和王铁柱更是直接挡在了陆远身前,像两尊门神,虎视眈眈地盯着钱立,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架势。
县电视台的摄像师都看傻了,镜头下意识地在陆远、纪委主任和愤怒的村民之间来回切换,这戏剧性的转折,比任何事先设计的脚本都更加震撼。
“胡闹!都退下!”周海东厉声喝道,他知道,事情一旦闹大,有理也变成没理了。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直沉默的陆远,却轻轻推开了挡在身前的刘二蛋和王铁柱,走到了最前面。
他的脸上没有众人预想中的惊慌失措,反而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钱主任是吧?”陆远冲着钱立点了点头,语气不卑不亢,“我就是陆远。既然有群众举报,我理应配合组织调查。只是,这里人多嘴杂,也不是谈话的地方。不如,我们去村委会办公室谈,您看可以吗?”
他的镇定,像一股清流,瞬间让周围的嘈杂都矮了三分。
钱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中要沉得住气得多。他点了点头:“可以。”
“乡亲们,”陆远转过身,面对着一张张为他担忧的脸,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咱们红旗村的人,要讲道理,更要信组织。钱主任是来查清问题的,不是来抓人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大家放心,都散了吧,别耽误了记者同志们拍摄咱们村通水的大喜事。”
他指了指那依旧在欢快流淌的渠水:“水,才是今天的主角。”
周海东看着陆远,心中暗自点头,这小子,有大将之风。几句话,既表明了态度,安抚了群众,还顺便给纪委戴了顶“信组织”的高帽,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村民们虽然依旧不忿,但在老刘头的劝说下,终究还是让开了一条路。
村委会办公室里。
钱立坐在主位,他的秘书负责记录,气氛严肃得像是法庭。周海东和县宣传部的王副部长也跟了进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神情凝重。
“陆远同志,”钱立开门见山,声音没有任何温度,“据举报材料称,你在红旗村引水渠项目中,利用职权,与承建方和捐款企业存在不正当经济往来,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对此,你有什么要解释的?”
这话一出,连周海东的眼皮都跳了一下。这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
陆远却依旧平静,他没有急着辩解,而是转向门口:“刘大爷,麻烦您和监督组的几位叔伯,把咱们的账本拿进来。”
很快,老刘头带着几个老人,抬着一个大木箱子走了进来。箱子打开,里面是十几本厚厚的账册,和一大摞用夹子夹好的单据。
“钱主任,”陆远指着箱子,“这是我们红旗村水渠项目的所有账目。从钱总捐款一百五十万到账的那天起,每一笔支出,都由我们村的‘水渠建设监督组’共同签字、审核。这是总账,这是分账,这是材料采购单,这是工人工资表……所有的原始票据,都在这里。”
老刘头把一本总账递到钱立面前,那账本的封皮都磨出了毛边。他拍着胸脯,声音洪亮:“钱主任,这账,是我们十几个老头子一笔一笔对出来的!陆镇长自己,为了给工人师傅们买点烟酒解乏,还往里垫了千把块钱!谁要是说他贪了一分钱,我老刘头第一个把唾沫星子啐他脸上!”
钱立没有说话,只是拿起账本,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他的表情很专注,看得非常仔细。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钱立的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他不仅看了账本,还随机抽出了几张大额的采购单,询问细节。
“这笔五万块的管道采购,为什么比市场价低了近一成?”
陆远回答:“这是我带着刘二蛋和王铁柱,跑了三家供应商,一家家磨下来的价格。我们告诉对方,这是给贫困村修救命渠,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最后那家老板也是个实在人,给我们按出厂价走的。”
“这笔两千块的饭费支出是怎么回事?”
旁边一个监督组的老人抢着说:“这是陆镇长请县水利局的老工程师来现场指导,人家分文不取,忙活了一整天,陆镇长自掏腰包请人家在镇上吃了顿便饭,我们几个老家伙非说要走公账,他才同意的!”
