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37

  如今入京,反倒风平浪静?

  刘备百思不解。

  这半月如履薄冰,唯恐曹操暗中谋划。

  他甚至在后院辟了菜园,亲自锄地种菜,以示胸无大志。

  大哥,发什么愣呢?张飞大步踏入后院,见刘备拄着锄头出神。

  刘备敛去忧色,笑道:闲来忆起涿郡旧事,便想垦块菜地。

  张飞摆手:大哥总爱摆弄这些。任徐州牧时下田,当了皇叔还锄地。

  刘备搁下锄头,邀他石凳同坐:翼德今日这般欢喜,可是遇着趣事?

  张飞眉飞色舞:本在街市闲逛,听闻许都酒美,便去沽饮。遇一莽汉较力,嘿,竟胜我一筹!约好明日比试兵器。

  刘备蹙眉:初来乍到,莫要生事。

  张飞不以为然:大哥放心!说好以武会友。说不定能替你收服猛将呢。

  猛将?刘备暗忖:许都若有良才,曹操岂会错过?

  可知那人姓名?

  张飞挠头:忘了问。明日比试再问不迟。

  刘备无奈——连对方底细都不知,谈何招揽?

  转而问道:云长何在?半日未见。

  张飞脱口道:二哥遇河东故人,说是探得二嫂侄儿下落。

  刘备惊喜交加:当真?

  当年关羽亡命涿郡,妻儿滞留河东。后遣人寻访,却因白波贼乱杳无音讯。

  此事虽关羽讳言,刘备张飞皆了然于心。

  这乱世之中,孤儿寡母生存何等艰难。

  张飞点头:待二哥归来便知。他听闻消息,当即随人去了。

  茶楼内。

  徐晃请关羽入座。

  如今粮米紧缺,司空下令限制酿酒。

  这清茶经过炒制,有提神之效,价格实惠,近来颇受士人百姓喜爱。

  关羽轻嗅茶香,闻到一种陌生的芬芳。

  浅尝一口,虽不及酒的浓烈,却别有一番清雅滋味。

  关羽叹道:乱世之中,权贵奢靡,百姓却食不果腹。以茶代酒,倒也节省粮食。

  话锋一转,关羽急切问道:公明可知我家眷下落?

  徐晃放下茶盏:当年我得罪郡官,被迫投贼。白波贼劫掠解县时,掳获一对母子。贼首胡才欲强纳为妾,但那对母子宁死不从。

  询问之下,才知是云长家眷。

  念及云长昔日为民除害的义举,我岂能坐视不理?便花钱赎下了他们。

  可惜令岳父胡老太公已遭毒手,未能救得。

  关羽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胡才狗贼,我誓要食其肉寝其皮!

  徐晃安抚道:云长息怒,胡才已在潼关被夏侯渊将军斩杀。

  关羽闭目长叹:还请公明告知我妻儿去向。

  徐晃答道:当时我自身难保,不敢留他们在身边。听闻你在公孙瓒处,便资助他们前往冀州寻亲。

  后来我托人打探,得知他们曾在界首关家庄暂住,之后便杳无音讯。

  但云长不必过忧,吉人天相,终有重逢之日。

  关羽久久不语,最终郑重行礼:公明大恩,关某永志不忘。

  徐晃连忙搀扶:同乡之谊,何须言谢?

  片刻后,关羽告辞离去。

  徐晃望着他的背影,暗自叹息:乱世埋没英雄。但愿明公能助他骨肉团圆。

  其实救人之事确有其事。

  而关家庄的消息,实则是曹操告知徐晃的。

  只因曹操向来惜才。

  莫说关羽,就连刘备曹操都想将他招至麾下。

  曹操询问帐下谋士武将,意外得知徐晃曾救过关羽妻儿,心中暗喜。

  立即命校事府前去查探详情。

  以情义动人,向来是曹操的拿手好戏。

  关羽心事重重地归来,连张飞的呼唤都置若罔闻。

  “云长,为何如此消沉?”刘备温言询问,“可有弟妹和侄儿的消息?”

  关羽叹息道:“司空麾下的徐晃,与我是同乡。他在河东郡时曾救过拙荆和犬子,还告知他们最后出现在河北界首关家庄。但具体下落,却不得而知。”

  “十余年过去,只怕早已化作乱葬岗上的枯骨了。”

  刘备斥道:“云长何出此言!既有线索,多派人打探便是。我如今身为宗正、天子皇叔,自有人愿意相助,你且安心等待,莫要胡思乱想。”

  张飞也道:“二哥,大哥说得对。二嫂和侄儿能从河东逃到界首,难道在冀州活不下去?或许他们本想投奔平原,只是我们先行离开。这些年我们四处漂泊,二嫂和侄儿寻不到也正常。”

  “若二哥名震河北,二嫂和侄儿岂会不来相认?”

  关羽闻言一震,丹凤眼中重现神采。

  然而,刘备却心头一凛。

  “不妙,云长中计了!”

  此刻,刘备终于察觉异常。

  从天子到公卿,对刘备的态度既不亲近也不疏远,一切如常。

  这令谨慎的刘备始终觉得蹊跷,却未能参透其中玄机。

  今日关羽见徐晃,加上张飞无心之言,让刘备恍然大悟。

  名震河北?

  关羽如何名震河北?

  唯有以袁绍为垫脚石!

