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菊英活了半辈子,她最是重男轻女。
儿子再不好,她都能找理由原谅和包容。
尤其是赵大山处境艰难,郭菊英觉得,她作为赵大山的娘,这个时候,就得拯救赵大山。
想到这一层, 郭菊英下定决心,一定治好赵大山。
“行了,儿啊,你也别上火,我一定会治好你的。”
郭菊英虽然这样说,但她也挺犯愁的。
带赵大山去医院,郭菊英首先觉得抹不开脸。
另外,郭菊英手里,真的没有钱了。
但赵大山的病,也不能拖着了。
郭菊英寻遍了各种偏方,全都用在了赵大山的身上。
毕竟赵大山得的,不是什么光彩的病。
郭菊英就算是给他找偏方,也都是悄咪咪的。
郭菊英听说,香灰对溃烂有效果。
偷偷地买了很多把香,郭菊英在家燃了起来。
将一碗香灰递给赵大山,郭菊英道:“这个听说好使,你赶紧去试试。”
赵大山看着那一碗还热乎的香灰,他有点打怵。
赵大山可怜巴巴的看着郭菊英。
郭菊英不耐烦的说:“让你试,你就试,这都是土方子,说不定就好使呢。”
放下香灰,郭菊英转身走了。
哆哆嗦嗦的脱了裤子,赵大山抓了一把还热乎的香灰,一咬牙向溃烂的皮肉就招呼了上去。
又痒又疼,豆大的汗珠,从赵大山的额头上渗了出来。
那种滋味,就像被蚂蚁钻心了一样。
赵大山紧咬牙关,不敢吭一声。
郭菊英弄来的香灰,赵大山每天都在尝试。
不过,赵大山的脏病,并没有见起色。
反倒是越来越严重了。
郭菊英都要愁死了。
无奈之下,郭菊英只能偷偷的去了一趟清水镇。
正规的医院,郭菊英不敢去。
她在街上转悠了很长时间,才钻进了一家黑乎乎的小医馆。
郭菊英吭哧了半天,终于说出了来意。
穿着白大褂的老中医一针见血的道:“不就是花柳病吗?我这有膏药,对这个病,有奇效。”
郭菊英一听,她的脸上露出了惊喜。
老中医给郭菊英开了十贴膏药。
花了郭菊英二十块钱。
郭菊英觉得肉疼。
“这个病,不好治,弄不好,会经常犯,都这么大岁数了,找个正经事儿做吧。”
老中医的话,让郭菊英的脸,成了猪肝色。
“我,我没有。”
郭菊英觉得很屈辱,活了四十多岁,竟然被人误会不是正经女人。
“行了,你说你也不让我看看,先上药吧。”
老中医打量着郭菊英,郭菊英尖着嗓子说道:“不是我有病,我帮别人看。”
“见多了,有病的人都不承认自己有病。”
老中医看着郭菊英,那个眼神,让郭菊英浑身不舒服。
回到赵家屯,郭菊英气呼呼的将膏药丢给了赵大山。
“老娘这辈子的脸,都让你丢光了。”
自知理亏,赵大山也不敢言语,拿着黑乎乎的膏药,赵大山回到了屋子。
治好了病要紧。
整天臭烘烘的,赵大山都要疯了。
将膏药贴在了溃烂的地方,溃烂的皮肤,就像是在被火灼烧一样。
赵大山很想将膏药揭下来。
但他又舍不得。
赵大山知道,那可是郭菊英舍了老脸花了钱弄来的。
溃烂皮肤的刺痒,让赵大山难受极了。
实在忍不了,赵大山就使劲儿咬自己的胳膊,他的胳膊已经没有好肉了。
持续用了几天药,赵大山发现,他的病,好像轻了一些。
溃烂的地方,渐渐结痂。
难闻的味道,也渐渐淡了。
虽然赵大山还是觉得自己不太对劲。
但他也知足了。
起码身上没那么臭了。
赵大山也不用像缩头乌龟一样,天天缩在家里了。
赵家的乌云惨雾,终于散了一些。
赵大山好了一些之后,他还是不喜欢见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赵大山特别怀念和杨花儿在一起的日子。
尤其是回到了赵家屯之后。
在熟悉的地方,赵大山甚至觉得,空气中都有杨花儿的气味。
病好了一些之后,赵大山更想杨花儿了。
但人有脸树有皮,赵大山也不敢真的去见杨花儿。
有时间,赵大山就会到杨花儿家门口转悠。
有好几次,杨花儿从屋子里出来,都看见赵大山站在院外不远的地方。
每次看到杨花儿出来,赵大山又像惊弓之鸟一样。
