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双输就是双赢!-《群星:舰与灵能的太空歌剧物语》

  是那些为远行号星舰的建造提供了巨额资金支持的顶级资本家和财团领袖吗?那千千万万辛勤劳作的普通劳动者们就活该在地球上等死吗?

  是那些负责组织和协调整个星舰建造工程的政府高级官员和技术专家吗?那那些在各自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公务员和基层民众就活该被抛弃吗?

  是那些拥有超高智商、掌握尖端科技的各领域精英人才吗?那那些智力平平、但同样为社会运转贡献着力量的普通人就活该成为时代的弃子吗?

  要知道,远行号星舰建设虽然高度自动化,但这套自动化设施那数以亿计的精密零部件,可都是由无数普通的产业工人们亲手拧上去的。

  还是说,应该优先选择那些身体健康、年轻力壮、具备较高繁衍潜力的普通人?可问题是究竟应该选择哪些“普通人”?

  当时全球可是生活着超过八十亿的人口,谁来制定这个筛选标准?谁又能保证这个标准的绝对公平?

  或者干脆就完全凭借运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随机抽签?这个方案听起来确实是最为公平合理的。

  抽中了算你命好,没抽中只能怪自己倒霉,去跟老天爷抱怨吧。

  最终,在长达数年的激烈争吵与利益博弈,甚至局部冲突之后,关于究竟应该由哪些人组成第一批前往半人马座α星A的开拓者团队这个问题,人类社会始终无法达成一个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识。

  因为无论采用何种看似“公平”的筛选标准,其最终的结果都必然是——反对这个标准的人永远都占据着压倒性的多数。

  就这样一直争吵拉扯到了公元2040年的年底。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谈判破裂和方案流产之后,精疲力尽的人类文明终于达成了一个堪称黑色幽默的最终共识——

  既然谁都无法说服谁,既然任何选择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那么干脆就谁都别上了!

  所有人都老老实实地留在地球上!

  关于那个所谓的“204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到现在为止也还只是八字没一撇的捕风捉影。

  到时候如果发现那真的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或者误会,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大家继续在地球上过日子。

  可如果那个该死的传言不幸成真了,那么大家就干脆利落地一起死在这颗生于斯长于斯的蓝色星球上,谁也别想独自跑路,谁也别想搞特殊化!

  毕竟,在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和无法弥合的阶级鸿沟面前,唯有那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死亡,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平等。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公元2041年的年底,远行号星舰最终还是启航了。

  它没有搭载任何一名人类船员,船舱内空空如也。

  只有一台名为“启明星”的先进人工智能系统,孤独地踏上了那段前往半人马座α星A的漫漫征途。

  按照预设的程序,当星舰即将抵达预定目的地时,其内部的自动化克隆系统将会被激活。

  不属于任何人的生物学后代,经过基因编辑的新人类将被培育出来。

  他们将在启明星AI的精心教育和引导下逐渐长大成人,学习掌握各种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最终成为开拓半人马座α星A行星系的主力军。

  如果地球上的人类文明真的不幸在2042年的灾难中彻底灭亡了,那么这艘孤独远航的星舰以及它所培育的这些新人类,就将成为人类文明在茫茫宇宙中最后的希望与火种。

  “这……可还行……”白牧辰挠挠头。

  阅读完这段跌宕起伏、充满了黑色幽默与无奈妥协的地球近代史之后,白牧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但仔细回味一下,在当时那种极端复杂且近乎无解的社会困境之下,这似乎确实已经是人类文明所能做出的、最为合理,也称得上是“最好”的选择了。

  毕竟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真的世界末日了,你自己、你的家人、以及所有与你血脉相连、情感相系的人都注定要在这场浩劫中灰飞烟灭。

  但与此同时,那些你平日里所不齿、所厌恶、甚至所痛恨的家伙——

  比如那些唯利是图的无良资本家啊、那些躲在幕后操纵一切的影子政府权贵啊、甚至是你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