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系统的任务,挑战极限!-《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林烨走出主楼,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工地的灯陆续亮起,照在水泥地上泛着冷光。他站在调度台前,翻开本子看了眼自己写的那行字:“棚改项目筹备启动,优先解决三大问题。”笔迹有些歪,但每个字都写得重。

  他掏出手机,打开系统界面,在搜索框里输入“大型民生工程规划支持”。页面加载了几秒,弹出一条新提示。

  【检测到重大社会工程需求,激活主线任务:挑战极限】

  【任务内容:三个月内完成“万人棚户区改造”项目初步规划】

  【奖励:《未来建筑趋势报告》】

  【已解锁辅助功能:“高效规划模板”】

  林烨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点了确认。系统立刻跳转到一个新页面,目录上列着几项模块:用地布局、基础设施配置、成本控制模型、施工周期推演。他滑动屏幕,点开“模块化施工”条目,里面是一套完整的流程图和参数标准。

  他合上手机,拨通二哥的电话。

  “厂房那边收尾了吗?”他问。

  “刚做完地基检查。”二哥声音从另一头传来,“没问题,明天能浇筑。”

  “回来一趟。”林烨说,“有急事。”

  “多大个事?”

  “比仓库大十倍。”林烨顿了下,“县里要建两千户安置房,五十栋楼,一年交房。张副局长给了三个月准备期,我们要做全套方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打算接?”二哥声音低了些。

  “已经在接了。”林烨看着远处的大门,“我已经认领任务,现在需要你们一起上。”

  “材料呢?人手呢?图纸都没一张,怎么搞?”

  “系统给了模板。”林烨说,“不是从头开始,是填空。但我们得把本地的数据填进去。你负责工人这一块,有多少熟手,还能招多少,技术能不能跟上。明天晚上之前,我要看到名单。”

  “这么快?”

  “慢一步就来不及。”林烨说,“这不是抢活,是救命。那些棚户区的老百姓,等不起。”

  电话挂了。林烨又拨给大哥。

  “把所有供应商的账目整理出来。”他说,“最近半年的水泥、钢筋、砂石价格变动,每一笔都要清。还有运输成本,有没有长期合作的车队。这些数据今晚必须齐。”

  “你要干大的?”大哥问。

  “干不了也得干。”林烨说,“别人信我们,我们就不能退。”

  打完电话,他走进临时办公室。房间不大,墙边摆着几张折叠桌,公告栏上贴着组织架构图和进度表。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登录系统后台,下载“高效规划模板”。

  文件加载完成后,屏幕上出现一个结构清晰的框架。用地划分、楼型选择、管线排布、施工节奏……每一项都有默认值和调整空间。林烨点进“成本测算”模块,输入基础数据后,系统自动推演出总预算区间。

  数字跳出来的那一刻,他皱了下眉。

  五百万起步,还不含突发支出。

  他记下这个数,退出页面,把模板打印出来。纸刚出炉,他就听见门外有脚步声。

  二哥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风尘。他接过林烨递来的资料,翻了几页,眉头越拧越紧。

  “这东西……真能用?”他指着其中一张图表,“咱们以前盖房,哪管过排水坡度是多少?电力负荷怎么分?”

  “以前是以前。”林烨说,“现在不一样了。这套东西能帮我们少走弯路。你不用懂原理,只要按它要求,把人配齐,把工序卡准就行。”

  二哥没说话,坐下来继续看。

  十分钟后,大哥也到了。他手里拎着一个旧皮包,里面全是采购单据。他把包放在桌上,抽出一叠表格摊开。

  “水泥最近涨了三块。”他说,“砂石因为河道管制,供应不太稳。我问了三家车队,短途还能谈价,长途运费压不下来。”

  林烨点头,把这些信息记在本子上。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社区。”他抬头看着两人,“不是盖几栋楼就完了。水、电、暖、排污、绿化,全部要算进去。设计院可能花半年做的事,我们只有九十天。”

  “能做到吗?”大哥问。

  “不知道。”林烨说,“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做,就没人认真做。那些房子最后可能漏水、裂缝、管道堵死。住的人一辈子受影响。”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

  二哥忽然开口:“你说系统有模板,那我们是不是不用画图?”

  “不用从零画。”林烨说,“但要改。比如这里的户型,要根据本地气候调整朝向;比如地基深度,要看土质情况。这些都需要你们提供实地数据。”

  “我能带人去勘测。”二哥说,“邻村有几个老师傅,懂地质。我可以请他们帮忙。”

  “去请。”林烨说,“越多越好。”

  “材料这块。”大哥摸着桌上的单据,“如果要批量采购,得先垫款。我们现在账上不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资金的事我来想办法。”林烨说,“你们先把基础搭起来。明天开始,每天晚上八点碰头,进度一天一清。谁卡住了,当场解决。”

  二哥看了看大哥,又看向林烨:“你是认真的?”

  “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林烨说,“这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老百姓住上安心的房子。张副局长愿意把这事交给我们,是因为他觉得我们靠得住。这份信任,不能砸。”

  大哥低头翻着手里的账本,手指停在一笔大额付款记录上。

  “如果真要干。”他慢慢说,“我得重新谈几家供应商。现有的合作方,量撑不住这么大工程。”

  “去谈。”林烨说,“签长期协议,争取账期。我可以拿系统里的成本模型当依据,帮你压价。”

  二哥把打印的模板折好塞进衣兜:“那我明天一早就出发,去周边村子找工人。熟练瓦工、木工、钢筋工,都要登记。”

  “记得分类。”林烨提醒,“不同楼型对技术要求不一样。高层要持证上岗,低层可以培训上岗。你要做个技能评估表。”

  “明白。”二哥站起身,“我现在回去就开始列人头。”

  大哥也收拾东西:“我今晚就把所有价格数据核一遍,明天上午给你一份汇总。”

  “好。”林烨说,“我去整合第一版方向稿。系统模板只能做骨架,血肉还得我们自己填。”

  两人离开后,办公室只剩他一个人。窗外的灯光照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斜影。电脑屏幕还亮着,停留在“高效规划模板”的首页。

  林烨深吸一口气,点开“模块化施工”条目,点击“下载并解析”。

  进度条开始滚动。

  他打开另一个文档,新建标题:“棚户区改造项目——第一阶段规划草案”。

  光标闪烁。

  他敲下第一个字。

  屋外,风吹动公告栏上的纸张,发出轻微的响动。

  林烨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下,转而拿起桌上的笔,在纸上写下一行新的安排:

  “明早七点,召开第一次筹备会,全员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