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圣殿的晨钟响彻启明星,殿内文武分列,气息肃穆。三官四相居首,十二位大帝按星域排序而立,十一部部长紧随其后——仙官部宋璟手持官员考核册,度支部桑弘羊捧着财政报表,刑律部狄仁杰腰悬律法令牌,万邦部张仪袖藏星际盟约……连济世护民帝尊张角都一身素袍,立于侧列,与李靖、韩信两位王爵遥相对望。
龙辰端坐于九龙帝座之上,星辰羽衣在晨光中流淌着微光,赤金色的眼眸扫过殿内,声音沉稳有力:“十年巡星结束,今日朝会,先听各星域发展汇报。”
话音刚落,嬴政上前一步,沉声道:“玄天星域矿业十年间增产七成,雷霆晶石储备占十二星域总量的三成,支撑了流光神朝的星舰建造。但如主上所言,生态破坏确有疏漏,枯寂星等三颗星球已成废星,臣愿领罚。”
“罚就不必了,”龙辰摆手,目光转向天工部的鲁班,“鲁班大师,天工部需在三月内拿出‘矿业与生态修复同步方案’,玄沙星域的矿场,必须配套同等规模的修复装置,开采一处,修复一处。”
鲁班躬身应道:“臣领命!天工部已研制出‘星壤再生剂’,可加速废星植被恢复,即刻调往玄沙星域。”
“政哥,”龙辰看向嬴政,“方案落地由你负责,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直接从天工部和度支部调,不必请示。”
“臣遵旨。”嬴政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这十年他已深知生态之重,定不会再让枯寂星的悲剧重演。
龙辰的目光移向李隆基:“扶摇星域,说说你的。”
李隆基上前,手中捧着一卷文化发展图谱:“扶摇星域十年间新建文化馆三百座,星网文化频道用户破百亿,‘霓裳舞’‘梨园戏’已传遍十二星域,文化输出位列前列。”
“做得不错,但你本子里记着‘云顶星的富豪私藏珍品,平民连文化馆门票都买不起’,”龙辰语气微沉,“贫富差距若不遏制,再好的文化也会变成少数人的玩物。你该懂,当年的安史之乱,根源之一便是阶层固化。”
李隆基脸色一凛,躬身道:“臣知罪。回去后便推行‘文化普惠制’,文化馆免费开放,珍品定期巡回展出,让平民也能接触。”
“记住,”龙辰加重语气,“莫要重蹈覆辙。”
“是。”李隆基低头应是,额角已见细汗。
“赵匡胤。”
赵匡胤出列,声音洪亮:“流明星域十年间商业税增长十倍,星际贸易占十二星域总量的四成,‘流明商路’已打通至域外三十个小文明。”
“经济活跃是好事,但你得守住红线。”龙辰指尖在御案上轻叩,“你在本子里写‘大商团暗中操控粮价,囤积居奇’,这就是危险信号。定价权、核心资源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必须捏在星域手中,绝不能让资本做大到影响国本。”
赵匡胤肃容道:“臣明白。已联合刑律部,查封了三家操控粮价的商团,后续会出台‘资本监管法’,严禁跨界垄断。”
“嗯。”龙辰点头,转向帝辛,“尘寰星域。”
帝辛一身兽纹常服,步伐沉稳:“尘寰星域十年引水造林,沙漠覆盖率缩减四成,畜牧业规模扩大五倍,人与自然和谐……”
“这些做得好,”龙辰打断他,“但你本子里几乎没提科技。尘寰星域的牧民还在用传统方式养星兽,效率太低。可以让天工部派技术员过去,搞‘科技养殖’;另外,你那片‘星河草原’风景独特,适合搞旅游业,让牧民也能靠风光赚钱。”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的星兽肉质极佳,度支部可以牵头,打通向十二星域的出口渠道,让牧民的腰包鼓起来。”
帝辛眼中闪过笑意:“臣这就去办!科技养殖、旅游业、出口……倒是能让尘寰星域更热闹些。”
