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的朝堂之上,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却因昨日那道突如其来的旨意,暗藏了无数探究与思量。
能立于这大殿上的,无一不是消息灵通、心思缜密之辈。瑞亲王谢衍甫一回京,便入宫请旨册封一位江南商贾之女为侧妃,且陛下竟当即准奏——这件事,不过一夜功夫,该知道的人,便都知道了。
散朝后,几位重臣缓步走出大殿,彼此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瑞王殿下此番江南之行,倒是收获颇丰啊。”一位须发花白的大臣捋着胡须,似笑非笑地说道,语气意味深长。
旁边一位兵部的官员接口道:“听闻只是杭州一温姓富商之女?殿下这……倒是出乎意料。”言语间带着几分不解和谨慎的试探。
另一人压低声音:“陛下竟也准了……看来,陛下对瑞王殿下,倒是放心得很。”这话里的意味就更加复杂了。
位于众臣之首的太子谢瑄,听着身后隐约的议论,面上保持着储君应有的沉稳威仪,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了一下。
放心?何止是放心。他这位七弟,能力卓绝,手握兵权,偏偏性子冷硬,不结党不营私,如今更是自绝于联姻带来的潜在助力,娶了个毫无根基的商贾之女。这简直是……再好不过了。一个有能力又“安分”的弟弟,远比一个野心勃勃、妻族显赫的弟弟让人安心得多。 太子心情颇佳地率先离开。
而另一辆驶往四皇子府的马车内,气氛则轻松许多。
四皇子谢琮一回到府中,便忍不住对迎上来的四皇子妃沈氏笑道:“哎,王妃你是没瞧见,今儿个朝上那些人,一个个表面镇定,心里指不定怎么琢磨老七那桩事呢!”
四皇子妃沈氏出身清贵,性情温婉,一边替他脱下朝服,一边含笑问道:“殿下说的,可是七弟册封侧妃之事?妾身也听说了,真是桩新鲜事。那温家小姐,当真如此特别?”她语气中带着丝好奇。
谢琮接过妻子递来的热茶,呷了一口,摇头晃脑:“特别!当然特别!能把老七那块万年寒铁给捂化了,能不特别吗?我是亲眼见了,模样确实没得挑,跟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似的,也难怪老七动心。”
沈氏掩唇轻笑:“能让殿下如此夸赞,想必是位绝色佳人。只是……商贾出身,七弟竟直接请封了侧妃,陛下还准了,这倒是……”
“父皇的心思,你还猜不透?”谢琮摆摆手,压低声音,“老七越是这样‘不着调’,父皇才越放心。你瞧瞧老大、老三他们,哪个不是盯着岳家的势力?反倒是我和老七这般,父皇才觉得清净。”他这话带着几分自嘲,却也透着明白。
沈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殿下慎言。”随即又温声道,“不过,七弟能寻得可心之人,总是好事。日后府上设宴,妾身也好见见这位妹妹。”
“见!肯定得见!”谢琮笑道,“不过可得等些日子,老七那护食的性子,这会儿肯定看得紧,哈哈哈!”
至于后宫中,得知消息的皇后与众妃嫔,反应更是各异。有好奇打探那温氏女究竟何等绝色的,有不屑一顾嗤笑商贾出身低贱的,也有暗自庆幸少了一个强劲竞争对手的,自然,也有那心思深沉,开始琢磨如何利用此事,或从中牟利的。
而处于风波暗涌最中心的瑞王府,尤其是汀兰水榭,此刻却显得异常平静。
温暖起身后,用过早膳,便有内廷司的女官前来,正式教授王府侧妃应知的礼仪规矩,以及那套繁复侧妃冠服的正确穿戴方式。
温暖学得认真,她知道,从接过圣旨的那一刻起,她便走入众人眼中。她必须尽快适应这个新身份,才能在整个京城的目光注视下,站稳脚跟。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温暖在瑞王府的生活逐渐步入平稳。
她很快适应了侧妃的身份与日常。每日清晨送谢衍上朝后,她便跟着内廷司的女官或是王府积年的老嬷嬷学习礼仪、管理中馈、辨识人情往来。得益于曾经她学得很快,举一反三,不过月余,便将王府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待人接物亦是端庄得体,赏罚分明,很快便赢得了下人们的真心敬重,连最初持观望态度的周管事也暗自点头。
谢衍将她的努力与变化看在眼里。他并未过多干涉,只在她遇到难处或受人暗中刁难时,以雷霆手段悄然为她扫清障碍,而后依旧是一副冷峻模样,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但温暖能感受到那份无声的庇护。
两人的相处模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谢衍日常依旧忙碌,但只要回府,必定先来汀兰水榭。有时是一同用膳,有时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处理公务,看她看书或打理院中的花草。他的话依旧不多,但注视她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些细微的体贴也愈发自然——会记得她
