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凌霄城,小队在一种混合着兴奋与疲惫的沉默中暂时分别。沉重的金属箱被林逸收走,约定好等处理完手头最紧急的事情再商议后续分配。
磐石需要去神殿找高阶牧师治疗重伤,暗影之刃则习惯性地隐入阴影,消化这次高强度对抗的收获。烈焰焚天和叶落知秋也亟需休息,恢复见底的法力值。
林逸没有耽搁,他第一时间回到了那间狭小却安全的旅店房间。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他才真正松了口气,感受着肾上腺素消退后带来的深深疲惫。但他不能休息,怀中的储物袋里装着烫手的山芋,必须尽快处理。
他首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叠名为《区域性规则稳定性微调实验报告》的手稿。纸张触感奇特,并非普通的羊皮纸,更像是一种能量聚合物。上面的文字和公式并非大陆通用语,而是一种结构严谨、充满逻辑美感的未知符号系统。幸好,《纪元》自带的翻译系统能够勉强识别出大意,虽然很多专业术语依旧晦涩难懂。
林逸静下心来,逐页翻阅。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报告详细记录了一种名为“秩序锚点”的装置,如何被投放到特定区域(如黑水沼泽、之前的符文遗迹),通过释放高纯度秩序能量,逐步“覆盖”和“重写”该区域的原有规则,使其趋于“稳定”——或者说,趋于一种绝对的、排斥任何变数的僵化状态。
报告中冷冰冰地提到,这种微调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本土生物变异或死亡(被称为“冗余数据清理”),并可能引发短期的环境能量紊乱(如遗迹爆炸),但被视为“必要的代价”,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纯净、可控的实验环境”。
实验的最终目的语焉不详,但多次提到了“防火墙加固”、“底层协议验证”等字眼。林逸联想到云知意提到的“虚假星空”和“净化者”,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浮现在脑海:净化者所做的,或许不仅仅是在维护秩序,而是在……修改这个世界的底层代码?他们口中的“净化”,实则是将世界改造成符合他们某种未知标准的模样!
这份手稿的价值无法估量,它直接揭示了净化者的行动模式和部分终极目标。但同时,它也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一旦被净化者发现在他手上,后果不堪设想。
他小心地将手稿复制了一份(使用系统提供的付费备份功能,价格不菲但值得),然后将原件深深藏入储物空间最底层。复制件他准备找机会交给墨痕大师或值得信任的NPC学者研究,或许能解读出更多信息。
接着,他取出了那几块【高纯度秩序本源(实验样本)】。透明容器内,暗紫色的能量如同活物般缓缓蠕动、变形,散发出冰冷而纯粹的秩序波动。仅仅是靠近,就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仿佛自身的思维和能量运转都要被其同化、僵化。这与墨菲描述的“扭曲本质”完全吻合。
林逸尝试用【凝滞印记】去感知,反馈回来的是一种极度“规整”到令人窒息的能量结构,没有任何瑕疵,也没有任何活力,像一块完美却冰冷的晶体。他不敢多做接触,将其单独封装好,这或许是未来研究对抗净化者力量的关键,也可能成为与暗影联盟交易的筹码。
最后,是那枚【净化者监察令】。黑色令牌触手冰凉,上面的束缚之眼徽记仿佛在无声地审视着他。临时指挥三名净化者士兵一小时……这个能力太过惊人,也太过危险。使用它,无疑会暴露自己与运输队事件有关,甚至可能引来令牌本身附带的追踪或识别机制。这更像是一张只能在绝境中使用的底牌,或者说,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将三样东西妥善处理完毕后,林逸才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感袭来。他下线回到现实,窗外已是深夜。城中村的灯火零星亮着,远处传来模糊的警笛声。他泡了碗面,机械地吞咽着,味同嚼蜡。
手机屏幕亮起,是医院发来的缴费提醒,以及母亲的主治医生发来的信息,委婉地询问复查的时间安排,并提到有一种进口靶向药效果可能更好,但价格昂贵,且不在医保范围内。
现实的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将他淹没。他在游戏里刚刚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获得了可能影响世界进程的秘密,但这一切都无法立刻转化为现实中急需的医药费。这种巨大的割裂感让他感到一阵无力。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游戏里的收获是长远的,但现实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他计算了一下这次任务分配后到手的金币,兑换成现实货币,勉强够支付下一次的复查和基础药费,但那个昂贵的靶向药……他不敢想。
