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思过之期将至。这些日子,谢衍虽并未完全将那本《养气决》当作正经营生,但闲暇时也会依着书中所载,尝试调息凝神。起初并无甚感觉,只当是静心之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些极其细微的变化——精神似乎比以往更易集中,往日因处理公务或练外功留下的些许疲惫感消散得更快,五感也似乎变得更为敏锐了些许。
这些变化微乎其微,若非他心细如发且对身体掌控极强,几乎难以察觉。但正是这细微的不同,让他心中掀起了波澜。
这书……恐怕真不是寻常之物!
他再次仔细翻阅那本泛黄的书册,看着那些玄奥的经络图和吐纳法门,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若此书所载为真,那其价值简直无法估量!这已非简单的“强身健体”,而是触及了此世间从未有人真正掌握的力量领域!
如此重要的东西,暖暖说是幼时一道士所赠?
他并非怀疑温暖,而是此事关乎重大,他需得弄清楚来源,以免后续留下任何隐患。
这日晚间,他便状似无意地问起:“暖暖,你上次说这本册子,是一位云游道士所赠?可还记得那道士的模样?或是他还说过什么?”
温暖正替他研墨,闻言手微微一顿。她早知道会有此一问,心中已打好腹稿,便放下墨锭,故作回忆状:“时间久远,妾那时才七八岁,记得不甚清楚了。只记得那道士穿着很是破旧,邋里邋遢的,看着不像高人,倒像个……骗子。”她微微蹙眉,努力回忆的样子,带着点孩童视角的天真,“他当时在杭州城里似乎还想向其他人兜售什么‘仙法’,但没人理他,还被巡城的衙役驱赶过。妾那日刚好随母亲去上香回来,见他可怜,躲在巷子口瑟瑟发抖,便让丫鬟给了他一些铜板和一块刚买的桂花糕。”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些不好意思的神情:“他接过糕点和钱,眼睛亮了一下,就从他那破包裹里掏出这本旧书塞给妾,说什么‘小娃娃心善,此物与你有缘,好生收着莫丢了’之类云里雾里的话……妾当时年纪小,只当是得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但翻看看不懂,母亲又说那是骗人的把戏,让扔了。妾……妾没舍得,觉得书页上的小人画得有趣,便偷偷收在了放小玩意儿的匣子里,当做纪念,这些年都忘了。若不是此次殿下思过,妾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出来,还想不起来它呢。”
她这番说辞半真半假,将时间推得更早,更符合孩童心性,也将书的来源推到一个无人记得、看似骗子的游方道士身上,最为稳妥。
谢衍静静听着,目光落在她脸上,判断着她话中的真伪。见她神色自然,带着回忆幼年趣事般的单纯和一丝窘迫,并无丝毫闪烁,便也信了八九分。
“原来如此。”他点了点头,未再多问。
然而翌日,他便暗中吩咐承影,立刻派人前往江南杭州,仔细查探约十一二年前,是否真有这样一个邋遢道士在城内出现并兜售“仙法”,以及是否与年幼的温家小姐有过那短暂的接触。虽年代久远,但若真有衙役驱赶等事,或许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承影领命而去。
数日后,调查结果便通过特殊渠道呈报回来。结果令谢衍有些惊讶——温暖所言,竟基本属实!
调查显示,约莫十一年前,确有一形貌邋遢、行为疯癫的道士在杭州城内出没,四处向人兜售所谓的“长生诀”、“仙法秘术”,被多人视为骗子,也确实曾被衙役驱赶过几次。至于是否与当时年仅七八岁的温家小姐有过赠书之举,因时隔久远且当时无人留意,已无法确切查证,但时间地点大致对得上。
所有知情者提起那道士,无不嗤之以鼻,认定那是个疯癫的骗子。无人将他口中的“仙法”当真,那本被赠出的旧书册,更是无人知晓,恐怕早已被世人当作废纸丢弃了。
唯有当年那个心善又有些执拗的小姑娘,因一时不忍和几分孩童的好奇,留下了这本被所有人视为废纸的“骗子赠礼”,并且阴差阳错地保存至今,最终送到了他的手中。
谢衍看着调查报告,久久无言。
他挥退了承影,独自坐在书房内,指尖轻轻敲击着那本已然被他翻得更加旧了的《养气决》。
机缘……
这世上竟真有如此玄妙的机缘!
