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秋狝惊变 赤胆孤忠-《燕宫阙:凰途逆袭》

  盛夏的余威尚未散尽,初秋的凉意已悄然浸润了京畿。一年一度的“秋狝大典”即将在京郊皇家围场举行,这不仅是皇室检验武备、演练骑射的传统,更是朝堂各方势力暗中角力、展示实力的重要舞台。

  靖王府·秣马厉兵

  秋狝的消息传来,靖王府内便开始了紧张的筹备。萧景玄深知,这次秋狝绝非简单的狩猎。永和帝年事渐高,对皇子们的武略才干愈发看重,尤其是在边患未平的当下。这对他而言,是一次绝佳的展示机会,却也必然伴随着更多的明枪暗箭。

  “殿下,秋狝随行人员名单已初步拟定,护卫皆选自忠心可靠的府兵与暗卫,弓马器械也已反复查验。”顾昀呈上清单,神色肃然,“只是……据‘影’回报,王首辅那边,其子王璟(时任兵部郎中)此次亦会率一队王氏亲卫参加,据说网罗了不少北地擅射之士。还有……皇后母族承恩公府,也派出了不少好手。”

  萧景玄浏览着名单,目光沉静:“意料之中。王氏想借此彰显其在军中的影响力,皇后则不愿风头被独占。我们不必与他们争强斗狠,只需稳扎稳打,展现出应有的水准即可。切记,安全第一,尤其是……防范任何可能的‘意外’。”

  他走到兵器架前,取下一张制作精良的硬弓,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弓背:“猎场之上,林木茂密,地形复杂,流矢、惊马、甚至猛兽,都可能成为‘意外’的由头。让我们的人,眼睛放亮些,不仅要防着外面的冷箭,也要留意……自己人。”

  “属下明白!”顾昀凛然应命,又道,“殿下,墨琛先生那边又送来一些关于科举案的零散记忆,已整理成册。先生听闻秋狝之事,特意提醒,让殿下留意随行文官中,是否有与当年主审官员过往甚密者。”

  萧景玄颔首:“先生有心了。将这些与我们已经掌握的线索并案处理。秋狝期间,朝中空虚,或许正是有些人暗中活动之时,让京中的人手加倍警惕。”

  他望向窗外渐黄的树叶,心中盘算的,不仅是秋狝的胜负,更是借此机会,能否引出更多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尤其是与沈家冤案相关的线索。同时,他也挂念着宫中的沈青澜。秋狝期间,皇室主力离京,宫内守卫相对空虚,不知她又将面对怎样的风波。

  司制司·山雨欲来

  宫内,随着秋狝临近,气氛也日渐忙碌紧张。司制司负责准备帝后、皇子及随行重臣的骑射服、仪仗、帐篷等一应物事,沈青澜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她细致地核对着每一项物资清单,尤其是涉及皇家安全的物件,如帐篷的绳索、马鞍的扣具、箭囊的缝合等,皆亲自过目或派最可靠的人手反复检查。她深知,在这等大型活动中,任何微小的疏漏都可能被放大成致命的危机。

  在清点一批为新晋宠妃冯昭仪制备的骑射装时,沈青澜发现其中一件金丝软甲的内衬针脚有异,看似细密,实则有几处连接点异常脆弱,若遇大力冲击,极易崩裂。她立刻下令彻查,最终追查到一名被冯昭仪对头收买的女史身上。此事虽小,却让沈青澜更加警惕,宫中的倾轧无所不在,甚至会利用这种关乎性命安全的机会。

  她将此事压下,只以“工艺不符要求”为由责令返工,并未声张,避免打草惊蛇,同时也将此事以隐语记下,准备传递出去,提醒萧景玄注意猎场之上的类似手段。

  此外,她还注意到,内府库近日往含章殿运送了几次物品,虽仍是文房之类,但频率和数量似乎超出了那位年幼皇子的正常用度。这让她再次想起了之前关于含章殿用度异常的留意。她不动声色地将这些细微的异常也记录在案。

  揽月阁·锦书万里

  秋狝前夜,月色如水。沈青澜将整理好的信息——包括宫内倾轧利用器物安全、含章殿用度异常持续、以及她对秋狝期间宫内可能生变的担忧——仔细写入信中。她将信笺折成方胜,又取出一枚自己编制的、用艾草和薄荷填充的驱虫香囊,一同放入揽月阁的竹管。秋日山林多蚊虫,她希望这小小的香囊能为他带去一丝安宁。

  萧景玄在离京前夜收到了这份来自宫内的牵挂。看着信中她缜密的思虑和隐含的担忧,再握着那枚散发着清冽草香的香囊,他冷硬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充满了。在这权力倾轧的漩涡中,这份不掺任何利益的纯粹关怀,显得如此珍贵。

  他提笔回信,先是宽慰她自己在猎场会万分小心,随后叮嘱她秋狝期间宫内人员复杂,务必深居简出,保全自身为上。关于含章殿之事,他写道:“含章之事,吾已留意,其母族或与旧事有涉,然证据未足,卿勿轻动,静观其变即可。”最后,他附上了一枚用上好狼毫笔改制的、异常尖锐锋利的簪子,“山林多险,然宫闱亦非坦途,此物聊作防身,望卿永不需用及。”

  他没有过多诉说猎场可能的风险,但那枚改制簪子,已道尽了他对她身处深宫安危的深切挂念。他们的命运,早已在这无声的传递中,紧紧相连。

  秋狝围场·暗藏杀机

  皇家围场,旌旗招展,号角连营。永和帝一身戎装,端坐于高台之上,虽已年迈,但目光依旧锐利。台下,皇子、宗室、勋贵子弟及各府精锐护卫,皆跃跃欲试。

  萧景玄一身玄色骑射服,身姿挺拔,立于靖王府队伍之前,神色平静,并无太多张扬之色。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将王璟那边趾高气扬的世家子弟、承恩公府那边精悍的护卫、以及其他几位年幼皇子身边略显紧张的随从尽收眼底。