能立于这大殿上的,无一不是消息灵通、心思缜密之辈。瑞亲王谢衍甫一回京,便入宫请旨册封一位江南商贾之女为侧妃,且陛下竟当即准奏——这件事,不过一夜功夫,该知道的人,便都知道了。
散朝后,几位重臣缓步走出大殿,彼此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瑞王殿下此番江南之行,倒是收获颇丰啊。”一位须发花白的大臣捋着胡须,似笑非笑地说道,语气意味深长。
旁边一位兵部的官员接口道:“听闻只是杭州一温姓富商之女?殿下这……倒是出乎意料。”言语间带着几分不解和谨慎的试探。
另一人压低声音:“陛下竟也准了……看来,陛下对瑞王殿下,倒是放心得很。”这话里的意味就更加复杂了。
位于众臣之首的太子谢瑄,听着身后隐约的议论,面上保持着储君应有的沉稳威仪,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了一下。
放心?何止是放心。他这位七弟,能力卓绝,手握兵权,偏偏性子冷硬,不结党不营私,如今更是自绝于联姻带来的潜在助力,娶了个毫无根基的商贾之女。这简直是……再好不过了。一个有能力又“安分”的弟弟,远比一个野心勃勃、妻族显赫的弟弟让人安心得多。 太子心情颇佳地率先离开。
而另一辆驶往四皇子府的马车内,气氛则轻松许多。
四皇子谢琮一回到府中,便忍不住对迎上来的四皇子妃沈氏笑道:“哎,王妃你是没瞧见,今儿个朝上那些人,一个个表面镇定,心里指不定怎么琢磨老七那桩事呢!”
四皇子妃沈氏出身清贵,性情温婉,一边替他脱下朝服,一边含笑问道:“殿下说的,可是七弟册封侧妃之事?妾身也听说了,真是桩新鲜事。那温家小姐,当真如此特别?”她语气中带着丝好奇。
谢琮接过妻子递来的热茶,呷了一口,摇头晃脑:“特别!当然特别!能把老七那块万年寒铁给捂化了,能不特别吗?我是亲眼见了,模样确实没得挑,跟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似的,也难怪老七动心。”
沈氏掩唇轻笑:“能让殿下如此夸赞,想必是位绝色佳人。只是……商贾出身,七弟竟直接请封了侧妃,陛下还准了,这倒是……”
“父皇的心思,你还猜不透?”谢琮摆摆手,压低声音,“老七越是这样‘不着调’,父皇才越放心。你瞧瞧老大、老三他们,哪个不是盯着岳家的势力?反倒是我和老七这般,父皇才觉得清净。”他这话带着几分自嘲,却也透着明白。
沈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殿下慎言。”随即又温声道,“不过,七弟能寻得可心之人,总是好事。日后府上设宴,妾身也好见见这位妹妹。”
“见!肯定得见!”谢琮笑道,“不过可得等些日子,老七那护食的性子,这会儿肯定看得紧,哈哈哈!”
至于后宫中,得知消息的皇后与众妃嫔,反应更是各异。有好奇打探那温氏女究竟何等绝色的,有不屑一顾嗤笑商贾出身低贱的,也有暗自庆幸少了一个强劲竞争对手的,自然,也有那心思深沉,开始琢磨如何利用此事,或从中牟利的。
而处于风波暗涌最中心的瑞王府,尤其是汀兰水榭,此刻却显得异常平静。
温暖起身后,用过早膳,便有内廷司的女官前来,正式教授王府侧妃应知的礼仪规矩,以及那套繁复侧妃冠服的正确穿戴方式。
温暖学得认真,她知道,从接过圣旨的那一刻起,她便走入众人眼中。她必须尽快适应这个新身份,才能在整个京城的目光注视下,站稳脚跟。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温暖在瑞王府的生活逐渐步入平稳。
她很快适应了侧妃的身份与日常。每日清晨送谢衍上朝后,她便跟着内廷司的女官或是王府积年的老嬷嬷学习礼仪、管理中馈、辨识人情往来。得益于曾经她学得很快,举一反三,不过月余,便将王府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待人接物亦是端庄得体,赏罚分明,很快便赢得了下人们的真心敬重,连最初持观望态度的周管事也暗自点头。
谢衍将她的努力与变化看在眼里。他并未过多干涉,只在她遇到难处或受人暗中刁难时,以雷霆手段悄然为她扫清障碍,而后依旧是一副冷峻模样,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但温暖能感受到那份无声的庇护。
两人的相处模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谢衍日常依旧忙碌,但只要回府,必定先来汀兰水榭。有时是一同用膳,有时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处理公务,看她看书或打理院中的花草。他的话依旧不多,但注视她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些细微的体贴也愈发自然——会记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