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生那晚的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傅沉。他意识到,自己满腔的悔恨和急于弥补的冲动,对于脆弱如琉璃的温暖来说,可能不是解药,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压力。
他第一次开始真正反思,什么才是对温暖最好的方式。
强行靠近,只会让她想起过去的窒息感,加重她的病情。如同林医生所说,爱她,首先要学会尊重和等待。
于是,傅沉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撤走了那辆总是停在街角的醒目轿车,自己也尽量不再出现在温暖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他依旧住在那个租来的临海小院,但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他换了一种更迂回、更细致的方式,试图为她营造一个真正“安全、稳定、低压”的环境。
他开始通过助理和当地一位可靠的中年阿姨接触。这位阿姨姓王,为人淳朴热情,在镇上人缘很好。傅沉以“匿名慈善人士”的名义,委托王阿姨暗中帮忙照顾温暖的生活。
于是,温暖发现,生活中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不引人注目的变化:
· 她常去的那家小超市,老板突然“搞活动”,她买的米面粮油总是能以极低的价格结算,或者附赠一些新鲜鸡蛋。
· 花店老板娘偶尔会收到“客户”匿名赠送的下午茶点心,总是“恰好多出”一份,自然地分给温暖。
· 甚至她家门口,有时会悄悄出现一篮子当季最新鲜的水果,或者一束带着露水的野花,没有署名。
· 镇上的治安似乎也更好了,夜间总有巡逻的保安“恰好”经过她家附近,让她独自夜归时少了些恐惧。
这些变化悄无声息,润物细无声。起初,温暖有些警觉,但久而久之,发现并无恶意,也就渐渐习惯了,甚至开始享受这种被默默关照的感觉。这让她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小镇,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不带压力的暖意。
她并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傅沉在笨拙地、小心翼翼地,用他所能想到的最不打扰她的方式,为她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他不再奢求她的回应,只希望她能过得好一点,再好好一点。
与此同时,温暖也在林医生的帮助下,正式开始系统性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林医生为她调整了药方,并增加了每周两次的固定咨询时间。
治疗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直面过去的创伤,剖析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温暖常常在咨询室里泣不成声,那些关于傅沉的冷漠、关于婚姻的绝望、关于跳海前的恐惧,像腐烂的伤口被重新切开,痛彻心扉。
林医生始终耐心地引导着她,像一位沉稳的舵手,带领她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
“温暖,承认痛苦,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林医生常说,“不要抗拒那些负面情绪,试着去理解它们,接纳它们。它们是你的一部分,但它们不能定义你的全部。”
傅沉虽然不再直接出现,但他并非完全置身事外。他定期会通过邮件与林医生进行简短的沟通(在征得温暖模糊同意,不透露具体谈话内容的前提下,只了解大致进展和注意事项)。林医生会告诉他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她最近睡眠有所改善,但情绪仍不稳定,需要绝对避免刺激。”“她开始尝试回忆一些中性或积极的过往片段,这是个好迹象,说明防御机制在松动。”
这些零碎的信息,成了傅沉艰难等待中的唯一慰藉。他知道她在努力,在挣扎,在试图新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守护的决心。
他开始尝试阅读心理学书籍,试图去理解抑郁症这个曾经他觉得遥远又陌生的疾病。他知道了那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真实的、痛苦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他明白了自己的忽视是何等的残忍。他学习着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学习着倾听、共情和保持耐心。
这个过程,对傅沉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救赎。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商业巨子,而是一个在爱情面前跌得头破血流、努力学着如何去爱的普通男人。
时间悄然流逝,小镇从初夏进入了盛夏。
温暖的脸上,渐渐有了一些真实的、细微的血色。虽然笑容依旧很少,但眼神里那种死寂的灰暗,似乎淡去了一些。她开始能够完整地睡上几个小时的觉,噩梦的频率在降低。她甚至偶尔会在花店里,跟着收音机里的音乐,轻轻地哼上两句。
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被暗中关注着她的傅沉,小心翼翼地收藏在心底。每一次发现她似乎好了一点点,他的心中就会涌起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希望。
一天傍晚,温暖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鬼使神差地走向了海边。这是她来到这个小镇后,第一次主动靠近那片曾经象征死亡的海域。
