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名声远扬,活儿接到手软!-《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天刚蒙蒙亮,林烨就醒了。

  他没急着起身,躺在炕上听着屋外动静。风从门缝钻进来,吹得油灯晃了晃,火苗压低了一下又弹回来。他坐起来,脚踩到地上的凉意,顺手抓过挂在床头的裤子套上。外头还黑着,但院子里已经传来母亲扫地的声音,一下一下,不紧不慢。

  他推开门,冷风扑脸。自行车靠在墙边,床单盖着,轮子沾了点夜露,湿漉漉的。他掀开布,检查了一遍链条和胎压,然后把工具袋往车后座一绑,钥匙插进兜里。

  “三儿,吃口热的再走。”母亲站在灶台边,手里端着一碗红薯粥。

  “不了,李家屯那户人家等着呢。”他摇摇头,“中午回来吃。”

  母亲没再劝,只把碗放在桌上,看着他推车出门。二哥已经在村口等了,手里拎着半块干饼。

  “你倒是起得早。”林烨把车停稳。

  “你不更早?”二哥咬了一口饼,“今天还得跑王庄吧?那边昨天来人说了,想修牛棚。”

  “先去李家屯,那边屋顶漏得厉害,得赶在下雨前补好。”林烨跨上车,“你要是没事,中午帮我记个工账。”

  二哥点头:“行,我顺路收两笔定金。”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村。天光渐渐亮起来,路边的土坡上有人赶牛,见他们骑车过去,都停下来看。林烨感觉到了那些目光,没回头,只把车把扶稳,脚下蹬得更有力。

  到了李家屯,那户人家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老人拄着拐杖,看见自行车停下,眼睛一亮:“真是说来就来啊。”

  “您这屋拖不得。”林烨卸下工具,“再下一场雨,梁柱就得糟。”

  他进去看了看,果然主梁有裂痕,屋顶几处塌陷。他没多说,直接动手拆旧茅草。干活时,他顺口提了一句:“这梁得加撑木,我帮您加固一下,不加钱。”

  老人愣住:“还能这样?”

  “顺手的事。”林烨抹了把汗,“房子结实了,您住着也安心。”

  中午前,梁撑好了,新茅草铺了一半。老人坐在门槛上抽旱烟,逢人就说:“这后生实在,手艺也好,比我儿子请的那个强多了。”

  这话传得快。下午还没收工,就有两户人家上门问能不能排个队修房。林烨掏出个小本子,翻开写了名字和日期,说:“先登记,按先后来。”

  回村的路上,二哥在后面喊:“听见没?王庄那边也要请咱们!”

  林烨没回头,只抬手挥了挥。

  接下来半个月,活儿越来越多。不止是本村,连邻县的人都打听来了。有人带着米面当定金,蹲在院门口等林烨回家;有人一大早骑着破自行车赶来,就为抢个工期。

  家里堂屋再也坐不下那么多人。母亲干脆搬了张小桌放在门口,自己坐在那儿,手里攥着一叠号牌,谁来都得先领号。

  “修房五块起步,翻建另算。”她说话利索,“定金两块,不退不换。”

  大哥开始跟着林烨跑工地,管材料进出。二哥专门负责接洽新客户,谈价钱、收钱、记账,嘴皮子越练越溜。

  林烨每天天不亮出发,天黑才回来,腿酸得晚上泡脚水都烫不醒。但他脑子清楚,每接一单,都在本子上记下位置、工期、预算。系统给的笔记本用完了,他又兑换了新的,封面写着“工程台账”。

  那天夜里,他坐在灯下清账。油灯昏黄,照着他手里的纸页。一笔笔算下来,这个月净赚三百七十二块。加上之前的积蓄,账户里财富值早就过了五百。

  就在他合上账本的瞬间,脑子里“嗡”地一声。

  【检测到财富值达标,是否升级功能模块?】

  林烨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这是系统提示。

  “确认。”他在心里说。

  刹那间,一股信息涌进脑海。不是文字,也不是声音,而是一种“懂了”的感觉。他知道怎么算地基承重,明白不同土质该打多深的桩,清楚梁架间距超过多少必须加斜撑。还有施工流程、人力调配、物料损耗计算……全明白了。

  他闭眼坐了几分钟,等那股涨满的感觉退下去,才睁开眼。

  桌上摊着一张草纸,他拿起铅笔,凭着记忆画出一张简单的结构图:正房三间,带耳房,屋顶坡度、梁柱分布、门窗预留位,全都标得清清楚楚。线条不漂亮,但规整。

  他盯着看了很久,嘴角慢慢翘起来。

  第二天一早,大哥在院子里喊他。

  “三儿!东岭村的老支书来了,说要翻祖屋,问最快什么时候能开工?”

  林烨披衣出来,看见父亲正陪着一个老头喝茶。那人穿着洗白的中山装,手里捏着烟袋锅,眼神精得很。

  “您稍等。”林烨走进屋,拿出那张草图,“您家老屋什么格局还记得吗?我先给您画个样。”

  老头凑过来一看,眉头一跳:“这……这是图纸?”

  “算是个样子。”林烨指着,“您看,主厅开间三米六,两边卧室各三米,后厨单独一间,这样通风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头瞪大眼:“你连尺寸都定好了?”

  “根据您之前说的老屋大小估的。”林烨平静道,“如果您觉得合适,明天就能动工准备地基。”

  老头半天没说话,转头看向父亲:“老哥,你这小儿子……以前跟谁学过建筑?”

  父亲咧嘴一笑:“他自己琢磨的。”

  老头猛地一拍桌子:“中!就他了!定金我现在就给!”

  母亲赶紧拿过收钱的小布包。林烨把图纸折好塞进工具袋,转身去检查自行车。

  二哥走过来,低声问:“刚才那图,是你昨晚画的?”

  林烨点头。

  “你啥时候会画这个了?”

  “现在会了。”他拧了拧车铃,声音清脆。

  二哥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笑了:“行,那你以后就是‘林师傅’了。”

  林烨没接话,只把脚踩上踏板,用力一蹬。

  车子冲出去十几米,风吹在脸上,他听见身后大哥在喊:“记得顺路去赵庄看看!人家催第三回了!”

  他抬起一只手示意明白,车速没减。

  回到院里已是傍晚。母亲正在数今天的定金,一块一块码在木盒里。父亲坐在门槛上磨镰刀,见他回来,抬头问:“明天去哪儿?”

  “赵庄看地基,王庄补瓦,东岭村量旧屋。”林烨把车停好,解开工具袋,“活排到下个月十四了。”

  父亲点点头,继续磨刀。沙沙声里,他说:“你娘说,得换个大点的号牌本。”

  林烨笑了笑,走进屋。油灯刚点上,他从抽屉里取出那张草图,平铺在桌上。手指沿着梁柱线慢慢划过,停在屋脊交汇处。

  窗外传来狗叫,隔壁孩子在追闹。他没动,只盯着图纸,眼里沉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