一个问题,一个回答。每一个回答,都不仅仅是陆远一个人在说,旁边总有监督组的老人抢着补充细节。那不是在接受审查,更像是一群朴实的庄稼人,在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家孩子有多争气。
周海东和王副部长在一旁看着,心也从嗓子眼慢慢放回了肚子里。他们看出来了,这账,干净得就像红旗村今天流进来的那股山泉水,清澈见底。
终于,钱立放下了手里的账本,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抬起头,脸上那冰冷的表情不知何时已经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而又欣赏的神色。
他忽然站起身,对着老刘头和几位监督组的老人,微微鞠了一躬:“老人家,辛苦你们了。”
老人们都愣住了。
钱立又转向陆远,眼神彻底变了。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陆远的手:“陆远同志,对不起,我为我刚才的态度,向你道歉。”
这一下,所有人都被搞蒙了。
只听钱立继续说道:“其实,今天我来,是受了县委田书记的委托。红旗村的项目,动静太大了!一个老大难的贫困村,几个月就通了水,还拉来了一百五十万的企业捐款。县里开了几次会,有支持的,也有质疑的。田书记说,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是真是假,得用火炼一炼!”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笑意:“这封所谓的‘举报信’,就是田书记亲自安排的‘火’。他想看看,面对压力,你这个年轻人会不会乱了阵脚。他也想看看,这个项目,到底是真的固若金汤,还是个面子工程。”
“现在,我有答案了。”钱立的目光扫过那些干净的账本,扫过那些义愤填膺又无比自豪的村民,最后落在陆远身上,语气无比郑重,“陆远同志,你不仅为红旗村修了一条生命之渠,你更用行动,为全县所有干部,立起了一座廉洁奉公的丰碑!”
轰!
办公室里的人,脑子里像是炸开了一个响雷。
原来,这是一场考试!一场来自县委最高领导的,终极压力测试!
周海东怔怔地看着陆远,又看了看钱立,心中翻江倒海。他知道陆远这事办得漂亮,却没想到,已经漂亮到了能让县委书记亲自为他“设局”的地步!
宣传部的王副部长更是激动得两手发抖,他手里的笔都快捏断了。我的天!这是什么神仙剧情!“纪委主任现场澄清,县委书记暗中考验,年轻干部德才兼备,清白如许!”这新闻稿发出去,绝对是全县头条,不,全市头条!
【支线任务【红旗村的蝶变】第一阶段:清者自清,已完成!】
【恭喜宿主通过隐藏考验,获得S 级评价!奖励声望点:点!角色卡【坦荡无私的实干家】熟练度大幅提升!】
系统的提示音在陆远脑海中响起,但他此刻的心情,却远比获得奖励更加激荡。他看着钱立,看着周海东,看着窗外那些重新爆发出欢呼声的村民,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钱立没有多留,他婉拒了周海东的宴请,只是在临走前,意味深长地对陆远说了一句:“田书记很欣赏有本事、有担当的年轻人。小陆同志,好好干,前途无量。”
黑色的桑塔纳在村民们复杂的目光中远去,来时如寒冬,去时已是暖春。
当天晚上,县电视台的新闻里,用整整五分钟的时间,浓墨重彩地报道了红旗村引水渠竣工通水的盛况。报道不仅展现了村民们的喜悦和红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巧妙地将“纪委考验”这一幕,以一种侧面烘托的方式融入其中,着重刻画了陆远这位年轻干部在压力面前的从容不迫和项目本身的清正廉洁。
一时间,“陆远”这个名字,随着电波传遍了全县的千家万户,也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县委所有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
青阳镇,镇长办公室。
周海东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县城的方向,久久不语。他手里夹着一支烟,烟灰积了很长一截都没有弹落。
他知道,小小的青阳镇,终究是浅滩。
而陆远,是那条已经露出了峥嵘头角的潜龙。
这浅滩,困不住他了。
周海东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一个许久未曾联系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掐灭了烟,对着话筒,沉声说道:“老领导,我是海东啊……对,我想跟您汇报个事,不,是想给您推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