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浓烈的药味与龙涎香沉郁的气息交织,却已悄然褪去了那份令人窒息的死气。殿角的铜兽香炉吞吐着安神的淡烟,袅袅盘旋。炭火依旧烧得暖融,驱散着初春殿宇的阴冷。
萧景琰半倚在明黄锦缎堆叠的软枕之上,脸色依旧苍白,如同上好的素绢,却不再有那层诡异的青灰死气。嘴唇干裂处已敷了滋养的蜜膏,透出些许血色。他的呼吸虽浅,却均匀而绵长,每一次胸膛的起伏,都牵动着殿内无数双紧张注视的眼睛。
首席太医令陈奉的手指再次从帝王腕脉上移开,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绽开一丝劫后余生的、近乎虚脱的笑容。他朝着侍立榻旁的沈砚清、赵冲以及几位重臣,郑重地躬身,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一丝敬畏:
“天佑大晟!陛下洪福齐天!体内剧毒已尽数拔除,创口愈合之速远超老朽预期!脉象虽虚浮,却已现勃勃生机!只需静心调养,辅以汤药固本培元,龙体……必能康健如初!”
“呼——”
殿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长长的吐气声。沈砚清紧绷的肩膀终于松懈下来,一直紧攥的拳头缓缓松开,掌心已被指甲掐出深深的月牙印痕。赵冲那张因连日担忧而憔悴不堪的赤红脸庞,也透出几分如释重负的潮红,他猛地抱拳,朝着龙榻方向重重一礼,却因动作牵动旧伤,咧了咧嘴。
萧景琰的眼睫轻轻颤动,缓缓睁开。那双深邃的眼眸,初时带着大病初愈的些许迷蒙,如同蒙尘的星辰。但很快,那层薄雾便如冰雪消融,重新凝聚起属于帝王的、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他的视线缓缓扫过榻边一张张关切、敬畏、欣喜的面孔,最终落在沈砚清和赵冲身上,微微颔首。
“朕……无碍了。” 声音依旧有些沙哑虚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辛苦诸位爱卿。”
“臣等惶恐!恭贺陛下龙体转安!” 殿内众人齐声应和,声浪中充满了真切的喜悦与如释重负。
然而,萧景琰的目光并未在病榻前的温情中停留太久。他微微侧首,看向侍立在旁、垂首恭谨的内侍总管:“今日……是何日?”
“回陛下,今日是二月初九。” 内侍总管连忙躬身回答。
“二月初九……” 萧景琰低声重复,眼中精光一闪,“朕已……耽搁太久了。” 他挣扎着,试图坐直身体。
“陛下!龙体初愈,万万不可操劳啊!” 陈奉太医令立刻上前劝阻,声音急切。
“是啊陛下!朝政之事,自有内阁与六部诸位大人……” 一位老臣也连忙开口。
萧景琰抬手,止住了众人的劝谏。他的动作虽慢,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朕知道你们担忧。”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但江南初定,百废待兴。顾氏余波未平,朝野人心浮动。朕若再缠绵病榻,久不临朝……” 他顿了一下,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淬了冰,“岂非给那些蛰伏在暗处、心怀叵测之辈,以可乘之机?!”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寂静无声。沈砚清和赵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凛然。陛下所思,永远比他们更深一步!江南的雷霆手段虽震慑了明面上的敌人,但暗流从未停止涌动。陛下此刻露面,不仅是稳定朝局,更是对那些蠢蠢欲动者最直接的警告——真龙犹在,宵小敛形!
“为朕……更衣。” 萧景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志,“备辇。朕要……上朝!”
含元殿。
九重丹陛之上,象征着至高皇权的蟠龙金椅熠熠生辉。巨大的蟠龙柱撑起恢弘的殿宇,阳光透过高窗洒下道道光柱,却驱不散殿内那沉甸甸的、几乎凝固的气氛。
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两侧。紫袍玉带,冠冕堂皇。然而,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难以言喻的凝重与忐忑。江南的腥风血雨,顾家的轰然倒塌,陛下身中剧毒生死未卜的消息如同沉重的阴云,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朝堂之上,暗流汹涌,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交流着,揣测着,等待着。
“陛下驾到——!”