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橙色,海浪温柔地拍打着沙滩,发出舒缓的哗哗声。与她记忆中冰冷、黑暗、吞噬一切的海水截然不同。
她脱了凉鞋,赤脚走在微湿的沙滩上,感受着细沙的柔软和海水的微凉。海风吹拂着她的短发,带来咸湿却清新的气息。
她站在那里,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百感交集。恐惧依然存在,但似乎不再那么具有压倒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对未知未来的迷茫,还有一丝丝……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她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的一片防风林后,傅沉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看到她走向海边时,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她再次想不开。但当他看到她只是安静地站在海边,望着远方,神情虽然复杂,却没有了之前的绝望和死气时,他紧绷的神经才慢慢放松下来。
他不敢上前,生怕打破这来之不易的平静。他只是远远地、贪婪地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被夕阳勾勒出的柔和轮廓,看着她迎风飞扬的短发。
那一刻,他觉得,即使永远只能这样远远地看着她,只要她知道,只要她好好活着,他也心甘情愿。
温暖在海边站了很久,直到夕阳完全沉入海平面,天色暗了下来。她转身,准备回家。
就在她转身的刹那,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了防风林边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心猛地一跳,脚步顿住了。
傅沉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发现了,身体瞬间僵硬,进退两难。
温暖站在原地,没有动,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露出恐惧或排斥的神情。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方向,看了几秒钟。夜色朦胧,她看不清他的表情,但能感受到那道专注而复杂的目光。
最终,她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默默地收回目光,继续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没有质问,没有驱赶,甚至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
但这看似平淡的反应,却让傅沉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她没有逃避!她没有表现出厌恶!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开始……一点点地……不再那么抗拒他的存在了?哪怕只是一丝丝的松动?
这个发现,让傅沉几乎要喜极而泣。他像个得到了渴望已久糖果的孩子,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
他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消失在暮色笼罩的小镇街巷中,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等待,是漫长的,是煎熬的。
但只要有希望,再漫长的等待,也充满了意义。
傅沉知道,春天的坚冰,或许真的开始融化了。虽然只是细微的一角,但足以让他看到曙光。
他抬头望向星空,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感觉连日的阴霾都散去了不少。
“暖暖,没关系,我可以等。”他在心里默默地说,“等到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眼的那一天。”
而走回家的温暖,心情也并不平静。刚才看到那个身影的瞬间,她的心跳漏了一拍,但奇怪的是,恐慌并没有如预期般袭来。反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觉。
她似乎能感觉到,那道目光里,不再只有让她窒息的压力,还多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比如,小心翼翼,比如,沉默的守护。
她甩了甩头,试图驱散这些纷乱的思绪。
现在的她,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治疗,努力康复。至于傅沉……就让他待在他的世界里吧。他们之间,隔着山海,隔着无法磨灭的过去,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但至少今夜,海风是温柔的,星空是璀璨的。她回到自己的小屋,关上门,第一次没有立刻感到那种令人窒息的孤独。
也许,改变真的在悄悄发生。
也许,余生悲欢,未必皆系于一人。
也许,她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来自各方的、恰到好处的温暖,一步步走出阴影,真正拥抱属于“温暖”的新生。
夜色渐深,小镇灯火零星。两个各自怀着心事的人,在不同的空间里,共同迎接着未知的明天。
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而救赎与和解的道路,依然漫长,却终于透进了一丝微光。
那次海边无声的“对视”之后,温暖和傅沉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默契。一种存在于无形边界两侧的、小心翼翼的平衡。