一个被所有人轻视的“骗子”,一本被所有人抛弃的“废书”,却内藏如此惊人的奥秘!而这份机缘,偏偏就落在了他那七八岁的小暖暖手中,又经由她手,在十多年后,来到了自己这里。
他的暖暖,果然是他的福星,是他的珍宝!
难怪他第一眼在月下见到她时,便觉得她应该属于自己,那种强烈的占有欲和认定感,如今想来,或许并非全然无缘无故。
谢衍拿起那本《养气决》,目光变得无比深邃。
此书,必须慎之又慎!绝不可外传!
而他的暖暖……他需得更好地护着她才行。
思及此,他心中柔软一片,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庆幸与满足。
“来人。”他扬声唤道。
“殿下。”
“去将库房里那套红宝石头面,还有前日新进的那匹云雾绡,都给侧妃送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
“就说……本王觉得,很衬她。”
他无法言明真正的赏赐缘由,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他内心的激荡与珍视。
一月思过之期转眼即至。
然而,宫中并未传来任何召见的旨意,皇帝仿佛彻底遗忘了他这个被罚闭门思过的儿子。朝堂之上因太子与三皇子重伤引发的波澜尚未完全平息,各方势力仍在暗中角力、互相倾轧,皇帝显然无暇也无意在此时让明显“置身事外”的谢衍重新掺和进来。
对此,谢衍乐得清静。他甚至未派人去打探或提醒,直接顺势继续留在了王府之中,对外依旧称“思过”,实则过起了无人打扰的悠闲日子。
王府大门依旧紧闭,隔绝了外界所有的风风雨雨。京城已是寒冬,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然而瑞王府内,尤其是汀兰水榭,却暖融如春。
地龙烧得温热,窗棂上凝结着朦胧的水汽。温暖怕冷,屋内早早便摆上了好几个鎏金炭盆,上好的银丝炭无声地燃烧着,散发着融融暖意。
这些变化微乎其微,若非他心细如发且对身体掌控极强,几乎难以察觉。但正是这细微的不同,让他心中掀起了波澜。
这书……恐怕真不是寻常之物!
他再次仔细翻阅那本泛黄的书册,看着那些玄奥的经络图和吐纳法门,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若此书所载为真,那其价值简直无法估量!这已非简单的“强身健体”,而是触及了此世间从未有人真正掌握的力量领域!
如此重要的东西,暖暖说是幼时一道士所赠?
他并非怀疑温暖,而是此事关乎重大,他需得弄清楚来源,以免后续留下任何隐患。
这日晚间,他便状似无意地问起:“暖暖,你上次说这本册子,是一位云游道士所赠?可还记得那道士的模样?或是他还说过什么?”
