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城,临时行宫内,烛火摇曳,将萧景琰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背后那幅巨大的北疆军事舆图之上。
连日的守城鏖战,虽未在他年轻的脸庞上留下疲惫的痕迹,但那双日益深邃的眼眸中,却沉淀了远超年龄的凝重与风霜。城外的喊杀声、投石机的轰鸣声,即便在此深夜,也仿佛依旧在耳边隐隐回荡。
就在这万籁俱寂,唯有更漏滴答作响之时,一道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书房角落,单膝跪地,双手高举过顶,奉上了一根细若小指、密封完好的铜管。
“陛下,北狄王庭,‘孤雁’急讯。”
萧景琰目光一凝,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关于城内粮草调配的奏报。他接过铜管,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的金属,心中却莫名升起一丝期待。拧开管帽,取出内里一卷薄如蝉翼、以特殊药水处理过的密信,就着烛光,仔细阅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很小,用的是暗影卫内部专用的密写方式,内容却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信是阿古拉发出的。详细叙述了颉利单于离开王庭后,监控力量减弱,他如何冒险与代号“千面”的同伴取得联系,并最终通过“千面”与前线军队中的“啸风”序列——以扎那为首的暗影卫小组——重新接上了头!
“好!好一个阿古拉!好一个千面!”萧景琰忍不住低声赞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双线并进,内外呼应!这意味着,他对北狄内部的情报获取和影响力,将不再局限于军队底层,甚至可以触碰到王庭周边和部分中层将领!这无疑是打破目前僵局的一步妙棋!
然而,兴奋之情尚未持续片刻,信笺后半段的内容,便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然,接头过程波折横生。单于疑心甚重,于军中大肆搜捕,我‘啸风’序列成员巴图,为掩护同僚,销毁关键证据时不慎暴露,虽拼死反击,毙敌暗哨首领,并以毒针伤及颉利,然……最终力战殉国,壮烈牺牲……”
“巴图……”
萧景琰握着密信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泛白。那个在暗影卫档案中,印象里沉默寡言却执行任务极其可靠的年轻人的面孔,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尽管他早已明白,暗影卫这条路,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牺牲是常态,但当这冰冷的文字真切地汇报着又一个忠诚部属的死亡时,他的心依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沉闷而刺痛。
这些暗影卫,是他最锋利的匕首,也是最忠诚的盾牌。他们远离故土,隐姓埋名,在龙潭虎穴中挣扎求存,只为了他这个皇帝,为了大晟的江山社稷。每一声“陛下”,都承载着以生命为赌注的忠诚。
御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灯花,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许久,萧景琰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气,将翻涌的心潮强行压下。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已只剩下帝王的冷静与决断。
他轻轻抬手,对着空无一人的阴影处挥了挥。
几乎是同时,另一道模糊的身影如同从墙壁中渗出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先前那名信使身旁,躬身待命。
“传朕旨意,”萧景琰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将巴图牺牲之讯,八百里加急,密送神都暗影卫总部。着令总部,以最高规格,妥善抚恤其京中家人,发放最高额之抚恤金,赐忠烈牌坊。其父母,由朝廷奉养终老;其子女,由暗影卫内部基金资助,直至成年立业。此后,时常派人探望照拂,不得使其家人受半分委屈,寒了忠烈之心。”
“遵旨!”后来的暗影卫沉声应道,声音虽低,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身影一晃,便已从御书房内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处理完巴图的后事,萧景琰的目光重新落回那封密信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他的思绪,已经完全沉浸于阿古拉在信末所提出的那个大胆而颇具可行性的行动构想之中。
暗影卫在敌后流血牺牲,步步惊心,他这位坐镇中军的皇帝,岂能无所作为?必须给予强有力的策应,将暗影卫用生命换来的优势,扩大到极致!
“来人!”萧景琰沉声喝道。
守在门外的内侍立刻躬身入内。
“即刻宣暗影卫副统领渊墨,云州守将郭崇韬,前来见朕!”
