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神秘访客,大订单来了!-《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车灯扫过院墙,光柱在泥地上划出一道长长的亮痕。林烨刚关到一半的门又停住了手,眉头一拧,退后半步站定。

  那不是村里的车。声音沉,轮子压得路面发闷,像是载了重货。

  他走到院子中间,看着那辆黑色货车缓缓停下,车头沾着泥,车牌被遮了大半。驾驶室门打开,下来一个穿中山装的男人,四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提着个牛皮纸包。

  “林工?”男人开口,声音平稳,“我是县建筑公司采购组的张主任,冒昧来访。”

  林烨没急着应话,只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对方脚上——皮鞋擦得干净,可边角沾着红土,和本地山道上的泥色一样。

  “这么晚了,有事?”他问。

  “好事。”张主任笑了笑,把纸包递过来,“听说你这边施工规范,队也稳,特意来谈个合作。”

  林烨接过,没当场打开。他侧身让了让:“屋里说?”

  “不了,我还有车要赶。”张主任摆手,“图纸你先看,项目是真的,十二层办公楼,地点在县城东区,预算八千,工期四个月。只要你接,材料我们供,你只管带人干活。”

  八千?林烨手指顿了一下。

  这数眼下能顶三四个小工程。他低头拆开纸包,抽出一叠图纸,借着屋檐下那盏灯一页页翻。

  结构清晰,标注细致,连水电走线都标了双回路。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地下二层的防水层设计,怎么那么眼熟?

  他不动声色,悄悄摸了摸衣袋里的系统终端,指尖在边缘轻敲两下,启动“技术识别”。

  屏幕微光一闪,一行字浮现在脑海:【匹配成功。该方案与已兑换《地下建筑防水方案》相似度98.7%。】

  林烨呼吸一滞。

  那本手册是他两个月前用两千贡献点换的,从未来三十年后的建筑标准里摘出来的,别说现在没人懂,就是说出来都没人信。

  可眼前这张图,不仅用了同样的分层结构,连排水坡度、接缝处理方式都一模一样。

  “怎么样?”张主任看着他脸色变化,语气依旧平和,“时间紧,两天内给我答复就行。接了就签合同,预付两千。”

  林烨合上图纸,抬眼直视对方:“张主任,你们公司之前招标都是公开的,怎么这次直接找上门?”

  “特殊项目,不走流程。”对方答得干脆,“上面催得急,信不过外人。打听了一圈,你这儿最近几个活干得扎实,工人也没闹过事,靠谱。”

  “所以就选我?”

  “不只是你。”张主任笑了笑,“还有三家在谈。但我先来你这儿,是因为……你上次修桥南段,地基打得比设计还深三十公分,懂行。”

  林烨没笑。这话听着像夸,其实试探意味十足——那件事只有工地内部知道,连监理都没提过。

  他把图纸重新包好:“这么大单子,我得和家里人商量。明天白天给你准信。”

  “可以。”张主任点头,“我就住镇上招待所,三号房。”

  车发动时,林烨站在原地没动,直到车尾灯消失在村口拐弯处,才转身回屋。

  办公室灯亮着,他把图纸摊在桌上,又掏出终端,调出历史记录。

  《地下建筑防水方案》,兑换时间:三个月前,使用记录:无共享,无外传。系统日志显示,数据从未离线同步过。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有人见过这东西,或者,见过他用。

  他盯着图纸角落的一个细节:地下二层通风井的位置,画了个极小的三角标记,像是笔误。

  可他知道不是。

  那是他当初看手册时,随手做的笔记符号,只有他自己知道代表“气压平衡点”。

  冷意顺着后背爬上来。

  他慢慢合上图纸,锁进抽屉最底层,顺手在终端上点了标记:【异常事件:疑似技术逆向追踪】,设定七日后自动提醒。

  窗外风还在吹,树影打在墙上,晃得厉害。

  他坐了一会儿,起身走到院中,抬头看天。

  星星很密,云走得慢。远处山轮廓黑沉沉的,像压着什么。

  他想起二哥今晚临走前说的话——“你要不要安排个人跟车?万一再遇上那种事……”

  那时他还觉得是提醒。现在想来,是不是也在试探?二哥知不知道些什么?

  不能急。这单子背后牵的线太乱。

  他正要回屋,忽然听见脚步声从院外传来。

  回头一看,二哥推着摩托进了大门,车灯没开,人显得有些急。

  “谁的车刚出去?”二哥问,目光扫过地面的车辙。

  “县上来的,说有个大工程。”林烨靠在门框上,“十二层楼,八千块。”

  二哥眼神一动:“真的假的?县里没贴告示。”

  “说是特批项目。”

  “图纸呢?看了吗?”

  “看了。”林烨顿了顿,“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

  林烨望着他,没立刻回答。

  二哥往前走了两步,声音低了些:“要是真有这种事,别一个人扛着。咱们是一起的,对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烨点点头:“图纸我收着了,明早召集人再议。”

  二哥嗯了一声,却没走。他站在那儿,手扶着车把,欲言又止。

  “还有事?”林烨问。

  “刚才我在镇口碰见那辆车。”二哥终于开口,“它没往招待所去,拐进了西巷,那边……是黑市旧货仓的后门。”

  林烨心头一紧。

  “你确定?”

  “车尾灯右下角裂了道缝,我记得清。”二哥盯着他,“那人说他是县公司的人?你信吗?”

  林烨没答。他转身走向办公室,钥匙插进锁孔,金属摩擦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抽屉拉开,图纸静静躺着。他伸手进去,指尖触到纸面的瞬间,忽然停住。

  图纸的封皮边缘,有一道极细的折痕,像是被人反复翻开又合上。

  不是新的。是旧痕。

  他慢慢抽出图纸,在灯下展开。

  第一页,设计单位公章旁边,隐约有一枚指印,偏暗红,不像墨水。

  他凑近闻了闻。

  不是油墨,也不是灰尘。

  是某种胶质残留,带着轻微刺鼻味,像烧过的塑料混合着铁锈。

  这种味道,他在上一个工地废料堆里闻到过——那是电子元件焚烧后的气味。

  这个时代没人用电路板做标记。

  可未来有。

  他缓缓合上图纸,重新锁进抽屉。

  钥匙转了两圈,咔哒一声。

  院外风更大了,卷着沙粒打在窗纸上啪啪响。

  林烨站在门口,手还搭在锁上,指节因用力微微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