龙辰的目光扫过其余七位大帝:“刘恒的青云星域纺织业、刘秀的云津星域航运、杨坚的玄冥星域冰矿开发、武则天的灵泽星域灵草种植、朱棣的雷霆星域防务、朱高炽的岁庚星域农耕……十年间民生皆有起色,报表上的‘百姓满意度’均在八成以上。”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但你们都记着,这八成满意度背后,还有两成百姓的诉求没被听见。青云星域的织女抱怨染料太贵,云津星域的船工嫌工钱太低,玄冥星域的矿工冬天缺棉衣……这些‘小事’,才是最该放在心上的大事。”
十二位大帝齐齐躬身:“臣等谨记。”
“尤其要记住,”龙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百姓才是一切的根本。我不想在任何奏报里,看到‘苦一苦百姓’这类话。谁要是敢视民为草芥,休怪朕律法无情。”
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
“你们十二人,治理风格各异,”龙辰放缓语气,“政哥重法度,世民重民生,则天重创新,帝辛重自然……有空多交流,把对方的长处学过来。”
他看向刘秀:“云津星域的航运管理得好,能不能把经验用到青云星域的纺织物流上?刘恒,你可以找刘秀聊聊,在青云星域选个星球试点。”
又对杨坚道:“玄冥星域的冰矿储存技术先进,流明星域的商队常因货物冻损发愁,赵匡胤,你去学学,看能不能在流明星域推广。”
刘秀与刘恒相视点头,杨坚和赵匡胤也拱手应下。
“政策不是死的,要活学活用。”龙辰道,“每个星域的情况不同,但总有共通之处。试点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就总结教训。总之,一切以百姓过得更好为标准。”
“臣等遵旨!”十二位大帝齐声应道,声音震得殿顶的琉璃瓦微微作响。
这时,张角上前一步,素袍飘动:“主上,济世部十年间在十二星域建了两千座医馆,但偏远星球的矿石病、星兽疫病仍有发生,臣恳请调配更多天医部的药材和医师。”
“准。”龙辰看向扁鹊,“天医部牵头,联合神农部,在十二星域建十座‘药材培育基地’,确保偏远星球药材供应;另外,让医学生定向分配,服务满五年者,减免所有学费。”
扁鹊与徐光启齐齐领命:“臣遵旨。”
韩信上前:“天兵部监测到域外有异动,疑似有未知文明在窥探十二星域,臣请求增派舰队驻守边境。”
“准。”龙辰看向卫青,“天兵部与雷霆星域朱棣协调,增派三支‘龙骧舰队’,由韩信统领,务必守住防线。”
“臣遵旨!”韩信、卫青、朱棣齐声应道。
朝会持续了三个时辰,从矿业到民生,从科技到防务,每项议题都围绕着“百姓”与“发展”展开。十一部部长与十二位大帝频繁互动,宋璟敲定了官员交流机制,桑弘羊调整了星域间的财政补贴,张仪汇报了与域外文明的盟约进展……
临近午时,龙辰站起身:“今日朝会到此为止。十二位大帝,三日内返回各自星域,将今日议定之事落到实处。十一部做好配合,有任何阻碍,直接报给朕。”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躬身行礼,目送龙辰起身离殿。阳光透过殿门,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星辰羽衣上的星纹仿佛与殿外的星空连成一片。
殿内,十二位大帝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围在一起,拿出各自的小本子交流起来。嬴政指着玄天星域的生态修复图,询问帝辛的造林经验;武则天与刘恒讨论着“女子纺织合作社”的可行性;赵匡胤拉着桑弘羊,细算流明星域的出口税……
宋璟看着这一幕,对身旁的诸葛亮笑道:“主上十年巡星,没白费功夫。这些大帝,是真的把‘百姓’二字刻进心里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眼中带着欣慰:“民心安,则星域安;星域安,则流光兴。这才是真正的治世之基啊。”