“喏!”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身黑衣、气息幽邃如深潭的渊墨,与甲胄未卸、风尘仆仆的郭崇韬,便一同来到了御书房。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萧景琰示意二人起身,直接将那封密信递给了郭崇韬,“郭将军,你先看看这个。”
郭崇韬恭敬地接过,快速浏览一遍,脸上先是露出惊容,随即化为振奋:“陛下!此乃天赐良机!颉利老儿受伤,虽不致命,但对其军心士气必是沉重打击!尤其是其倚重的暗哨首领被毙,可谓断其一臂!此刻敌军内部定然惶惑,正是我军主动出击,扩大战果之时!”
“朕亦是此意。”萧景琰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锐利如刀,落在云州城外的北狄大营布局上,“一味的被动防守,终非长久之计。暗影卫同仁已为我们创造了机会,我们若不抓住,岂非辜负了他们的一腔热血?”
他手指点向沙盘上云州城的几个主要城门,语速加快,命令清晰:
“郭将军,朕命你即刻部署!于明日巳时,敌军攻势最疲之时,执行‘开门锤’计划!”
“其一,于东门、北门之内,各预先埋伏一营重甲铁骑!骑兵需人马俱甲,兵刃精良,养精蓄锐,只待军令!”
“其二,朕会手谕,从随朕北上的京师三大营中,抽调‘神风营’轻骑一营,‘铁磐营’重步兵一营,归你调遣,配合出击!”
“其三,明日攻城战开启后,城墙守军需集中所有床弩、神臂弓,不惜箭矢,对准狄虏前锋军阵最密集之处,进行三轮覆盖式攒射!务求在瞬间撕裂其阵型,制造出足够宽阔的缺口!”
萧景琰的手指在沙盘上虚拟着进攻路线,气势逼人:
“待弩箭撕开缺口, ‘神风营’轻骑率先出击!利用其速度优势,迅速切入缺口,左右穿插,分割、牵制混乱的敌军,将缺口彻底搅乱、扩大!”
“紧随‘神风营’之后,‘铁磐营’重步兵结阵推进!如磐石碾卵,步步为营,压制并肃清缺口两侧试图反扑的狄兵,将打开的通道彻底稳固下来,为我重骑兵扫清障碍!”
“最后!”萧景琰的手掌猛地拍在沙盘上代表北狄前锋大营的位置,“待通道稳固,埋伏已久的重甲铁骑,全军出击!给朕像一柄真正的铁锤,狠狠砸进去!不以占地为目标,不以驱敌为满足,唯一要务,便是最大程度地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将他们的先锋部队,给朕彻底击溃!若能趁势冲击其中军,哪怕只是动摇其阵脚,亦是泼天大功!”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郭崇韬:“郭将军,明日一战,不仅要打退敌人的进攻,更要打出我大晟的军威!要让颉利知道,朕的云州城,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更要让北狄上下,从明日开始,闻我大晟铁骑之名而胆寒!”
郭崇韬被皇帝话语中那股破釜沉舟、锐意进取的气势所感染,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他抱拳躬身,声音洪亮而坚定:“末将领命!必不负陛下重托,明日定叫狄虏血染疆场,知晓我大晟兵锋之利!”
“好!速去准备!”萧景琰一挥手。
郭崇韬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而去,甲叶铿锵作响,带着一股决然的杀伐之气。
御书房内,只剩下萧景琰与一直沉默如影子般的渊墨。
“陛下,”渊墨的声音如同幽谷中的冷泉,打破了寂静,“阿古拉信中亦提及,经此巴图之事,颉利对内部清查更为严苛,对我暗影卫的存在已如芒在背。我们的人,后续行动恐怕会愈发艰难。”
萧景琰转过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云州城沉沉的夜色,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颉利既然这么忌惮朕的暗影卫,那朕……就送他一份‘大礼’,帮他‘安心’。”
渊墨微微抬头,阴影下的目光闪动:“陛下的意思是?”
“北狄在朕这云州城内,埋下的暗探、眼线,虽然大多废物,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萧景琰的声音带着一丝嘲弄,“但有时候,废物也有废物的用处。栽赃陷害,离间计,说起来简单,但我们的人在他内部被严密监控,难以施展。那么……”
他顿了顿,回头看向渊墨,眼神幽深:“这件事,就要靠你们了。想办法,让颉利‘确信’,他军中的‘暗影卫’,已经被他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或者……干脆就是我们故意抛出去的诱饵。让他把注意力,从内部清查,转移到别处去。比如,怀疑是城内的‘暗探’无能,泄露了军中情报?”