内侍总管那特有的、穿透力极强的尖锐嗓音,如同惊雷,骤然打破了金銮殿的死寂!
刹那间!
所有目光,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牵引,齐刷刷地投向那高高的、铺着猩红地毯的御道尽头!
一架由八名健硕太监稳稳抬着的明黄步辇,缓缓出现。
步辇之上,萧景琰身着十二章纹明黄龙袍,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冠冕。他的脸色在冕旒珠玉的阴影下,依旧显得苍白,身形也比往日清减了许多。然而,当他微微抬起眼帘,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扫视殿宇时,一股无形的、如同实质般的帝王威压,瞬间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整个金銮殿!
没有想象中的虚弱不堪,没有传闻中的奄奄一息!
只有一种大病初愈后,内敛到极致、却更加令人心悸的深沉与威严!那苍白的脸色,非但没有削弱他的气势,反而如同寒玉,更衬出那份不容侵犯的凛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短暂的死寂后,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轰然响起!百官如同被狂风吹倒的麦浪,齐刷刷地跪伏下去!额头紧贴着冰凉的金砖地面,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一刻,所有的疑虑、所有的揣测、所有的暗流,在这如同实质的龙威面前,都被强行压了下去!真龙犹在!威严更盛!
步辇在丹陛前稳稳落下。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将萧景琰扶下步辇。他的脚步略显虚浮,踏上丹陛台阶时,甚至微微顿了一下。但就在这细微的停顿间,他的脊背却挺得笔直,如同支撑天地的脊梁!他拒绝了内侍的搀扶,一步一步,缓慢却无比坚定地,走向那至高无上的蟠龙金座。
当他最终在龙椅上坐定,目光再次扫视下方匍匐的群臣时,整个金銮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众卿……平身。” 萧景琰的声音响起,带着大病初愈的沙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寒泉流过心田。
百官谢恩起身,垂手肃立,殿内落针可闻。
萧景琰的目光,缓缓落在左侧文官队列最前方的沈砚清,以及右侧武官前列、身披玄甲、依旧带着几分战场煞气的赵冲身上。
“江南之行,凶险异常。顾鼎文狼子野心,勾结海寇,设下连环杀局,欲置朕于死地,乱我大晟江山!” 萧景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每一个字都敲打在百官心头,“幸赖……忠勇之士,力挽狂澜!”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电,锁定沈砚清:“沈卿沈砚清!”
“臣在!” 沈砚清立刻出列,躬身应道。
“卿临危受命,运筹帷幄,洞察奸邪,于绝境之中稳住江南大局,更于朕危难之际,持重若定,力排众议,护朕周全!功在社稷!” 萧景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擢升沈砚清,为吏部尚书!赐紫金鱼袋,赏万金!”
吏部尚书!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吏升迁考课!实权滔天!
沈砚清身体微震,深深拜伏:“臣,沈砚清,叩谢天恩!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不仅是荣耀,更是陛下将整顿吏治、掌控朝堂人事的绝对信任交予了他!
萧景琰的目光转向赵冲:“赵冲!”
“末将在!” 赵冲声如洪钟,大步出列,甲胄铿锵!
“卿统御禁军,忠心护主,于黑礁屿浴血奋战,破贼巢穴!更于回京途中,率军死战,击溃叛逆伏击,护卫銮驾不失!勇冠三军,忠勇可嘉!” 萧景琰的声音带着沙场点将的铿锵,“晋赵冲,为忠勇伯!食邑八百户!仍领禁卫军统领之职!赐金甲一副,良驹十匹,赏万金!”
爵位!忠勇伯!虽非世袭罔替,却也是实打实的勋爵荣耀!更是对赵冲这位禁军统领、天子近卫最高统帅的绝对肯定与倚重!
赵冲虎目含光,单膝重重砸在金砖之上,声震殿宇:“末将赵冲!谢陛下隆恩!愿为陛下,为大晟,效死!” 他不在乎官职是否晋升,这“忠勇伯”的爵位和陛下的信任,便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沈砚清,吏部尚书,执掌文官铨选!
