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戏里戏外与消失的监控-《娱乐圈花瓶?不,我是沙雕顶流》

  那个在馄饨摊阴影下惊鸿一瞥、又瞬间消失的反光点,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在苏恬的潜意识里,无法拔出,持续释放着寒意。她几乎可以肯定,那不是错觉。有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在她和顾景琛演绎着剧中人悲欢离合的时候,在咫尺之遥的地方,冰冷地记录着一切。

  这让她在接下来的拍摄中,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抽离感。一方面,她需要全情投入,成为林晚,感受她的绝望、她的坚韧、她在那个时代洪流中的无力与挣扎;另一方面,她意识的一角又始终悬在空中,如同一个警惕的哨兵,扫描着片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道投向她的目光,试图找出那潜藏的窥视者。

  这种状态意外地让她在某些需要表现林晚内心敏感多疑、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戏份中,表演得更加真实可信。陈导甚至在某条拍完后,难得地评价了一句:“苏恬,你这种‘惊弓之鸟’的状态,很对。”

  苏恬只能报以苦笑。她这哪里是演,分明是本色出演。

  她将馄饨摊的发现私下告诉了周明。周明脸色铁青,立刻着手调查当晚负责那片区域清场和道具收拾的工作人员名单,但结果一如所料,人员混杂,流动性大,且当时场面有些混乱,根本无从查起。那个反光点,如同鬼魅,来了,看了,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对方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也更耐心。”周明揉着太阳穴,眼中布满血丝,“他们不急于求成,像是在……观察,收集信息。这种对手最难缠。”

  日子在密集的拍摄日程中继续。电影进入了中后期,林晚和沈屹的人生轨迹在时代的浪潮中几经沉浮,两人的关系也走到了冰点。一场至关重要的冲突戏在筒子楼的家里拍摄。

  那是一场爆发戏。积累了多年的委屈、失望、对未来的恐惧,终于在某个导火索下,由林晚率先点燃。剧本要求苏恬需要有一段情绪极其激烈的控诉和哭泣。

  开拍前,苏恬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努力将自己代入林晚积郁已久的心境。然而,当她站在那个精心搭建的、充满生活气息却又压抑无比的“家”里,面对着饰演沈屹、眼神复杂而疲惫的顾景琛时,一种莫名的阻滞感出现了。

  她能感受到情绪在胸腔里翻涌,却仿佛隔着一层透明的膜,无法彻底冲破,无法达到剧本要求的那种“毁灭性”的爆发。几次拍摄,陈导都不甚满意。

  “苏恬,你的情绪是够的,但不够‘破’!”陈导拿着对讲机,语气严厉,“林晚这时候不是要讲道理,她是崩溃!是这么多年压抑的总爆发!你要把心里那层壳给我彻底砸碎!我要看到的是绝望,是歇斯底里,是哪怕毁掉一切也要把痛苦喊出来的那股劲儿!不是这种收着的、还在顾忌形象的委屈!”

  严厉的批评如同鞭子,抽打在苏恬本就紧绷的神经上。她知道问题所在。那潜藏在暗处的威胁,那些纷繁复杂的现实危机,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让她无法在镜头前真正地、毫无保留地“打碎”自己。她潜意识里还在害怕,害怕那个“打碎”后的自己,会被暗处的眼睛窥见更多的脆弱,会失去控制。

  休息间隙,她独自走到摄影棚外通风的角落,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感觉一阵阵无力。冷风吹着她戏里单薄的衣衫,她却感觉不到冷,只有一种从内而外的疲惫和焦灼。

  一件带着体温的大衣,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苏恬一怔,回头。

  顾景琛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他只穿着戏里的毛衣,神色平静地看着她。

  “顾老师……”

  “害怕了?”顾景琛打断她,声音不高,却直击要害。

  苏恬张了张嘴,想否认,但在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注视下,最终还是沉默地低下头。

  “戏比天大。”顾景琛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有些飘忽,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镜头前面,只有角色。其他的,都是杂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黑暗中可能存在的窥探,语气带着一丝冷峭:“你越是在乎,他们越是得意。”

