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巴雷特.乾坤锥-《蛊道无常》

  离开颉文县后,李逋回到京都城。

  望着京都巍峨的城墙,他心中已是一片冷寂。颉文县的蛊孽兽也好,清河国的屠城惨剧也罢,此刻都与他再无干系。

  他将司马攸送回奉天司,交给祝夜山:“二位大人,就此别过,家中有事。”

  崔玉欲言又止,最终没有叫住他。

  李逋带着山君、杜长缨和鲁良穿过繁华的街市,在喧嚣的人群中径直出南门,朝着青槐村的方向疾驰。这一次,他下定决心暂时不回京城,东宫谋划的这场局太过可怕,他决不能再让自己深陷其中。

  黄昏时分,凉风习习。

  离青槐村不远,经过一株梧桐树时,李逋下马歇脚。他望着飘零的落叶,不禁轻声叹道:“落一叶而知秋。”

  杜长缨不解其意。

  鲁良笑道:“公子放心,王猛、林浣他们在村里很好,有陈三保护,安全的很。”

  李逋这才翻身上马,来至村口,远远就看见陈三那魁梧的身影。他坐在村口老槐树下,怀抱斩马刀,嘴里嚼着猪肉脯,眼睛却警惕地扫视四周。

  见李逋一行人回来,陈三笑着跳起来,转身冲着村里大喊:“回…回来了!李哥儿回来了!”

  不一会儿,王猛、林浣、林疾等人纷纷赶来。

  林浣则忙着给众人递上热茶,林疾则好奇地打量着杜长缨这个与他年纪相仿的生面孔,神色中有几分不服。

  众人说笑间,关菱急匆匆地跑来,神色惶惶不安,额头上还挂着冷汗。

  见到李逋,她噗通跪到地上,声音发颤:“公子!鲁老!是我不好,是我没看住她们。”

  李逋一愣,不知她说的是什么事。

  王猛扶起关菱,李逋道:“鲁老、王猛、关菱留下,剩下的先出去。”

  等到屋里就剩他们四人,鲁良才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关菱哭的泣不成声,话不成句。

  王猛见状只好替她说:“鲁老离开村子不久,冠云鹤带着几个姑娘跑了。”

  鲁良大惊:“什么!快把他抓回来!”

  王猛道:“已经告诉奉天司。”

  李逋倒是无所谓:“走就走了呗,那种人不能重用。”

  鲁良拍腿道:“公子,冠云鹤算什么,关键是他参与过工坊内造纸和印刷的所有流程,若这秘术传出去,咱们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他一着急,伤口撕裂,肩膀上顿时殷红一片。

  “关菱你先扶着鲁老去休息。”

  “公子,这不是儿戏……”鲁老还是不停絮叨。

  “好了好了,冠云鹤的事,我来解决。您老就放心养伤吧。”

  等二人走后,李逋和王猛相视一眼,同时笑出了声。李逋问:“冠云鹤啥时候发现毒是假的?”

  “谁知道,那人鬼的很。”

  “对了,孔潜表现如何,我怎么没见他?”

  “他是个夜猫子。”王猛低声道:“公子给他开的月俸太多,那家伙没事就跑到京城去喝花酒,要我说,这种人只管他三顿饭就行,钱多反而坏事。”

  “唯才是举嘛。不说别的,他主编《奉天小报》还是得力的。”

  王猛见李逋不在意,便也没再多嘴,话锋一转:“公子,知不知道冠云鹤是被谁带走的?”

  “少卖关子,赶紧说。”

  “据我猜测这件事可能是司卫干的。”

  李逋一愣,要放在以前可能不信,但从邺城回来后,还真有点怀疑,奉天司会向他下手。毕竟现在谁掌握的造纸技术和活字印刷术,谁就能操控舆论的导向。

  “这不能靠猜。有空联系一下澹台静,旁敲侧击的问一下。”见王猛面露难色,李逋一愣:“怎么了?澹台静出事了?”

  “也不算出事。”

  王猛摇摇头:“公子应该能看出来,鲁老送去的封信就出自澹台静之手。至于信上的消息,都是他偷出来的。”

  “偷?”

  “风信堂司长澹台尘已经颁布悬赏令,只要能将澹台静抓回来,无论生死,皆赏钱一千贯。”

  闻言,李逋一惊,但见王猛含着笑意,才明白这家伙是在逗自己。

  王猛接着道:“澹台静身上有祖传至宝——游虚钥。这宝贝可凭空开门,转瞬间便可出现在万里之地。想抓他?门都没有。”

  二人踱至院外,见关菱仍低着头站在门口。王猛宽慰几句,她才抹着眼泪,乖乖离去。

  王猛忽然问:“公子,难道真的就一点不担心《奉天小报》会被人取代?”