殿外的风拂过金顶,带着十二星域的气息——有玄天星域的矿石味,有天阳星域的稻花香,有灵泽星域的草露气……这些气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流光神朝最鲜活的脉搏。而这脉搏的跳动,始终围绕着两个字:
百姓。
龙辰端坐于九龙帝座之上,星辰羽衣在晨光中流淌着微光,赤金色的眼眸扫过殿内,声音沉稳有力:“十年巡星结束,今日朝会,先听各星域发展汇报。”
话音刚落,嬴政上前一步,沉声道:“玄天星域矿业十年间增产七成,雷霆晶石储备占十二星域总量的三成,支撑了流光神朝的星舰建造。但如主上所言,生态破坏确有疏漏,枯寂星等三颗星球已成废星,臣愿领罚。”
“罚就不必了,”龙辰摆手,目光转向天工部的鲁班,“鲁班大师,天工部需在三月内拿出‘矿业与生态修复同步方案’,玄沙星域的矿场,必须配套同等规模的修复装置,开采一处,修复一处。”
鲁班躬身应道:“臣领命!天工部已研制出‘星壤再生剂’,可加速废星植被恢复,即刻调往玄沙星域。”
“政哥,”龙辰看向嬴政,“方案落地由你负责,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直接从天工部和度支部调,不必请示。”
“臣遵旨。”嬴政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这十年他已深知生态之重,定不会再让枯寂星的悲剧重演。
龙辰的目光移向李隆基:“扶摇星域,说说你的。”
李隆基上前,手中捧着一卷文化发展图谱:“扶摇星域十年间新建文化馆三百座,星网文化频道用户破百亿,‘霓裳舞’‘梨园戏’已传遍十二星域,文化输出位列前列。”
“做得不错,但你本子里记着‘云顶星的富豪私藏珍品,平民连文化馆门票都买不起’,”龙辰语气微沉,“贫富差距若不遏制,再好的文化也会变成少数人的玩物。你该懂,当年的安史之乱,根源之一便是阶层固化。”
李隆基脸色一凛,躬身道:“臣知罪。回去后便推行‘文化普惠制’,文化馆免费开放,珍品定期巡回展出,让平民也能接触。”
“记住,”龙辰加重语气,“莫要重蹈覆辙。”
“是。”李隆基低头应是,额角已见细汗。
“赵匡胤。”
赵匡胤出列,声音洪亮:“流明星域十年间商业税增长十倍,星际贸易占十二星域总量的四成,‘流明商路’已打通至域外三十个小文明。”
“经济活跃是好事,但你得守住红线。”龙辰指尖在御案上轻叩,“你在本子里写‘大商团暗中操控粮价,囤积居奇’,这就是危险信号。定价权、核心资源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必须捏在星域手中,绝不能让资本做大到影响国本。”
赵匡胤肃容道:“臣明白。已联合刑律部,查封了三家操控粮价的商团,后续会出台‘资本监管法’,严禁跨界垄断。”
“嗯。”龙辰点头,转向帝辛,“尘寰星域。”
帝辛一身兽纹常服,步伐沉稳:“尘寰星域十年引水造林,沙漠覆盖率缩减四成,畜牧业规模扩大五倍,人与自然和谐……”
“这些做得好,”龙辰打断他,“但你本子里几乎没提科技。尘寰星域的牧民还在用传统方式养星兽,效率太低。可以让天工部派技术员过去,搞‘科技养殖’;另外,你那片‘星河草原’风景独特,适合搞旅游业,让牧民也能靠风光赚钱。”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的星兽肉质极佳,度支部可以牵头,打通向十二星域的出口渠道,让牧民的腰包鼓起来。”
帝辛眼中闪过笑意:“臣这就去办!科技养殖、旅游业、出口……倒是能让尘寰星域更热闹些。”
龙辰的目光扫过其余七位大帝:“刘恒的青云星域纺织业、刘秀的云津星域航运、杨坚的玄冥星域冰矿开发、武则天的灵泽星域灵草种植、朱棣的雷霆星域防务、朱高炽的岁庚星域农耕……十年间民生皆有起色,报表上的‘百姓满意度’均在八成以上。”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但你们都记着,这八成满意度背后,还有两成百姓的诉求没被听见。青云星域的织女抱怨染料太贵,云津星域的船工嫌工钱太低,玄冥星域的矿工冬天缺棉衣……这些‘小事’,才是最该放在心上的大事。”