赵冲,忠勇伯,禁卫军统领,掌控宫禁宿卫!
两道封赏,如同两道惊雷,狠狠劈在金銮殿上!瞬间将这两位在江南立下不世之功的年轻臣子,推向了朝堂权力的最前沿!成为陛下手中最锋利、也最忠诚的剑与盾!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两人身上,有羡慕,有嫉妒,有敬畏,更有深深的忌惮!所有人都明白,从今日起,朝堂格局,将因这两位陛下的绝对心腹而彻底改变!
封赏完毕,萧景琰并未给群臣太多消化震撼的时间。他的目光陡然转冷,如同冰封的利刃,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
“江南顾氏,百年豪商,不思报国,反勾结海寇,谋害钦差,嫁祸君上,更于朕亲临之际,设伏行刺!” 萧景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怒火和森然杀机,“其罪……罄竹难书!其行……人神共愤!”
殿内温度骤降!百官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窜上来!
“经三司会审,罪证确凿!朕,已下旨!” 萧景琰的声音如同万载寒冰,一字一句,清晰地宣告着对顾家命运的最终裁决:
“顾鼎文,罪魁祸首!已于扬州菜市口,明正典刑,枭首示众!曝尸三日,以儆效尤!”
“顾家九族之内,无论主仆,凡涉罪者,尽数处决!余者,发配北疆苦寒之地,永世为奴!遇赦不赦!”
“顾家百年基业,所有田产、商铺、盐引、货栈、存银……尽数抄没充公!其罪状及查抄所得,昭告天下!”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铁锤,狠狠砸在百官的心上!
枭首!凌迟!九族尽诛!抄家灭族!百年煊赫,灰飞烟灭!
这是何等酷烈的手段!这是何等霸道的皇权!
殿内死寂得可怕。连呼吸声都仿佛消失了。一些与江南士族或有牵连、或曾收受顾家好处的官员,此刻已是面如土色,冷汗浸透官袍,身体抖如筛糠,几乎站立不稳!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把无形的铡刀,已经悬在了自己的头顶!陛下对顾家的处置,不仅仅是对叛逆的惩罚,更是对整个江南士族、乃至朝中所有心怀不轨者的最严厉警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萧景琰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缓缓扫过那些脸色惨白、瑟瑟发抖的官员,最终落在户部尚书身上:“江南盐引之弊已清,新法通行,盐价回稳。所抄没之顾家盐引、产业所得银钱,除部分用以抚恤江南受害百姓、重建盐政外,余者尽数充入国库!着户部会同新任江南盐运使,妥善处置,不得有误!”
“臣……臣遵旨!” 户部尚书声音发颤,连忙出列领命。
“另,” 萧景琰的声音稍稍缓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江南诸府官员,凡在此次风波中立场坚定、协助朝廷平定乱局者,吏部当论功行赏,酌情擢升!凡与顾家勾结、阳奉阴违、甚至暗中阻挠者……” 他顿了顿,冰冷的眼神再次扫过全场,“无论官职大小,无论背景如何,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沈尚书,此事,由你吏部主理!”
“臣,沈砚清,领旨!” 沈砚清肃然应命,声音沉稳。他知道,这是陛下赋予他的尚方宝剑,也是整顿江南、乃至整个朝堂吏治的开始!
一道道旨意,如同无形的锁链,瞬间勒紧了整个朝堂。封赏与惩戒,恩威并施,将帝王的权柄与意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萧景琰微微闭上眼,似乎有些疲惫,但当他再次睁开时,那锐利的目光依旧如同实质:“朕,倦了。诸卿……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中,萧景琰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起身,步下丹陛。他的步伐依旧有些虚浮,脸色在明黄龙袍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苍白。然而,当他走过那些匍匐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的百官身边时,那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帝王威压,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沉、更加厚重!
