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这就是法-《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夜色如洗,月华如霜。

  大夏的边境线上,一支支精锐的斥候部队,正无声地执行着一道来自寿春王宫的、堪称诡异的命令。

  他们没有携带刀剑,没有背负弓弩。

  他们每个人的马背上,都驮着沉甸甸的、刚刚从工坊里运出来的油布包。

  “都听好了!”

  一名玄甲军的百夫长压低声音,对着麾下的士兵训话,他的眼神里混杂着军人的绝对服从与一丝难以理解的困惑。

  “陛下的旨意很简单!”

  “越过边境线,把这些纸,给老子全部扔出去!扔到北元的草场上,扔到南越的田埂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扔!”

  “记住,只扔东西,不杀人!扔完就撤,绝不恋战!”

  “是!”

  整齐划一的低喝声中,无数的黑影,如同暗夜里的飞蝗,悄无声息地越过边境。

  他们将一卷卷印刷精美的纸张,洒向了沉睡的敌国土地。

  那上面,没有劝降的檄文,没有威胁的言语。

  有的,只是用最简单直白的文字,清晰阐述的《授田令》与《科举令》。

  那上面画着的,是分到土地的农夫喜极而泣的笑脸,是贫寒学子走进官学时挺起的胸膛。

  这不是战争。

  这是诛心。

  是那位大夏帝王,从另一个维度,对他的敌人们,发动的降维打击。

  ……

  寿春,御书房。

  苏毅的面前,摆着一张纸。

  一张与洒向敌国的那百万份宣传单,材质完全相同的纸。

  它轻薄,洁白,却又带着惊人的韧性。

  最关键的是,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陛下!幸不辱命!”

  工部尚书鲁班,这位平日里不修边幅的神匠,此刻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呈现的不是一张纸,而是他此生最伟大的杰作。

  “臣,遵陛下指点,以树皮、麻头、破渔网为料,简化沤、捣、抄、烘等十二道工序,终成此‘还情纸’!”

  “此纸,成本不及旧纸一成!臣已下令,在西楚十三郡,各建一座造纸坊,日夜赶工!一月之内,必能让我大夏官学学子,人人用纸无忧!”

  “好!鲁大师,国之栋梁也!”

  苏毅拿起那张纸,指尖能感受到那细腻又坚韧的质感。

  这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的,将是一个文明的跃迁!

  它意味着知识的传播成本,被无限拉低!

  【叮!检测到宿主麾下人杰鲁班成功改良造纸术,极大推动文明进程,帝国根基“文道”大幅巩固!万民向学之心被引动,国运提升!】

  【人皇气运 3000点!】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响起,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人皇气运,经过之前的消耗,再次回升到了接近两万点。

  距离那本《天工开物》,又近了一步。

  然而,不等他细看。

  内侍官尖细的嗓音在门外响起。

  “启禀陛下,大理寺卿狄仁杰,求见。”

  苏毅眼眸微动。

  算算时间,也该有结果了。

  “宣。”

  片刻之后,狄仁杰手捧亢龙锏,步履沉稳地走入御书房。

  他的脸色,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凝重,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眸里,酝酿着一股压抑的风暴。

  “臣,参见陛下。”

  “平身。”苏毅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狄卿行色匆匆,想必是那三千旧案,有眉目了?”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了一份独立的卷宗,双手呈上。

  “陛下,三千七百四十二份卷宗,臣与大理寺同僚,日夜不休,已复核大半。”

  “其中,确有五百三十四案,证据缺失,定罪草率。但念及当时城破混乱,监察司与东厂为求速安地方,手段酷烈,尚可理解。”

  “但,这一案,臣以为,罪无可恕,法无可赦!”

  他的声音,字字如铁,掷地有声。

  苏毅接过卷宗,缓缓打开。

  案情,并不复杂。

  死者,是寿春城外的一个粮商,名叫钱通。

  罪名,是“私通西楚旧部,意图谋反”。

  执行机构,是监察司!