温暖正替他研墨,闻言手微微一顿。她早知道会有此一问,心中已打好腹稿,便放下墨锭,故作回忆状:“时间久远,妾那时才七八岁,记得不甚清楚了。只记得那道士穿着很是破旧,邋里邋遢的,看着不像高人,倒像个……骗子。”她微微蹙眉,努力回忆的样子,带着点孩童视角的天真,“他当时在杭州城里似乎还想向其他人兜售什么‘仙法’,但没人理他,还被巡城的衙役驱赶过。妾那日刚好随母亲去上香回来,见他可怜,躲在巷子口瑟瑟发抖,便让丫鬟给了他一些铜板和一块刚买的桂花糕。”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些不好意思的神情:“他接过糕点和钱,眼睛亮了一下,就从他那破包裹里掏出这本旧书塞给妾,说什么‘小娃娃心善,此物与你有缘,好生收着莫丢了’之类云里雾里的话……妾当时年纪小,只当是得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但翻看看不懂,母亲又说那是骗人的把戏,让扔了。妾……妾没舍得,觉得书页上的小人画得有趣,便偷偷收在了放小玩意儿的匣子里,当做纪念,这些年都忘了。若不是此次殿下思过,妾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出来,还想不起来它呢。”
她这番说辞半真半假,将时间推得更早,更符合孩童心性,也将书的来源推到一个无人记得、看似骗子的游方道士身上,最为稳妥。
谢衍静静听着,目光落在她脸上,判断着她话中的真伪。见她神色自然,带着回忆幼年趣事般的单纯和一丝窘迫,并无丝毫闪烁,便也信了八九分。
“原来如此。”他点了点头,未再多问。
然而翌日,他便暗中吩咐承影,立刻派人前往江南杭州,仔细查探约十一二年前,是否真有这样一个邋遢道士在城内出现并兜售“仙法”,以及是否与年幼的温家小姐有过那短暂的接触。虽年代久远,但若真有衙役驱赶等事,或许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承影领命而去。
数日后,调查结果便通过特殊渠道呈报回来。结果令谢衍有些惊讶——温暖所言,竟基本属实!
调查显示,约莫十一年前,确有一形貌邋遢、行为疯癫的道士在杭州城内出没,四处向人兜售所谓的“长生诀”、“仙法秘术”,被多人视为骗子,也确实曾被衙役驱赶过几次。至于是否与当时年仅七八岁的温家小姐有过赠书之举,因时隔久远且当时无人留意,已无法确切查证,但时间地点大致对得上。
所有知情者提起那道士,无不嗤之以鼻,认定那是个疯癫的骗子。无人将他口中的“仙法”当真,那本被赠出的旧书册,更是无人知晓,恐怕早已被世人当作废纸丢弃了。
唯有当年那个心善又有些执拗的小姑娘,因一时不忍和几分孩童的好奇,留下了这本被所有人视为废纸的“骗子赠礼”,并且阴差阳错地保存至今,最终送到了他的手中。
谢衍看着调查报告,久久无言。
他挥退了承影,独自坐在书房内,指尖轻轻敲击着那本已然被他翻得更加旧了的《养气决》。
机缘……
这世上竟真有如此玄妙的机缘!
一个被所有人轻视的“骗子”,一本被所有人抛弃的“废书”,却内藏如此惊人的奥秘!而这份机缘,偏偏就落在了他那七八岁的小暖暖手中,又经由她手,在十多年后,来到了自己这里。
他的暖暖,果然是他的福星,是他的珍宝!
难怪他第一眼在月下见到她时,便觉得她应该属于自己,那种强烈的占有欲和认定感,如今想来,或许并非全然无缘无故。
谢衍拿起那本《养气决》,目光变得无比深邃。
此书,必须慎之又慎!绝不可外传!
而他的暖暖……他需得更好地护着她才行。
思及此,他心中柔软一片,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庆幸与满足。
“来人。”他扬声唤道。
“殿下。”
“去将库房里那套红宝石头面,还有前日新进的那匹云雾绡,都给侧妃送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
“就说……本王觉得,很衬她。”
他无法言明真正的赏赐缘由,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他内心的激荡与珍视。
一月思过之期转眼即至。
然而,宫中并未传来任何召见的旨意,皇帝仿佛彻底遗忘了他这个被罚闭门思过的儿子。朝堂之上因太子与三皇子重伤引发的波澜尚未完全平息,各方势力仍在暗中角力、互相倾轧,皇帝显然无暇也无意在此时让明显“置身事外”的谢衍重新掺和进来。
对此,谢衍乐得清静。他甚至未派人去打探或提醒,直接顺势继续留在了王府之中,对外依旧称“思过”,实则过起了无人打扰的悠闲日子。
王府大门依旧紧闭,隔绝了外界所有的风风雨雨。京城已是寒冬,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然而瑞王府内,尤其是汀兰水榭,却暖融如春。
地龙烧得温热,窗棂上凝结着朦胧的水汽。温暖怕冷,屋内早早便摆上了好几个鎏金炭盆,上好的银丝炭无声地燃烧着,散发着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