蟠龙金椅依旧在丹陛之上熠熠生辉。
而那位刚刚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以雷霆手段震慑朝野的年轻帝王,正以他略显虚弱的脚步,一步一步,重新踏上属于他的、至高无上的权柄之路。江南的尘埃已然落定,但所有人都知道,属于大晟皇帝萧景琰的时代,才刚刚掀开它铁血峥嵘的帷幕。
萧景琰半倚在明黄锦缎堆叠的软枕之上,脸色依旧苍白,如同上好的素绢,却不再有那层诡异的青灰死气。嘴唇干裂处已敷了滋养的蜜膏,透出些许血色。他的呼吸虽浅,却均匀而绵长,每一次胸膛的起伏,都牵动着殿内无数双紧张注视的眼睛。
首席太医令陈奉的手指再次从帝王腕脉上移开,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绽开一丝劫后余生的、近乎虚脱的笑容。他朝着侍立榻旁的沈砚清、赵冲以及几位重臣,郑重地躬身,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一丝敬畏:
“天佑大晟!陛下洪福齐天!体内剧毒已尽数拔除,创口愈合之速远超老朽预期!脉象虽虚浮,却已现勃勃生机!只需静心调养,辅以汤药固本培元,龙体……必能康健如初!”
“呼——”
殿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长长的吐气声。沈砚清紧绷的肩膀终于松懈下来,一直紧攥的拳头缓缓松开,掌心已被指甲掐出深深的月牙印痕。赵冲那张因连日担忧而憔悴不堪的赤红脸庞,也透出几分如释重负的潮红,他猛地抱拳,朝着龙榻方向重重一礼,却因动作牵动旧伤,咧了咧嘴。
萧景琰的眼睫轻轻颤动,缓缓睁开。那双深邃的眼眸,初时带着大病初愈的些许迷蒙,如同蒙尘的星辰。但很快,那层薄雾便如冰雪消融,重新凝聚起属于帝王的、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他的视线缓缓扫过榻边一张张关切、敬畏、欣喜的面孔,最终落在沈砚清和赵冲身上,微微颔首。
“朕……无碍了。” 声音依旧有些沙哑虚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辛苦诸位爱卿。”
“臣等惶恐!恭贺陛下龙体转安!” 殿内众人齐声应和,声浪中充满了真切的喜悦与如释重负。
然而,萧景琰的目光并未在病榻前的温情中停留太久。他微微侧首,看向侍立在旁、垂首恭谨的内侍总管:“今日……是何日?”
“回陛下,今日是二月初九。” 内侍总管连忙躬身回答。
“二月初九……” 萧景琰低声重复,眼中精光一闪,“朕已……耽搁太久了。” 他挣扎着,试图坐直身体。
“陛下!龙体初愈,万万不可操劳啊!” 陈奉太医令立刻上前劝阻,声音急切。
“是啊陛下!朝政之事,自有内阁与六部诸位大人……” 一位老臣也连忙开口。
萧景琰抬手,止住了众人的劝谏。他的动作虽慢,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朕知道你们担忧。”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但江南初定,百废待兴。顾氏余波未平,朝野人心浮动。朕若再缠绵病榻,久不临朝……” 他顿了一下,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淬了冰,“岂非给那些蛰伏在暗处、心怀叵测之辈,以可乘之机?!”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寂静无声。沈砚清和赵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凛然。陛下所思,永远比他们更深一步!江南的雷霆手段虽震慑了明面上的敌人,但暗流从未停止涌动。陛下此刻露面,不仅是稳定朝局,更是对那些蠢蠢欲动者最直接的警告——真龙犹在,宵小敛形!
“为朕……更衣。” 萧景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志,“备辇。朕要……上朝!”
含元殿。
九重丹陛之上,象征着至高皇权的蟠龙金椅熠熠生辉。巨大的蟠龙柱撑起恢弘的殿宇,阳光透过高窗洒下道道光柱,却驱不散殿内那沉甸甸的、几乎凝固的气氛。
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两侧。紫袍玉带,冠冕堂皇。然而,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难以言喻的凝重与忐忑。江南的腥风血雨,顾家的轰然倒塌,陛下身中剧毒生死未卜的消息如同沉重的阴云,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朝堂之上,暗流汹涌,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交流着,揣测着,等待着。
“陛下驾到——!”
