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出岔子了-《世界本源塔》

  翌日清晨,叶东隅与蓝梦离开摩多城。

  蓝梦一年来变化不大,就是看着叶东隅吃斋念佛,早已经不耐烦。

  “这个寺院太闷了。”

  听到她抱怨,叶东隅没有责怪,而是笑呵呵回应。

  “静以修心,修佛就是这样,蓝梦乖。”

  蓝梦发现主人变化很大,说话很不一样,少了一丝戾气,多了一点慈悲……

  “少来,走了。”

  不日,二人到了佛国的圣地安列斯,而安列斯最有名的就是普光寺。

  等他们进了安列斯,就看见许多香客,都是远道而来,目的地是普光寺。

  随着人流,靠近普光寺。

  就见普光寺门口人山人海,排着队等待进去烧香拜佛。

  “阿弥陀佛,你们都给我规矩点,不要乱挤,往后去往后去。”

  维持秩序的和尚面露凶光,推推搡搡的对待衣服破烂的香客。

  而在普光寺的正门,衣着光鲜的香客,可以不用排队,就能直接进去。

  但是有个条件,就是香油钱比较高,至少需要一千灵石。

  这个现象让叶东隅不解,面露疑惑静静思考。

  明明是自愿的事,香油钱是有多就多,无多就少点,也是没有区别的。

  这是慧心告诉他的,慧心是得道高僧,出家人不打诳语,这个不会错。

  再说了,这是慧能法师定下来的规矩,而且传承至今。

  “难道说,和尚的想法变了,竟然与时俱进吗?”

  叶东隅在那琢磨半天,还是不能接受,不能花这冤枉钱。就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先去寻了家客栈住下,问问情况再说。

  客栈也是人满为患,房钱不低,竟是二十灵石一位。

  而有些苦哈哈,兜里空空如也,根本住不起店,又不能白跑一趟,就在街边巷角,打个地铺糊弄一下。

  店小二是个挺机灵的小家伙,长得眉清目秀,不过十六七岁,看着蛮招人稀罕。

  等他把饭菜送过来,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犹犹豫豫的样子,等着叶东隅问话。

  “小家伙,过来回话 。”

  叶东隅刚刚好想了解普光寺情况,就招呼店小二,顺手丢出五块灵石在桌上。

  “这是赏你的。”

  店小二赶紧凑过来,伸手抓起灵石,然后笑呵呵问道:

  “二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对于最近变化一定不知道?”

  叶东隅在多噶寺修行一年多了,身上的戾气消失,让人感觉和善可亲,感觉与本地人一般无二。

  但是小家伙挺机灵,还是发现了叶东隅的不同。

  至于被小家伙看穿自己不是本地人,叶东隅没有恼,反而笑呵呵夸赞一句。

  “你个小家伙,挺机灵啊!”

  店小二腼腆一笑,用抹布轻轻掸一掸桌面,继续说道:

  “我们佛国的人,喜欢吃斋念佛,有点楞。”

  “而二位客官不是,明显透着不俗,让我顿生好感,想不高看一眼都不行。”

  小嘴挺会说话的,让人听着舒服。

  叶东隅不以为意,只是浅浅一笑,而后问道:

  “这普光寺给人感觉有点怪,你个小家伙消息灵通,快和我说说,这是咋回事?”

  店小二听见叶东隅夸他,面色一喜,笑呵呵说道:

  “客官这事您是问对人了,这普光寺……”

  店小二絮絮叨叨把普光寺的变化说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的。

  普光寺的佛子空性法师,乃是慧能的关门弟子,有望继承慧能衣钵。

  这事遭人嫉妒,就是他的大师兄空闻大师,对这普光寺住持窥视已久。

  但是这家伙够鬼的,已经忍忍多年,直到这次师傅慧能闭关,他才开始发难。

  空闻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个舍利,送给了空性。

  而空性毕竟年轻,一时不察就遭了道,舍利有强大魔性,把他困住了,不能管事。

  这普光寺大权就落到空闻一个人手里,他不仅借机敛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趁机败坏空性的名声,为自己上位增加砝码……

  叶东隅听完,就打发店小二出去,而自己开始琢磨这事。

  此行目的就是为了这个魔舍利,那是他修炼万毒魔体诀的必须材料,不得到不行。

  原来计划着慢慢进入普光寺,偷摸打探魔舍利的藏匿之地,想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走。

  现在一看不行了。

  总不能直接去把空性杀了,然后夺走魔舍利。

  再说了这样不行。

  此地那是佛教的地盘,大能必不会少,如此明目张胆的做事,必会不妥。

  据说慧能已是化婴境圆满,还有两个老不死的跟他差不多,也是化婴境后期。

  还有,那个空闻既然想上位,现在还没有杀空性,必是不能杀,一定会看的紧紧的,硬来也不行。

  计划被打乱,叶东隅一个头两个大,暂时没有好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入夜,他没有睡,而是按照慧心的教诲,修习法华经。

  他是越看越心惊,佛教真是博大精深,处处打禅机,时时讲悟道。

  尤其这里边的顿悟,感觉匪夷所思。

  单纯的开悟就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看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一切无常,万事万物空空如也,故而不必执着。

  第二个是放下,指放下心中的执着,心无所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灵不被贪嗔痴慢疑所迷惑所束缚,才能达到解脱的涅盘境界。

  第三个是自在,就是解脱苦海过后的一种状态,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束缚才是真自在,凡有束缚,无论多少都不能是自在,因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只有开悟后而不再斤斤计较,不再患得患失,方能随遇而安,活动自在逍遥。

  说看破,那是容易的事吗?不是因为看不破,所以才起纷争。

  说放下就能放下吗?要是那样的话,人不是失去了斗志。

  要说自在逍遥,哪个不想?

  可是又有几个能够做到?

  叶东隅不停的思考自己,思考这世间的奇妙,还有这大道。

  想明白就多想一会儿,想不明白就把它留给时间,慢慢会明白的。

  等到疲倦了,心里不再宁静,叶东隅开始咏诵静心咒。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na mo he da na, duo ye ye)。南无阿利耶(na mo ou li ye)。婆嘘吉帝(po lu jie di),烁皤罗夜(suo bo ye),娑婆诃(suo po he)。唵,悉殿都(an, xi dian du),漫多罗(man duo),跋陀耶(ba tuo ye),娑婆诃(suo po he)。”

  咏诵三遍,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