渊墨瞬间领会了皇帝的意图。这是要行反间之计,利用北狄自己的暗探系统,来为真正的暗影卫打掩护,从而降低颉利的戒心,为阿古拉、千面和扎那他们后续的行动创造空间。
“臣,明白。”渊墨微微躬身,声音依旧平淡,却透着一股森然的寒意,“臣会安排,让颉利单于,‘如愿以偿’地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去吧,做得干净些。”萧景琰摆了摆手。
渊墨不再多言,身形如同融入烛光阴影之中,悄无声息地退下,仿佛从未出现过。
御书房内,再次只剩下萧景琰一人。他缓步走回书案前,案上,摆放着一副未完的棋局。黑白双子纠缠绞杀,局势复杂,白棋看似大军压境,气势汹汹,将黑棋逼入角落。
萧景琰的目光落在棋枰之上,沉吟片刻。他伸出修长的手指,从棋罐中拈起一枚光滑冰凉的黑色棋子。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白棋的层层围堵,落在了那看似铁板一块的军阵中心,一个极其微妙、看似绝无可能落子的位置上。
没有丝毫犹豫,萧景琰手腕轻轻一沉。
“嗒。”
一声清脆的落子声,在寂静的御书房内格外清晰。
那枚黑子,精准地落在了白子军阵的核心腹地,深陷重围,四面八方皆是敌子,看似自投罗网,绝无生机。
然而,若是有顶尖棋手在此,细观此局,便会发现,这看似莽撞的一子落下之后,整个棋局的“气”却隐隐为之一变。黑棋虽依旧险象环生,但那一线被白棋重重封锁的脉络,似乎因这一子的投入,而产生了某种极其细微、难以察觉的松动与……契机。
萧景琰负手而立,凝视着这盘因一子而气象更新的棋局,目光悠远,仿佛已穿透了眼前的方寸棋盘,看到了北疆之外,那更加波澜壮阔、杀机四伏的天下大局。
连日的守城鏖战,虽未在他年轻的脸庞上留下疲惫的痕迹,但那双日益深邃的眼眸中,却沉淀了远超年龄的凝重与风霜。城外的喊杀声、投石机的轰鸣声,即便在此深夜,也仿佛依旧在耳边隐隐回荡。
就在这万籁俱寂,唯有更漏滴答作响之时,一道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书房角落,单膝跪地,双手高举过顶,奉上了一根细若小指、密封完好的铜管。
“陛下,北狄王庭,‘孤雁’急讯。”
萧景琰目光一凝,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关于城内粮草调配的奏报。他接过铜管,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的金属,心中却莫名升起一丝期待。拧开管帽,取出内里一卷薄如蝉翼、以特殊药水处理过的密信,就着烛光,仔细阅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很小,用的是暗影卫内部专用的密写方式,内容却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信是阿古拉发出的。详细叙述了颉利单于离开王庭后,监控力量减弱,他如何冒险与代号“千面”的同伴取得联系,并最终通过“千面”与前线军队中的“啸风”序列——以扎那为首的暗影卫小组——重新接上了头!
“好!好一个阿古拉!好一个千面!”萧景琰忍不住低声赞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双线并进,内外呼应!这意味着,他对北狄内部的情报获取和影响力,将不再局限于军队底层,甚至可以触碰到王庭周边和部分中层将领!这无疑是打破目前僵局的一步妙棋!
