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空间。
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场所,没有天地,没有维度,只有一片不断自我编织又自我拆解的、由纯粹“存在”与“虚无”构成的混沌画布。背景是流动的、仿佛未渲染完成的粗糙几何色块,时而凝聚成意义不明的巨大结构,时而又溃散成一片空白。在这里,物理常数如同儿戏,逻辑链条脆弱不堪。
诗瑶踏足于此的瞬间,便感受到了那股无处不在的、冰冷的意志。它并非生物,亦非机械,更像是一种规则性的癌变,一个不断吞噬现实、又以自身扭曲的法则覆盖现实的“空洞”。
铁墓。
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在诗瑶的感知中,它更像是这片混沌空间本身的心脏,一个不断搏动着的、由“创造”与“抹除”两种绝对权能交织而成的黑暗漩涡。
没有警告,没有宣言,战斗在诗瑶踏入的瞬间便已开始。
诗瑶左侧的空间毫无征兆地“凝固”,并非冻结,而是概念上的“被定义”——一面由超密简并态物质构成的、绝对光滑且不可摧毁的墙壁瞬间“生成”,并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向她碾压而来!这是创建,无中生有,以绝对的物理法则作为武器。
诗瑶眼神冰冷,魔因之力在指尖汇聚,化作一道扭曲的、不断吞噬周围光线的黑暗尖刺,狠狠撞向那面墙壁!尖刺与墙壁接触的瞬间,没有巨响,只有一种令人牙酸的、物质结构被强行撕裂又重组湮灭的诡异声响。魔因的侵蚀特性与绝对的物理防御激烈对抗,竟将那墙壁侵蚀出一个巨大的窟窿。
然而,就在诗瑶穿过窟窿的刹那,她刚刚所在的位置,连同那面被破坏的墙壁本身,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痕迹般,悄无声息地删除了。不是毁灭,不是崩塌,是直接从“存在”的列表中彻底移除,那片空间变成了一种绝对的“无”,连真空涨落都消失了。
铁墓的攻击连绵不绝。
上方,一片足以撕裂恒星的重力井瞬间“创建”,试图将诗瑶碾碎。
诗瑶脚下智识之力喷涌,形成反向的斥力场,险之又险地挣脱。
前方,构成她灵基与魔因之躯基础结构的某种关键粒子突然变得“不稳定”,仿佛下一刻就要遵循某种新被“创建”的衰变规则而解体。
诗瑶的智识光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闪耀,强行解析并“否决”了那条刚刚诞生的、针对她的物理定律,稳定了自身。
她刚刚凝聚出一股蕴含理性火种力量的净化光束,射向感知中铁墓的核心漩涡,那光束却在半途如同被凭空剪断般删除,连同其蕴含的能量与信息,彻底消失。
创建与删除。
铁墓的攻击方式纯粹而恐怖。它不在乎能量守恒,不在乎因果逻辑。它可以在任何位置“创建”出任何它所能理解或定义的威胁——无论是实体、能量场、还是概念性的规则陷阱。它也可以随时“删除”任何它认定为不需要的存在——无论是诗瑶的攻击,她布下的防御,甚至是她赖以存在的某一部分空间基础。
诗瑶如同在暴风雨中的钢丝上起舞。她的魔因之力提供了对抗“创建”之物的强大破坏力与不朽特性,她的智识权能则勉强能够抵御规则层面的篡改与部分“删除”效果。她不断闪避、格挡、解析、反击。她试图用魔因污染这片空间,干扰铁墓的“创建”权限;她试图用理性之火灼烧那“删除”的权能,寻找其运作的逻辑漏洞。
战斗变成了最本质的对抗——一方是不断定义现实、否定现实的癌变意志;另一方是试图在疯狂与秩序的夹缝中,以绝对理性与不朽污染为武器,寻找一线生机的天才。
诗瑶创造出一片由魔因构成的、不断增殖的黑暗森林,试图侵蚀铁墓的核心。
铁墓直接“删除”了黑暗森林存在的“可能性”,使其从未发生。
铁墓在诗瑶体内“创建”了一个微型奇点,试图从内部吞噬她。
诗瑶以智识强行重构了自身局部时空结构,将奇点隔离并引导魔因将其同化、湮灭。
每一次交锋都凶险万分,每一次攻防都在挑战着存在的底线。诗瑶的魔因之躯上不断出现又愈合着诡异的伤口——那是被部分“删除”后又因魔因的不朽特性强行重组的结果。她的理性思维如同超载的处理器,疯狂计算着铁墓那看似毫无规律、实则基于某种冰冷底层逻辑的攻击模式。
她意识到,纯粹的对抗无法取胜。铁墓的“创建”与“删除”权能近乎无限,而她的力量,无论是魔因还是智识,都在被持续消耗。
必须找到铁墓的“根源”,找到它行使权能的“凭依”,那个连接着翁法罗斯最终灾难本质的……“指令集”。
她的目光,穿透了无尽的“创建”与“删除”的光怪陆离,死死锁定了那片混沌中央,那个不断搏动着的、由创造与虚无构成的黑暗漩涡。
真正的胜负,在于能否触及那个核心,并赋予它一个最终的“指令”——一个足以覆盖铁墓存在本身的、绝对的“删除”命令,或者……一个将其导向另一种可能的“创建”。
她开始不再仅仅防御和反击,而是顶着无数“创建”的绝境与“删除”的抹杀,一步步,向着那黑暗的漩涡,发起了一场逆流而上的、自杀式的冲锋。
