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顾韩北上文献计-《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文兄,想不到你竟会冒死救我。”

  韦一笑神色复杂地看向文崇,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以为对方是贪生怕死之徒,没想到也能如此忠义。

  文崇看向即将溃败的大军,担忧道:

  “大将军,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虽救得了你的性命,却没法阻止大军溃败,你可还有办法?”

  韦一笑摇头,事到如今,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那就只能撤退了,我们回到徐州,待休整好再重新来过。”文崇提议道。

  “好。”韦一笑颔首,下达自行撤退的命令后便在上千亲卫与文崇的保护下往东逃去。

  而其人一走,韦家军仅存的抵抗之心彻底没了,一场大溃败再所难免。

  京州军见状纷纷追击,直到三日后再停止。

  另一边,顾冒等人冲出战场后一路向北,欲要渡河返回幽冀二州。

  谁知还未到达渡口,就收到京州军大胜的消息。

  “顾兄,我们要回去吗?”

  韩虎第一时间找到顾冒,问了一个让人心动的问题。

  “回去干嘛?”顾冒反问道。

  “当然是分战利品。”韩虎理所应当地回道。

  顾冒闻言笑了笑,然后又问道:

  “韩兄,你知道瘸子在腿好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韩虎还在思考,顾冒就已经给出答案。

  “是拐杖,是那根在他瘸腿时帮助他走路的拐杖。我们与陈青尧的关系,就好像这拐杖与瘸子。”

  “现在瘸子的腿好了,所以拐杖也该消失了。”

  韩虎听得心中一惊,立即打消了不该有的想法。

  于是顾韩联军继续向北,踏上回家的归程。

  不久后,得知此事的陈青尧暗道人心不古,说好的一起灭韦,结果他都胜了,盟友竟然还接着跑路。

  “可惜了,若顾冒与韩虎回来,我便能少两个心腹之患。”

  陈青尧发出感慨,一旁的审图笑道:

  “主公,此二人虽有几分本事,但远不如韦贼。现如今连韦贼都败于您手,他们二人又何足道哉?”

  陈青尧颔首回道:

  “说得没错,但他们若是联合起来,还是有些棘手的。”

  “所以我意加封韩虎为幽州牧、安北大将军,命其剿灭黄巾贼。”

  审图闻言提醒道:

  “主公,天下大乱至今,人心早就不在朝廷,您此举恐怕很难起作用。”

  陈青尧笑而不言,圣旨照发不误,而且还是加急的。

  徐州大营,疲惫不堪的郭悠来到韦一笑的病床前低声道:

  “主公,经初步统计,此次大败,我们损兵五六万,现在只剩下八万多一点。”

  “怎么会这么多?”韦一笑惊讶道。

  此次大败主要是因为他受了重伤导致军心不稳,从而让敌人有机可乘。

  但他也在第一时间下达撤退命令,所以在他看来,此战最多损失三四万战兵。

  可郭悠却告诉他没了五六万,这让他如何不吃惊。

  郭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报了一遍还能联系上的所有将领的名单。

  韦一笑会意,那些没念到的,大概率已经叛投陈奸。

  “主公,还有一件事,北边传来消息,黄巾贼与韩家又各自侵吞了我们一个郡。将士们得知此事后,接连有人请示北上。”

  韦一笑刚消化完上一个消息,郭悠又告诉了他一个坏消息。

  他听后不由呵斥道:“军情大事,怎么能允许肆意传播呢?”

  郭悠还是不答,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韦一笑。

  韦一笑很快醒悟,吃了败仗,正值人心动荡之际,坏消息又怎么可能控制得住。

  “郭先生,继续汇报吧。”韦一笑暗叹一声,平静地开口。

  “黄巾贼与韩家联军即将北上,少主发使来问要不要拦截。”

  郭悠继续开口,这一次总算不是坏消息了。

  韦一笑松了一口气,笑问道:“郭先生,那你觉得该不该拦?”

  “若大军北上,当拦截。若不北上,应任其通行。”郭悠立即回道。

  韦一笑闻言哑然失笑,暗道自己真是糊涂了。若韦博有能力拦下顾贼等人,又何必遣使相询?

  他想了想,继续追问道:

  “那你觉得该不该北上?”

  “这得看主公的伤多长时间能好。若耗费的时间长,当北返休整。若耗费的时间短,当先取陈奸。”郭悠回道。

  韦一笑深思片刻,突然道:“文家主来了,此事容后再议。”

  郭悠点头,施了一礼,缓缓退出房间。

  他刚出房间不久,果然见到正快步走来的文崇。

  “郭先生。”文崇笑着和郭悠打招呼。

  “文家主。”郭悠回了一礼,两人便各自走开了。

  没多久,文崇来到韦一笑面前:

  “大将军,你可是打算北上?”

  “文兄此言何意?”韦一笑诧异道。

  文崇回道:

  “大将军何必与我装傻?此事军中已经传开,黄巾贼和韩家又夺下两郡之地。”

  “你再不回去,剩下的几个郡也难逃被他们两家瓜分的命运,届时你将如何安抚军中的北地兵将?”

  韦一笑沉默,这确实是一个逃脱不掉的问题。他想了想,问道:

  “文兄,若我领兵北上,你会如何选择?”

  “我当然是领兵相随,而且我有一计,可助大将军快速平定北地三州。”文崇笑道。

  “不知是何计策?”

  韦一笑听到文崇有计,虽然心中不屑,但还是礼貌相询。

  文崇正色道:“据我所知,黄巾贼与韩家联军正在渡河北上。”

  “他们在之前一战中损兵数千,又长途跋涉,已是疲军一支。想来只需派遣高手相助韦少主,便可杀顾贼与韩少主。”

  “顾贼一死,黄巾贼群龙无首,必定生乱。届时我亲自出马,说服黄巾贼文渊和程杰归正,剩下便可轻易破之。”

  “至于韩家,此前就曾败于大将军之手,想来也不足为虑。”

  韦一笑听得眼睛一亮,随后皱眉道:

  “此计虽好,但顾贼等人也不傻,岂会不安排人接应?”

  文崇笑道:“大将军,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是担心韩栎会亲自带人接应。”

  “没错。”韦一笑颔首道。

  “此事简单,我也跟着去帮助韦少主便是。有我在,韩栎顶多能护住他儿子。”

  “当然,若要万无一失,最好大将军也随我一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