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系统的奖励,管理升级!-《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林烨把小锤收进裤兜,站起身时手指还搭在公告栏边缘。风从北面吹过来,纸页哗地翻了一下,他伸手压住,目光落在自己刚钉好的那行字上——“一周内完成工人宿舍电路铺设”。

  他没再看第二眼,转身朝办公室走。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屋里的油灯还亮着,火苗晃了下。桌上摊着几张写满字的草纸,是他昨晚列的整改清单。他坐下来,掏出系统界面,手指点了确认。

  屏幕闪了两下,跳出两条提示:

  【任务“危机应对”已完成,奖励发放:精品工程案例集(电子版)、高效管理手册(完整版)】

  林烨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直接点开第二个文件。页面滑动,目录一长串:组织架构设计、岗位职责划分、应急预案流程、绩效考评机制……

  他一条条往下翻,看到“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时停住了。这东西和他昨夜救火时凭本能指挥完全不同。系统里写的不是谁喊一声就冲上去,而是提前分好组——报警组、灭火组、疏散组、后勤组,每组几人,做什么,怎么交接,全标得清清楚楚。

  他合上界面,抽出一张新纸,提笔写下标题:“林家施工队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个制度是值班巡查制。他写:每日分三班,每班两人,负责检查材料区、宿舍、线路、火源,签字登记,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第二个是材料使用登记制。所有木材、钢筋、水泥领用必须记名、记量、记用途,杜绝浪费和私拿。

  第三个是安全事故上报流程。不管多小的擦伤、摔跤,都得报给记账员记录,每月汇总分析,找出隐患点。

  最后是月度绩效考评机制。延续之前激励方案,但加了新内容——除工作量外,还要看质量、安全、协作三项评分,由监督组每周打分,月底算总分,公开张贴。

  他一边写一边改,把那些看不懂的词全换成大白话。比如“岗位职责”改成“你该干啥”,“应急响应”写成“出事了先喊谁、再做什么”。每条后面都补了个例子,像“发现电线冒烟,立刻断电,通知电工,不得自行处理”。

  写到一半,灯芯噼啪响了一声。他抬头看了眼墙角的旧挂钟,已经下午三点。窗外工地上机器声不断,有人在喊号子,抬梁上架。

  他喝了口凉茶,继续写。最后画了个流程图,贴在纸最下面:发生紧急情况→第一发现人拉警铃→组长集合队伍→按分工行动→事后统一汇报→记入档案。

  三张纸写满后,他站起来,把它们一张张钉在办公室墙上。左边是值班表,中间是材料登记流程,右边挂着那个流程图。原本空荡的墙面一下子有了秩序。

  他退后两步看了看,又拿起铅笔,在流程图下方加了一行小字:所有工人必须参加一次演练,熟记步骤,未通过者暂停上岗。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二哥推门进来,手里拎着饭盒。“还没吃?我给你带了点。”

  林烨摇头,“不饿。”

  二哥把饭盒放在桌上,扫了眼墙上的纸。“这是啥?”

  “以后队里的规矩。”

  二哥走近看了会儿,皱眉:“这么多条?以前也没这些,不也干得好好的?”

  “以前靠的是大家自觉。”林烨走到桌边,“昨夜要是没人带头,火能灭吗?可万一那天我不在呢?谁来喊那一嗓子?”

  二哥没说话。

  “这不是信不过谁,是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林烨指着流程图,“以后出事不用等我下令,看见冒烟就去断电,听见警铃就去拿桶,谁都清楚该往哪站。”

  二哥摸了摸下巴,“听着是挺有理……可真有人照做?”

  “一开始肯定难。”林烨坐下,“但我准备从下周开始,每天开工前十分钟讲一条制度,配上实际例子。谁听懂了就点头,不懂当场问。小虎负责记名字,三次不来的人,扣一天工钱。”

  二哥哼了声,“你还真当自己是个厂长了。”

  林烨没笑,“我们接的是县医院的活。上面会查,下面会盯。不能再靠运气过日子。”

  二哥盯着那张流程图看了很久,忽然说:“那你得让我也学。”

  林烨抬头。

  “我是运输调度,对吧?”二哥指着中间那张材料登记表,“以后谁要拉货,是不是都得找我签字?那我也得知道规矩。”

  林烨点头,“明天早上,你来开会。”

  二哥嗯了声,转身要走,走到门口又停下。“大哥那边……你说过没有?”

  “还没。”

  “他说你最近管得太宽。”二哥回头,“觉得你把人都拢在自己身边,不像一家人干活了。”

  林烨低头看着手里的铅笔,轻轻转了一圈。“我知道。”

  “但他今天来了。”

  林烨抬眼。

  “就在外面,跟陈伯说话。我看他脸色不太好看。”

  林烨站起身,整理了下衣服,走出去。

  大哥站在料台边上,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捏着一根烟。看见林烨出来,没打招呼,只把烟头摁灭在铁皮桶沿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说你搞了个什么制度?”大哥开口。

  “不算啥大事。”林烨说,“就是把平时该做的事写明白,省得有人忘了。”

  “现在连领根钉子都要登记?”

  “是。”

  “谁想出来的?”

  “我想的。”

  大哥盯着他看了几秒,“你是不是觉得,咱们以前都瞎干?”

  “不是。”林烨声音没变,“以前能活下去,是因为大家肯拼。现在我们要活得稳,就得靠规则。”

  “规则?”大哥冷笑,“你才管几天工地,就开始立规矩了?”

  “我不是要立谁的规矩。”林烨看着他,“我是怕下次再出事,没人知道该做什么。”

  大哥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转身走向办公室。“让我看看你说的制度到底长什么样。”

  林烨跟进去。

  大哥站在墙前,一张张看过去。他看得慢,一字一句地读,偶尔停下来问一句:“这条是谁定的?”“这个登记本放哪儿?”“要是工人不签字呢?”

  林烨一一回答。

  看完三张纸,大哥没说话,坐在了桌边的凳子上。他抬头看向林烨,“这些……你能保证人人都听?”

  “不能。”林烨说,“但我可以保证,只要有人违反,就知道该怎么罚;只要有人做得好,就知道该怎么奖。”

  大哥点点头,站起身。“行。你弄吧。”

  说完他就走了。

  林烨站在原地,没动。

  二哥从门口探头,“他没骂你?”

  “没有。”

  “那他同意了?”

  “我不知道。”

  二哥走进来,看了看墙上的纸,又看了看桌上的饭盒。“你吃一口吧,都凉透了。”

  林烨走过去打开饭盒,夹起一块咸菜放进嘴里。米饭硬了,他嚼了几下就咽下去。

  “下一步呢?”二哥问。

  “先把这几条贴出去。”林烨指了指墙,“然后挑十个骨干,先培训一遍。让他们回去带别人。”

  “还得花时间。”

  “值得。”

  二哥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出去了。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林烨坐回桌前,拿起铅笔,在本子上写下明天的安排:早会宣讲制度第一条;召集骨干开会;联系电工确认电路进度;准备第一次消防演练方案。

  他写完最后一项,抬头看向墙上那张流程图。灯光照在纸上,墨迹已经干了。

  他的手还握着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