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场所,没有天地,没有维度,只有一片不断自我编织又自我拆解的、由纯粹“存在”与“虚无”构成的混沌画布。背景是流动的、仿佛未渲染完成的粗糙几何色块,时而凝聚成意义不明的巨大结构,时而又溃散成一片空白。在这里,物理常数如同儿戏,逻辑链条脆弱不堪。
诗瑶踏足于此的瞬间,便感受到了那股无处不在的、冰冷的意志。它并非生物,亦非机械,更像是一种规则性的癌变,一个不断吞噬现实、又以自身扭曲的法则覆盖现实的“空洞”。
铁墓。
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在诗瑶的感知中,它更像是这片混沌空间本身的心脏,一个不断搏动着的、由“创造”与“抹除”两种绝对权能交织而成的黑暗漩涡。
没有警告,没有宣言,战斗在诗瑶踏入的瞬间便已开始。
诗瑶左侧的空间毫无征兆地“凝固”,并非冻结,而是概念上的“被定义”——一面由超密简并态物质构成的、绝对光滑且不可摧毁的墙壁瞬间“生成”,并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向她碾压而来!这是创建,无中生有,以绝对的物理法则作为武器。
诗瑶眼神冰冷,魔因之力在指尖汇聚,化作一道扭曲的、不断吞噬周围光线的黑暗尖刺,狠狠撞向那面墙壁!尖刺与墙壁接触的瞬间,没有巨响,只有一种令人牙酸的、物质结构被强行撕裂又重组湮灭的诡异声响。魔因的侵蚀特性与绝对的物理防御激烈对抗,竟将那墙壁侵蚀出一个巨大的窟窿。
然而,就在诗瑶穿过窟窿的刹那,她刚刚所在的位置,连同那面被破坏的墙壁本身,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痕迹般,悄无声息地删除了。不是毁灭,不是崩塌,是直接从“存在”的列表中彻底移除,那片空间变成了一种绝对的“无”,连真空涨落都消失了。
铁墓的攻击连绵不绝。
上方,一片足以撕裂恒星的重力井瞬间“创建”,试图将诗瑶碾碎。
诗瑶脚下智识之力喷涌,形成反向的斥力场,险之又险地挣脱。
前方,构成她灵基与魔因之躯基础结构的某种关键粒子突然变得“不稳定”,仿佛下一刻就要遵循某种新被“创建”的衰变规则而解体。
诗瑶的智识光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闪耀,强行解析并“否决”了那条刚刚诞生的、针对她的物理定律,稳定了自身。
她刚刚凝聚出一股蕴含理性火种力量的净化光束,射向感知中铁墓的核心漩涡,那光束却在半途如同被凭空剪断般删除,连同其蕴含的能量与信息,彻底消失。
创建与删除。
铁墓的攻击方式纯粹而恐怖。它不在乎能量守恒,不在乎因果逻辑。它可以在任何位置“创建”出任何它所能理解或定义的威胁——无论是实体、能量场、还是概念性的规则陷阱。它也可以随时“删除”任何它认定为不需要的存在——无论是诗瑶的攻击,她布下的防御,甚至是她赖以存在的某一部分空间基础。
诗瑶如同在暴风雨中的钢丝上起舞。她的魔因之力提供了对抗“创建”之物的强大破坏力与不朽特性,她的智识权能则勉强能够抵御规则层面的篡改与部分“删除”效果。她不断闪避、格挡、解析、反击。她试图用魔因污染这片空间,干扰铁墓的“创建”权限;她试图用理性之火灼烧那“删除”的权能,寻找其运作的逻辑漏洞。
战斗变成了最本质的对抗——一方是不断定义现实、否定现实的癌变意志;另一方是试图在疯狂与秩序的夹缝中,以绝对理性与不朽污染为武器,寻找一线生机的天才。
诗瑶创造出一片由魔因构成的、不断增殖的黑暗森林,试图侵蚀铁墓的核心。
铁墓直接“删除”了黑暗森林存在的“可能性”,使其从未发生。
铁墓在诗瑶体内“创建”了一个微型奇点,试图从内部吞噬她。
诗瑶以智识强行重构了自身局部时空结构,将奇点隔离并引导魔因将其同化、湮灭。
每一次交锋都凶险万分,每一次攻防都在挑战着存在的底线。诗瑶的魔因之躯上不断出现又愈合着诡异的伤口——那是被部分“删除”后又因魔因的不朽特性强行重组的结果。她的理性思维如同超载的处理器,疯狂计算着铁墓那看似毫无规律、实则基于某种冰冷底层逻辑的攻击模式。
她意识到,纯粹的对抗无法取胜。铁墓的“创建”与“删除”权能近乎无限,而她的力量,无论是魔因还是智识,都在被持续消耗。
必须找到铁墓的“根源”,找到它行使权能的“凭依”,那个连接着翁法罗斯最终灾难本质的……“指令集”。
她的目光,穿透了无尽的“创建”与“删除”的光怪陆离,死死锁定了那片混沌中央,那个不断搏动着的、由创造与虚无构成的黑暗漩涡。
真正的胜负,在于能否触及那个核心,并赋予它一个最终的“指令”——一个足以覆盖铁墓存在本身的、绝对的“删除”命令,或者……一个将其导向另一种可能的“创建”。
她开始不再仅仅防御和反击,而是顶着无数“创建”的绝境与“删除”的抹杀,一步步,向着那黑暗的漩涡,发起了一场逆流而上的、自杀式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