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双线并进的“大会战”-《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

  从京州返回江北大学的专机上,气氛与来时,已截然不同。

  来的时候,众人的心中,还带着一丝对未知的忐忑和好奇。

  而回去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被赋予了神圣使命后的、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昂扬的斗志。

  那间“1号会议室”里,各位总师抛出的一个个“卡脖子”难题,那块布满了裂纹的涡轮盘残骸,以及最后那份不容置疑的“军令状”,像一幕幕画面,在林浩的脑海中,反复回放。

  从那场会议结束的时刻起,他们这个小小的团队,就已经和这个国家最核心的工业命脉,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他们,再也没有退路。

  ……

  回到江北大学的当晚,陈默没有让任何人休息。

  801会议室,灯火通明。

  一场决定团队未来一年作战方针的内部动员会,连夜召开。

  “好了,都打起精神来。”陈默教授站在巨大的白板前,他的语气,已经不再仅仅是导师,更像是一位即将排兵布阵的战地指挥官,“京州的会议,大家也都看到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块硬仗,一场攻坚战。我们只有一年时间。”

  他拿起笔,在白板的中央,重重地,写下了这次大会战的最终考核目标: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Φ > 1m)

  “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也是科工局对我们下的‘死命令’,必须完成。”

  紧接着,他又在主攻方向的两侧,分别写下了另外两个目标: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性能验证)

  深潜器球舱(高强度与耐腐蚀验证)

  “这两个,是我们的‘次攻方向’。虽然考核指标,只是提供小尺寸的验证样品,但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我们必须双线并进,协同攻关。”

  陈默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声音变得异常清晰和有力。

  “要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组织上的、一场高效的协同作战。从今天起,我们的团队,将重组为三个战斗小组,各司其职,又必须紧密配合。”

  他开始在白板上,画出整个团队的作战部署图。

  “第一战斗小组:工程验证组。”

  他的目光,落在了林浩和韩立阳的身上。

  “由林浩,韩立阳负责。另外,我会向学校申请,抽调机械学院和材料学院,最有经验的几位青年教师和十几名优秀的硕博生,组成一支‘攻关突击队’,全部由你指挥。”

  “你们的任务,”陈默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就是‘冲在第一线’。负责所有方向的样品制备、加工和初步的性能验证。你们,将是我们的‘尖刀’!”

  他看向林浩:“林浩,从明天起,你和韩立阳,就要做好当‘空中飞人’的准备。你们要带着我们优化后的合金配方和工艺参数,奔赴全国各大国防重点实验室。那里,有我们最需要的、最先进的设备。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设备,并利用它们,为我们,生产出合格的‘弹药’!”

  “是!保证完成任务!”林浩站起身,立正回答,声音洪亮。

  “在技术路线上,”陈默继续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对哈特曼的轻蔑,“我们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束手束脚。有了那份‘内部通行证’,我们直接选择,目前世界上被证明的、最高效、最成熟的工业化路线!”

  他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一行字:

  技术路线:真空感应熔炼 → 雾化制粉 → 热等静压 → 精密加工

  “哈特曼的‘专利地雷阵’,现在,就是我们脚下最平坦的康庄大道。他帮我们趟过的所有雷,现在,都成了我们的路标!”

  这句话,引得房间里一阵会意的低笑,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

  “第二战斗小组:理论与数据保障组。”

  陈默的目光,转向了高翔和秦峰。

  “由高翔,秦峰负责。”

  “你们的任务,就是‘坐镇后方’。为前方的工程验证组,提供最坚实、最可靠的理论预测和数据支持。你们,是我们的‘大脑’和‘参谋部’!”

  “从今天起,你们将坐镇江北大学的802和803新实验室。我会协调学校,为你们配备最顶级的计算资源,并打通与国家超算中心的专线连接。你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升级和维护那套‘数字孪生’系统,建立一个能够模拟‘熔炼-制粉-压制-加工-服役’全流程的、庞大的物理模型。”

  “我要求,”陈默看着高翔,语气不容置疑,“林浩在前线,遇到的任何一个工艺难题,你必须在十二小时之内,通过你的模型,给出理论上的最优解!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高翔也站起身,推了推眼镜,眼神中,充满了技术人员面对终极挑战时的兴奋。

  陈默的目光,落在了苏晓月的身上。

  “晓月,你的任务,最特别,也同样至关重要。经过和王院士的沟通,专项办公室,已经正式任命你为我们项目的‘国际技术情报特聘分析员’。”

  “你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追踪‘泰坦动力’。而是要利用你的国际视野、语言优势和罗西教授他们的人脉,全面地、系统地,监控和分析,全球范围内,所有与‘非晶合金’、‘高温材料’、‘先进制造’相关的最新技术动态、专利布局和产业政策。”

  “你需要为我们,提供战略级的预警和决策参考。哈特曼的下一步棋,会怎么走?通用、劳斯莱斯,这些巨头,是真的想合作,还是想窃取我们的技术?欧洲和美国,在国家层面上,会不会出台针对我们的技术封锁政策?”