赵大山眼睛都不敢看杨花儿。
低着头,赵大山灰溜溜地走了。
赵大山没有招惹自己,但杨花儿还是觉得不舒服。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杨花儿甚至告诉赵小山,这段时间,还是不要经常来她家。
杨花儿是真的害怕赵大山发疯。
为此,赵小山还满腹怨言。
赵大山就像一个来自阴间的鬼魂。
他没有招惹杨花儿,但他总是在杨花儿周围。
杨花儿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赵大山的影子。
赵大山总在杨花儿家周围转悠,赵家屯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发现了。
还有张带弟。
几个爱扯老婆舌的闲人,甚至还打赌,赌杨花儿是否能原谅赵大山。
赵大山总去杨花儿那。
郭菊英自然也是知道的。
原本郭菊英恨杨花儿入骨。
但此一时彼一时。
赵大山现在这个熊样。
名声毁了,县城里的工作也丢了。
而且, 赵大山还染上了脏病。
以现在赵大山的情形,想在十里八村再找一个媳妇儿,真的是太难了。
郭菊英曾和赵大山提过郭红梅。
“别提那个贱女人!”
当时赵大山就炸了。
郭菊英也不敢再提了。
赵大山和郭红梅的事儿,郭菊英也不清楚。
她也不知道,郭红梅咋惹赵大山了。
而且,想让郭红梅回赵家屯和赵大山过日子。
的确不太可能。
想来想去,郭菊英也觉得,现在杨花儿是赵大山唯一的退路。
要是杨花儿愿意接纳赵大山,郭菊英琢磨,她也不嫌弃杨花儿属羊了。
所以,明知道赵大山总去杨花儿家门口转悠。
郭菊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赵小山心里却很不舒服。
赵大山回到了赵家屯,还死皮赖脸的盯着杨花儿的家。
赵小山的心,已经被嫉妒填满了。
儿子再不好,她都能找理由原谅和包容。
尤其是赵大山处境艰难,郭菊英觉得,她作为赵大山的娘,这个时候,就得拯救赵大山。
想到这一层, 郭菊英下定决心,一定治好赵大山。
“行了,儿啊,你也别上火,我一定会治好你的。”
郭菊英虽然这样说,但她也挺犯愁的。
带赵大山去医院,郭菊英首先觉得抹不开脸。
另外,郭菊英手里,真的没有钱了。
但赵大山的病,也不能拖着了。
郭菊英寻遍了各种偏方,全都用在了赵大山的身上。
毕竟赵大山得的,不是什么光彩的病。
郭菊英就算是给他找偏方,也都是悄咪咪的。
郭菊英听说,香灰对溃烂有效果。
偷偷地买了很多把香,郭菊英在家燃了起来。
将一碗香灰递给赵大山,郭菊英道:“这个听说好使,你赶紧去试试。”
赵大山看着那一碗还热乎的香灰,他有点打怵。
赵大山可怜巴巴的看着郭菊英。
郭菊英不耐烦的说:“让你试,你就试,这都是土方子,说不定就好使呢。”
放下香灰,郭菊英转身走了。
哆哆嗦嗦的脱了裤子,赵大山抓了一把还热乎的香灰,一咬牙向溃烂的皮肉就招呼了上去。
又痒又疼,豆大的汗珠,从赵大山的额头上渗了出来。
那种滋味,就像被蚂蚁钻心了一样。
赵大山紧咬牙关,不敢吭一声。
郭菊英弄来的香灰,赵大山每天都在尝试。
不过,赵大山的脏病,并没有见起色。
反倒是越来越严重了。
郭菊英都要愁死了。
无奈之下,郭菊英只能偷偷的去了一趟清水镇。
正规的医院,郭菊英不敢去。
她在街上转悠了很长时间,才钻进了一家黑乎乎的小医馆。
郭菊英吭哧了半天,终于说出了来意。
穿着白大褂的老中医一针见血的道:“不就是花柳病吗?我这有膏药,对这个病,有奇效。”
郭菊英一听,她的脸上露出了惊喜。
老中医给郭菊英开了十贴膏药。
花了郭菊英二十块钱。
郭菊英觉得肉疼。
“这个病,不好治,弄不好,会经常犯,都这么大岁数了,找个正经事儿做吧。”
老中医的话,让郭菊英的脸,成了猪肝色。