十二位大帝齐齐躬身:“臣等谨记。”
“尤其要记住,”龙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百姓才是一切的根本。我不想在任何奏报里,看到‘苦一苦百姓’这类话。谁要是敢视民为草芥,休怪朕律法无情。”
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
“你们十二人,治理风格各异,”龙辰放缓语气,“政哥重法度,世民重民生,则天重创新,帝辛重自然……有空多交流,把对方的长处学过来。”
他看向刘秀:“云津星域的航运管理得好,能不能把经验用到青云星域的纺织物流上?刘恒,你可以找刘秀聊聊,在青云星域选个星球试点。”
又对杨坚道:“玄冥星域的冰矿储存技术先进,流明星域的商队常因货物冻损发愁,赵匡胤,你去学学,看能不能在流明星域推广。”
刘秀与刘恒相视点头,杨坚和赵匡胤也拱手应下。
“政策不是死的,要活学活用。”龙辰道,“每个星域的情况不同,但总有共通之处。试点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就总结教训。总之,一切以百姓过得更好为标准。”
“臣等遵旨!”十二位大帝齐声应道,声音震得殿顶的琉璃瓦微微作响。
这时,张角上前一步,素袍飘动:“主上,济世部十年间在十二星域建了两千座医馆,但偏远星球的矿石病、星兽疫病仍有发生,臣恳请调配更多天医部的药材和医师。”
“准。”龙辰看向扁鹊,“天医部牵头,联合神农部,在十二星域建十座‘药材培育基地’,确保偏远星球药材供应;另外,让医学生定向分配,服务满五年者,减免所有学费。”
扁鹊与徐光启齐齐领命:“臣遵旨。”
韩信上前:“天兵部监测到域外有异动,疑似有未知文明在窥探十二星域,臣请求增派舰队驻守边境。”
“准。”龙辰看向卫青,“天兵部与雷霆星域朱棣协调,增派三支‘龙骧舰队’,由韩信统领,务必守住防线。”
“臣遵旨!”韩信、卫青、朱棣齐声应道。
朝会持续了三个时辰,从矿业到民生,从科技到防务,每项议题都围绕着“百姓”与“发展”展开。十一部部长与十二位大帝频繁互动,宋璟敲定了官员交流机制,桑弘羊调整了星域间的财政补贴,张仪汇报了与域外文明的盟约进展……
临近午时,龙辰站起身:“今日朝会到此为止。十二位大帝,三日内返回各自星域,将今日议定之事落到实处。十一部做好配合,有任何阻碍,直接报给朕。”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躬身行礼,目送龙辰起身离殿。阳光透过殿门,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星辰羽衣上的星纹仿佛与殿外的星空连成一片。
殿内,十二位大帝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围在一起,拿出各自的小本子交流起来。嬴政指着玄天星域的生态修复图,询问帝辛的造林经验;武则天与刘恒讨论着“女子纺织合作社”的可行性;赵匡胤拉着桑弘羊,细算流明星域的出口税……
宋璟看着这一幕,对身旁的诸葛亮笑道:“主上十年巡星,没白费功夫。这些大帝,是真的把‘百姓’二字刻进心里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眼中带着欣慰:“民心安,则星域安;星域安,则流光兴。这才是真正的治世之基啊。”
殿外的风拂过金顶,带着十二星域的气息——有玄天星域的矿石味,有天阳星域的稻花香,有灵泽星域的草露气……这些气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流光神朝最鲜活的脉搏。而这脉搏的跳动,始终围绕着两个字:
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