  狩猎开始,万马奔腾,箭矢破空。萧景玄并不急于争抢头筹,而是指挥着麾下护卫,稳扎稳打,专挑那些不易射杀但更能体现骑射技巧和团队配合的猎物,动作干净利落,展现出良好的军事素养和沉稳心态,引得高台上的永和帝微微颔首。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次日午后,在一片林木尤其茂密的狩猎区,萧景玄为追逐一头罕见的白鹿,与大队人马稍稍脱离,仅有顾昀等数名贴身护卫跟随。就在他弯弓搭箭,瞄准那白鹿的刹那,侧后方陡然传来数道凄厉的破空之声!

  不是一支箭,而是来自不同方向的、至少五六支淬了幽蓝寒光的弩箭!目标直指萧景玄的后心与坐骑!

  “殿下小心!”顾昀目眦欲裂,挥刀格挡,但箭矢来得太快太刁钻!

  千钧一发之际,萧景玄仿佛背后长眼,猛地一个镫里藏身,整个人缩于马腹之下,同时狠狠一踹马镫,战马吃痛,人立而起!

  “噗噗噗!”多数箭矢落空,但仍有一支擦着萧景玄的手臂掠过,带起一溜血花,另一支则深深钉入了马鞍!

  “有刺客!保护殿下!”护卫们立刻结成圆阵,将萧景玄护在中心,警惕地注视着幽暗的林地。

  萧景玄按住手臂上火辣辣的伤口,眼神冰冷如刀。弩箭!这是军中制式劲弩,绝非寻常猎户或盗匪所能有!而且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分明是早有预谋,就等着他落单的这一刻!

  “追!留活口!”他沉声下令。然而,刺客显然极其熟悉地形,一击不中,立刻远遁,林中只留下几处模糊的脚印和那几支淬毒的弩箭。

  消息很快传回大营,一片哗然。竟有人敢在皇家围场行刺皇子!永和帝勃然大怒,下令彻查。嫌疑自然指向了与萧景玄有利益冲突的各方,尤其是王党和皇后一系。然而,没有确凿证据,谁也不敢妄下结论。

  萧景玄手臂受伤,虽经随行太医诊治,确认弩箭只是擦伤且毒性不强,但仍需静养。他以此为由,退出了后续的狩猎竞争,每日只在营帐中“养伤”,实则暗中指挥“影”全力追查刺客线索。

  宫中·波澜骤起

  秋狝遇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回宫中,引起一片震惊。沈青澜闻讯时,正在核对一批账目,听闻“靖王遇刺,伤势不明”,手中的算盘猛地滑落,算珠滚了一地。她脸色瞬间煞白,心脏如同被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他……他怎么样了?伤势重不重?是谁下的毒手?

  巨大的恐惧和担忧几乎将她淹没。她强撑着处理完手头紧急事务,回到自己值房,关上门,才允许自己流露出片刻的脆弱。她紧紧握着萧景玄送的那枚簪子,冰冷的触感让她稍微冷静下来。

  不,他一定不会有事。他那么谨慎,身边还有顾昀他们……可是,弩箭淬毒……她的手微微颤抖。

  她知道,自己不能在此时慌乱。宫中耳目众多,她任何异常的反应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影响到远在围场的他。她必须镇定,必须像往常一样。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当日下午,司制司下属的一个库房突然走水,虽然火势很快被扑灭,但烧毁了一批为秋冬准备的锦缎。而那个库房,恰好是沈青澜近日重点清查、怀疑可能与之前内府库异常往来有关的区域之一!

  这绝非巧合!沈青澜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次针对她的警告,或者……是想趁乱销毁某些证据!宫中有人不想她继续查下去,甚至可能想借机将她拖下水!

  她立刻下令封锁现场,亲自带人清查损失,并暗中留意有无可疑人员或物品。在清理灰烬时,她眼尖地发现了一角未完全烧毁的、带有特殊印记的封条残片,那印记……她似乎在内府库的某些特殊物资上见过!

  尾声·风雨同舟

  围场那边,萧景玄遇刺事件的调查陷入了僵局。刺客如同人间蒸发,留下的弩箭虽是军制,但编号已被磨去,无从查起。王党和皇后一系互相攻讦,都指责是对方下的黑手,朝局因此事再度变得波谲云诡。

  萧景玄臂伤渐愈,他谢绝了永和帝让他提前回京休养的提议,依旧留在围场。他知道,此刻离开,无异于示弱。他必须表现出镇定和无畏。同时,他通过秘密渠道,也得知了宫中司制司走水及沈青澜发现封条残片的消息。

  他心中忧虑更甚。宫内的敌人,似乎也被秋狝这场风波惊动,开始了动作,而且目标直指青澜!他立刻传令宫中暗线,务必加强对沈青澜的暗中保护,同时加快对含章殿及内府库相关线索的排查。

  秋狝大典,就在这种表面热闹、内里紧张的气氛中接近尾声。永和帝对刺杀事件余怒未消,对各方势力的猜忌也更深了一层。

  萧景玄站在营帐外,望着京城方向。猎场上的明枪易躲,但宫闱朝堂中的暗箭更难防。他知道,经过此次秋狝,他与幕后黑手的较量已经摆上了明面。未来的路,必将更加凶险。

  而宫中的沈青澜,在经历最初的惊慌后,也已镇定下来。她将那片焦黑的封条残片小心收藏好,如同守护着重要的武器。她抚摸着那枚尖锐的簪子,眼神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她都将与他一同面对。这深宫,这朝堂,他们必将携手,闯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