温暖没有再刻意躲避关于傅沉的一切信息。她知道他还在小镇,像一道沉默的背景音。有时她会从王阿姨“无意”的闲聊中,或者花店老板娘感慨“那位傅先生真是有心”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他的一些动向:他好像身体不太好,偶尔看到他去镇上的小诊所拿胃药;他似乎在远程处理很多工作,经常深夜他租住院子的灯还亮着;他甚至还匿名给镇上的小学捐了一批图书和体育器材。
这些信息像细小的石子,在她心湖里激起浅浅的涟漪,但不再引起惊涛骇浪。她开始尝试以一种更平静、甚至带有一丝观察意味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存在”的傅沉。恨意依然有,但那更像是一种对过去伤痛的铭记,而非当下燃烧的情绪。恐惧在减少,好奇和一种复杂的审视在悄然滋生。
她继续着规律的治疗和生活。在林医生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不是遗书那种绝望的控诉,而是更日常的、细碎的感悟。她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面是温暖的鹅黄色。
“X月X日,晴。今天给一对手挽手来买花的银发夫妻包了很大一束百合。爷爷说,今天是他们珍珠婚纪念日。奶奶的笑容很腼腆,但眼睛里有光。原来,相濡以沫的感情,真的存在。”
“X月X日,多云。又梦到海水了,但这次,我没有下沉,而是浮在了水面上,看到了天空。林医生说这是好转的迹象。吃药的时候还是会恶心,但告诉自己,这是在变好。”
“X月X日,傍晚有雨。听到王阿姨说,他胃病又犯了。……活该。可是,心里为什么有点闷闷的?不是心疼,绝对不是。大概是……讨厌这种被牵动情绪的感觉。”
笔尖流淌出的文字,记录着她缓慢而真实的愈合过程。她开始能捕捉到生活中微小的美好,也开始能更清晰地分辨和接纳自己复杂的情绪,包括对傅沉那份难以言说的矛盾感。
傅沉那边,则严格恪守着“尊重与等待”的原则。他像一个最耐心的猎手,或者说,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等待着神只的微光。他通过林医生和王阿姨间接了解温暖的近况,知道她情绪趋于稳定,睡眠改善,甚至开始记录心情,他比自己签下百亿合同还要高兴。
他依然默默地做着那些小事,确保她的生活便利安稳,但绝不邀功,绝不现身。他努力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适应小镇的环慢,学着照顾自己反复发作的胃病。他甚至开始尝试自己做饭,尽管过程惨不忍睹,结果往往只能倒掉,但他乐此不疲,仿佛这是一种必要的修行。
他也在学习。心理学书籍堆满了他的临时书房。他试图真正走进温暖曾经经历的那个黑暗世界,去理解她的痛苦,去忏悔自己的无知。
时间在南海小镇湿暖的海风中,不紧不慢地流淌。盛夏来临,空气里弥漫着荔枝和芒果的甜香,凤凰花开得如火如荼。
一天,温暖接到林医生的电话,不是预约提醒,而是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温暖,市里新开了一个很棒的艺术展,是关于‘新生’主题的,我觉得可能对你会有些启发。我这边多了一张票,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就当是……一次行为治疗。”
艺术展?“新生”主题?温暖心动了。她很久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了,而且“新生”这个词,对她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她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出发去市里的那天,温暖稍微打扮了一下,穿上了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气色看起来比之前好了很多。林医生开车来接她,看到她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今天很精神。”
车子驶出小镇,上了高速。温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有些恍惚。她已经很久没有离开过那个方寸之地了。
而这一切,都被远远跟在后面的傅沉看在眼里。他看到林医生来接她,看到她精心打扮后脸上细微的光彩,看到她和林医生交谈时侧脸上偶尔浮现的、极淡的轻松。他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酸涩难言。
他不是不信任林医生,他知道林医生是专业的,是温暖的救命恩人。但那是一种本能的、雄性动物领地意识般的醋意和恐慌。他害怕,在她最脆弱、最需要陪伴的时候,陪在她身边、赢得她信任和好感的,是另一个温和、成熟、专业的男人。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远远地跟上了他们的车。他知道这很卑劣,很不符合他承诺的“不打扰”,但他控制不住自己。他需要确认,他只是想确认她是安全的。
艺术展在市中心的现代美术馆。展厅宽敞明亮,展出的作品形式多样,油画、雕塑、装置艺术,都围绕着“创伤、疗愈与新生”的主题。有的作品压抑沉重,直指人心深处的黑暗;有的则充满希望,用明亮的色彩和抽象的形态表达破茧而出的力量。
温暖沉浸其中,很多作品都让她产生强烈的共鸣。她在一幅名为《溺》的油画前驻足良久,画面上是一个在深蓝旋涡中挣扎的身影,但头顶上方,却有一束微弱的光透下来。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林医生安静地陪在她身边,偶尔会低声讲解一下作品的背景或艺术家的意图,但更多的时候是沉默,给予她充分感受和思考的空间。
傅沉戴着帽子和口罩,混在参观的人群中,像个最普通的观众,目光却始终追随着温暖的身影。他看到她在一幅幅作品前凝神思索,看到她眼底闪过的波动,看到她偶尔因为某件作品而微微亮起的眼神。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她,沉静、专注,身上散发着一种脱离了他所认知的、属于“乔暖”或“温暖”的另一种气质——一种对美和意义的探寻。
