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传道授业-《知不可忽骤得》

  自那日之后,苏明远每月都要去东宫两次,为三皇子讲学。

  起初他还有些紧张,每次讲学都要精心准备,生怕说错话。但渐渐地,他发现三皇子确实是真心好学,而不是单纯地想拉拢他。

  这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三皇子只是想利用他,那他可以保持距离,应付了事。但三皇子既聪慧又勤奋,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逼得他不得不认真思考,用心回答。

  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渐渐产生了真正的交流。

  这天,苏明远又来到思贤堂。三皇子早已等候,案上摊着一本《资治通鉴》。

  明远兄来了。三皇子起身相迎,今日我想和你讨论一个问题。

  殿下请讲。

  我在读《资治通鉴》时,发现历朝历代,但凡改革,往往都以失败告终。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强大,但商鞅本人却被车裂;王莽改制,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王安石变法,也是半途而废……三皇子皱眉道,这是为什么?难道改革就注定失败吗?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

  苏明远沉思片刻,缓缓道:殿下问得好。改革确实很难,但并非注定失败。关键在于三点。

  哪三点?

  其一,改革的时机。苏明远道,国家太平时,百姓安于现状,不愿变革;国家危难时,人心思乱,也难以变革。改革要在国家虽有问题但还有余力的时候进行,这个时机很难把握。

  三皇子点头:有道理。那第二点呢?

  其二,改革的力度。苏明远继续道,改革太激进,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引起强烈反弹;改革太温和,又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个度,同样难以把握。

  第三点?

  其三,改革者的结局。苏明远叹了口气,历史上的改革者,往往都不得善终。不是因为改革本身错了,而是因为改革得罪了太多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在朝廷中根深蒂固,一旦改革者失去靠山,就会遭到疯狂反扑。

  三皇子沉默了。

  良久,他才开口:那依你之见,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第一,要有强有力的支持。苏明远直言道,改革必须得到最高统治者——也就是皇帝的坚定支持。没有这个支持,改革寸步难行。

  第二,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要一步步来。先试点,再推广;先易后难,先表后里。

  第三,要善于妥协。苏明远看着三皇子,改革不是要消灭所有的既得利益者,而是要调整利益分配。该让步的时候要让步,该坚持的时候要坚持。

  三皇子听得入神,忽然问:那明远兄,你推行的税赋改革,是如何做到的?

  苏明远笑了:下官做的,正是殿下刚才说的这些。有圣上的支持,所以改革能够推行;先在几个地方试点,证明可行后再推广;遇到阻力时,该妥协的妥协,该坚持的坚持。

  但是……三皇子迟疑道,听说你也得罪了不少人?

  改革必然得罪人。苏明远坦然道,关键是要分清楚,哪些人是可以争取的,哪些人是必然对立的。对于前者,要尽量团结;对于后者,也不必赶尽杀绝,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反扑的力度就会小一些。

  三皇子若有所思地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又讨论了几个具体的案例。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到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再到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苏明远用这些历史案例,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

  他很小心,从不直接批评当朝政治,而是借古喻今,让三皇子自己去思考。

  明远兄,我有个想法。三皇子忽然说,将来若是有机会,我想推行更大规模的改革。不只是税赋,还有科举、军制、吏治……都需要改革。

  他眼中闪着光:我希望能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加高效的国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而不是只靠出身。

  这番话,让苏明远心中一震。

  这位皇子的理想,竟然和他不谋而合。

  但也正因如此,他更加警惕。

  殿下的志向,令人敬佩。他谨慎地说,不过下官要提醒殿下,改革虽好,但要等到时机成熟。现在殿下年纪尚轻,主要还是要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

  你是怕我太激进?三皇子笑了,放心,我明白的。现在说这些,也只是和你讨论而已。真要推行,还早着呢。

  两人相视一笑。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一个内侍进来禀报:殿下,贵妃娘娘有请。

  知道了。三皇子站起身,对苏明远道,明远兄,今日就到这里吧。下次你再来,咱们继续聊。

  是,殿下。

  苏明远告辞离开。

  走出东宫,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每次和三皇子讲学,都是一次心理负担。他既要认真传授知识,又要时刻警惕不要说错话;既要展现自己的才华,又不能过分亲近。

  这种感觉,就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落。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三皇子确实是个好学生。聪慧、勤奋、有见识,而且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

  如果将来这位皇子真的登基,对国家未必是坏事。

  但问题是,他能登基吗?

  苏明远知道,朝中还有其他几位皇子,都有自己的支持者。储位之争,从来都是最残酷的政治斗争。

  他可不想卷入其中。

  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注视自己。

  苏明远心中一凛,假装无意地四处张望,果然看到不远处的阴影中,有一个身影一闪而过。

  有人在监视他!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往前走,心中却在快速分析。

  是谁在监视他?为什么要监视他?

  最大的可能,是其他皇子派来的。三皇子邀请他讲学的事,虽然比较隐秘,但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人察觉。

  那些支持其他皇子的势力,自然会对他产生警惕,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想到这里,苏明远加快了脚步。

  他必须尽快离开皇城这个是非之地。

  回到府中,苏明远立即召来李安。

  去查一查,今天有没有人跟踪我。他低声吩咐,查清楚是什么人,来自哪个势力。

  李安领命而去。

  苏明远坐在书房中,心情沉重。

  他本想低调行事,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但没想到,还是被卷了进来。

  为三皇子讲学这件事,恐怕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但现在想退出,已经来不及了。

  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保持中立,不要过分卷入。

  窗外,夜色深沉。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苏明远坐在黑暗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只是一个寒门学子,为科举而读书。

  那时候的他,单纯而热血,以为只要考取功名,就能实现抱负。

  现在的他,已经位列三公,手握重权。

  但他却发现,地位越高,反而越身不由己。

  他被权力的漩涡裹挟着,不断向前,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这是他想要的吗?

  他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