“必须接更多、回报更高的任务。”他对自己说。黑水沼泽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诡术师”小队有能力挑战高难度内容,这应该能吸引到愿意支付巨额报酬的客户。
第二天,当林逸再次上线时,他发现凌霄城的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区域频道里关于“幽灵小队”和“能量污染”的讨论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宁静。城门口的守卫似乎增加了,盘查也变得严格了些许。一些大型公会的成员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凝重。
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净化者运输队被劫,绝不会就这么算了。对方可能在酝酿更大的行动,或者正在全城搜捕可疑分子。
他联系了叶落知秋,得知磐石的伤势在高级牧师的治疗下已无大碍,但需要休整一天。暗影之刃则发来简短消息,说发现有几个陌生面孔在暗中打听“诡术师”小队最近的行踪,提醒他小心。
果然被盯上了。林逸心中凛然。他让小队的成员暂时低调行事,不要单独出城,自己也减少了公开活动,大部分时间待在图书馆或墨菲的实验室。
在图书馆,他将手稿的复制件匿名投递给了符文学院的一位以公正和博学着称的老学者(通过墨痕大师的间接关系)。在实验室,他将一块最小的秩序本源样本交给了墨菲研究,再三叮嘱他注意安全。
墨菲看到样本后,果然兴奋得手舞足蹈,立刻投入到狂热的研究中,嘴里念叨着“完美的对比样本”、“秩序与混沌的极致碰撞”之类的疯话。
处理完这些,林逸开始有计划地浏览拍卖行和任务板,寻找那些报酬极高、但机制复杂或需要特殊洞察力的任务,为下一步赚取巨额金币做准备。同时,他也在默默提升自己的符文技艺,尤其是尝试将黑水沼泽一战中对“混沌”干扰的感悟,融入到新的符文设计中,试图创造出能有效对抗秩序压制的道具。
平静的日子只过了两天。
这天傍晚,林逸刚从拍卖行出来,准备去旅店休息,那枚一直沉寂的黑色徽章再次传来了震动。这一次,信息更加简短,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明日正午,城西墓地。‘清理行动’。见证,或参与。”
信息后面,附带着一个坐标。
清理行动?在墓地?目标是谁?净化者要对谁动手?暗影联盟是让他去见证,还是希望他参与阻止?
林逸站在熙攘的街道上,却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风暴,终于要来了。而这一次,他似乎无法再置身事外。是继续隐藏,还是主动踏入漩涡中心?
他握紧了拳头,看着徽章上那只冰冷的眼睛。答案,似乎早已注定。
磐石需要去神殿找高阶牧师治疗重伤,暗影之刃则习惯性地隐入阴影,消化这次高强度对抗的收获。烈焰焚天和叶落知秋也亟需休息,恢复见底的法力值。
林逸没有耽搁,他第一时间回到了那间狭小却安全的旅店房间。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他才真正松了口气,感受着肾上腺素消退后带来的深深疲惫。但他不能休息,怀中的储物袋里装着烫手的山芋,必须尽快处理。
他首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叠名为《区域性规则稳定性微调实验报告》的手稿。纸张触感奇特,并非普通的羊皮纸,更像是一种能量聚合物。上面的文字和公式并非大陆通用语,而是一种结构严谨、充满逻辑美感的未知符号系统。幸好,《纪元》自带的翻译系统能够勉强识别出大意,虽然很多专业术语依旧晦涩难懂。
林逸静下心来,逐页翻阅。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报告详细记录了一种名为“秩序锚点”的装置,如何被投放到特定区域(如黑水沼泽、之前的符文遗迹),通过释放高纯度秩序能量,逐步“覆盖”和“重写”该区域的原有规则,使其趋于“稳定”——或者说,趋于一种绝对的、排斥任何变数的僵化状态。
报告中冷冰冰地提到,这种微调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本土生物变异或死亡(被称为“冗余数据清理”),并可能引发短期的环境能量紊乱(如遗迹爆炸),但被视为“必要的代价”,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纯净、可控的实验环境”。
实验的最终目的语焉不详,但多次提到了“防火墙加固”、“底层协议验证”等字眼。林逸联想到云知意提到的“虚假星空”和“净化者”,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浮现在脑海:净化者所做的,或许不仅仅是在维护秩序,而是在……修改这个世界的底层代码?他们口中的“净化”,实则是将世界改造成符合他们某种未知标准的模样!