内侍总管那特有的、穿透力极强的尖锐嗓音,如同惊雷,骤然打破了金銮殿的死寂!
刹那间!
所有目光,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牵引,齐刷刷地投向那高高的、铺着猩红地毯的御道尽头!
一架由八名健硕太监稳稳抬着的明黄步辇,缓缓出现。
步辇之上,萧景琰身着十二章纹明黄龙袍,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冠冕。他的脸色在冕旒珠玉的阴影下,依旧显得苍白,身形也比往日清减了许多。然而,当他微微抬起眼帘,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扫视殿宇时,一股无形的、如同实质般的帝王威压,瞬间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整个金銮殿!
没有想象中的虚弱不堪,没有传闻中的奄奄一息!
只有一种大病初愈后,内敛到极致、却更加令人心悸的深沉与威严!那苍白的脸色,非但没有削弱他的气势,反而如同寒玉,更衬出那份不容侵犯的凛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短暂的死寂后,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轰然响起!百官如同被狂风吹倒的麦浪,齐刷刷地跪伏下去!额头紧贴着冰凉的金砖地面,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一刻,所有的疑虑、所有的揣测、所有的暗流,在这如同实质的龙威面前,都被强行压了下去!真龙犹在!威严更盛!
步辇在丹陛前稳稳落下。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将萧景琰扶下步辇。他的脚步略显虚浮,踏上丹陛台阶时,甚至微微顿了一下。但就在这细微的停顿间,他的脊背却挺得笔直,如同支撑天地的脊梁!他拒绝了内侍的搀扶,一步一步,缓慢却无比坚定地,走向那至高无上的蟠龙金座。
当他最终在龙椅上坐定,目光再次扫视下方匍匐的群臣时,整个金銮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众卿……平身。” 萧景琰的声音响起,带着大病初愈的沙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寒泉流过心田。
百官谢恩起身,垂手肃立,殿内落针可闻。
萧景琰的目光,缓缓落在左侧文官队列最前方的沈砚清,以及右侧武官前列、身披玄甲、依旧带着几分战场煞气的赵冲身上。
“江南之行,凶险异常。顾鼎文狼子野心,勾结海寇,设下连环杀局,欲置朕于死地,乱我大晟江山!” 萧景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每一个字都敲打在百官心头,“幸赖……忠勇之士,力挽狂澜!”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电,锁定沈砚清:“沈卿沈砚清!”
“臣在!” 沈砚清立刻出列,躬身应道。
“卿临危受命,运筹帷幄,洞察奸邪,于绝境之中稳住江南大局,更于朕危难之际,持重若定,力排众议,护朕周全!功在社稷!” 萧景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擢升沈砚清,为吏部尚书!赐紫金鱼袋,赏万金!”
吏部尚书!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吏升迁考课!实权滔天!
沈砚清身体微震,深深拜伏:“臣,沈砚清,叩谢天恩!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不仅是荣耀,更是陛下将整顿吏治、掌控朝堂人事的绝对信任交予了他!
萧景琰的目光转向赵冲:“赵冲!”
“末将在!” 赵冲声如洪钟,大步出列,甲胄铿锵!
“卿统御禁军,忠心护主,于黑礁屿浴血奋战,破贼巢穴!更于回京途中,率军死战,击溃叛逆伏击,护卫銮驾不失!勇冠三军,忠勇可嘉!” 萧景琰的声音带着沙场点将的铿锵,“晋赵冲,为忠勇伯!食邑八百户!仍领禁卫军统领之职!赐金甲一副,良驹十匹,赏万金!”
爵位!忠勇伯!虽非世袭罔替,却也是实打实的勋爵荣耀!更是对赵冲这位禁军统领、天子近卫最高统帅的绝对肯定与倚重!
赵冲虎目含光,单膝重重砸在金砖之上,声震殿宇:“末将赵冲!谢陛下隆恩!愿为陛下,为大晟,效死!” 他不在乎官职是否晋升,这“忠勇伯”的爵位和陛下的信任,便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沈砚清,吏部尚书,执掌文官铨选!
赵冲,忠勇伯,禁卫军统领,掌控宫禁宿卫!
