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教学初体验,问题也不少!-《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天刚亮,林烨已经蹲在牛棚门口,手里捏着一把刨花。昨晚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十个人的名字和脸。他把名单从怀里掏出来又塞回去,最后干脆摊开在膝盖上,一个个看过去。

  李石头排第一,那个要抄纸的少年。他记得这孩子说话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钉进土里的木楔,稳。

  屋里传来脚步声,大哥提着水桶进来,往墙角一放,搓了搓手:“这么早就来了?”

  “得赶在他们前头。”林烨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今天是第一天,不能乱。”

  二哥随后也到了,肩上搭着条旧毛巾,嘴里还嚼着半块饼。“人都说你这儿管早饭,好几个娃空着肚子来的。”

  林烨皱眉:“谁传的?我没说过。”

  “你还真指望他们自带干粮?”二哥咽下饼,抹了把嘴,“这年头,能坐下来听你说几句,就不错了。”

  话音刚落,外面就有了动静。几个少年陆续出现在村道上,有的低头走路,有的东张西望,还有两个勾肩搭背地笑。林烨没动,站在门口等他们走近。

  点名开始前,他把登记簿放在桌上,拿炭笔圈了圈最上面的名字。

  “先说规矩。”他抬头扫了一圈,“迟到三次,自动退出。缺勤算一次。课堂上动手打架,当场清退,不讲情面。”

  没人吭声。

  “今天教划线、打墨斗。”林烨拿起曲尺和墨斗,“听不懂的举手,不明白的问。但别一边听一边走神。”

  他刚演示完一遍拉线的动作,就看见右边角落里一个矮个子靠在台案上,眼皮耷拉着,脑袋一点一点。林烨走过去,敲了敲桌子。

  那人猛地惊醒,墨斗差点滚下去。

  “困了回家睡。”林烨把墨斗拿回来,“别在这儿耗时间。”

  那人讪笑两声,不敢顶嘴。

  另一边,李石头正咬着嘴唇用曲尺比划,手有点抖,划出来的线歪了半分。他看了眼旁边人,对方已经拉完一条直墨线,心里更急,手抖得更厉害。

  林烨注意到,走过去轻声说:“慢点。差一分,榫卯就对不上。”

  李石头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

  中午太阳上来,大家歇了会儿,蹲在门外啃自带的干粮。林烨坐在门槛上喝水,二哥凑过来:“有两个家伙刚才嘀咕,说你这是白使唤人,学不到真东西。”

  “让他们说。”林烨拧紧水壶盖,“嘴长在别人身上。”

  “可你要真教不会呢?”二哥盯着他,“这么多料扔进去,最后连个凳腿都做不直,往后谁还信你这套?”

  林烨没答,只看着院子里的人。有人趁休息偷偷溜到墙后抽烟,烟味飘了过来。

  下午接着练。林烨让每人发一块边角松木,练习平刨面。大哥在边上转,提醒姿势。

  才过一刻钟,吵起来了。

  “你磨蹭啥!刨子用了半天!”一个瘦高个冲另一个嚷。

  “我还没用完!你抢啥?”那人攥着刨子不放。

  “上午你就偷懒,现在还想霸着工具?”

  话越说越冲,推搡起来。围观的人围成一圈,有人喊“打啊”,有人拉架。

  林烨几步冲过去,一把将两人分开。“够了!”

  他声音不高,但压住了场面。

  “你们俩,站墙角去。”他指着昨儿写“木材会胀缩”的那面墙,“脸对着墙,不动。”

  两人愣住,谁也不敢动。

  “今天记过一次。”林烨环视一圈,“再有动手的,直接除名。想打架回家打去,别在我这儿丢人。”

  人群安静下来。

  “继续练。”他转身回到中间,“谁停下,就算旷课。”

  剩下的人都低了头,没人再敢抬头看热闹。

  傍晚收工时,林烨把那两个闹事的叫到一边。两人低着头,一个脸上有抓痕。

  “为啥争?”林烨问。

  “他家去年占我家地界三寸。”瘦高个闷声说,“我一直忍着。”

  另一个急了:“胡说!是你爹自己量错!”

  林烨摆摆手:“学堂不是算旧账的地方。你们要是天天带着这些来,班办不下去。”

  两人不吭声。

  “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多留五分钟。”林烨说,“轮流说说昨天练了啥,心里咋想的。不说别的,就说手艺。”

  瘦高个抬头:“非说不可?”

  “不想说也得站一会儿。”林烨看着他,“让你喘口气,也让别人知道你在想啥。”

  两人走后,大哥走过来,擦了擦汗:“这些人比盖房还难带。”

  “刚开始都这样。”林烨蹲下,捡起一块废料摸了摸纹理。

  “可你图啥?”大哥低声问,“又不收钱,还得赔料赔工夫。万一他们学不会,或者学会了不认你,咋办?”

  林烨没立刻回话。

  他知道大哥不是怀疑,是心疼。

  二哥也在旁边坐着,抽着旱烟,忽然开口:“我看有几个就是混日子的。你这么认真,反倒让他们觉得你好欺负。”

  林烨站起身,走到台案前,拿起炭笔,在墙上“木材会胀缩”下面,写下一行新字:

  **手笨不可怕,心懒才无救**

  写完,他吹了吹炭粉,回头说:“我们招的不是匠人,是愿意改命的人。改命哪有轻轻松松的?”

  第二天一早,林烨提前一个时辰到场。他在每张台案上放了个小木块,分成几块不规则形状,旁边贴了张纸:**试试拼成四方板**

  李石头来得最早,看见木块愣了一下,蹲下身摆弄起来。

  后来的人陆续进来,也都发现了这个“玩意儿”。有人随手一拼就放下了,有人反复试了几次还不对,皱着眉不肯罢休。

  林烨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一个个低头琢磨,没人说话,也没人打盹。

  快到辰时,人都齐了。他清了清嗓子:“今天还是练划线。但先完成拼块的,可以优先用新磨的刨子。”

  底下顿时响起一阵窸窣声,好几个人赶紧跑回自己位置。

  李石头已经拼好了,正拿着炭笔在纸上画结构。林烨走过去看了看,点点头:“想法不错,加个斜撑更稳。”

  李石头咧嘴笑了,眼角有点发红。

  课上了半个时辰,秩序明显比昨天好。没人走神,没人交头接耳。就连昨天打架的那个瘦高个,也闷头一遍遍拉墨线,额头出汗也不停。

  林烨在屋里来回走,偶尔纠正姿势,偶尔提醒角度。他发现,只要盯得紧,这些孩子其实肯学。

  快到晌午时,有个学员突然举起手:“三哥,我……我能多领一块料吗?我想晚上回家练。”

  林烨看了他一眼,是那个圆脸少年,昨天还嘻嘻哈哈说要挣钱抬得起头。

  他点点头:“明早交作业,划五条直线,误差不超过两指宽。达标了,每天多发一块料。”

  少年眼睛一下子亮了。

  散课后,大哥拎着扫帚进来,照例打扫。二哥靠着门框站着,抽着烟,忽然说:“你这么搞,真能把人教出来?”

  林烨没看他,弯腰收拾工具箱。

  “我不知道谁能坚持到最后。”他说,“但至少今天,没人趴下睡觉,也没人再动手。”

  他合上箱子,抬头看向墙上。

  昨夜写的那行字还在,今早又添了一行小字,墨迹未干:

  **人心亦如此——需时日,方成型**

  晨光斜照进来,落在最后一个“型”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