这份手稿的价值无法估量,它直接揭示了净化者的行动模式和部分终极目标。但同时,它也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一旦被净化者发现在他手上,后果不堪设想。
他小心地将手稿复制了一份(使用系统提供的付费备份功能,价格不菲但值得),然后将原件深深藏入储物空间最底层。复制件他准备找机会交给墨痕大师或值得信任的NPC学者研究,或许能解读出更多信息。
接着,他取出了那几块【高纯度秩序本源(实验样本)】。透明容器内,暗紫色的能量如同活物般缓缓蠕动、变形,散发出冰冷而纯粹的秩序波动。仅仅是靠近,就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仿佛自身的思维和能量运转都要被其同化、僵化。这与墨菲描述的“扭曲本质”完全吻合。
林逸尝试用【凝滞印记】去感知,反馈回来的是一种极度“规整”到令人窒息的能量结构,没有任何瑕疵,也没有任何活力,像一块完美却冰冷的晶体。他不敢多做接触,将其单独封装好,这或许是未来研究对抗净化者力量的关键,也可能成为与暗影联盟交易的筹码。
最后,是那枚【净化者监察令】。黑色令牌触手冰凉,上面的束缚之眼徽记仿佛在无声地审视着他。临时指挥三名净化者士兵一小时……这个能力太过惊人,也太过危险。使用它,无疑会暴露自己与运输队事件有关,甚至可能引来令牌本身附带的追踪或识别机制。这更像是一张只能在绝境中使用的底牌,或者说,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将三样东西妥善处理完毕后,林逸才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感袭来。他下线回到现实,窗外已是深夜。城中村的灯火零星亮着,远处传来模糊的警笛声。他泡了碗面,机械地吞咽着,味同嚼蜡。
手机屏幕亮起,是医院发来的缴费提醒,以及母亲的主治医生发来的信息,委婉地询问复查的时间安排,并提到有一种进口靶向药效果可能更好,但价格昂贵,且不在医保范围内。
现实的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将他淹没。他在游戏里刚刚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获得了可能影响世界进程的秘密,但这一切都无法立刻转化为现实中急需的医药费。这种巨大的割裂感让他感到一阵无力。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游戏里的收获是长远的,但现实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他计算了一下这次任务分配后到手的金币,兑换成现实货币,勉强够支付下一次的复查和基础药费,但那个昂贵的靶向药……他不敢想。
“必须接更多、回报更高的任务。”他对自己说。黑水沼泽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诡术师”小队有能力挑战高难度内容,这应该能吸引到愿意支付巨额报酬的客户。
第二天,当林逸再次上线时,他发现凌霄城的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区域频道里关于“幽灵小队”和“能量污染”的讨论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宁静。城门口的守卫似乎增加了,盘查也变得严格了些许。一些大型公会的成员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凝重。
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净化者运输队被劫,绝不会就这么算了。对方可能在酝酿更大的行动,或者正在全城搜捕可疑分子。
他联系了叶落知秋,得知磐石的伤势在高级牧师的治疗下已无大碍,但需要休整一天。暗影之刃则发来简短消息,说发现有几个陌生面孔在暗中打听“诡术师”小队最近的行踪,提醒他小心。
果然被盯上了。林逸心中凛然。他让小队的成员暂时低调行事,不要单独出城,自己也减少了公开活动,大部分时间待在图书馆或墨菲的实验室。
在图书馆,他将手稿的复制件匿名投递给了符文学院的一位以公正和博学着称的老学者(通过墨痕大师的间接关系)。在实验室,他将一块最小的秩序本源样本交给了墨菲研究,再三叮嘱他注意安全。
墨菲看到样本后,果然兴奋得手舞足蹈,立刻投入到狂热的研究中,嘴里念叨着“完美的对比样本”、“秩序与混沌的极致碰撞”之类的疯话。
处理完这些,林逸开始有计划地浏览拍卖行和任务板,寻找那些报酬极高、但机制复杂或需要特殊洞察力的任务,为下一步赚取巨额金币做准备。同时,他也在默默提升自己的符文技艺,尤其是尝试将黑水沼泽一战中对“混沌”干扰的感悟,融入到新的符文设计中,试图创造出能有效对抗秩序压制的道具。
平静的日子只过了两天。
这天傍晚,林逸刚从拍卖行出来,准备去旅店休息,那枚一直沉寂的黑色徽章再次传来了震动。这一次,信息更加简短,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明日正午,城西墓地。‘清理行动’。见证,或参与。”
信息后面,附带着一个坐标。
清理行动?在墓地?目标是谁?净化者要对谁动手?暗影联盟是让他去见证,还是希望他参与阻止?
林逸站在熙攘的街道上,却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风暴,终于要来了。而这一次,他似乎无法再置身事外。是继续隐藏,还是主动踏入漩涡中心?
他握紧了拳头,看着徽章上那只冰冷的眼睛。答案,似乎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