  “我需要你,成为我们团队,望向世界的……‘眼睛’。”

  苏晓月站起身,眼神清澈而又坚定:“请老师放心,我明白我的责任。”

  “徐涛,”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现在,轮到你了。”

  徐涛立刻挺直了腰板,一副“等待检阅”的模样,他知道,最关键的任务,往往都压轴出场。

  “你的任务,有两个。”陈默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理论与数据保障组的程序还需要你来优化和维护。有问题吗?”

  “没问题!”徐涛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地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很好。”陈默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第二个任务,你是我们连接‘前线’和‘后方’的‘神经网络’。我需要你,利用你的技术,搭建一个军工级别的、绝对安全的‘加密数据云平台’。”

  “要求,林浩在锦城、在锡市、在任何一个实验节点,得到的任何一张电镜照片,任何一条衍射曲线,任何一个温度数据,都能在几秒钟之内,安全、无损地,实时传输回江北大学的服务器,供高翔的团队,进行分析。你能做到吗?”

  徐涛一改刚才的嬉皮笑脸,他站直了身体,脸上,浮现出一种属于顶尖技术专家,面对挑战的自信。

  他没有丝毫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菜一碟,陈老师!”他拍着胸脯,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您放心,我保证,我们这条数据流的安全性,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家顶级科技公司的内网!”

  这个回答,干脆、利落,充满了底气。

  然而,就在他刚刚坐下,还沉浸在自己这番帅气发言的余韵中时,他突然反应了过来。

  “哎,不对呀,陈老师!”徐涛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突兀地响起,带着一丝委屈和恍然大悟,“您这不对啊!怎么到我这儿,就是两个任务了?林浩和高师兄他们,都只有一个任务啊!”

  他这么一喊,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

  林浩负责工程,高翔负责理论,苏晓月负责情报,唯独徐涛,既要维护代码,又要保障通讯,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

  “噗嗤——”

  苏晓月第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陈默教授看着反应慢了半拍的学生,脸上,也露出了一个极其罕见的、如同狐狸般的、狡黠的微笑。

  他慢悠悠地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能者多劳嘛。”

  这四个字一出,整个会议室,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徐涛,你就认命吧!谁让你是我们团队唯一的‘六边形战士’呢?”林浩笑着调侃道。

  高翔也难得地开了句玩笑,他一本正经地推了推眼镜,对徐涛说:“徐涛,根据任务分配的帕累托最优原则,你的能力边界最广,承担复合型任务,是实现团队整体效率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高师兄,你这就没意思了啊!”徐涛一脸悲愤,“你们这是压榨!是赤裸裸的学术压榨!我要去学术委员会告你们!”

  短短半个小时,一场宏大的、关乎国运的“大会战”,就被陈默,清晰地,分解成了几个既独立作战,又紧密协同的战斗单元。

  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了最适合自己的、无可替代的角色。

  整个团队,像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所有的齿轮,都已啮合,所有的系统,都已激活,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全速运转!

  会议的最后,陈默看着眼前这些,已经彻底褪去了青涩,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担当的年轻人,缓缓地说道:

  “去吧,去把我们在《Science》上画出的那张蓝图,变成我们国家,真正握在手里的……国之重器!”

  ……

  第二天,清晨。

  第一缕朝阳,刚刚照亮江北大学的林荫道。

  806教研室内,气氛有些离别前的安静。

  林浩和韩立阳,已经换上了一身轻便的行装,身边,放着两个简单的行李箱。他们的第一站,是位于中西部工业重镇——锦城的航空材料研究院。在那里,有全国最先进的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设备,他们要去那里,为涡轮盘,制备“第一炉粉”。

  “林浩,到了那边,注意安全,按时吃饭。”苏晓月一边帮他整理着有些褶皱的衣领,一边低声叮嘱道。她的眼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骄傲。

  “放心吧。”林浩握了握她的手,给予她一个安心的微笑。

  “林师兄,韩师弟,一路顺风!前线就靠你们了!后方有我们!”秦峰和高翔,用力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记得多带点当地特产回来呀,我听说那边兔头和豆腐脑很好吃!”徐涛依旧是那副玩世不恭的腔调。

  陈默教授站在门口,看着即将出征的两位“先锋大将”,他没有多余的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出发。”

  林浩和韩立阳,提着简单的行囊,在陈默和苏晓月等人的目送下,转身,走出了他们奋斗了无数个日夜的806。

  楼下,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专车,早已等候多时。

  一场跨越数千公里、调动全国资源的、轰轰烈烈的“大会战”,在这座城市,刚刚苏醒的、最灿烂的朝阳中,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