  苏恬的心猛地一震,抬头看向他。

  他知道了。他知道她在害怕什么。

  “把那些杂音,”顾景琛伸出手指,虚空一点,仿佛点向那些无形的威胁,“当成你表演的燃料。林晚的绝望是真的,你的恐惧也是真的。用你的真,去喂角色的真。”

  用我的真,去喂角色的真……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苏恬心中的迷雾和枷锁。是啊,她为什么要抗拒?现实的危机和角色的困境,在“绝望”和“恐惧”的本质上,难道不是相通的吗?她一直在努力区分,却忘了表演最高的境界,本就是真假难分,以真换真。

  她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却奇异地点燃了胸腔里那团一直被压抑的火焰。

  “我明白了。”她轻声说,将肩上的大衣脱下来,递还给顾景琛,“谢谢。”

  顾景琛接过大衣,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回了摄影棚。

  再次站到镜头前,苏恬的感觉完全不同了。她不再去想那些窥视的眼睛,不再去顾虑现实的重压。她将自己重生以来的惶恐,被网络暴力的委屈,面对未知威胁的恐惧,以及对眼前这个男人复杂难言的情绪……所有属于“苏恬”的真实情感,统统撕开,毫无保留地,灌注到“林晚”这个容器里。

  当导演喊出“Action”的那一刻,她看着眼前的“沈屹”,积压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不是刻意设计的哭喊,而是从喉咙深处迸发出的、带着血丝的控诉和呜咽,眼泪不受控制地奔涌,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被逼到绝境的疯狂和绝望。

  她彻底“打碎”了自己,也将“林晚”的灵魂,完整地、血淋淋地摊开在了镜头前。

  整个片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极具冲击力的表演震撼了。

  “cut!”陈导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过了!”

  苏恬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坐在地上,久久无法从那种极致的情绪中抽离。顾景琛站在原地,深深地看着她,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纯粹的欣赏,甚至……带着一丝动容。

  那天之后,苏恬的表演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更加自由和深刻的境界。她与顾景琛的对手戏也越发默契,常常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就能传递出角色之间复杂难言的情感。

  然而,现实的阴影并未因她在艺术上的突破而散去。

  几天后,一个负责剧组安保监控的负责人私下找到周明,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在馄饨摊夜戏拍摄前后几个小时,拍摄区域附近几个关键位置的监控摄像头,都出现了短暂的、大约三五分钟的“信号干扰”现象,画面变成雪花点,无法记录。技术部门检查后,认为是受到了某种强频率无线信号的干扰。

  “信号干扰?”周明脸色难看,“能确定是什么设备吗?”

  “很难。”负责人摇头,“范围控制得很精准,只影响了那几个特定机位,而且时间很短,像是……故意避开监控,进行某种操作。”

  这与苏恬看到的反光点,以及反光点的消失,完美地对上了!

  有人在那个夜晚,利用技术手段屏蔽了监控,潜入片场,放置了什么东西(很可能是微型摄像头或窃听器),又在拍摄结束后,趁着收拾现场的混乱,将其取走!

  整个过程,计划周密,技术娴熟,行动干净利落。

  这绝不是赵辉那种级别能做到的。这更像是……专业情报人员的手笔。

  那个“第三方”,不仅存在,而且已经将触手,一次次地,伸到了他们的眼皮底下。

  周明将这个消息告诉苏恬时,两人相对无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敌暗我明,技术碾压,目的不明。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蛛网之中,能感觉到蛛丝的震动,却始终看不清潜伏在网中央的,究竟是什么。

  就在这时,苏恬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新微信,来自夏小暖。

  【恬恬!你猜我今天在机场碰到谁了?!林薇!她打扮得跟个特务似的,慌慌张张的,好像要出国!她不是被公司雪藏了吗?这是要跑路?】

  林薇要出国?

  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

  苏恬的心猛地一沉。林薇这个最初的“敌人”,难道也知道些什么?或者,她也只是感觉到危险,想要逃离?

  她立刻将这条信息转给了周明。

  周明看着手机屏幕,眼神闪烁,半晌,才缓缓吐出一句话:

  “这潭水,看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浑得多。林薇……恐怕不只是个简单的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