然而,兴奋之情尚未持续片刻,信笺后半段的内容,便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然,接头过程波折横生。单于疑心甚重,于军中大肆搜捕,我‘啸风’序列成员巴图,为掩护同僚,销毁关键证据时不慎暴露,虽拼死反击,毙敌暗哨首领,并以毒针伤及颉利,然……最终力战殉国,壮烈牺牲……”
“巴图……”
萧景琰握着密信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泛白。那个在暗影卫档案中,印象里沉默寡言却执行任务极其可靠的年轻人的面孔,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尽管他早已明白,暗影卫这条路,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牺牲是常态,但当这冰冷的文字真切地汇报着又一个忠诚部属的死亡时,他的心依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沉闷而刺痛。
这些暗影卫,是他最锋利的匕首,也是最忠诚的盾牌。他们远离故土,隐姓埋名,在龙潭虎穴中挣扎求存,只为了他这个皇帝,为了大晟的江山社稷。每一声“陛下”,都承载着以生命为赌注的忠诚。
御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灯花,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许久,萧景琰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气,将翻涌的心潮强行压下。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已只剩下帝王的冷静与决断。
他轻轻抬手,对着空无一人的阴影处挥了挥。
几乎是同时,另一道模糊的身影如同从墙壁中渗出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先前那名信使身旁,躬身待命。
“传朕旨意,”萧景琰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将巴图牺牲之讯,八百里加急,密送神都暗影卫总部。着令总部,以最高规格,妥善抚恤其京中家人,发放最高额之抚恤金,赐忠烈牌坊。其父母,由朝廷奉养终老;其子女,由暗影卫内部基金资助,直至成年立业。此后,时常派人探望照拂,不得使其家人受半分委屈,寒了忠烈之心。”
“遵旨!”后来的暗影卫沉声应道,声音虽低,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身影一晃,便已从御书房内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处理完巴图的后事,萧景琰的目光重新落回那封密信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他的思绪,已经完全沉浸于阿古拉在信末所提出的那个大胆而颇具可行性的行动构想之中。
暗影卫在敌后流血牺牲,步步惊心,他这位坐镇中军的皇帝,岂能无所作为?必须给予强有力的策应,将暗影卫用生命换来的优势,扩大到极致!
“来人!”萧景琰沉声喝道。
守在门外的内侍立刻躬身入内。
“即刻宣暗影卫副统领渊墨,云州守将郭崇韬,前来见朕!”
“喏!”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身黑衣、气息幽邃如深潭的渊墨,与甲胄未卸、风尘仆仆的郭崇韬,便一同来到了御书房。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萧景琰示意二人起身,直接将那封密信递给了郭崇韬,“郭将军,你先看看这个。”
郭崇韬恭敬地接过,快速浏览一遍,脸上先是露出惊容,随即化为振奋:“陛下!此乃天赐良机!颉利老儿受伤,虽不致命,但对其军心士气必是沉重打击!尤其是其倚重的暗哨首领被毙,可谓断其一臂!此刻敌军内部定然惶惑,正是我军主动出击,扩大战果之时!”
“朕亦是此意。”萧景琰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锐利如刀,落在云州城外的北狄大营布局上,“一味的被动防守,终非长久之计。暗影卫同仁已为我们创造了机会,我们若不抓住,岂非辜负了他们的一腔热血?”
他手指点向沙盘上云州城的几个主要城门,语速加快,命令清晰:
“郭将军,朕命你即刻部署!于明日巳时,敌军攻势最疲之时,执行‘开门锤’计划!”
“其一,于东门、北门之内,各预先埋伏一营重甲铁骑!骑兵需人马俱甲,兵刃精良,养精蓄锐,只待军令!”
“其二,朕会手谕,从随朕北上的京师三大营中,抽调‘神风营’轻骑一营,‘铁磐营’重步兵一营,归你调遣,配合出击!”
“其三,明日攻城战开启后,城墙守军需集中所有床弩、神臂弓,不惜箭矢,对准狄虏前锋军阵最密集之处,进行三轮覆盖式攒射!务求在瞬间撕裂其阵型,制造出足够宽阔的缺口!”
萧景琰的手指在沙盘上虚拟着进攻路线,气势逼人:
“待弩箭撕开缺口, ‘神风营’轻骑率先出击!利用其速度优势,迅速切入缺口,左右穿插,分割、牵制混乱的敌军,将缺口彻底搅乱、扩大!”
“紧随‘神风营’之后,‘铁磐营’重步兵结阵推进!如磐石碾卵,步步为营,压制并肃清缺口两侧试图反扑的狄兵,将打开的通道彻底稳固下来,为我重骑兵扫清障碍!”