“我,我没有。”
郭菊英觉得很屈辱,活了四十多岁,竟然被人误会不是正经女人。
“行了,你说你也不让我看看,先上药吧。”
老中医打量着郭菊英,郭菊英尖着嗓子说道:“不是我有病,我帮别人看。”
“见多了,有病的人都不承认自己有病。”
老中医看着郭菊英,那个眼神,让郭菊英浑身不舒服。
回到赵家屯,郭菊英气呼呼的将膏药丢给了赵大山。
“老娘这辈子的脸,都让你丢光了。”
自知理亏,赵大山也不敢言语,拿着黑乎乎的膏药,赵大山回到了屋子。
治好了病要紧。
整天臭烘烘的,赵大山都要疯了。
将膏药贴在了溃烂的地方,溃烂的皮肤,就像是在被火灼烧一样。
赵大山很想将膏药揭下来。
但他又舍不得。
赵大山知道,那可是郭菊英舍了老脸花了钱弄来的。
溃烂皮肤的刺痒,让赵大山难受极了。
实在忍不了,赵大山就使劲儿咬自己的胳膊,他的胳膊已经没有好肉了。
持续用了几天药,赵大山发现,他的病,好像轻了一些。
溃烂的地方,渐渐结痂。
难闻的味道,也渐渐淡了。
虽然赵大山还是觉得自己不太对劲。
但他也知足了。
起码身上没那么臭了。
赵大山也不用像缩头乌龟一样,天天缩在家里了。
赵家的乌云惨雾,终于散了一些。
赵大山好了一些之后,他还是不喜欢见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赵大山特别怀念和杨花儿在一起的日子。
尤其是回到了赵家屯之后。
在熟悉的地方,赵大山甚至觉得,空气中都有杨花儿的气味。
病好了一些之后,赵大山更想杨花儿了。
但人有脸树有皮,赵大山也不敢真的去见杨花儿。
有时间,赵大山就会到杨花儿家门口转悠。
有好几次,杨花儿从屋子里出来,都看见赵大山站在院外不远的地方。
每次看到杨花儿出来,赵大山又像惊弓之鸟一样。
赵大山眼睛都不敢看杨花儿。
低着头,赵大山灰溜溜地走了。
赵大山没有招惹自己,但杨花儿还是觉得不舒服。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杨花儿甚至告诉赵小山,这段时间,还是不要经常来她家。
杨花儿是真的害怕赵大山发疯。
为此,赵小山还满腹怨言。
赵大山就像一个来自阴间的鬼魂。
他没有招惹杨花儿,但他总是在杨花儿周围。
杨花儿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赵大山的影子。
赵大山总在杨花儿家周围转悠,赵家屯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发现了。
还有张带弟。
几个爱扯老婆舌的闲人,甚至还打赌,赌杨花儿是否能原谅赵大山。
赵大山总去杨花儿那。
郭菊英自然也是知道的。
原本郭菊英恨杨花儿入骨。
但此一时彼一时。
赵大山现在这个熊样。
名声毁了,县城里的工作也丢了。
而且, 赵大山还染上了脏病。
以现在赵大山的情形,想在十里八村再找一个媳妇儿,真的是太难了。
郭菊英曾和赵大山提过郭红梅。
“别提那个贱女人!”
当时赵大山就炸了。
郭菊英也不敢再提了。
赵大山和郭红梅的事儿,郭菊英也不清楚。
她也不知道,郭红梅咋惹赵大山了。
而且,想让郭红梅回赵家屯和赵大山过日子。
的确不太可能。
想来想去,郭菊英也觉得,现在杨花儿是赵大山唯一的退路。
要是杨花儿愿意接纳赵大山,郭菊英琢磨,她也不嫌弃杨花儿属羊了。
所以,明知道赵大山总去杨花儿家门口转悠。
郭菊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赵小山心里却很不舒服。
赵大山回到了赵家屯,还死皮赖脸的盯着杨花儿的家。
赵小山的心,已经被嫉妒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