他心痛地意识到,过去的三年,他究竟错过了多少?他从未带她看过画展,从未问过她
他第一次开始真正反思,什么才是对温暖最好的方式。
强行靠近,只会让她想起过去的窒息感,加重她的病情。如同林医生所说,爱她,首先要学会尊重和等待。
于是,傅沉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撤走了那辆总是停在街角的醒目轿车,自己也尽量不再出现在温暖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他依旧住在那个租来的临海小院,但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他换了一种更迂回、更细致的方式,试图为她营造一个真正“安全、稳定、低压”的环境。
他开始通过助理和当地一位可靠的中年阿姨接触。这位阿姨姓王,为人淳朴热情,在镇上人缘很好。傅沉以“匿名慈善人士”的名义,委托王阿姨暗中帮忙照顾温暖的生活。
于是,温暖发现,生活中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不引人注目的变化:
· 她常去的那家小超市,老板突然“搞活动”,她买的米面粮油总是能以极低的价格结算,或者附赠一些新鲜鸡蛋。
· 花店老板娘偶尔会收到“客户”匿名赠送的下午茶点心,总是“恰好多出”一份,自然地分给温暖。
· 甚至她家门口,有时会悄悄出现一篮子当季最新鲜的水果,或者一束带着露水的野花,没有署名。
· 镇上的治安似乎也更好了,夜间总有巡逻的保安“恰好”经过她家附近,让她独自夜归时少了些恐惧。
这些变化悄无声息,润物细无声。起初,温暖有些警觉,但久而久之,发现并无恶意,也就渐渐习惯了,甚至开始享受这种被默默关照的感觉。这让她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小镇,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不带压力的暖意。
她并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傅沉在笨拙地、小心翼翼地,用他所能想到的最不打扰她的方式,为她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他不再奢求她的回应,只希望她能过得好一点,再好好一点。
与此同时,温暖也在林医生的帮助下,正式开始系统性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林医生为她调整了药方,并增加了每周两次的固定咨询时间。
治疗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直面过去的创伤,剖析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温暖常常在咨询室里泣不成声,那些关于傅沉的冷漠、关于婚姻的绝望、关于跳海前的恐惧,像腐烂的伤口被重新切开,痛彻心扉。
林医生始终耐心地引导着她,像一位沉稳的舵手,带领她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
“温暖,承认痛苦,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林医生常说,“不要抗拒那些负面情绪,试着去理解它们,接纳它们。它们是你的一部分,但它们不能定义你的全部。”
傅沉虽然不再直接出现,但他并非完全置身事外。他定期会通过邮件与林医生进行简短的沟通(在征得温暖模糊同意,不透露具体谈话内容的前提下,只了解大致进展和注意事项)。林医生会告诉他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她最近睡眠有所改善,但情绪仍不稳定,需要绝对避免刺激。”“她开始尝试回忆一些中性或积极的过往片段,这是个好迹象,说明防御机制在松动。”
这些零碎的信息,成了傅沉艰难等待中的唯一慰藉。他知道她在努力,在挣扎,在试图新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守护的决心。
他开始尝试阅读心理学书籍,试图去理解抑郁症这个曾经他觉得遥远又陌生的疾病。他知道了那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真实的、痛苦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他明白了自己的忽视是何等的残忍。他学习着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学习着倾听、共情和保持耐心。
这个过程,对傅沉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救赎。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商业巨子,而是一个在爱情面前跌得头破血流、努力学着如何去爱的普通男人。
时间悄然流逝,小镇从初夏进入了盛夏。
温暖的脸上,渐渐有了一些真实的、细微的血色。虽然笑容依旧很少,但眼神里那种死寂的灰暗,似乎淡去了一些。她开始能够完整地睡上几个小时的觉,噩梦的频率在降低。她甚至偶尔会在花店里,跟着收音机里的音乐,轻轻地哼上两句。
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被暗中关注着她的傅沉,小心翼翼地收藏在心底。每一次发现她似乎好了一点点,他的心中就会涌起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希望。
一天傍晚,温暖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鬼使神差地走向了海边。这是她来到这个小镇后,第一次主动靠近那片曾经象征死亡的海域。
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橙色,海浪温柔地拍打着沙滩,发出舒缓的哗哗声。与她记忆中冰冷、黑暗、吞噬一切的海水截然不同。