“最后!”萧景琰的手掌猛地拍在沙盘上代表北狄前锋大营的位置,“待通道稳固,埋伏已久的重甲铁骑,全军出击!给朕像一柄真正的铁锤,狠狠砸进去!不以占地为目标,不以驱敌为满足,唯一要务,便是最大程度地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将他们的先锋部队,给朕彻底击溃!若能趁势冲击其中军,哪怕只是动摇其阵脚,亦是泼天大功!”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郭崇韬:“郭将军,明日一战,不仅要打退敌人的进攻,更要打出我大晟的军威!要让颉利知道,朕的云州城,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更要让北狄上下,从明日开始,闻我大晟铁骑之名而胆寒!”
郭崇韬被皇帝话语中那股破釜沉舟、锐意进取的气势所感染,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他抱拳躬身,声音洪亮而坚定:“末将领命!必不负陛下重托,明日定叫狄虏血染疆场,知晓我大晟兵锋之利!”
“好!速去准备!”萧景琰一挥手。
郭崇韬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而去,甲叶铿锵作响,带着一股决然的杀伐之气。
御书房内,只剩下萧景琰与一直沉默如影子般的渊墨。
“陛下,”渊墨的声音如同幽谷中的冷泉,打破了寂静,“阿古拉信中亦提及,经此巴图之事,颉利对内部清查更为严苛,对我暗影卫的存在已如芒在背。我们的人,后续行动恐怕会愈发艰难。”
萧景琰转过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云州城沉沉的夜色,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颉利既然这么忌惮朕的暗影卫,那朕……就送他一份‘大礼’,帮他‘安心’。”
渊墨微微抬头,阴影下的目光闪动:“陛下的意思是?”
“北狄在朕这云州城内,埋下的暗探、眼线,虽然大多废物,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萧景琰的声音带着一丝嘲弄,“但有时候,废物也有废物的用处。栽赃陷害,离间计,说起来简单,但我们的人在他内部被严密监控,难以施展。那么……”
他顿了顿,回头看向渊墨,眼神幽深:“这件事,就要靠你们了。想办法,让颉利‘确信’,他军中的‘暗影卫’,已经被他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或者……干脆就是我们故意抛出去的诱饵。让他把注意力,从内部清查,转移到别处去。比如,怀疑是城内的‘暗探’无能,泄露了军中情报?”
渊墨瞬间领会了皇帝的意图。这是要行反间之计,利用北狄自己的暗探系统,来为真正的暗影卫打掩护,从而降低颉利的戒心,为阿古拉、千面和扎那他们后续的行动创造空间。
“臣,明白。”渊墨微微躬身,声音依旧平淡,却透着一股森然的寒意,“臣会安排,让颉利单于,‘如愿以偿’地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去吧,做得干净些。”萧景琰摆了摆手。
渊墨不再多言,身形如同融入烛光阴影之中,悄无声息地退下,仿佛从未出现过。
御书房内,再次只剩下萧景琰一人。他缓步走回书案前,案上,摆放着一副未完的棋局。黑白双子纠缠绞杀,局势复杂,白棋看似大军压境,气势汹汹,将黑棋逼入角落。
萧景琰的目光落在棋枰之上,沉吟片刻。他伸出修长的手指,从棋罐中拈起一枚光滑冰凉的黑色棋子。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白棋的层层围堵,落在了那看似铁板一块的军阵中心,一个极其微妙、看似绝无可能落子的位置上。
没有丝毫犹豫,萧景琰手腕轻轻一沉。
“嗒。”
一声清脆的落子声,在寂静的御书房内格外清晰。
那枚黑子,精准地落在了白子军阵的核心腹地,深陷重围,四面八方皆是敌子,看似自投罗网,绝无生机。
然而,若是有顶尖棋手在此,细观此局,便会发现,这看似莽撞的一子落下之后,整个棋局的“气”却隐隐为之一变。黑棋虽依旧险象环生,但那一线被白棋重重封锁的脉络,似乎因这一子的投入,而产生了某种极其细微、难以察觉的松动与……契机。
萧景琰负手而立,凝视着这盘因一子而气象更新的棋局,目光悠远,仿佛已穿透了眼前的方寸棋盘,看到了北疆之外,那更加波澜壮阔、杀机四伏的天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