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巧遇阎书文-《水性杨花儿》

  “阎大哥!”

  碰到阎书文,杨花儿有点意外。

  她赶紧将20块钱揣进兜里。

  “花儿,你来干啥了?”

  阎书文也没想到,杨花儿会突然出现。

  记得上次说好,杨花儿三个月来取一次钱的。

  “她还能来干啥,除了找我要钱,她还能干啥好事儿。”

  赵大山嘟囔着,心里老大不愿意了。

  杨花儿瞪了一眼赵大山,没有说话。

  “阎大哥,我这边也没啥事儿了,我这就回去了,下次来,我再请你吃饭啊。”

  杨花儿不想多说,她向阎书文点了点头,就往外走。

  没想到, 阎书文竟然跟了出来。

  “花儿,你着急走吗?”

  阎书文在后面喊住了杨花儿。

  “阎大哥,我办完事儿了,寻思早点回去,孩子还在家呢。”

  杨花儿停住了,她找了一个很蹩脚的理由。

  赵小山也跟着站住了,他看了一眼阎书文,没有说话。

  “花儿,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有什么事儿,你可以和我说,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以阎书文对杨花儿的了解,如果不是着急用钱,她不会这么早来找赵大山的。

  “阎大哥,已经麻烦你很多了,我这没啥事儿。”

  杨花儿道。

  阎书文看了一眼赵小山,赵小山低下了头。

  阎书文更是觉得,杨花儿一定有事儿。

  “花儿妹子,上次我不是说了吗?我把你当成亲妹子,有啥事儿,就和哥说,我能帮一把,就会帮你一把。”

  阎书文很诚恳地说。

  去沐兰县借钱的事儿,一直压在杨花儿的心口,阎书文的话,差点没让杨花儿掉眼泪。

  阎书文话虽然是这样说,杨花儿心里却过意不去。

  已经给阎书文添了太多的麻烦,要是在牵扯到钱,杨花儿真的觉得,阎书文的人情,她还不完了。

  咬了咬牙,杨花儿语气哽咽的说道:“阎大哥,真的不用了,我这边没啥事儿。”

  阎书文看杨花儿态度坚决,他也不好深问。

  “花儿妹子,我娘一直念叨你呢,这个周末我休息,想带我娘去你那溜达一圈,带老太太散散心,你方便吗?”

  杨花儿有点意外,她没想到,阎书文会这样说。

  而在一旁的赵小山,心中却警铃大作。

  阎书文要带着老娘去赵家屯,那赵家屯岂不得炸锅啊。

  看来,阎书文对杨花儿,还没有死心啊。

  “当然欢迎啊,阎大哥,我那新房子刚盖起来,也能住人了,要是婶子愿意,还可以在我那,多住几天呢!”

  阎书文帮了杨花儿很多,杨花儿想着,如果老太太愿意多几天,她也算是还了阎书文一点人情了。

  “行,花儿,那说好了,我回去问问我娘,休息了就去找你啊。”

  “嗯嗯,行,阎大哥,我随时欢迎你,不过,屯子的条件差点,你们不嫌弃就行。”

  杨花儿一脸灿烂的笑容,她是真的挺开心的。

  “怎么会嫌弃呢,我娘就是农村出来的,她可怀念农村生活了,我也是,我觉得乡下,哪儿挺好的。”

  阎书文说完,又对赵小山说道:“小山兄弟,我去赵家屯串门,你不会介意吧。”

  赵小山没有想到,阎书文会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

  怎么可能不介意。

  但赵小山也知道,杨花儿欠着阎书文人情呢,以杨花儿的性格,这个人情,要是不还,她心里会很不舒服的。

  “阎大哥,你看你说哪儿去了,你和婶子能来,我和花儿姐高兴还来不及呢,你们不嫌弃就行。”

  赵小山说着,还轻轻地拉了拉杨花儿的衣服。

  “行,那先这样,我回去上班了,花儿,还是那句话,有事儿别和阎大哥客气啊。”

  阎书文说完,转身回厂子上班了。

  杨花儿、赵小山一直看着阎书文的身影消失,才离开。

  杨花儿还是有点郁闷的,折腾了一天,才弄到了50块钱。

  柳枝儿那还差400多的缺口呢,她去哪儿弄呢。

  真是一分钱憋倒英雄汉。

  杨花儿心情低落,回去的路上,杨花儿没怎么说话。

  赵小山同样心情不太好。

  赵小山觉得自己很窝囊,杨花儿遇到了难事儿,但他却一点忙也帮不上。

  不像阎书文,他真的很强,杨花儿的难题,他总是能轻易化解。

  活了二十多岁,赵小山第一次觉得自己很渺小。

  浑身的力气,却没有地方用,赵小山就是这样的感觉。

  杨花儿和赵小山回到赵家屯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柳枝儿已经做好了饭,鸡鸭鹅狗都喂完了。

  柳枝儿看到杨花儿,兴高采烈地迎了出去。

  “花——儿,回!”柳枝儿笑眯眯的看着杨花儿。

  这让杨花儿心里更不好受了。

  杨花儿甚至有点后悔,她中午的时候,应该去找杨林借钱的。

  折腾了一天,只弄到了50块钱,还有那么多的缺口呢,该咋办呢?

  杨花儿向柳枝儿挤出了一丝笑容,但柳枝儿还是敏感的察觉出,杨花儿的心情不太好。

  “吃——饭!”

  柳枝儿给杨花儿和赵小山都盛了饭,杨花儿端起饭碗,沉默地吃了起来。

  柳枝儿看杨花儿端起了饭碗,她喜滋滋地跑到了柜子旁,翻腾了一会儿,柳枝儿拿出了一沓钱给杨花儿看。

  “柳枝儿姐,你哪儿来的钱?”杨花儿好奇地问。

  “借。”

  柳枝儿说着,又拿出了几张借据。

  一共是五张借据,柳枝儿都签了字儿的。

  其中,杨家借了50元,赵村长借了30元,老金头借了20元,张仁借了20元,还有一张很意外,竟然是刘红升的,他也借了柳枝儿20元。

  自己忙活了一天,才弄到了50元钱,没想到,柳枝儿在屯子里,竟然也借到了140元。

  “柳枝儿姐,你真厉害。”杨花儿由衷地说。

  不过,杨花儿也知道,赵家屯能借钱的人家,也就这样了。

  加上她今天弄来的50元,还差近400元的缺口,杨花儿有点头疼,这笔钱,她要去哪儿搞呢。

  嘴里的饭都不香了,杨花儿满腹心事,赵小山也是如此。