她脱了凉鞋,赤脚走在微湿的沙滩上,感受着细沙的柔软和海水的微凉。海风吹拂着她的短发,带来咸湿却清新的气息。
她站在那里,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百感交集。恐惧依然存在,但似乎不再那么具有压倒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对未知未来的迷茫,还有一丝丝……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她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的一片防风林后,傅沉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看到她走向海边时,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她再次想不开。但当他看到她只是安静地站在海边,望着远方,神情虽然复杂,却没有了之前的绝望和死气时,他紧绷的神经才慢慢放松下来。
他不敢上前,生怕打破这来之不易的平静。他只是远远地、贪婪地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被夕阳勾勒出的柔和轮廓,看着她迎风飞扬的短发。
那一刻,他觉得,即使永远只能这样远远地看着她,只要她知道,只要她好好活着,他也心甘情愿。
温暖在海边站了很久,直到夕阳完全沉入海平面,天色暗了下来。她转身,准备回家。
就在她转身的刹那,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了防风林边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心猛地一跳,脚步顿住了。
傅沉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发现了,身体瞬间僵硬,进退两难。
温暖站在原地,没有动,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露出恐惧或排斥的神情。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方向,看了几秒钟。夜色朦胧,她看不清他的表情,但能感受到那道专注而复杂的目光。
最终,她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默默地收回目光,继续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没有质问,没有驱赶,甚至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
但这看似平淡的反应,却让傅沉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她没有逃避!她没有表现出厌恶!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开始……一点点地……不再那么抗拒他的存在了?哪怕只是一丝丝的松动?
这个发现,让傅沉几乎要喜极而泣。他像个得到了渴望已久糖果的孩子,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
他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消失在暮色笼罩的小镇街巷中,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等待,是漫长的,是煎熬的。
但只要有希望,再漫长的等待,也充满了意义。
傅沉知道,春天的坚冰,或许真的开始融化了。虽然只是细微的一角,但足以让他看到曙光。
他抬头望向星空,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感觉连日的阴霾都散去了不少。
“暖暖,没关系,我可以等。”他在心里默默地说,“等到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眼的那一天。”
而走回家的温暖,心情也并不平静。刚才看到那个身影的瞬间,她的心跳漏了一拍,但奇怪的是,恐慌并没有如预期般袭来。反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觉。
她似乎能感觉到,那道目光里,不再只有让她窒息的压力,还多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比如,小心翼翼,比如,沉默的守护。
她甩了甩头,试图驱散这些纷乱的思绪。
现在的她,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治疗,努力康复。至于傅沉……就让他待在他的世界里吧。他们之间,隔着山海,隔着无法磨灭的过去,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但至少今夜,海风是温柔的,星空是璀璨的。她回到自己的小屋,关上门,第一次没有立刻感到那种令人窒息的孤独。
也许,改变真的在悄悄发生。
也许,余生悲欢,未必皆系于一人。
也许,她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来自各方的、恰到好处的温暖,一步步走出阴影,真正拥抱属于“温暖”的新生。
夜色渐深,小镇灯火零星。两个各自怀着心事的人,在不同的空间里,共同迎接着未知的明天。
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而救赎与和解的道路,依然漫长,却终于透进了一丝微光。
那次海边无声的“对视”之后,温暖和傅沉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默契。一种存在于无形边界两侧的、小心翼翼的平衡。