两道封赏,如同两道惊雷,狠狠劈在金銮殿上!瞬间将这两位在江南立下不世之功的年轻臣子,推向了朝堂权力的最前沿!成为陛下手中最锋利、也最忠诚的剑与盾!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两人身上,有羡慕,有嫉妒,有敬畏,更有深深的忌惮!所有人都明白,从今日起,朝堂格局,将因这两位陛下的绝对心腹而彻底改变!
封赏完毕,萧景琰并未给群臣太多消化震撼的时间。他的目光陡然转冷,如同冰封的利刃,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
“江南顾氏,百年豪商,不思报国,反勾结海寇,谋害钦差,嫁祸君上,更于朕亲临之际,设伏行刺!” 萧景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怒火和森然杀机,“其罪……罄竹难书!其行……人神共愤!”
殿内温度骤降!百官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窜上来!
“经三司会审,罪证确凿!朕,已下旨!” 萧景琰的声音如同万载寒冰,一字一句,清晰地宣告着对顾家命运的最终裁决:
“顾鼎文,罪魁祸首!已于扬州菜市口,明正典刑,枭首示众!曝尸三日,以儆效尤!”
“顾家九族之内,无论主仆,凡涉罪者,尽数处决!余者,发配北疆苦寒之地,永世为奴!遇赦不赦!”
“顾家百年基业,所有田产、商铺、盐引、货栈、存银……尽数抄没充公!其罪状及查抄所得,昭告天下!”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铁锤,狠狠砸在百官的心上!
枭首!凌迟!九族尽诛!抄家灭族!百年煊赫,灰飞烟灭!
这是何等酷烈的手段!这是何等霸道的皇权!
殿内死寂得可怕。连呼吸声都仿佛消失了。一些与江南士族或有牵连、或曾收受顾家好处的官员,此刻已是面如土色,冷汗浸透官袍,身体抖如筛糠,几乎站立不稳!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把无形的铡刀,已经悬在了自己的头顶!陛下对顾家的处置,不仅仅是对叛逆的惩罚,更是对整个江南士族、乃至朝中所有心怀不轨者的最严厉警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萧景琰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缓缓扫过那些脸色惨白、瑟瑟发抖的官员,最终落在户部尚书身上:“江南盐引之弊已清,新法通行,盐价回稳。所抄没之顾家盐引、产业所得银钱,除部分用以抚恤江南受害百姓、重建盐政外,余者尽数充入国库!着户部会同新任江南盐运使,妥善处置,不得有误!”
“臣……臣遵旨!” 户部尚书声音发颤,连忙出列领命。
“另,” 萧景琰的声音稍稍缓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江南诸府官员,凡在此次风波中立场坚定、协助朝廷平定乱局者,吏部当论功行赏,酌情擢升!凡与顾家勾结、阳奉阴违、甚至暗中阻挠者……” 他顿了顿,冰冷的眼神再次扫过全场,“无论官职大小,无论背景如何,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沈尚书,此事,由你吏部主理!”
“臣,沈砚清,领旨!” 沈砚清肃然应命,声音沉稳。他知道,这是陛下赋予他的尚方宝剑,也是整顿江南、乃至整个朝堂吏治的开始!
一道道旨意,如同无形的锁链,瞬间勒紧了整个朝堂。封赏与惩戒,恩威并施,将帝王的权柄与意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萧景琰微微闭上眼,似乎有些疲惫,但当他再次睁开时,那锐利的目光依旧如同实质:“朕,倦了。诸卿……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中,萧景琰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起身,步下丹陛。他的步伐依旧有些虚浮,脸色在明黄龙袍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苍白。然而,当他走过那些匍匐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的百官身边时,那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帝王威压,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沉、更加厚重!
蟠龙金椅依旧在丹陛之上熠熠生辉。
而那位刚刚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以雷霆手段震慑朝野的年轻帝王,正以他略显虚弱的脚步,一步一步,重新踏上属于他的、至高无上的权柄之路。江南的尘埃已然落定,但所有人都知道,属于大晟皇帝萧景琰的时代,才刚刚掀开它铁血峥嵘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