  执行人,是监察司的一名百户,名叫李默。

  而所谓的证据,只有一份来自邻里的“告发信”。

  信中所言,钱通曾在酒后大骂大夏军队,并扬言要联络西楚残部,夺回寿春。

  监察司百户李默,接信之后,未做任何调查,便直接带人上门,将钱通一家老小,共计一十一口,全部当街斩杀。

  卷宗的最后,附着大理寺的复核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只有短短几行字,却看得人触目惊心。

  告发者,名为孙绍,是钱通的邻居,也是他的生意对头。两人曾因抢夺一批粮食货源,结下深仇。

  而那名执行此案的监察司百户李默……其妻,正是告发者孙绍的亲妹妹。

  一桩借刀杀人、公报私仇的阴毒构陷,清晰地浮现在纸面之上。

  更可怕的是,这种事情,绝不是个例。

  这代表着,监察司那“听风捕影”的无上权力,已经开始被下面的人滥用,变成了他们谋取私利的屠刀!

  苏毅合上卷宗,面无表情。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传,贾诩,曹正淳。”

  冰冷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很快,监察司都督与东厂都督,一前一后,走入殿中。

  他们感受到了空气中那不同寻常的压抑,心中都是一凛。

  “都看看吧。”

  苏毅将那份卷宗,扔到了两人面前。

  贾诩捡起卷宗,只看了一眼,他那张万年不变的淡漠脸庞,第一次,浮现出了一丝阴沉。

  曹正淳凑过去一看,那张习惯性堆笑的脸,瞬间垮了下来,额角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们都明白了。

  出事了。

  “监察司办案,无需证据,可听风捕影。”

  苏毅的声音,幽幽响起,仿佛在复述他当初亲口说过的话。

  “这是朕,赐给你们的权力。”

  “但朕没告诉你们,可以拿着朕赐的刀,去给你们的小舅子报私仇!”

  轰!

  贾诩和曹正淳,几乎是同时跪倒在地,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陛下,臣……失察之罪!罪该万死!”贾诩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惊惶。

  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一个百户的滥杀。

  这是在动摇监察司,乃至整个大夏执法体系的根基!

  苏毅没有理会他,而是将目光转向狄仁杰。

  “狄卿,依《大夏律》,此案,该如何判?”

  狄仁杰手捧亢龙锏,上前一步,声音凛然。

  “主犯孙绍,构陷忠良,以泄私愤,罪当凌迟!”

  “从犯李默,身为监察司命官,执法犯法,滥用君权,公器私用,视国法为儿戏,罪加一等,当诛九族!”

  “而监察司都督贾诩……”

  狄仁杰顿了顿,目光直视着跪在地上的贾诩。

  “用人不当,治下不明,当免去都督之职,削去一半俸禄,戴罪立功!”

  此言一出,连曹正淳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位狄大人,是真的敢开口啊!

  竟然要直接撸掉贾诩的官职!

  贾诩的身体,僵在了原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龙椅之上的苏毅身上。

  他们都在等待着这位帝王的最终裁决。

  苏毅的指尖,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一下,又一下。

  每一次敲击,都像是踩在贾诩和曹正淳的心跳上。

  许久。

  他终于开口。

  “准。”

  只有一个字。

  却重如泰山!

  贾诩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但随即便被更深的敬畏与死寂所取代。

  “臣……领罪!”

  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苏毅站起身,缓缓走到狄仁杰面前。

  他没有去看贾诩,也没有去看曹正淳。

  他看着这位双鬓微白,脊梁却挺得笔直如剑的大理寺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真正的赞许。

  “朕,要的,就是这个公道。”

  “朕,要让大夏所有的官员,所有的子民,都睁大眼睛看清楚。”

  “在朕的江山里,功,朕会赏!”

  “但罪,朕也一样会罚!”

  “哪怕犯错的,是朕的亲信,是国之重臣!”

  他转过身,声音如九天惊雷,响彻整个御书房。

  “传朕旨意!”

  “将此案卷宗,昭告天下!刊印十万份,贴满西楚十三郡的每一个角落!”

  “朕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理寺的刀,斩得下构陷小人,也斩得下朝廷命官!”

  “这,就是朕的法!”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