  徐晃乃曹操部将,此举必让关羽欠下曹操人情。

  刘备深知二弟性情,重情重义,恩怨分明。

  “难怪曹操不仅不阻我扬名,反而上表为我请功,助我传名。”

  “工部还刊印《桃园结义》连环画,颂扬我三人情谊,这是在云长和翼德面前彰显胸襟。”

  “云长今日遇徐晃,那翼德所遇恶汉,莫非也是曹营武将?”

  刘备不禁脊背发寒。

  这软刀子,比明枪更致命。

  一个以同乡之谊攀交,一个以武会友结缘。

  若日后与曹操反目,两位义弟还能全力出手吗?

  曹孟德,当真狡黠!

  此乃曹操明谋!

  恰似刘备受封皇叔之事,与许攸之计如出一辙。曹操越是抗拒,袁绍便愈发猜忌。

  同理。

  若刘备告诫关张二人提防曹操,反显得心胸狭隘。

  毕竟曹操对刘备可谓礼遇有加。

  除却昔日徐州旧怨,近来实无新仇。

  ......

  司空府内。

  典韦与徐晃先后复命。

  因许褚曾奉命行刺刘备,不便与张飞往来。

  故遣典韦前去试探。

  典韦虽平日寡言,实乃恪守本分。身为宿卫统领,自当谨言慎行。

  然其本性豪爽,结交豪杰最是拿手。

  恶来,公明,今日与关张二人周旋,可有收获?曹操兴致颇高。

  若得此三人相助,对抗袁绍胜算又添一分。

  典韦禀道:张翼德嗜酒,末将已约其明日比武赌酒,恳请主公赐美酒相赠。

  曹操笑道:既如此,稍后取我珍藏佳酿两坛,务必好生款待。

  徐晃亦道:云长重情义,提及胡才之事时神色有异。只是这般算计,末将......

  曹操劝慰道:公明与云长惺惺相惜,吾亦甚爱其才。

  虽用计谋,然能使关氏骨肉团圆,终是美事。若拘泥小节致其妻离子散,岂非迂腐?

  徐晃肃然拜道:主公教诲,晃受教了。

  曹操沉吟道:吾欲遣你镇守长安,替换妙才,可有信心?

  徐晃激动抱拳:城在人在,必不负主公重托!

  自投曹营以来,徐晃多司练兵巡察之职。

  如今得授方面之任,足见信重。

  在许都,徐晃的日常不过是练兵与巡察。

  曹操命徐晃接替夏侯渊镇守长安,徐晃心中激动难抑。

  曹操笑道:“公明,你有死战之志,我甚欣慰。但镇守一方,不能只凭武勇,到了长安,需多向长安令请教,切莫恃勇而骄。”

  徐晃深受触动,郑重道:“明公教诲,徐晃必铭记于心!”

  曹操微微眯眼,笑意隐现。

  虽暂不与袁绍开战,但有些要地必须抢占——譬如河内郡。

  占据河内,对日后与袁绍交锋至关重要,但此举必遭袁绍激烈反扑。

  反之,若袁绍先灭河内张扬,曹操亦不得不在边境屯兵防备。

  调回夏侯渊,正是为此战准备。

  原本曹操欲遣曹洪、徐晃与史涣应对河内战事,但徐晃今日之言令他另有考量。

  关羽的岳父死于胡才之手,妻儿亦险遭毒手,而夏侯渊斩杀了胡才。

  若夏侯渊在河内战事不利,让关羽还这份人情,岂不更妙?

  徐晃虽可用,但终究是外将,夏侯渊却是宗族将领,对曹操而言,二者差异甚大。

  正沉思间,郭嘉前来禀报:“明公,江东有变。”

  曹操眉头一挑:“孙策又不安分了?”

  郭嘉递上奏表,笑道:“对明公而言,却是好事。吴郡太守许贡不满孙策专权,上书称孙策骁勇如项羽,宜召入京邑,若放之外必成祸患。”

  “此奏被孙策截获,许贡遭诛。但他遣了两路人送信,第二份已至许都。”

  曹操览罢,不由失笑:“扬州刺史先有陈温,后有刘繇,郡中官吏或为陈温门生,或为刘繇故吏,亦有刘表亲信、豪强及避祸名士。”

  “如此复杂局面,孙策不结好士族,反因一纸奏表擅杀许贡。”

  “许贡虽才具 ,却与名士许靖交好,许靖与许劭齐名,月旦评天下皆知。”

  “我杀边让,便惹得陈宫、张邈 兖州士族反叛。孙策杀许贡,江东岂能安稳?”

  “终究是年轻气盛啊!”

  郭嘉沉吟道:孙策兵锋正盛,江东诸郡虽心怀不满,却无人敢贸然举兵相抗。

  不妨传诏徐州吕布,命其护送新任吴郡太守赴任。

  吕布久欲南下,苦于师出无名。今孙策擅杀许贡,正是天赐良机。

  曹操抚掌笑道:驱虎吞狼之计甚妙!既遂吕布扩张之愿,又可令孙策疲于应对,无暇稳固江东根基。

  陈群足智多谋,又善交游士族,正可补军略之不足。

  清泉别院。

  蝉鸣悠悠,茶香袅袅,琴音伴着落日余晖,为炎夏添了几分清凉。

  李牧与贾诩对弈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