  其实,李逋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

  小报自开始发行,一直都是一份一文钱,除去造纸和印刷成本,他根本赚不了多少。所赚银钱,大部分都是来自奉天司的赞助,以及刊发士林文人之间的对骂、为名人造势等等,获取的‘广告’费用。

  他耸耸肩,道:“无所谓啦,走一步,看一步吧。”

  时如流水,转眼已是七月处暑时节。正所谓:处暑处暑,热死老鼠。秋老虎的毒辣日头晒得人皮肤生疼,连站在树荫下都能感受到空气中蒸腾的热浪。

  这段时间,李逋每日除研读前线战报外,便是潜心习武,偶尔也会钻研一下《采灵通识》。

  先说前者,在杜长缨建议下,他特意托人从奉天司兑换一本秘籍《赤炎枪经》。

  此功夫专攻枪术,原是配合军旅蛊虫‘赤焰蜈蚣蛊’所创,而李逋驾驭的“炎髓蛊“与其同属火系蛊虫,故而很多招式都能够使用。

  李逋之所以决定学习武艺,是因为崔玉曾经评价过他的对战:“你这打法太野路子,只会依靠蛊虫和法宝,若遇近战高手,十招之内必败无疑。”

  第一天,李逋将《赤炎枪经》背下来,就开始演练套路。

  此枪法共有共有十二式,分别为刺、挑、扫、绞、崩……讲究‘三焦聚火,枪走龙蛇’。只用两天功夫,他便将枪经里的招式练的滚瓜烂熟,但一些微小的细节和诀窍,枪经里没有写,只能靠自己去领悟。

  记忆和推演,是李逋的特长,但悟性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则一时半会难以捉摸。

  李逋叫来杜长缨:“你来试试。”

  杜长缨照着枪经练了一遍,结果还不如李逋:“主公,我善用马槊、短兵和弓箭,枪法实在不精通。”

  鲁老从旁经过,见二人犯难,便将陈三叫过来。

  枪杆落入陈三手中,他挥舞起来,招式与书上虽不同,但看着是那样自然,那样有灵性,枪在他手中,一招一式仿佛活了起来。

  李逋仔细观察几遍后,明悟其中诀窍。

  他接过枪杆,催动体内炎髓蛊,枪势如龙,炽热的劲风席卷四周。只见他骤然旋身,枪影成环,施展出最后一式“火莲花”,轰然砸向地面,气劲爆发处热浪炸裂,方圆丈许土石熔融,犹如火莲怒放。

  据枪经所载,此招若修至大成,甚至可引燃周遭万物,形成焚天火域。

  杜长缨在旁惊道:“怎么可能一次就成功了!”

  李逋皱眉:“我觉得还算慢的。”

  杜长缨苦笑道:“主公天赋太吓人了,我兄长练习《赤炎枪经》时,花了两年功夫,才施展出这一式火莲花。”

  李逋讪笑道:“都是陈大哥教得好。”

  陈三呵呵傻笑,从鲁老手中接过麦芽糖后,跑去找团团玩耍。

  李逋将乾坤锥拿出来,充作枪头。突然发现杜长旗留下的黑漆枪杆颇为奇特,材质似金似木,杆芯近半中空。

  “这枪杆哪里来的?”

  “当初大江中有恶蛟作祟,兄长与众司卫围剿,在蛟龙肚子里发现的这只枪杆。因其材质坚硬,份量适手,便安上枪头,一直当做武器使用。”

  睹物思人,说到这杜长旗不觉哽咽起来。

  “哭什么,教我射箭吧,枪法近攻尚可,但远攻是我的短板。”李逋岔开话题,转移悲痛。

  杜长旗点点头,取来靶子和弓箭。

  起初,李逋自信满满,让他将靶子摆到一百步开外,结果所射十箭,竟无一中靶。

  “再过来点。”

  靶子移动到八十步处,依旧无一中靶。

  “再近点——”

  就这样一推再推,五十步…三十步…直到十步之内,箭矢仍有脱靶的情况发生。

  李逋气的差点把弓给折了。

  杜长缨劝他:“主公,弓道讲究天赋,强求不得。”

  李逋暗自思忖,他目前的远攻手段主要依赖乾坤锥。

  此物威力巨大,一旦命中敌人,便能立时制胜,但缺陷同样明显——若对手有所防备,用兵器或铠甲便可格挡。当初在双炀城时,皇甫墨明就曾以铁鞭不止一次挡住乾坤锥的攻击。

  乾坤锥重约7斤,投掷时惯性大,但速度不足。以他现在的气力约两千斤,即便全力投掷,初速仅约53 s。

  “若是能像子弹一样飞出去就好了。”

  李逋自语,看着一半中空的杆芯,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迸发:炎髓蛊 赤涅 乾坤锥=巴雷特.乾坤锥。他将一斤赤涅压入枪杆,再装上乾坤锥。随即催动炎髓蛊虫,枪杆内部温度急剧攀升,在密闭空间内形成高温高压环境。

  “不够,温度不够!”

  李逋全力催动蛊虫,枪杆瞬间发出刺眼赤芒,内部压力暴涨!

  “轰——!”

  赤涅爆炸,狂暴的气浪将乾坤锥如炮弹般轰出,反冲力震得李逋踉跄后退。

  杜长缨在旁张大嘴,他只听见一声爆响,随即眼前昏花,隐约有一道青芒射出,在视网膜上留下残影。远处的木靶子炸开,青芒去势未减,狠狠凿入靶子后的岩石上。

  半人高的大石块应声炸裂,碎石迸溅如雨。

  杜长缨倒吸一口凉气:“这…这…”

  他喉结滚动:“队、队长,这是什么神通?”

  李逋手中长枪一抖,乾坤锥从远处倒飞而回,稳稳地嵌入在枪头:“此招名为真理炮!”

  时光悄然流逝,李逋的枪术日益精纯。

  在这段日子里,他偶尔也翻阅过《采灵通识》,又托王猛从黑市购来数百枚灵玉,尝试引灵气入体。然而每当灵气入脉,便如滚油泼进沸水,在经脉中激起阵阵灼痛。几番尝试,几番失败,最终李逋才找到原因。

  原来蛊修与灵武之道相克,只能择一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