温暖没有再刻意躲避关于傅沉的一切信息。她知道他还在小镇,像一道沉默的背景音。有时她会从王阿姨“无意”的闲聊中,或者花店老板娘感慨“那位傅先生真是有心”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他的一些动向:他好像身体不太好,偶尔看到他去镇上的小诊所拿胃药;他似乎在远程处理很多工作,经常深夜他租住院子的灯还亮着;他甚至还匿名给镇上的小学捐了一批图书和体育器材。
这些信息像细小的石子,在她心湖里激起浅浅的涟漪,但不再引起惊涛骇浪。她开始尝试以一种更平静、甚至带有一丝观察意味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存在”的傅沉。恨意依然有,但那更像是一种对过去伤痛的铭记,而非当下燃烧的情绪。恐惧在减少,好奇和一种复杂的审视在悄然滋生。
她继续着规律的治疗和生活。在林医生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不是遗书那种绝望的控诉,而是更日常的、细碎的感悟。她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面是温暖的鹅黄色。
“X月X日,晴。今天给一对手挽手来买花的银发夫妻包了很大一束百合。爷爷说,今天是他们珍珠婚纪念日。奶奶的笑容很腼腆,但眼睛里有光。原来,相濡以沫的感情,真的存在。”
“X月X日,多云。又梦到海水了,但这次,我没有下沉,而是浮在了水面上,看到了天空。林医生说这是好转的迹象。吃药的时候还是会恶心,但告诉自己,这是在变好。”
“X月X日,傍晚有雨。听到王阿姨说,他胃病又犯了。……活该。可是,心里为什么有点闷闷的?不是心疼,绝对不是。大概是……讨厌这种被牵动情绪的感觉。”
笔尖流淌出的文字,记录着她缓慢而真实的愈合过程。她开始能捕捉到生活中微小的美好,也开始能更清晰地分辨和接纳自己复杂的情绪,包括对傅沉那份难以言说的矛盾感。
傅沉那边,则严格恪守着“尊重与等待”的原则。他像一个最耐心的猎手,或者说,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等待着神只的微光。他通过林医生和王阿姨间接了解温暖的近况,知道她情绪趋于稳定,睡眠改善,甚至开始记录心情,他比自己签下百亿合同还要高兴。
他依然默默地做着那些小事,确保她的生活便利安稳,但绝不邀功,绝不现身。他努力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适应小镇的环慢,学着照顾自己反复发作的胃病。他甚至开始尝试自己做饭,尽管过程惨不忍睹,结果往往只能倒掉,但他乐此不疲,仿佛这是一种必要的修行。
他也在学习。心理学书籍堆满了他的临时书房。他试图真正走进温暖曾经经历的那个黑暗世界,去理解她的痛苦,去忏悔自己的无知。
时间在南海小镇湿暖的海风中,不紧不慢地流淌。盛夏来临,空气里弥漫着荔枝和芒果的甜香,凤凰花开得如火如荼。
一天,温暖接到林医生的电话,不是预约提醒,而是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温暖,市里新开了一个很棒的艺术展,是关于‘新生’主题的,我觉得可能对你会有些启发。我这边多了一张票,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就当是……一次行为治疗。”
艺术展?“新生”主题?温暖心动了。她很久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了,而且“新生”这个词,对她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她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出发去市里的那天,温暖稍微打扮了一下,穿上了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气色看起来比之前好了很多。林医生开车来接她,看到她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今天很精神。”
车子驶出小镇,上了高速。温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有些恍惚。她已经很久没有离开过那个方寸之地了。
而这一切,都被远远跟在后面的傅沉看在眼里。他看到林医生来接她,看到她精心打扮后脸上细微的光彩,看到她和林医生交谈时侧脸上偶尔浮现的、极淡的轻松。他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酸涩难言。
他不是不信任林医生,他知道林医生是专业的,是温暖的救命恩人。但那是一种本能的、雄性动物领地意识般的醋意和恐慌。他害怕,在她最脆弱、最需要陪伴的时候,陪在她身边、赢得她信任和好感的,是另一个温和、成熟、专业的男人。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远远地跟上了他们的车。他知道这很卑劣,很不符合他承诺的“不打扰”,但他控制不住自己。他需要确认,他只是想确认她是安全的。
艺术展在市中心的现代美术馆。展厅宽敞明亮,展出的作品形式多样,油画、雕塑、装置艺术,都围绕着“创伤、疗愈与新生”的主题。有的作品压抑沉重,直指人心深处的黑暗;有的则充满希望,用明亮的色彩和抽象的形态表达破茧而出的力量。
温暖沉浸其中,很多作品都让她产生强烈的共鸣。她在一幅名为《溺》的油画前驻足良久,画面上是一个在深蓝旋涡中挣扎的身影,但头顶上方,却有一束微弱的光透下来。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林医生安静地陪在她身边,偶尔会低声讲解一下作品的背景或艺术家的意图,但更多的时候是沉默,给予她充分感受和思考的空间。
傅沉戴着帽子和口罩,混在参观的人群中,像个最普通的观众,目光却始终追随着温暖的身影。他看到她在一幅幅作品前凝神思索,看到她眼底闪过的波动,看到她偶尔因为某件作品而微微亮起的眼神。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她,沉静、专注,身上散发着一种脱离了他所认知的、属于“乔暖”或“温暖”的另一种气质——一种对美和意义的探寻。
他心痛地意识到,过去的三年,他究竟错过了多少?他从未带她看过画展,从未问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